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路上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前五届回顾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9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两岸出版合作与交流的一大品牌,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程,值此“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即将举行之际,本刊特对前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做一次全面的回顾,以志此盛事!
  
  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2005年7月29日~31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设立图书展示区和图书现场销售区,展销的图书达10多万种85万余册。展示区共设450个标准展位;图书销售区总面积4000平方米,设置了700多个图书展架,向参观展会的市民开放销售。两岸共500多家出版社和图书公司参展,大陆方面为380多家,350个展位,包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外文局、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全国文艺出版社联合体、古籍图书联合体等数十家中央级出版机构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湖南、广东等省市的品牌出版社。台湾方面参会的出版和发行机构有200多家,100个展位,组织了2万多种共5万多册的台湾图书参展,内容涉及文史哲、科技、生活、法律、教育、医学、漫画等类。
  台湾排名前十位的出版社均参加了展会,包括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远流出版公司、时报文化出版公司、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城邦出版集团、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等。这是台湾书商来大陆参展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展会。在近300名的台湾参展商中,有146人包机自台湾直航金门,通过厦金航线抵达厦门参展,这也是台湾出版发行界首次以联合组团形式通过厦金航线前来大陆参展。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交易会现场到会客商有近万人,参观和购书的人数有10余万人;交易会共销售和征订图书2000多万元,其中,现场销售图书额500多万元。这当中,台湾图书销售额近200万元。会上共有100多种图书达成版权交易意向。
  
  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2006年9月20日~24日在台北世贸中心展览二馆举办。展厅面积6800余平方米。设精品展示、图书销售和版权贸易3个区,展位330个(大陆展位160个,台湾展位150个,版权贸易展位20个);参展单位共460家(大陆196家,台湾264家);大陆参展人数303人;展示图书共13万种50余万册(其中大陆展示图书共26类、11万种、35万册);大陆参展图书共2000万人民币码洋由台湾金典书局企业有限公司全部包销。5天展会期间,现场销售图书470多万人民币码洋。台湾图书出版发行单位也十分踊跃,有影响的200余家出版商都参加了展会。此次大陆展团,无论是展馆面积、参展人数、图书品种和数量,还是图书销售金额,都是两岸出版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期间,还举办了大陆图书精品展示、向相关图书馆赠书、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与发展高峰论坛、两岸知名作家签名售书、“魅力福建摄影图片展”和图书版权签约仪式等多项活动。
  这次大陆组团参展,在台湾出版业界和民众当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反响,特别是303人的庞大参展团和2000余万元人民币的图书集中入岛,以及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两岸出版界之间深入交流合作的成果,反映出台湾出版界对进一步扩大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的迫切愿望,体现了台湾民众对祖国文化的认同,表明了大陆简体字图书在台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说明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两岸文化交流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平台作用。
  展会期间,在大陆展区参观和购书的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始终络绎不绝,一次性购买几十册、几千元人民币大陆图书的民众随处可见。许多台湾民众反映,大陆图书品种多、价位低、选择范围广,无论是阅读还是收藏,都非常有意义。据统计,有关本界交易会的报道和转载报道总量达万余次。
  
  第三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第三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2007年10月26日~31日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厦门书城举办。交易会展馆总面积36400平方米,共设图书展位394个(大陆287个,台湾107个)、展示书架960个,出版相关产业展位400个。两岸共有745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大陆出版机构286家,台湾出版单位459家);参展图书共20万种110.5万册(大陆图书18万种104万册,台版图书2万种6.5万册),总码洋约3600万元人民币。6天展会期间,前来参观、购书和交流的业内人士和读者达20余万人次(境外书商约500多人,其中台湾书商约400多人,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采购商约30人);图书销售共计1948万元人民币码洋(大陆图书销售1430万元,台版图书销售518万元);两岸业界共达成113项版权贸易合作项目(版权输出42项,版权输入71项),另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期间,还举办了“主宾城市——北京馆”文化成果展示、海峡两岸出版发行高峰论坛、出版相关产业展示与洽谈、两岸业界合作项目签约、两岸大学生“阅读与人生”演讲邀请赛、作家签售、新书推介、赴金门文化考察、网游动漫展等56项活动。
  此次交易会,因书目新、数量多、品种全,受到两岸出版单位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在图书展示厅,大陆的《钦藏英皇全景大典》、《中国稀见史料》、《台湾文献汇刊》、《闽南文化丛书》,台湾的《中国地方志》、《明清档案》等史料巨著,吸引了大批业者和民众,其中《中国稀见史料》与台湾8家图书馆达成各出售1套的意向,《钦藏英皇全景大典》被台湾金典事业集团买走;在图书销售区,从四面八方赶来买书的人群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台版图书中的学术类、工具资料类、经济类、生活类和文学艺术类图书也受到大陆读者欢迎,展会期间台版图书销售和征订额达518万元;在图书馆现场看样、采购厅,两岸200余家的馆藏机构现场采购图书108万元、看样采购300多万元。交易会期间,台湾业界共采购大陆图书520万元。
  
  第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第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作为纪念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于2008年9月19日~28日在台湾举办。交易会展场总面积达9781平方米(台北世贸中心展览三馆主会场展场面积7481平方米,台中市文英馆分会场展场面积1300平方米,台南市金典书局分会场展场面积1000平方米);主会场设立展位366个(大陆280个,台湾86个);参加本届交易会的大陆出版机构、发行单位及相关产业295家443人(出版集团单位13家、出版社203家共264人,各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12家53人,图书发行单位13家39人,出版相关产业单位8家12人,期刊社18家28人,图书馆13家21人,新闻媒体15家26人),台湾出版机构58家;大陆参展图书共10万余个品种、37.5万册、2050万人民币码洋。4天展会期间,共销售图书1225万元人民币码洋(现场销售175万元人民币码洋),大陆图书馆采购台版图书150万元人民币码洋。共达成了102项图书版权交易合作项目(引进36项,输出66项),还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本届交易会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为组委会为名誉主任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赴台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首次在台设立主宾城市、大陆期刊展示区,首次在台中市、台南市设立分会场,首次组织563名大陆参访人员乘两岸直航包机分别从北京、上海、厦门往返台北。本届图书交易会作为纪念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为此,组委会办公室对涉及整个活动的3个会场开幕式及图书展销、北京主宾城市成果展示、出版及相关产业展示、大陆精品书刊展、“海西风采?魅力福建”图片展、《印象厦门》摄影展、《闽南文化丛书》等重点图书推介会、版权贸易、两岸知名作家签售、两岸合作项目签约、两岸大学生“阅读与财富”演讲比赛、《书香两岸》杂志首发式、向台中市等有关单位赠送图书、文化考察等十多项内容进行周密安排。
  本届交易会是20年来海峡两岸出版交流活动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图书品种最多、活动涉及面最广、两岸业者参与程度最深的一次出版交流活动,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大陆新闻出版界出境办展参加人数最多、活动内容最丰富、交流最深入、受众面最广的文化交流合作盛会。
  
  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2009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交易会主会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展场面积2.64万平方米,设10个展区、1320个展位,比第三届增加20%;图书展示区622个展位(大陆482个,台湾140个),增长58%;厦门外图书城和厦门新华书店中山店开设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图书销售区,交易会展场总面积4.6万余平方米,超过以往在厦门举办的第一届和第三届交易会展场面积总和;主会场展出图书20余万种、146万册、增加1/3,总码洋约3800万人民币,其中台版图书3万种9万余册,增加超过1/3,书目新、数量多、品种全,囊括两岸各出版机构近两年来的新书、重点书和畅销书。在台湾展示区,台版图书数量、品质均比第一、三届交易会有大幅提高,学术类、工具资料类、经济类、生活类和文学艺术类等多种新出台版图书首次在大陆书展亮相。首次在大陆展会亮相的《传记文学》、《电子月刊》、《教育资料集刊》、《财金杂志》等近千种精品期刊,展现了台湾期刊出版水平。出版相关展示区新增的网络游戏、数字出版、印刷、图书设备、出版文化用品等相关产业的展示、展订和展销,联通上下游,完善产业链。上海主宾城市活动以“海派出版,世博书香”为主题,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号召,推出了世博图书主题展、沪版精品图书展、重点图书推介会和著名作家签名售书等系列重头活动,充分展示上海城市的新内涵、新发展和上海出版的新形象、新成果。
  本届交易会设立100平方米版权贸易展示区,展出大陆和台湾的版权样书1300余本,比第三届增加一倍。交易会期间,共有版权交易180项(版权输出45项,版权引进135项),其他项目签约20项,翻了两翻。
  据统计,展会3天期间,前往主会场参观、购书和交流的业内人士和读者达22万余人次,台湾馆日均参观人次超过3万人次,厦门外图书城和厦门新华书店中山店两个分会场图书销售区人数达15万余人次。图书销售刷新纪录。图书馆采购效益显著,合同签约达4000万码洋,两岸出版社、馆配商和图书馆三方均很满意。交易会现场销售采样量近150万册,约4100万码洋人民币,比第三届增长超过1倍,创下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历史新高。
其他文献
曾经有人戏称:“一个医生如果没有读过合记的书,就不算是医学院毕业的。”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大,不过合记经营医学图书这个行业,悠悠四十八载,是不容抹灭的事实。     白手起家创合记,一路走来艰辛    提起合记,就须先从合记创办人吴富章先生的求学经历谈起,其求学经历,才是合记的前身。  吴富章,1924年出生于桃园县,少时家境贫寒。1939年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年仅15岁的吴富章身无分文,只身负笈北
期刊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的广州城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上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上有骑着衔五色稻穗仙羊的五位仙人。仙人把稻穗赐予百姓,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仙人离去后,五只仙羊因依恋人间,遂留了下来,庇佑此地风调雨顺。自此,广州城有了“五羊城”、“穗城”等美名。时代的变迁,也为广州积累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今,经济与文化的并起,广州城更显一片繁荣。作为繁华都市里的一家城市出版社,广州出版社也
期刊
我国民营出版企业的历史久远,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1912年创建的中华书局,都是当年非常优秀的民营出版企业。建国初期,我国出版业仍以民营经济为主。1950年,大陆共有图书出版社211家,其中民营出版公司184家,占87%。1956年,我国参照前苏联的出版管理模式,对私营出版业进行调整和改造,出版业逐渐成为单一的公有制形态。  1978年我国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民营经济重新获得发展。图书出版业
期刊
首先请两位谈谈目前台湾电视剧和流行音乐的题材主流。  徐:如果“主流”是以收视率来归类的话,台湾电视剧现在还是浪漫爱情故事和耸动的乡土剧为主。台湾戏剧的观众结构很有趣,用金字塔结构来看的话,大部分会忠贞守着电视机的人是一群想法较被动,希望视觉感丰富、不需要花太多脑筋的底层观众,偶像剧跟乡土剧较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以偶像剧来说,我觉得观众好像有一种情结:太接近生活的东西戏剧性就弱了。这是台湾观众很
期刊
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小时候父母买的一整套《十万个为什么》;是初中化学实验室里,镁条燃烧时绚烂的光亮;是生物试验室里,显微镜下洋葱的细胞;是物理课上,小孔成像的神奇景象……  它是奇妙世界的种种答案。可是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严肃又艰涩难懂的知识,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慢慢遗忘在学生时代的实验室和课本里,并逐渐在心里挂起与我无关的牌子。  当苏丹红、三聚氰胺让化学和营养学走进家庭的餐桌;当地震灾难让人们
期刊
人物:徐誉庭  写过上百万字却只有一本出版品的写作者,作品包括:《光阴的故事》、《饭团之家》、《第二回合我爱你》、《天堂来的孩子》、《屋顶上的绿宝石》、《深情密码》、《战神》等电视剧本,出版有《光阴的故事》小说版。    序幕兜兜转转的戏剧梦    徐誉庭毕业于高雄市东方工业专科学校美工科,求学过程颇像《光阴的故事》女主角孙一美的经历,“素描、水彩、雕塑、陶瓷,没一个做得好”。就读五专的美工科,是
期刊
据说九份名称的由来,是由于最初有九户人家落脚于此。这样的说法或许过于浪漫,但九份的开发早在清朝晚期便有文献记载,说是一个老聚落倒也不为过。台湾的老聚落不少,然而在起起落落的时间洪流下,能保留原始景况且发展出自身特色的却也不多。九份便是这样一个新旧风景并存的迷人山城。  山城的发达,与当地矿产有直接的关联。九份与相邻的金瓜石地区,不到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却蕴藏了台湾金矿总量的95%。光绪年间发现金矿矿
期刊
开到荼蘼春事了的五月,读王盛弘的旅游散文集《十三座城市》,感觉不像是旅游,倒像是家居,不是给你带在路上看的指南,却是假日窗台上的一抹花影。这书里满满都是一人独游的意态从容与优雅闲适,朝颜酡然,春风和煦,仿佛去到哪里也不重要了。那心里一亩一亩田,是一个永远不醒的梦,伴随着作者与路人,唱到了山巅水涯无尽头。  旅游散文,说真的近年我们可是看多了,舒国治和曾郁雯笔下的京都就各有各的精彩,可是把三岛由纪夫
期刊
2005年创刊的《放映周报》,长期专访台湾电影焦点人物,探讨其创作核心及台湾影坛重要现象。《台湾电影的声音》首度精选历年访谈内容,辐辏出新时代台湾电影的创作轨迹。本书共计收录二十六篇深度访谈,划分为“剧情片”、“纪录片”、“电影人”三大单元,各单元依访谈时间先后排序,勾勒出近五年台湾电影的演进。访谈内容侧重电影工作者之创作历程,以及影片制作层面和影像美学,带领读者自由穿越幕前幕后,从中厘清一部电影
期刊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朝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时期。清朝统治中国268年之久,又距今未远,其历史和社会问题,与当今息息相关。故编纂一部公允可信的清代史,整理清人在近三百年间遗存的丰富文史资料,实属切要之举。  编史要务,首在采集史料。整理出版清代文献、档案,亦为大清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以供修撰史籍之依据,二则为抢救、保护、开发清代之文化资源。   清代近三百年,政治家、军事家、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