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一个国家的航海史可以映射出它的兴衰起落,而中国的海运事业也经历过凤凰涅槃般的重生。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海运实力在半个多世纪内,从一穷二白发展到雄踞世界前列。这是如何做到的,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吧。
失落的荣耀
在世界航海史上,中华民族不仅贡献了船尾舵、水密舱壁、车轮舟和指南针等重要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也拉开了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早在汉朝,中国与马来半岛已有交流,双方通过船只进行贸易往来。到了唐朝,大量的中国丝绸通过海运走出国门,海上丝绸之路极为繁盛。进入宋朝,由于罗盘的发明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中国人开始进行海上远航。那时的航海家从广州、泉州启航,经过北印度洋,可到达西亚和非洲东海岸,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延伸。
元朝,中国的港口闻名世界。尤其是泉州港,它不仅是当时的东方第一大港,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贸易港,多个国家通过它进行贸易往来。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时,更是惊叹这座城市的繁华,他在游记中描述道:刺桐(即“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这个地区风光秀丽,居民崇信佛教,民性和平,喜爱舒适安逸,爱好自由。”
明朝,中国的航海能力走向高峰。600多年前,郑和受皇帝派遣,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远洋船队,前后7次远渡重洋,足迹甚至远达非洲,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郑和之后,中国的航海事业不可思议地戛然而止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中国逐渐丧失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机会,错过了历史发展机遇。
当郑和的船队在海上消失半个多世纪后,意大利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领一支船队登上了美洲大陆,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也标志着西方进入殖民主义时代。从此,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迅速崛起,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华文明。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中国的海上航运贸易主动权基本丧失,船只和水手大量减少,造船技术日渐落后。中国的海运事业陷入了风雨飘摇的衰落时期……
“光华”号的首航
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海运事业更是一片空白。发展海运,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途径之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提出组建和发展中国远洋运输船队的设想,李富春、李先念、叶剑英等中央领导都作过相关重要指示。
1960年,印度尼西亚反华排华,大批受迫害的华侨急需回国。但当时国内没有远洋船,为了方便接侨,也为了发展远洋运输事业,中国下决心建立自己的远洋船队,从希腊轮船公司买进一艘有30年船龄的远洋客轮。
1960年7月,船长陈宏泽一行在罗马尼亚的康斯坦萨港接回这艘客轮。当时,船上的航海仪器、通信设备不灵,客房、船室、甲板多处漏水,回程期间还在地中海发生了烟囱着火事故,船员们边修边走终于把船开抵广州市黄埔港。之后,经过几个月的修理,这艘轮船终于获得了新生,正式改名为“光华”,取“光我中华”之意。
1961年4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宣告成立。第二天,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中国“光华”号远洋船首航印度尼西亚,在荷枪实弹、戒备森严的印度尼西亚军警和便衣的注视下,将几百名难侨接回了中国。从首航到同年10月1日,“光华”号共5次前往印度尼西亚,接回华侨几千人。
1963年,陈毅元帅参观“光华”号时,即兴填词一首《满江红·参观光华海轮》:“中国海轮,第一次,乘风破浪。所到处,人民欢喜,吾邦新创。海运百年无我份,而今奋起多兴旺。待明朝舰艇万千艘,更雄放……”表达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海运事业寄予的厚望。
中国远洋运输
总公司的逆袭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加上国外敌对势力的重重封锁,海运事业发展得非常艰苦。当时的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只有4艘轮船,总载重量仅22万吨。由于国家无力投资,因此同意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利用国内外贷款,发展远洋运输船队。从那时起,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逐渐走上自主经营、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船员们不仅要和大风大浪、严寒酷暑作斗争,还要时刻提防美国飞机和军舰的骚扰。有一次,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轮船从南海通过,美军的飞机过来侦察,在轮船上方不停地盘旋。中国船员团结一致,不为所动,继续航行。美军飞机则在做俯冲动作时飞得太快,一头扎到海里,不见了踪影。
为了彻底打破美国的海上封锁,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采取隐蔽的方式,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合营组建海运公司来发展自己的远洋運输船队。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它看准时机,利用贷款在国外大量买船,并在国内造船。1975年,船队总载重吨位突破500万吨大关。中国进出口货物开始由飘扬着五星红旗的远洋运输船运载,受到国际航运界的瞩目。
远洋运输船队数我最强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海运事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1978年9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际集装箱远洋船舶——“平乡城”号装载着162个集装箱,从上海港驶向澳大利亚,由此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981年2月10日,又是一声汽笛长鸣,“张家口”号滚装船从上海港启航,首航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港,开辟了中美集装箱班轮航线。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额高速增长,海运事业随之进入井喷时期,大量产品由海轮运往世界各地,也运回祖国建设急需的各种原材料和燃料。据统计,中国外贸进出口货运量的90%以上,都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
2016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进行合并,重组而成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球综合运力最大的航运企业,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综合运力超1亿载重吨,综合运力、干散货自有船队运力、油轮运力、杂货特种船队运力均为世界第一。
在如今的世界四大洋上,由中国航运企业控制和拥有的30万吨级油轮、散货船和万标箱级集装箱船来来回回,已经成为最平常的风景。
世界级港口谁最多
中国海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了沿海产业带的形成,一批世界级港口脱颖而出。
港口是对外经济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国家的港口数量决定了它的海运能力。当然,港口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规模和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一个世界级的港口,不仅要拥有足够大的货物吞吐量,能够容纳超大型巨轮,还要具备强大的货运中转实力,能够承载大型的物流往来。
放眼全球,拥有世界级港口的国家并不多。据2018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相关数据显示,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占据了七个!它们分别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唐山港、广州港、青岛港、苏州港、天津港。其中,上海港自2010年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箱。
长风破浪会有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从初创时期的几艘船和几条国际航线,发展到千艘轮船和上百条国际航线,为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是在世界历史上被多次证明的一个规律。中国拥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需要同样强大的物流能力对产品进行配送,所以,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运输船队和世界级港口应运而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海洋运输事业迎来万众瞩目的新征程。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南亚联盟国家时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悬挂着五星红旗的巨轮,行驶在万顷碧波之上。
失落的荣耀
在世界航海史上,中华民族不仅贡献了船尾舵、水密舱壁、车轮舟和指南针等重要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也拉开了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早在汉朝,中国与马来半岛已有交流,双方通过船只进行贸易往来。到了唐朝,大量的中国丝绸通过海运走出国门,海上丝绸之路极为繁盛。进入宋朝,由于罗盘的发明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中国人开始进行海上远航。那时的航海家从广州、泉州启航,经过北印度洋,可到达西亚和非洲东海岸,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延伸。
元朝,中国的港口闻名世界。尤其是泉州港,它不仅是当时的东方第一大港,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贸易港,多个国家通过它进行贸易往来。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时,更是惊叹这座城市的繁华,他在游记中描述道:刺桐(即“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这个地区风光秀丽,居民崇信佛教,民性和平,喜爱舒适安逸,爱好自由。”
明朝,中国的航海能力走向高峰。600多年前,郑和受皇帝派遣,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远洋船队,前后7次远渡重洋,足迹甚至远达非洲,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郑和之后,中国的航海事业不可思议地戛然而止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中国逐渐丧失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机会,错过了历史发展机遇。
当郑和的船队在海上消失半个多世纪后,意大利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领一支船队登上了美洲大陆,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也标志着西方进入殖民主义时代。从此,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迅速崛起,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华文明。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中国的海上航运贸易主动权基本丧失,船只和水手大量减少,造船技术日渐落后。中国的海运事业陷入了风雨飘摇的衰落时期……
“光华”号的首航
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海运事业更是一片空白。发展海运,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途径之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提出组建和发展中国远洋运输船队的设想,李富春、李先念、叶剑英等中央领导都作过相关重要指示。
1960年,印度尼西亚反华排华,大批受迫害的华侨急需回国。但当时国内没有远洋船,为了方便接侨,也为了发展远洋运输事业,中国下决心建立自己的远洋船队,从希腊轮船公司买进一艘有30年船龄的远洋客轮。
1960年7月,船长陈宏泽一行在罗马尼亚的康斯坦萨港接回这艘客轮。当时,船上的航海仪器、通信设备不灵,客房、船室、甲板多处漏水,回程期间还在地中海发生了烟囱着火事故,船员们边修边走终于把船开抵广州市黄埔港。之后,经过几个月的修理,这艘轮船终于获得了新生,正式改名为“光华”,取“光我中华”之意。
1961年4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宣告成立。第二天,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中国“光华”号远洋船首航印度尼西亚,在荷枪实弹、戒备森严的印度尼西亚军警和便衣的注视下,将几百名难侨接回了中国。从首航到同年10月1日,“光华”号共5次前往印度尼西亚,接回华侨几千人。
1963年,陈毅元帅参观“光华”号时,即兴填词一首《满江红·参观光华海轮》:“中国海轮,第一次,乘风破浪。所到处,人民欢喜,吾邦新创。海运百年无我份,而今奋起多兴旺。待明朝舰艇万千艘,更雄放……”表达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海运事业寄予的厚望。
中国远洋运输
总公司的逆袭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加上国外敌对势力的重重封锁,海运事业发展得非常艰苦。当时的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只有4艘轮船,总载重量仅22万吨。由于国家无力投资,因此同意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利用国内外贷款,发展远洋运输船队。从那时起,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逐渐走上自主经营、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船员们不仅要和大风大浪、严寒酷暑作斗争,还要时刻提防美国飞机和军舰的骚扰。有一次,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轮船从南海通过,美军的飞机过来侦察,在轮船上方不停地盘旋。中国船员团结一致,不为所动,继续航行。美军飞机则在做俯冲动作时飞得太快,一头扎到海里,不见了踪影。
为了彻底打破美国的海上封锁,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采取隐蔽的方式,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合营组建海运公司来发展自己的远洋運输船队。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它看准时机,利用贷款在国外大量买船,并在国内造船。1975年,船队总载重吨位突破500万吨大关。中国进出口货物开始由飘扬着五星红旗的远洋运输船运载,受到国际航运界的瞩目。
远洋运输船队数我最强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海运事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1978年9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际集装箱远洋船舶——“平乡城”号装载着162个集装箱,从上海港驶向澳大利亚,由此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981年2月10日,又是一声汽笛长鸣,“张家口”号滚装船从上海港启航,首航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港,开辟了中美集装箱班轮航线。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额高速增长,海运事业随之进入井喷时期,大量产品由海轮运往世界各地,也运回祖国建设急需的各种原材料和燃料。据统计,中国外贸进出口货运量的90%以上,都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
2016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进行合并,重组而成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球综合运力最大的航运企业,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综合运力超1亿载重吨,综合运力、干散货自有船队运力、油轮运力、杂货特种船队运力均为世界第一。
在如今的世界四大洋上,由中国航运企业控制和拥有的30万吨级油轮、散货船和万标箱级集装箱船来来回回,已经成为最平常的风景。
世界级港口谁最多
中国海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了沿海产业带的形成,一批世界级港口脱颖而出。
港口是对外经济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国家的港口数量决定了它的海运能力。当然,港口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规模和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一个世界级的港口,不仅要拥有足够大的货物吞吐量,能够容纳超大型巨轮,还要具备强大的货运中转实力,能够承载大型的物流往来。
放眼全球,拥有世界级港口的国家并不多。据2018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相关数据显示,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占据了七个!它们分别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唐山港、广州港、青岛港、苏州港、天津港。其中,上海港自2010年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箱。
长风破浪会有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从初创时期的几艘船和几条国际航线,发展到千艘轮船和上百条国际航线,为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是在世界历史上被多次证明的一个规律。中国拥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需要同样强大的物流能力对产品进行配送,所以,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运输船队和世界级港口应运而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海洋运输事业迎来万众瞩目的新征程。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南亚联盟国家时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悬挂着五星红旗的巨轮,行驶在万顷碧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