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基地里的幸福密码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色市田阳县毛绢纺织厂子弟学校(以下简称田绢学校)位于百色市田阳县城河东区,占地仅7575平方米,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校规划合理。朴素而洁净的校园里,各功能区有序地排列着,其中,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令人眼前一亮,一畦畦整齐的菜地里,种植着各种蔬菜。课余时间,老师带领着学生在地里劳作:拔草,施肥,拢畦……欢声笑语不断。
  在困扰中突破
  谈起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的初衷,该校校长玉泽军说:“学校建立劳动实践基地,是想通过一系列劳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玉泽军便开始寻找实施机会。
  该校有一块半闲置的荒地,偶有教职工在上面种蔬菜,可还有一大片土地长着荒草。自到该校任职起,玉泽军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开展学校特色教育工作,这块半闲置的荒地给了他灵感,“困扰我多时的学生德育工作问题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萌生了将荒地改建成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的想法。于是,他主持召开了全校教师大会,将这个想法拿出来讨论,得到全校教师的支持。
  2012年9月,该校为实现“切实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等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田绢学校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有序地推进基地建设工作。方案中,该校首先按班级对劳动实践基地进行责任区划分,在中间开辟一条人行道,左边为一、二、六年级的责任区,右边为三、四、五年级的责任区;然后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各领导除对劳动实践基地进行整体布局规划外,还有责任分片任务,负责“蹲点”班级相关工作的整体指导和协调。该校还制定“高帮低”措施,由五、六年级帮扶一年级,三、四年级帮扶二年级,不仅能让低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下迅速掌握劳动技能,还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责任明确后,该校又聘请了冯荣党、方强、班少屯等教师担任劳动实践基地辅导员,负责在劳动实践课上给学生讲解农作物种植的常识和方法。课余时间,各班学生由班主任带领,在辅导员的示范下播种、浇水、施肥、拔草、捉虫、采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种双管齐下的指导方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该校三年级学生梁陆帅在日记里写道:“瞧!我们班开始种第二批菜了,我要马上参与才行。我像模像样地拿起铁锹在泥土上挖了一个小坑,把种子放在坑里,学着指导老师的样子把坑填平,压紧,浇上水……别的同学也忙得热火朝天。我忙了好一阵,终于种好了,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想,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庄稼真辛苦啊!”辅导员冯荣党说:“蔬菜基地还没有建起来之前,学生课余时间就一个劲儿地在校园里追逐嬉戏,这些行为习惯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现在好了,学生有事情干了,一下课就往菜地跑,拔拔草、捉捉虫,不做什么的也喜滋滋地看,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不治而愈’了。”
  同时,该校还把集体主义教育、行为教育、责任教育、惜福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到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工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劳动实践基地的锻炼中,学生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还学会了感恩。一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以前孩子在家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回到家里会主动帮我做家务了,农忙时还会跟我到地里干农活呢,这真令我感到欣慰!”
  在活动中品味
  田绢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以“种—赏—收—品”为工作线:“种”是指种植的一系列劳动;“赏”是学生观赏农作物的生长并用日记记录过程;“收”是采收劳动成果;“品”是通过分享活动品味成功的喜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劳动的成果,该校通过绘画、摄影、作文比赛、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分享劳动成果,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结协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2012年12月28日,该校举行了主题为“体验劳动 快乐成长”的学生劳动技能比赛。比赛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了梯度性的内容:一、二年级参加收菜和洗菜比赛,三、四年级参加包饺子比赛,五、六年级参加烹饪比赛。比赛中,低年级学生在菜地里采收自己种植的蔬菜;中年级学生将清洗好的蔬菜加工成饺子馅,包起了饺子;高年级学生则将青菜清洗好后摘切烹饪,“种植小能手”摇身一变成了“烹饪大师”,一阵阵蔬菜的清香弥漫在校园里。五年级学生秦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班‘对阵’六年级,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就迅速行动起来,有的负责洗菜,有的负责切菜,农高学着大人的样子,把油倒到锅里,再把青瓜倒进去……大家看得十分入迷,高兴得时而拍手,时而喝彩。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诱人的菜香味,我们班的同学都说‘太香了,我们都饿了’……菜做好了,我们十分紧张地把香喷喷的菜端到评委面前,评委们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过了一会,老师宣布我们班获胜,我们高兴地欢呼、拥抱起来。”
  2013年12月17日,该校举行了第二届学生劳动实践技能比赛。本次比赛以“快乐劳动 节俭惜福”为主题,内容与第一届大体相同,但这次该校请来了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活动,赛后,每名学生还能拿一袋蔬菜回家,与家人共享劳动果实。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这个活动实在太有趣了,我以后要多参加,而且,吃着孩子种的青菜,我感觉特别清甜。”
  此外,该校每学期都举行1-2次以劳动综合实践为内容的主题班会,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交流劳动经验,共享劳动果实。2013年4月29日,劳动节前夕,该校五年级班主任廖凤梅组织召开了主题为“责任与收获”的班会。在班会上,学生就菜地管理的责任心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该班学生谈可昕在会上发言:“要想把菜地管理好,使劳动有收成,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每个同学都要有责任心,精心护理每一株菜苗,使它们茁壮成长。”她还说起了与同学一起为蔬菜除虫的趣事,大家在她有趣的讲述中一次又一次鼓起了掌。该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写观察日记、科普小论文等,并定期将作品上传至学校网站。同时,该校每学期还进行“种植小能手”“科普小专家”和优秀班级评选活动,对各班学生的劳动参与率、劳动纪律、劳动态度、劳动安全和劳动成果等情况进行考核,让学生充分体会劳动的酸甜苦辣。
  在爱心里升华
  2013年10月10日上午,田绢学校组织各班学生代表拿着劳动基地创收所得的钱买回了水果等礼品,来到田阳县社会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洗头、做饭,和老人们一起度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老人们都竖起了大拇指,有的甚至激动地说:“看到你们我很幸福,你们就是我的孩子。”四年级的黄安琪参加了这次活动,她说:“能用自己赚来的钱帮助爷爷奶奶们,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自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启动始,该校就考虑到了“创收”问题,玉泽军说:“我们想,实践基地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劳动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基于此,该校规定,各班种植的蔬菜采收后,由学校食堂统一购买,所得的钱交由班级管理,班干部做好登记,具体使用由班级安排。
  该校每个班的“图书角”里,图书琳琅满目,有童话、科普、历史、中外名著等各类书籍,这些图书基本上都是学生用“创收”的钱添置的。劳动“创收”的收入除了用于班级建设外,还有一部分用于帮助班里生活困难的学生。五年级班主任廖凤梅介绍说,他们班的学生苏小明家庭比较困难,于是她开了一次班会,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大家一致赞成把劳动创收的一部分资金用于资助苏小明。每次谈到同学对自己的帮助,苏小明都很感动,他说:“老师和同学们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在这样的集体里,我不会再被困难吓倒,我会更加坚强地面对所有的困难。”廖凤梅老师说:“这种教育效果是双向的,受资助的学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能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去帮助他人,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在爱心的传递中也不断得到升华。”
  经过一年的探索,如今,该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越来越完善了,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在该校,热爱劳动不再是口号,勤俭节约不再是规定,干净整洁的校园里,学生讲文明、懂礼节,就连在食堂就餐,也几乎没有浪费的现象。
  创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是该校德育工作的坚实之路,更是特色之路。小小的基地里蕴藏着一个又一个幸福密码,学生在实践中一一破解,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正如玉泽军校长所说:“我想,如果能立足教育之本、创新教育理念、勇于开拓进取,小基地也可以大作为。”
  (责编 陈 蓉)
其他文献
在“2014年柳州市教育特色展示周”开幕式上,柳州市第六届教研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梅培军执教了一节展示课——《锦瑟》,这节入情入境、匠心独具的课让学生深受感染,会场上诗意流淌,就连在台下观摩的教师和专家也被笼罩在一种无形的“气场”中。  从与梅培军的谈话间,记者得知自2009年以来他一直在做一项名为《现象学语文的实验与研究》的课题研究,该课题已于2013年结题。据他介绍,“现象学语文”吸取胡塞尔现象学
期刊
在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城西小学(以下简称城西小学)的田径场上,该校学前班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玩游戏。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们争着回答,“学校里有塑胶跑道”,“还有足球场呢,我经常看大哥哥a们在那里踢足球”……一旁的指导教师对此颇有感触,她告诉记者,以前她所在的学校没有塑胶跑道,天晴的时候尘土飞扬,下雨的时候又成了“水泥场”,上活动课很困难。如今,能和学生一起在塑胶跑道上玩耍,她脸上乐开了花。  城
期刊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实施广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八大重点工程,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工程、高等教育特色化上水平工程、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扶贫富民工程,实现“三基本两提升一率先六达到”,努力打造广西教育升级版。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
期刊
1月21日,我区召开全区教育发展大会,会上发布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我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吹响了打造广西教育升级版的号角,开启了全面振兴广西教育的新征程。为了深入贯彻本次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决定》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一系列问题采访了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
期刊
《中国教育报》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消息称,英国政府已投入约1 900万英镑资金,支持相关部门培训更多退役士兵成为教师,对公立学校实行全面的军事化管理。未来一年内,英国将扩大公立学校中“军人教师”的比例,保证其能够占据教师总数的1/3。英国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军事化的管理理念,比如自律、韧性、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无论是对年轻人自身还是整个社会而言,都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期刊
2013年9月25-28日,全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南宁举行。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以下简称荷城小学)的两位教师谭旭丽、李敏代表贵港市参赛,分别获得本学科的二等奖和三等奖。两位教师谈起获奖的感受时,不约而同地说:“我们的成绩是打磨出来的,这要感谢我校为教师成长搭建的各类平台。”  荷城小学建校于2007年,忆起建校初的情景,校长吴丽芳感慨良多,她说:“荷城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如何在最短的时间
期刊
2013年11月,我区的龙胜、蒙山、合山三县(市)通过了国家的检查验收,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三县(市)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努力探索,精心规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为全区带了个好头。  强化责任:党政领导带头,部门分工协作  画外音:“教育事业事关全局,把农村义务教育搞好,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合山市委书记曾广斌这样强调。 
期刊
“如果当时没有老师的专业指导,可能我的大学梦就要断送了!”2014年即将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林莲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班上倒数,到后来考上大学,老师们给了我许多专业的指导,这对于我而言是一辈子的财富!”林莲清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特长生,直到高中才开始学音乐。她说,如果没有容县中学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不是学校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自己,她很难想象自己能考上心仪的大学,更难有机会成为一名音乐
期刊
2009年以前,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福何教学点的教学用房还是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砖木结构瓦房,时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漏小雨”,且房子遭虫蛀严重,师生安全得不到保障。该镇中心校校长梁智明告诉记者:“每到刮风下雨的时候我就特别紧张,白天要随时联系教学点的老师,晚上也睡不好觉。”如今,梁智明校长总算可以放心了。  隆安县2009年8月开始实施校安工程三年建设规划,时任教育局局长周万隆表示:“要努力改
期刊
市面上有自助餐,学校食堂也有自助餐——这是崇左凭祥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凭祥一中)的创举。凭祥市自2011年9月起实施“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学生一日三餐全免费”政策,实现了学生在学校用餐零负担。凭祥一中在推进这一免费政策的过程中,以优化学生食堂管理工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养成教育,打破在窗口打饭的传统形式,让学生“自助用餐”,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开展了一个多学期,深受师生、家长的好评。  “去吃自助餐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