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陕西省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对辖区内的物种进行监测时,偶然在海拔1100米的山林中发现了一株奇异的植物。这棵低矮的花草植株相当简洁,仅有一片绿中泛红的叶子和一朵淡紫色的花朵。如果光看花朵的形状,分明就是一朵兰花;但奇怪的是,兰花的叶片通常为丛生的线形或剑形,这株的叶片却呈带柄的椭圆形,像一把孤独的扇子,默默地守护着那朵美丽的小花。好奇的科研人员赶紧用相机把这株奇异的植物记录下来,并专程送给专家进行鉴定。鉴定的结果振奋人心:这是一种在化龙山绝迹了40余年的稀有植物——独花兰。
物种珍稀
独花兰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分布于陕西南部和长江中下游沿线各省部分海拔400~1500米的阴坡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潮湿的沟边或山谷岩壁下。独花兰的自然种群规模通常不大,因此资源非常珍稀,已被列为稀有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陕西化龙山的独花兰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发现的。1970年,陕西省中草药普查队在位于化龙山主脊北部的平利县八道乡冯家梁普查时,首次采到了独花兰标本。在这之前,人们所知的独花兰自然分布范围为四川的巫山、湖北的利川、湖南的石门、江西的庐山、江苏的句容、安徽的歙县以及浙江的临安、奉化;也就是说,仅局限于长江流域。化龙山独花兰的发现,使人们对这种植物的地域分布认识有了重大突破。
遗憾的是,自从那次发现之后,独花兰的踪影就再也没有在化龙山出现过。按照国际惯例,一个物种如果在野外连续50年未见其活体存在,就可视为已经灭绝。这不免让人有些疑惑:莫非独花兰必须生长在长江中下游,真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魔咒?
因此,当2011年科考人员终于又在化龙山发现独花兰时,那份惊喜和激动自然溢于言表。为了进一步印证独花兰确实在陕西南部地区有自然分布的事实,2012年4月,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组成调查组再次深入实地考察,终于在保护区内海拔1000~1200米的范围内又连续发现了10余株生长良好的独花兰。
事实上,独花兰濒临灭绝的魔咒并不仅仅笼罩在陕西南部,在长江中下游的其他一些省份,独花兰的野生资源危机甚至更加严峻。在湖南湘潭地区,独花兰素有“植物熊猫”之称,而近二三十年来,人们在该地区的野外几乎已看不到这种植物,为此,湘潭市于2014年6月启动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将对包括独花兰在内的珍贵野生植物物种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建立相应的资源档案。在浙江和江苏等地,独花兰也已趋于灭绝状态。
繁殖独特
独花兰的野生资源为什么会这么稀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其独特的繁殖方式制约。
独花兰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昆虫授粉,属有性繁殖;另一种是靠球茎及侧芽繁殖,属无性繁殖。在野外环境中,独花兰的繁殖主要依靠昆虫传粉来实现;但独花兰对“性生活”的要求极为苛刻。
众所周知,植物的性器官就是它们的花朵。独花兰的花单朵顶生,花葶上有2~3枚鞘状退化叶,萼片3瓣,呈长圆状披针形;花型奇丽,花瓣为倒卵状匙形,唇瓣宽大3裂,侧裂片呈斜卵形,围抱蕊柱,中裂肾形,边缘稍皱,内面唇盘上有5条纵褶片,上布紫红色疣点和细点,基部具长约2厘米稍弯曲的距;花色淡雅,通常为淡紫色,偶见白色。如此美丽的花朵,吸引昆虫前来传粉按说不是什么难事,而且独花兰的花期又在三四月,这一季节群落内的其他植物尚未完全展叶,郁闭度较低,独花兰凭着美丽的造型和鲜艳的色泽在群落内格外夺目,这对吸引昆虫前来应该是极为有利的。
但问题是,独花兰的花朵虽然艳丽,结构却过于复杂。它的两个花粉囊和一个柱头组成的蕊柱都被花瓣罩在里面,等于在花粉囊的外面加了一个盖子,使得造访的昆虫必须有足够大的力气才能打开花粉囊。同时,沾着花粉的昆虫必须深入到凹陷处的柱头部位去采集花蜜,才有可能把花粉带进去完成授粉。这样一来,身体体积较小的昆虫基本上不可能完成授粉任务,只有一种体型比较大的雌性三条熊蜂,才能担负起这一艰巨的授粉重任。因此,野生独花兰的授粉率通常很低,最终导致其结实率也很低甚至根本不结实。
为什么独兰花对繁殖如此苛刻,甚至不惜将自己的花朵进化成并不利于昆虫授粉的状态呢?原因就在于,独花兰的花距内其实根本就没有可供昆虫享用的花蜜,为了能够引诱昆虫前来授粉,就只有采取欺骗的手段,把花朵进化得很复杂,像个美丽的陷阱,不至于被一眼看穿,才能招徕到不明就里的昆虫为它效劳。但是,这样的欺骗性授粉无疑受到了很多限制,因而对生殖并不利。这可能就是造成独花兰资源珍稀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毒神药
你可别小看了小小的独花兰,虽然从外形上看它很弱小,其药用功效却很强大。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记载,独花兰性苦、凉,入肺、心二经,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消肿的药用价值,全草及根部均可入药;煎汤内服主治咳嗽;其假鳞茎更是治疗疮毒与蛇伤的良药,可治痈疽疖肿、湿疮、疥癣等,可谓是“化毒神药”。
正因为具有如此强大的“化毒”能力,许多地方对独花兰过度采挖,致使独花兰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野生植株日益减少。
其实,独花兰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本身也是一种优良的野生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大部分寄生兰花不同,独花兰是一种陆生的直立草本植物,它不仅花型美丽,叶片也很漂亮,叶柄长约6~10厘米,亭亭玉立,有一种清高孤傲之姿。
独花兰的孤傲性格还体现在它的生长周期,与大部分植物反其道而行。它冬季生长,夏季休眠。通常情况下,于9月中下旬地下鳞茎萌动并开始展叶,并保持这个状态度过寒冷的冬季,直至次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谢之后,叶片才逐渐枯萎,地下鳞茎进入休眠状态。独花兰的叶片虽然不是繁殖器官,却直接关系着植株的繁殖,因为只有叶片足够大,其光合作用产物才能支持植株较长时间的开花,从而增加传粉受精的机会。因此,较大的叶片往往有利于有性生殖。
地下鳞茎是独花兰重要的营养器官,通常当每苗具有3个或者两苗共有5个假鳞茎时,植株开始开花。开花之后,最下面鳞茎萎缩坏死,其储存的营养已被开花过程耗尽。
独花兰的地下鳞茎长到一定时候,会膨大并长出侧芽,侧芽从母体不断吸收养料逐渐长大,最终发育成外覆一层灰色薄膜的幼体鳞茎。并且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自动地从母体上脱落分离,然后长根出叶,成为一棵新的独花兰植株。现在人们也开始利用独花兰的地下鳞茎进行无性繁殖,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观赏栽培,尚无法大面积推广,难以满足入药的需求。
【责任编辑】赵 菲
物种珍稀
独花兰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分布于陕西南部和长江中下游沿线各省部分海拔400~1500米的阴坡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潮湿的沟边或山谷岩壁下。独花兰的自然种群规模通常不大,因此资源非常珍稀,已被列为稀有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陕西化龙山的独花兰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发现的。1970年,陕西省中草药普查队在位于化龙山主脊北部的平利县八道乡冯家梁普查时,首次采到了独花兰标本。在这之前,人们所知的独花兰自然分布范围为四川的巫山、湖北的利川、湖南的石门、江西的庐山、江苏的句容、安徽的歙县以及浙江的临安、奉化;也就是说,仅局限于长江流域。化龙山独花兰的发现,使人们对这种植物的地域分布认识有了重大突破。
遗憾的是,自从那次发现之后,独花兰的踪影就再也没有在化龙山出现过。按照国际惯例,一个物种如果在野外连续50年未见其活体存在,就可视为已经灭绝。这不免让人有些疑惑:莫非独花兰必须生长在长江中下游,真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魔咒?
因此,当2011年科考人员终于又在化龙山发现独花兰时,那份惊喜和激动自然溢于言表。为了进一步印证独花兰确实在陕西南部地区有自然分布的事实,2012年4月,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组成调查组再次深入实地考察,终于在保护区内海拔1000~1200米的范围内又连续发现了10余株生长良好的独花兰。
事实上,独花兰濒临灭绝的魔咒并不仅仅笼罩在陕西南部,在长江中下游的其他一些省份,独花兰的野生资源危机甚至更加严峻。在湖南湘潭地区,独花兰素有“植物熊猫”之称,而近二三十年来,人们在该地区的野外几乎已看不到这种植物,为此,湘潭市于2014年6月启动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将对包括独花兰在内的珍贵野生植物物种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建立相应的资源档案。在浙江和江苏等地,独花兰也已趋于灭绝状态。
繁殖独特
独花兰的野生资源为什么会这么稀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其独特的繁殖方式制约。
独花兰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昆虫授粉,属有性繁殖;另一种是靠球茎及侧芽繁殖,属无性繁殖。在野外环境中,独花兰的繁殖主要依靠昆虫传粉来实现;但独花兰对“性生活”的要求极为苛刻。
众所周知,植物的性器官就是它们的花朵。独花兰的花单朵顶生,花葶上有2~3枚鞘状退化叶,萼片3瓣,呈长圆状披针形;花型奇丽,花瓣为倒卵状匙形,唇瓣宽大3裂,侧裂片呈斜卵形,围抱蕊柱,中裂肾形,边缘稍皱,内面唇盘上有5条纵褶片,上布紫红色疣点和细点,基部具长约2厘米稍弯曲的距;花色淡雅,通常为淡紫色,偶见白色。如此美丽的花朵,吸引昆虫前来传粉按说不是什么难事,而且独花兰的花期又在三四月,这一季节群落内的其他植物尚未完全展叶,郁闭度较低,独花兰凭着美丽的造型和鲜艳的色泽在群落内格外夺目,这对吸引昆虫前来应该是极为有利的。
但问题是,独花兰的花朵虽然艳丽,结构却过于复杂。它的两个花粉囊和一个柱头组成的蕊柱都被花瓣罩在里面,等于在花粉囊的外面加了一个盖子,使得造访的昆虫必须有足够大的力气才能打开花粉囊。同时,沾着花粉的昆虫必须深入到凹陷处的柱头部位去采集花蜜,才有可能把花粉带进去完成授粉。这样一来,身体体积较小的昆虫基本上不可能完成授粉任务,只有一种体型比较大的雌性三条熊蜂,才能担负起这一艰巨的授粉重任。因此,野生独花兰的授粉率通常很低,最终导致其结实率也很低甚至根本不结实。
为什么独兰花对繁殖如此苛刻,甚至不惜将自己的花朵进化成并不利于昆虫授粉的状态呢?原因就在于,独花兰的花距内其实根本就没有可供昆虫享用的花蜜,为了能够引诱昆虫前来授粉,就只有采取欺骗的手段,把花朵进化得很复杂,像个美丽的陷阱,不至于被一眼看穿,才能招徕到不明就里的昆虫为它效劳。但是,这样的欺骗性授粉无疑受到了很多限制,因而对生殖并不利。这可能就是造成独花兰资源珍稀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毒神药
你可别小看了小小的独花兰,虽然从外形上看它很弱小,其药用功效却很强大。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记载,独花兰性苦、凉,入肺、心二经,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消肿的药用价值,全草及根部均可入药;煎汤内服主治咳嗽;其假鳞茎更是治疗疮毒与蛇伤的良药,可治痈疽疖肿、湿疮、疥癣等,可谓是“化毒神药”。
正因为具有如此强大的“化毒”能力,许多地方对独花兰过度采挖,致使独花兰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野生植株日益减少。
其实,独花兰不仅药用价值高,而且本身也是一种优良的野生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大部分寄生兰花不同,独花兰是一种陆生的直立草本植物,它不仅花型美丽,叶片也很漂亮,叶柄长约6~10厘米,亭亭玉立,有一种清高孤傲之姿。
独花兰的孤傲性格还体现在它的生长周期,与大部分植物反其道而行。它冬季生长,夏季休眠。通常情况下,于9月中下旬地下鳞茎萌动并开始展叶,并保持这个状态度过寒冷的冬季,直至次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谢之后,叶片才逐渐枯萎,地下鳞茎进入休眠状态。独花兰的叶片虽然不是繁殖器官,却直接关系着植株的繁殖,因为只有叶片足够大,其光合作用产物才能支持植株较长时间的开花,从而增加传粉受精的机会。因此,较大的叶片往往有利于有性生殖。
地下鳞茎是独花兰重要的营养器官,通常当每苗具有3个或者两苗共有5个假鳞茎时,植株开始开花。开花之后,最下面鳞茎萎缩坏死,其储存的营养已被开花过程耗尽。
独花兰的地下鳞茎长到一定时候,会膨大并长出侧芽,侧芽从母体不断吸收养料逐渐长大,最终发育成外覆一层灰色薄膜的幼体鳞茎。并且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自动地从母体上脱落分离,然后长根出叶,成为一棵新的独花兰植株。现在人们也开始利用独花兰的地下鳞茎进行无性繁殖,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观赏栽培,尚无法大面积推广,难以满足入药的需求。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