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数学知识本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学科,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步入数学殿堂的起始学段,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何在学生数学学习之初就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正确方法,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本质;深度思考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的本质是逻辑性强,且具有抽象的属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教材中的知识,还是各种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对这些事物的好奇心犹如泉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属性一步步地探索数学的本质。教学中抓住数学知识本质,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 利用概念引入,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充满着幻想的年纪,想着去探索未知的神秘世界。他们对教材上的知识是充满着好奇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他们打开一扇五彩斑斓的数学世界。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可以利用概念引入,逐步地去解析数学,借助鲜活的例子,帮助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例如,在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购买商品上思考,通过身边的事例,将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白纸黑字的法则、概念,走进形象生动的数学天地,自由地翱翔,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概念引入在现如今的教育领域中,地位显而易见。小学生初入学校这个小社会,对一切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充满着探索的欲望,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一步步地打开数学概念的大门,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概念引入对小学生来说,是一张通往数学新世界的邀请函,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新知识,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利用微课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数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生在初步理解完新知识后,就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不再对学过的知识刨根问底。此时,教师应该促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微课,可以把学过的知识浓缩在课件中,将教材课本上的白纸黑字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一个QQ群,在讲解完课本知识后,将相关的知识资料、图片或者视频等,传送到群中,以方便学生复习使用,进行知识的巩固。例如:在学习《圆》时,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圆的视频,清晰地展示出是通过什么样的步骤才求得圆得周长、面积公式等的。教师也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使用电脑,结合所学习到的知识,画出圆,并且改变圆的半径,探索圆是怎样变成椭圆的,从而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因此,充分地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展示与回顾。这样,就将學生带入一个不一样的数学世界,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 课堂积极探索,抓住知识本质进行思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当学生遇到阻碍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走出误区,逐步地带领他们深入知识的本质。我们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抓住知识的本质去思考探索,培养他们在知识领域可以大胆往前冲的魄力,不惧怕一无所获,敢于去探索新事物,获得新知识,漫游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所吸取到的一丝一毫的知识点,都将是以后通往知识殿堂的基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尝到胜利果实的滋味,让学生明白数学这条路有苦有甜,苦尽甘来,只要用心去探索,去寻找,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知识宝藏。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他们能够徜徉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接受知识的洗礼。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就分发给学生两幅课前就准备好的长方形卡片,要求他们测量出长与宽,让他们去探究两幅画的不同。在测量好长与宽后,看看两张卡片的长与宽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接着,再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存在什么样的特征。这样,学生就会自主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四、 反思教学方法,努力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说:“反思,就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引领学生走入不一样的数学世界。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例如,小学教育极力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在课堂上勇于发言,能够跟随教师探索新知识的方式,而有的教师在实际课堂上,会只顾着将繁琐的知识一次性地讲解给学生听,不与学生互动交流,导致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新知识,对知识产生模糊的印象。第二,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不符合新课程的内容。例如,新课程添加了“算法初步”的内容,有许多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没有接受过这类知识的内容。(有一些年轻的教师在大学时学习过计算机语言等知识,大约三分之一的年长教师没有接触过英语,有的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不齐全,无法弥补传统教学的漏洞。)因此,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时,无法得到准确的讲解。教师在新的教育改革下,要时不时地检测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要求,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正确的策略。
  在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如果教师仍然只顾着讲解教材知识,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仍然让学生紧随着教师的脚步,一心地做笔记,没有时间去思考、去理解,就容易对知识点产生误解,不仅会影响学习数学的效果,更导致学生游离于数学课堂,弱化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通过优化教学策略,采用契合学生身心的方法,不断引导学生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真正走进数学,探究数学,进而思考数学世界中的万千奥秘。
  作者简介:
  周洪林,江苏省金湖县金北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均存在肾脏损害,其肾脏病理表现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肾小球的病变是狼疮性肾炎的主要分型依据,
摘 要:素质教育提出的新兴理念下,数学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新内容,故其教学设计也需相应调整。数学课堂中存在限制教学发展的部分:教学目标不清晰、信息的堆积、协作学习开展形式化、小组讨论学生参与率低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更加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就要使学生主体性回归,按照学生的个性划分层次,开展多样性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一、 引言  在教学中设计方案,就是基于教学的
摘 要:几何基础知识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传授几何知识的特点,介绍了怎么在传授的过程中采用丰富的游戏活动;利用运动变化的思想方式和几何的综合使用,加强学生对空间观的认识。扩大思想训练方式,增强学生空间思想技巧。  关键词:几何初步;表象;空间观念;空间思想  一、 引言  数学通常分为算法和几何,小学数学内容就包含了算法和几何。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几何基础知识,
摘 要:数学作为高中阶段必修的科目,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水平全面提升。排列组合作为数学科目中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十分重要,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排列组合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排列组合;教学方法  一、 引言  在高中数学排列组合中,一般是以计数问题为主要内容,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知识点。笔者将分别从高中数学排列组合相关概念及应用、高中数学排列组合教学方法探
摘 要: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教师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不仅要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且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己任。课堂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与方法,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教学课堂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开放式课堂教学;学法指导;创新意识和能力
摘 要:当下,国家大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改的灵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类探索和发现世界的工具,它具有逻辑性的特征,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和掌握数字规律,而且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当中的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创新进行研究,以不断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英语阅读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例,素有“得阅读者得天下”之称。笔者通过对240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英语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本人基于自己多年英语学习及实习实践将高中生英语阅读中所遇到的障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具体建议,望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对策  一、 引言  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在学习和教学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教材中,我们可
摘 要:通过更加合理的数学思想的深入与教学方式的铺垫,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容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麻烦。由对事物的本质变化进行描述,概述有效的解决对策。函数是一种较为客观、帮助人们熟悉运动物体变化规律的具象化数学模式,同时函数知识体系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环节中,最为中坚的知识核心。本文将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这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