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jzs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领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到了高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教育价值,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这些误解必然导致朗读和教学之间实质性内在联系的割裂,朗读教学形式化亦因此在所难免。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教学;朗读感知;朗读方式;文本吸引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正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许多语文课上,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反反复复抓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能独具慧眼地发现文本的内在价值。
  一、在朗读中实施教学
  1.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朗读于个人而言是学生对文章的自我阐释,是学生对文章的自我的解读和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成长。朗读是背诵的基础,对文章的反复朗读,可增强学生记忆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今后的听、说、读、写打下牢固的基础。其次朗读于教学中具有调节节奏,对话交流的作用,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铺垫,只有老师的讲解,是沉闷而乏味的,朗读中,学生既具有了一种主观能动性,又是对课文内容的二度创作,在此基础上穿插上教师恰当的点拔和引导,可很好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及课堂氛围的调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实现。
  2.朗读能培养学生语感与提高审美能力
  朗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技能之一,它实现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沟通。学生通过朗读激发想象和联想,从课文有效的信息中发现意境美,体会语言的魅力,形成语文能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表达依依惜别深情的抒情诗,学生初学难解其内含之美,故在教学中宜用音乐(轻柔、舒缓的乐曲)营造出氛围,再辅之朗读,朗读时既要读出轻柔、深沉、淡淡的忧伤之韵,又要读出轻盈、弹跳式的节奏,努力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情景。这就能使学生在渐染熏陶中感受到诗意境的美,领悟出作者内心的忧思,形成正确的语感。
  3.朗读能字斟句酌与修改文章
  朗读,可以形成语感。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不通,拗口,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在西方现代文学中,应用“读”这种方式修改作品成绩最为显著的是海明威。他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反复读了二百余遍,修改了二百余次,最后才付印。可见,在朗读教学中,“朗读”当与“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主体生命活动密不可分,朗读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包蕴于这些活动形式。
  二、注重朗读的方式
  朗读训练一般可分为听、学、试三个过程,听,就是听专家朗读,也就是组织学生听录音带;学,就是组织学生朗读,老师此时就要纠正学生在朗读中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试,就是放手让学生就必学和喜爱的文章放声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可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范读、齐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来实现。如:《将进酒》宜听专家朗读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中激愤、磅礴的气势。《荷塘月色》宜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让学生轻声齐读。《赤壁怀古》则由男同学齐读,读出一种豪放、慷慨的气势。《雨霖铃》则由女同学齐读,读出一种婉约、清新之韵。经过反复的朗读,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可谓一举多得。
  三、以文本吸引学生朗读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是对语文文本性质的全新理解,意即除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外,文本也是有思想潜流和心灵律动的主体。其实语文文本的特殊性即在于此:其一,它所呈现的不是客观、冷静、抽象的知识,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和作家主体的生命精神,它内在的生命力使其呈现为一种开放的“召唤结构”,能够邀请欣赏者走人它的世界。其二,作家生活世界、作品思想世界与学生心灵世界的对接和交融构成了一个圆融的生命空间,学生正是在此受到了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育。语文文本的这种教育意义是独有的。其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感受到来自作品深处的本质力量,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
  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可见朗读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以及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一定要认真对待,并要努力提高朗读的艺术水平,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8年郑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立项课题“构建高中生以课内辐射课外的群文阅读课模式探究”的过
  程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ZJKYB-S07-002)】
其他文献
作家肖复兴说过:“作文的提高单靠写作文不够,一定要坚持写日记。记日记是一种实践,而且又不像作文一样让孩子感到压力。”的确,比起写作文,学生更愿意记日记。教学生写日记,实际上就是写作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能提高思想认识,培养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日记,让日记和作文教学一路同行呢?  一、激趣  多数学生不爱写作文,一听说要写作文,多半会有唉声叹气甚至一种谈虎色变的感觉,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因此城市“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从而对儿童的成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现阶段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出发,并深入探讨加强儿童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借助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策略分析,以期为改善城市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家庭教育]  城市留守儿童大多数时间都是与保姆
目的:研究观察早期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摇放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因素,探讨早期偏瘫患者良肢体摆放。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6例早期偏瘫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
目的:分析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2月-2012年3月于我院内科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
摘要:对基础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300例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加强了基础护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这300例患者在实施前后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加强基础护理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8.33%,好于实施前的8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基础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明显,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几十年来,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将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教师情感在课堂上的感染力。这使
[摘 要:数学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首先数学的连贯性致使初中的数学知识有机对接于高中的数学,其次数学里的相关理论还是学习其它理科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里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要引导他们形成归纳推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本文就根据归纳推理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运用,从概念、作用、实践等方向进行具体的探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归纳整理法;教学方式]  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应
[摘 要:正在全球展开的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作为新时期发展的主动力也渗透到教育中去。多媒体和网络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是围绕“考试”内容展开的,“哑巴式”英语已不能适应社会。想在得到信息这把钥匙,就要围绕英语的实用性展开教学,笔者试着将实用性作为目标,研究新教学模式下创新型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  关键词: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