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与创新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学基础》作为会计专业以及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之一,很多人认为学习起来并不困难,但是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却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会计学基础》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形成的。该文在分析《会计学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当前《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与创新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会计学基础 会计专业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63-01
  《会计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有很多学生反映会计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习起来索然无味,甚至搞不清楚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意义所在,加上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模式陈旧、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学基础》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需要引起《会计学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加强对《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与创新,实现更高的教学质量。
  1 《会计学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入门难,专业术语理解差
  很多学生反映,在学习《会计学基础》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大量专业术语和会计原理,而这些在以前的学习生涯中是很少涉及的,所以对专业术语的理解比较差,导致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时入门慢、入门难,而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是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在理解专业术语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通常情况下,《会计学基础》是学生所接触的财经类课程的第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很多学生不理解学习会计的现实意义,加上大部分学生觉得会计理论非常枯燥,因此普遍缺乏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教师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未能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上教学评级方式的落后,学生容易产生会计学习的厌烦心理,慢慢的会对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很多不利影响。
  1.3 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在《会计学基础》的传统教学下,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比较严重,习惯于在课堂上按照课本进行理论性的讲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而影响了学生会计技能的系统培养与提高,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会计学基础》的课堂上以及课外时间,学生很少会有机会接触到会计凭证或会计账簿的填制,会计报表的编制更是无从谈起。
  2 提高《会计学基础》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在《会计学基础》的教学中,虽然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多,但这却是会计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对此,会计教师在《会计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按照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那些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尽量实现会计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和学生对《会计学基础》理论知识在理解上的浅显易懂。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采购或销售中的实践为例,以生活化的语言阐释专业术语,避免学生对专业术语的死记硬背,从而降低学生在对会计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时的难度。
  2.2 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理财活动和理财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会计学基础》的教学改革必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此,教师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围绕会计理论教学,充分挖掘、整理、规范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资料,开展典型性全面性、规范性、实用性以及综合性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会计技能水平。例如,在每经历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之后,教师应当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训任务或会计实际问题的解决任务,这样可将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回顾一遍,并将各个阶段性的学习连为一体,使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操作有机结合,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技能水平。
  2.3 营造真实化的会计教学情景,增强会计教学的针对性
  针对《会计学基础》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情境的营造,为学生创造近似于真实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去思考,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会计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通过有效的设疑和提问,可以有效启发学生去探讨知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进而活跃学生的会计思维,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也相应的得到了有针对性的提高。
  2.4 创新《会计学基础》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教师首先实现自身角色的积极转变,即将会计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主要是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对《会计学基础》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进行探索与创新,通过学生易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会计学基础》的教学。例如,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企业大量的实际资料中选出代表性事例,经过综合加工整理后用于《会计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相对真实的会计专业教学环境,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利用会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促进学生会计专业知识技能向会计专业能力的转移,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在积极总结和正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与问题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自身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的教育技能和专业水平,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并通过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会计学基础》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进而实现《会计学基础》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门瑢,崔永梅.“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09-112.
  [2] 赵春雷.浅谈中职会计学基础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时代青年:教育,2011(10):95-96.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甲亢性心脏病运用放射性131I治疗的临床意义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5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放射性131I对患者进行
【中图分类号】G434;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73-02  中考复习课对于复习巩固初中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复习课缺乏设计,复习内容庞杂,复习形式单一,很多老师采用传统的机械重复的习题训练或单词短语背诵来代替复习课,造成复习课枯燥无聊,老师疲惫,学生应付,教学效率不高。在中考复习中,采用“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迎来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摒弃广播电视大学效率低下的"大锅饭"式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适应
【摘要】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现代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自2012年开赛以来,经历了六个年头。通过几年来的带赛经历和赛后反思,笔者认为在比赛的各个阶段采用心理策略,有利于提高大赛训练效果。  【关键词】酒店专业 技能大赛 心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9.2-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74-02  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现代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由最
【摘 要】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中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但是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严重影响实习
摘 要:该研究尝试将一个具体的建筑物系统的外部和内部防雷保护设计工程案例贯穿于建筑防雷接地技术课程之中,教师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由学生逐步完成项目方案的确定、实施、图纸绘制及汇报总结等,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建筑防雷接地 建筑电气设计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