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可见阅读与写作共融共促的关系。部编教材也着意强调,分单元组织教学,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作为重头,安排在初中教材的每个单元。历来也都有教师在教学中将读写结合,或是行文补白,或是句段仿写,或是想象续写等。但笔者仍觉用“材”有限,“习”之未尽。部编教材中多是经典文章,有的几经多个版本留用至今,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不必说,若深入阅读,也可见其蕴藏的写作智慧。笔者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社戏》阅读教学时,就积极挖掘文本的写作价值,进行了一番尝试,有所感悟。
《社戏》是一篇经典课文,原在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故乡情思”里,现为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通过随母回乡消夏的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作品围绕“社戏”展开情节,事件集中,人物鲜活,夜间水乡之景非常有意境。《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教学时不要纠缠于小说的文体,而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领会文学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要更好地理解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体会作者寄寓的留恋乡村生活的情思,领悟作品中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特点。笔者研读比较后发现,教学侧重点较之沪教版虽有所变化,但达成的路径并未有太多改变,依然是依托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等等。再者,七年级教授过的课文,八年级再共生阅读,若无变化,只是旧文“回锅”,味之不丰,如同嚼蜡,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深思,旧文新教,究竟要“新”在何处?某次因讲解莫言《马的眼镜》阅读习题,与学生探讨“如何叙述事件写好单个人物”时忽有所得。何不因“材”施教,就着本课所选材料,探究写作呢?课文虽所叙事件较多,但均是围绕主体事件“看社戏”而写;所写少年形象众多,但群体之中有个体,共性之下不失个性。笔者就以学写主体事件中的群体和个体作为本课的教点,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
确定《社戏》再教的切入点后,为避免课堂导入的生硬,也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写作的兴趣,笔者以“重遇经典,我们该怎么‘温故’?”来导入,问询学生再学《社戏》的想法。毋庸置疑,学生不愿“走回头路”,而是要探求新知。因此,结合文本落实的教学重点,探索《社戏》写人技法的课堂实践就开始了。
1.梳理材料,明确主体事件
既是从写作角度探看文本,必先回顾中心立意。本文卒章显志,再品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所寄托的热爱淳朴民风民俗、留恋乡村生活、怅惘美好难再的情思不在戏本身,也绝非在豆好吃,而在“看戏”“吃豆”中所伴的那群美好的少年、与他们共处的生活和所见美丽的夜景等等。作者是如何写就一群生动美好的少年,让他们的面貌清晰可感的呢?就这涉及作者写人物时的选材。
文论家刘勰说:“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笔。”木材的美好决定于斧子的砍削,文章材料的美好决定于作者的挑选与剪裁。写作文,选材精当,就能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社戏》中的农家少年是一个群体,作者通过多个事件材料(如:伙伴游玩、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等)来表现少年们的活力、热情、淳朴好客等特点。梳理材料之后,不难发现选材再多,事件再繁,也始终在围绕主体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看社戏”而展开,就犹如山有千峰,离不开主脉;树有千枝,离不开主干。所以,《社戏》在写这群少年时,安排主体事件,以之串联众多情节,让群体能够参与其中,展现群貌。
2.略叙次事,展现群体共性
社会心理学上赋予群体的概念是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个体为了达到特别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对于平桥村的这一群少年,作者显然充分考虑到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达到的特别目的而进行选材的安排。主体事件是这群伙伴为了陪来村做客的“我”去邻村看社戏,其间互动最密切,满足“我”看戏的目的,作者也详尽笔墨描绘整个过程。但通观全篇,文章并未以社戏始,急于去说社戏的故事,结束部分也并未以看戏回家而终。作者开篇略说回村消夏的习俗,简介平桥村的情况: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平淡的一句便把少受世俗侵染、保留自然淳朴气质的近海临河的“净土”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恰是与“我”相伴的少年们生活的土壤,水土养人,他们自是带上了淳朴自然的气质。不仅如此,在平桥村“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所以,这群少年便多了与“我”互动的时间,与“我”一起玩乐,优待“我”。作者叙述伙伴们伴“我”掘蚯蚓、钓虾、放牛等,主、客彼此依赖如朋友。“净土”在“我”心里成了“乐土”。这些活动在主体事件之前,简略铺叙,虽没有详尽笔墨,更没有人物的细节刻画,但是却成功地展现了淳朴的民风,友好、活泼、纯真、好客的伙伴们群体的共性特点。
结束部分,社戏结束归家,主体事件结束,便可结束文章,但作者还补叙第二天六一公公送豆,这何尝不是用村民的热情好客来进一步映衬少年群体的热情好客,用送的豆与伙伴共偷的豆比较来凸显伙伴周到相伴的美好?作者在主体事件前后,略叙次要情节,铺展勾勒群像,有意从旁映衬共性,既体现了选材剪裁的繁简得宜,也启发了我们主体事件中写群体共性的路径。之后学生习作中写群体参与活动(如班集体义卖、教室测验等)有法可依的效果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3.着墨个体,个性烘托共性
看社戏的整个过程,始终有群体的参与:“戏前波折”中众人为没有航船一起难过,动脑想办法;“行船看戏”时大家协同,驾船前往,相伴左右;归航偷豆,少年们又是一起合计,有序分工……群體的面貌和共性特点在主体事件叙述过程中得到更充分表现。细读文本,深觉少年群体的形象生动可感,没有泛泛而谈,避免千人一面,这就得益于作者在群体之中对主要个体的着墨刻画。试想,群体是由个体结合而成的,个体是多元的,如果呈现的是“一个模子”,且不说不符常情,单就群体而言,不立体,只能是平平,如何入“我”记忆深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此才有岭峰丘壑的奇妙观感,景动人心。 作者在这群伙伴之中,重点刻画了双喜、阿发、桂生。大家为没有航船难过,最聪明的双喜提议用八叔的航船,众少年立即“撺掇”,使得“我”看社戏有望,细心的他又打包票,让“我”看社戏成行;众人撑船,孩子王的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看戏疲累,有主见的双喜提议归航,大家赞成;偷豆中,细心周到的双喜征求阿发,又虑及多偷有患等。而阿发的表现紧随双喜,他积极地撑篙,热情憨厚地摸豆,主张偷自家豆;体贴的桂生为“我”买水,途中提议吃豆等。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幾位少年,既展现少年们的个性特点,使得个体没有淹没在群体之中,而且丰富了群体的共性特点。犹如花圃里众芳齐盛,几朵分外妖娆,自然为花群增色不少。所以,这样的少年惹人喜,这群少年让人眷。作者着墨个体,让点映衬面,个性更好地烘托共性,写作技法不可谓不高明。
笔者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重新阅读文本,探求写作技法,不仅有效地落实了文本侧重的教学重点,也习得写就主体事件中群体和个体的可用的路径方法,可谓一课有一获,用“材”有新道。为了促进课堂效果的落地生根,笔者启发学生从生活中选材,以“叙述描写一次主体事件中的众生相”为练写任务,运用、掌握习得的技法。以下习作举隅,以察效果。
习作一:《这里的义卖真热闹!》片段
校园里,人声鼎沸,教室外窗上都张贴着五彩缤纷、内容各异的海报。门也被装点得五颜六色。走廊上,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忙碌着,不断地把打包箱搬到教室中。教室里的同学也一起排好桌椅,做好场地准备。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年一度盛大的校园义卖节即将拉开序幕。
义卖一开始,“销售员”们马上就位,准时迎接第一批顾客。我走出自己的班级,开始一个个地“登门造访”。各班的“买卖”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摊位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目之所及便是一张张生动而渴盼的脸。这不,人还未至摊位,小推销员就讲解着邀请你过去。教室里的声响混和着背景音乐,使得教室也渐渐“热”了起来。有个卖文创的戴眼镜的女同学正一筹莫展,好似想着如何把文创制品卖出去,忽然看到隔壁零食摊位,她便灵机一动,朝着人群叫卖道:“买两本笔记本送一包薯片!”顿时,人群中有不少同学把脚步移向了文创摊位。看着那个女同学如此“卖力”,我也凑过去买了几卷胶带为她“助力”,献点爱心。走至另一班级,一位男同学正吆喝着售卖他面前的关东煮。见有人买,他动作迅速,一边听着顾客的需求,一边熟练地夹起食物放入纸杯中,微笑着递给顾客。而他旁边的同伴正专注地收取爱心善款,数个代币落在储存盒子里,与里面的“旧友”碰撞着,发出清脆的声响,似乎在庆祝喜相逢吧。
习作二:《考试进行时》片段
“滴答,滴答,滴答……”教室里墙上的时钟不断地传来时间流逝的信号声,每“滴答”响一下,心里仿佛也有一只小鼓随即而敲一下。这是正在进行的再平常不过的一次数学考试了。眼前熟悉的灰色纸张和我鼻尖萦绕的淡淡的油墨味道一如往常。
我环顾一下四周,无一例外地众头低沉,有的掩眉深思,有的咬笔盯题,有的挠头咂嘴……坐在窗边的同学已成了朝阳最青睐的伙伴,他们一个个都沐浴阳光之下。不过,总有那么几束调皮的光往他们的眼睛里钻,恍得人睁不开眼看不清题。这时几位牺牲做题时间的好心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大家拉上了窗帘。
不远处的她,淡淡的眉此刻硬生生皱出了鲜有的碳黑色,目光好似直直锁定了那道她无从“下手”的题目。手中的笔不知何时已然跑到了她的嘴边——她一紧张就会咬笔盖,左手独自在桌上打出了烦躁的节拍,估计要是那道题做不出,恐怕和高分无缘了!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转头再看,讲台旁的胡老师恰好正抬头看看大家完成的情况,他的嘴角竟不自觉地上升了一个弧度,是对卷子的难度满意么,还是想起了什么?他很快注意到了我,我赶紧低下头。
以上片段可见,学生此次习作有针对性地注意了活动中群体与个体的描述,一定程度上使用了习得的技法,能够有重点地呈现个性特点,反映群体的面貌。而且,选材也可看出学生对于生活的用心观察和积极的感受体验。不得不说,这次“习”而有获。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作文教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写作水平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写作课,可以把写作训练分散到阅读课中,真正做到读写结合。且平时也应当鼓励学生读写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在落实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时,教师应积极利用阅读教学中的契机,相机而动,利用好已有的教材,灵活地探究文本之中蕴藏的写作智慧,让学生阅读的吸收,良性地转换为写作的倾吐,读写相生,教学相长。
一、因“材”施教,寻找教点
《社戏》是一篇经典课文,原在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故乡情思”里,现为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通过随母回乡消夏的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作品围绕“社戏”展开情节,事件集中,人物鲜活,夜间水乡之景非常有意境。《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教学时不要纠缠于小说的文体,而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领会文学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要更好地理解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体会作者寄寓的留恋乡村生活的情思,领悟作品中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特点。笔者研读比较后发现,教学侧重点较之沪教版虽有所变化,但达成的路径并未有太多改变,依然是依托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等等。再者,七年级教授过的课文,八年级再共生阅读,若无变化,只是旧文“回锅”,味之不丰,如同嚼蜡,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深思,旧文新教,究竟要“新”在何处?某次因讲解莫言《马的眼镜》阅读习题,与学生探讨“如何叙述事件写好单个人物”时忽有所得。何不因“材”施教,就着本课所选材料,探究写作呢?课文虽所叙事件较多,但均是围绕主体事件“看社戏”而写;所写少年形象众多,但群体之中有个体,共性之下不失个性。笔者就以学写主体事件中的群体和个体作为本课的教点,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
二、结合要点,探究写作
确定《社戏》再教的切入点后,为避免课堂导入的生硬,也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写作的兴趣,笔者以“重遇经典,我们该怎么‘温故’?”来导入,问询学生再学《社戏》的想法。毋庸置疑,学生不愿“走回头路”,而是要探求新知。因此,结合文本落实的教学重点,探索《社戏》写人技法的课堂实践就开始了。
1.梳理材料,明确主体事件
既是从写作角度探看文本,必先回顾中心立意。本文卒章显志,再品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所寄托的热爱淳朴民风民俗、留恋乡村生活、怅惘美好难再的情思不在戏本身,也绝非在豆好吃,而在“看戏”“吃豆”中所伴的那群美好的少年、与他们共处的生活和所见美丽的夜景等等。作者是如何写就一群生动美好的少年,让他们的面貌清晰可感的呢?就这涉及作者写人物时的选材。
文论家刘勰说:“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笔。”木材的美好决定于斧子的砍削,文章材料的美好决定于作者的挑选与剪裁。写作文,选材精当,就能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社戏》中的农家少年是一个群体,作者通过多个事件材料(如:伙伴游玩、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等)来表现少年们的活力、热情、淳朴好客等特点。梳理材料之后,不难发现选材再多,事件再繁,也始终在围绕主体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看社戏”而展开,就犹如山有千峰,离不开主脉;树有千枝,离不开主干。所以,《社戏》在写这群少年时,安排主体事件,以之串联众多情节,让群体能够参与其中,展现群貌。
2.略叙次事,展现群体共性
社会心理学上赋予群体的概念是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个体为了达到特别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对于平桥村的这一群少年,作者显然充分考虑到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达到的特别目的而进行选材的安排。主体事件是这群伙伴为了陪来村做客的“我”去邻村看社戏,其间互动最密切,满足“我”看戏的目的,作者也详尽笔墨描绘整个过程。但通观全篇,文章并未以社戏始,急于去说社戏的故事,结束部分也并未以看戏回家而终。作者开篇略说回村消夏的习俗,简介平桥村的情况: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平淡的一句便把少受世俗侵染、保留自然淳朴气质的近海临河的“净土”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恰是与“我”相伴的少年们生活的土壤,水土养人,他们自是带上了淳朴自然的气质。不仅如此,在平桥村“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所以,这群少年便多了与“我”互动的时间,与“我”一起玩乐,优待“我”。作者叙述伙伴们伴“我”掘蚯蚓、钓虾、放牛等,主、客彼此依赖如朋友。“净土”在“我”心里成了“乐土”。这些活动在主体事件之前,简略铺叙,虽没有详尽笔墨,更没有人物的细节刻画,但是却成功地展现了淳朴的民风,友好、活泼、纯真、好客的伙伴们群体的共性特点。
结束部分,社戏结束归家,主体事件结束,便可结束文章,但作者还补叙第二天六一公公送豆,这何尝不是用村民的热情好客来进一步映衬少年群体的热情好客,用送的豆与伙伴共偷的豆比较来凸显伙伴周到相伴的美好?作者在主体事件前后,略叙次要情节,铺展勾勒群像,有意从旁映衬共性,既体现了选材剪裁的繁简得宜,也启发了我们主体事件中写群体共性的路径。之后学生习作中写群体参与活动(如班集体义卖、教室测验等)有法可依的效果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3.着墨个体,个性烘托共性
看社戏的整个过程,始终有群体的参与:“戏前波折”中众人为没有航船一起难过,动脑想办法;“行船看戏”时大家协同,驾船前往,相伴左右;归航偷豆,少年们又是一起合计,有序分工……群體的面貌和共性特点在主体事件叙述过程中得到更充分表现。细读文本,深觉少年群体的形象生动可感,没有泛泛而谈,避免千人一面,这就得益于作者在群体之中对主要个体的着墨刻画。试想,群体是由个体结合而成的,个体是多元的,如果呈现的是“一个模子”,且不说不符常情,单就群体而言,不立体,只能是平平,如何入“我”记忆深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此才有岭峰丘壑的奇妙观感,景动人心。 作者在这群伙伴之中,重点刻画了双喜、阿发、桂生。大家为没有航船难过,最聪明的双喜提议用八叔的航船,众少年立即“撺掇”,使得“我”看社戏有望,细心的他又打包票,让“我”看社戏成行;众人撑船,孩子王的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看戏疲累,有主见的双喜提议归航,大家赞成;偷豆中,细心周到的双喜征求阿发,又虑及多偷有患等。而阿发的表现紧随双喜,他积极地撑篙,热情憨厚地摸豆,主张偷自家豆;体贴的桂生为“我”买水,途中提议吃豆等。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幾位少年,既展现少年们的个性特点,使得个体没有淹没在群体之中,而且丰富了群体的共性特点。犹如花圃里众芳齐盛,几朵分外妖娆,自然为花群增色不少。所以,这样的少年惹人喜,这群少年让人眷。作者着墨个体,让点映衬面,个性更好地烘托共性,写作技法不可谓不高明。
三、习得技法,及时练写
笔者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重新阅读文本,探求写作技法,不仅有效地落实了文本侧重的教学重点,也习得写就主体事件中群体和个体的可用的路径方法,可谓一课有一获,用“材”有新道。为了促进课堂效果的落地生根,笔者启发学生从生活中选材,以“叙述描写一次主体事件中的众生相”为练写任务,运用、掌握习得的技法。以下习作举隅,以察效果。
习作一:《这里的义卖真热闹!》片段
校园里,人声鼎沸,教室外窗上都张贴着五彩缤纷、内容各异的海报。门也被装点得五颜六色。走廊上,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忙碌着,不断地把打包箱搬到教室中。教室里的同学也一起排好桌椅,做好场地准备。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年一度盛大的校园义卖节即将拉开序幕。
义卖一开始,“销售员”们马上就位,准时迎接第一批顾客。我走出自己的班级,开始一个个地“登门造访”。各班的“买卖”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摊位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目之所及便是一张张生动而渴盼的脸。这不,人还未至摊位,小推销员就讲解着邀请你过去。教室里的声响混和着背景音乐,使得教室也渐渐“热”了起来。有个卖文创的戴眼镜的女同学正一筹莫展,好似想着如何把文创制品卖出去,忽然看到隔壁零食摊位,她便灵机一动,朝着人群叫卖道:“买两本笔记本送一包薯片!”顿时,人群中有不少同学把脚步移向了文创摊位。看着那个女同学如此“卖力”,我也凑过去买了几卷胶带为她“助力”,献点爱心。走至另一班级,一位男同学正吆喝着售卖他面前的关东煮。见有人买,他动作迅速,一边听着顾客的需求,一边熟练地夹起食物放入纸杯中,微笑着递给顾客。而他旁边的同伴正专注地收取爱心善款,数个代币落在储存盒子里,与里面的“旧友”碰撞着,发出清脆的声响,似乎在庆祝喜相逢吧。
习作二:《考试进行时》片段
“滴答,滴答,滴答……”教室里墙上的时钟不断地传来时间流逝的信号声,每“滴答”响一下,心里仿佛也有一只小鼓随即而敲一下。这是正在进行的再平常不过的一次数学考试了。眼前熟悉的灰色纸张和我鼻尖萦绕的淡淡的油墨味道一如往常。
我环顾一下四周,无一例外地众头低沉,有的掩眉深思,有的咬笔盯题,有的挠头咂嘴……坐在窗边的同学已成了朝阳最青睐的伙伴,他们一个个都沐浴阳光之下。不过,总有那么几束调皮的光往他们的眼睛里钻,恍得人睁不开眼看不清题。这时几位牺牲做题时间的好心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大家拉上了窗帘。
不远处的她,淡淡的眉此刻硬生生皱出了鲜有的碳黑色,目光好似直直锁定了那道她无从“下手”的题目。手中的笔不知何时已然跑到了她的嘴边——她一紧张就会咬笔盖,左手独自在桌上打出了烦躁的节拍,估计要是那道题做不出,恐怕和高分无缘了!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转头再看,讲台旁的胡老师恰好正抬头看看大家完成的情况,他的嘴角竟不自觉地上升了一个弧度,是对卷子的难度满意么,还是想起了什么?他很快注意到了我,我赶紧低下头。
以上片段可见,学生此次习作有针对性地注意了活动中群体与个体的描述,一定程度上使用了习得的技法,能够有重点地呈现个性特点,反映群体的面貌。而且,选材也可看出学生对于生活的用心观察和积极的感受体验。不得不说,这次“习”而有获。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作文教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写作水平的提升不能完全依赖写作课,可以把写作训练分散到阅读课中,真正做到读写结合。且平时也应当鼓励学生读写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在落实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时,教师应积极利用阅读教学中的契机,相机而动,利用好已有的教材,灵活地探究文本之中蕴藏的写作智慧,让学生阅读的吸收,良性地转换为写作的倾吐,读写相生,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