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3计划”到“13计划”,又一次的立方风暴,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来说,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为了快速挺进第一集团,日前东风有限发布的五年事业计划,无论是在研发、采购、制造、产品、网络还是在售后服务等价值链上,都将使东风有限面临更大的考验。对此,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大谷俊明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就相关问题给出了一些答案。
从23计划到13计划
《中国联合商报》:市场战略计划关键在于落实,请问在东风有限新的5年计划中,东风日产将承担什么角色?
大谷俊明: 东风日产13计划有三个支柱,分别是强势增长、优化运营、备受信赖。在销量方面我们力争在2012年达成55万辆,相比2008年的34.5万辆增幅达到60%,这个增长的原动力是我们将投入十分有吸引力的新车,我们今年已经投放了新天籁,此外我们仍将继续增加专营店的数量,在2010年一级店铺计划达到420家,二级店铺达到200家。
至于生产方面对于销售扩大的支持,广州花都工厂现在已经具备36万的产能,为了达成我们计划的55万辆,湖北襄樊的产能提升问题估计将在明年后半年进行。为了继续保持在产品和销售服务质量方面的领先水平,在产品竞争力方面,首先希望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明年我们将进行CVT国产化。另外我们还会通过国产化零件的构成件以及原材料国产化的实施提升成本竞争力。
任勇:我们即将启动的13计划,在2008~2012年期间,东风日产希望进入到中国汽车厂商的第一阵营,为此我们希望产量排名能够进入前5位,销量超过50万辆,同时在继续维持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居于领先地位的同时,在成本竞争力方面力争达到国内最高水平。东风有限未来开发的新车型,包括东风日产的七款新车,和郑州日产的三款新车,加在一起是10款新车。东风日产在前一个23计划里,已经在各个区隔、各个细分市场以每年两款以上新车的速度导入了8款车。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通过我们遍布全国的4S网络质量的提升,以及网络部件数量上的扩张,让更多人能够直接接触到日产车,从而带来销量的增加。我们有信心依靠这样的产品规划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产品,达成我们55万台的销售目标。
《中国联合商报》:眼下东风日产已经开始寻找短板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改善方面的努力,请问您所指的短板具体指的是什么?
任勇:关于突破课题的问题,东风日产一直以持续改善的态度寻找我们现在工作的差距,找问题点,围绕着要达成的目标,然后考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强化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做事情,比如在价值链上从最开始的商品企划开始,把能够符合消费者心理的商品需求挖出来,作为一个课题,展开市场调查,一直到整个商品企划的全过程。比如销售也是我们的一个突破课题,比如要完成预计50万销售,就要考虑我们的弱点在哪,网络发展怎么做,专卖店能力的提升,包括各种服务的标准,以及在提供给经销商的资源工具上,包括顾客关系管理方面,我们会针对问题,成立专题小组,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这些课题的发掘都是和我们的目标紧密挂钩的。
中国市场轴心
《中国联合商报》:东风日产要完成既定规划,除了在规模上投入,在研发或品牌上有何设想?
任勇:东风日产研发中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前年投入了3亿多,后续还会进一步投入。我们有一个目标,要把这个研发中心打造成日产在海外和美国和欧洲同样水平的汽车研发中心,让我们在日产平台的开发上、新车型导入上具备更强的实力。像骏逸在中国全球首发,新天籁也作为全球首发车在北京车展亮相,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改变了过去在中国市场上导入车型都是美国上市半年以后,或是在日本上市一段时间以后,才拿到中国生产的局面。
大谷俊明:关于海外出口问题,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并把它视为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也是得到高度评价的,比如天籁得到了IQS评价的第一名,像这样高品质的产品如果有机会向其他国家出口的话,我们还是非常乐意考虑的,但是这也涉及到产能方面的问题,我们还是优先考虑向中国消费者提供产品。从日产汽车全球角度来看,我们还要从效率方面考虑。
《中国联合商报》:目前东风日产产品系列比较齐全,但是天籁和轩逸两款产品中间还有一段空白,东风日产会不会考虑生产一款车型填补这个空白?东风日产市场营销推广计划中是否已经制定了新天籁国际市场营销计划?
任勇:日产的产品线非常宽,天籁最低下到十几万,如果我们觉得市场上有需求的话,我们后续的七款新车也有资源导入。比方说比天籁更高的车,比如更低的车,都在我们研究视线里。
大谷俊明:关于新天籁,大家都知道,在4月的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对于这款车,我们的经销商非常有信心,因此我们也非常有信心。至于湖北襄樊产能问题,目前湖北襄樊年产能大概9~10万辆左右,如果用三班倒的体制的话能够提升到13万辆,通过这些措施是完全能够应对的。目前我们暂时还没有考虑天籁出口的问题。
从23计划到13计划
《中国联合商报》:市场战略计划关键在于落实,请问在东风有限新的5年计划中,东风日产将承担什么角色?
大谷俊明: 东风日产13计划有三个支柱,分别是强势增长、优化运营、备受信赖。在销量方面我们力争在2012年达成55万辆,相比2008年的34.5万辆增幅达到60%,这个增长的原动力是我们将投入十分有吸引力的新车,我们今年已经投放了新天籁,此外我们仍将继续增加专营店的数量,在2010年一级店铺计划达到420家,二级店铺达到200家。
至于生产方面对于销售扩大的支持,广州花都工厂现在已经具备36万的产能,为了达成我们计划的55万辆,湖北襄樊的产能提升问题估计将在明年后半年进行。为了继续保持在产品和销售服务质量方面的领先水平,在产品竞争力方面,首先希望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明年我们将进行CVT国产化。另外我们还会通过国产化零件的构成件以及原材料国产化的实施提升成本竞争力。
任勇:我们即将启动的13计划,在2008~2012年期间,东风日产希望进入到中国汽车厂商的第一阵营,为此我们希望产量排名能够进入前5位,销量超过50万辆,同时在继续维持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居于领先地位的同时,在成本竞争力方面力争达到国内最高水平。东风有限未来开发的新车型,包括东风日产的七款新车,和郑州日产的三款新车,加在一起是10款新车。东风日产在前一个23计划里,已经在各个区隔、各个细分市场以每年两款以上新车的速度导入了8款车。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通过我们遍布全国的4S网络质量的提升,以及网络部件数量上的扩张,让更多人能够直接接触到日产车,从而带来销量的增加。我们有信心依靠这样的产品规划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产品,达成我们55万台的销售目标。
《中国联合商报》:眼下东风日产已经开始寻找短板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改善方面的努力,请问您所指的短板具体指的是什么?
任勇:关于突破课题的问题,东风日产一直以持续改善的态度寻找我们现在工作的差距,找问题点,围绕着要达成的目标,然后考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强化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做事情,比如在价值链上从最开始的商品企划开始,把能够符合消费者心理的商品需求挖出来,作为一个课题,展开市场调查,一直到整个商品企划的全过程。比如销售也是我们的一个突破课题,比如要完成预计50万销售,就要考虑我们的弱点在哪,网络发展怎么做,专卖店能力的提升,包括各种服务的标准,以及在提供给经销商的资源工具上,包括顾客关系管理方面,我们会针对问题,成立专题小组,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这些课题的发掘都是和我们的目标紧密挂钩的。
中国市场轴心
《中国联合商报》:东风日产要完成既定规划,除了在规模上投入,在研发或品牌上有何设想?
任勇:东风日产研发中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前年投入了3亿多,后续还会进一步投入。我们有一个目标,要把这个研发中心打造成日产在海外和美国和欧洲同样水平的汽车研发中心,让我们在日产平台的开发上、新车型导入上具备更强的实力。像骏逸在中国全球首发,新天籁也作为全球首发车在北京车展亮相,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改变了过去在中国市场上导入车型都是美国上市半年以后,或是在日本上市一段时间以后,才拿到中国生产的局面。
大谷俊明:关于海外出口问题,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并把它视为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也是得到高度评价的,比如天籁得到了IQS评价的第一名,像这样高品质的产品如果有机会向其他国家出口的话,我们还是非常乐意考虑的,但是这也涉及到产能方面的问题,我们还是优先考虑向中国消费者提供产品。从日产汽车全球角度来看,我们还要从效率方面考虑。
《中国联合商报》:目前东风日产产品系列比较齐全,但是天籁和轩逸两款产品中间还有一段空白,东风日产会不会考虑生产一款车型填补这个空白?东风日产市场营销推广计划中是否已经制定了新天籁国际市场营销计划?
任勇:日产的产品线非常宽,天籁最低下到十几万,如果我们觉得市场上有需求的话,我们后续的七款新车也有资源导入。比方说比天籁更高的车,比如更低的车,都在我们研究视线里。
大谷俊明:关于新天籁,大家都知道,在4月的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对于这款车,我们的经销商非常有信心,因此我们也非常有信心。至于湖北襄樊产能问题,目前湖北襄樊年产能大概9~10万辆左右,如果用三班倒的体制的话能够提升到13万辆,通过这些措施是完全能够应对的。目前我们暂时还没有考虑天籁出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