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般来讲,地下通道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消防安全的特殊性并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地铁安全消防的技术对于地铁火灾以及消防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加以分析、研究。
关键词:地铁消防;事故预防;应对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不但建设了许许多多的大型建筑,而且也开始广泛开发地下空间。其中,地铁就是大型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产生的,我国许多中型城市也开始实施大型的地铁工程,一般来讲,地铁中的火灾以及毒气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以及突发性,不但受害面较广,而且人员伤亡大,不但处理难度较大,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消防安全问题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全面做好地铁消防工作。
1 地铁消防以及火灾的特点
一般来讲,地铁只有内部的空间,而缺乏外部空间。其中,隧道是和地面连接的唯一通道,由于地铁的隧道具有特殊性,因此,发生火灾时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火灾发生,地体中氧含量快速下降,由于地铁封闭的特点,新鲜空气难以补充进来,从而导致空气中氧气急速减少。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15%以下的时候,人体肌肉的能力就会相应下降,在14%以下,人体会四肢无力以及迷失方向。降到10%以下,人就会直接晕倒。当含量降到百分之五以下,人会晕倒乃至死亡。其次,地铁封闭的环境导致物质不容易充分燃烧,因此,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发烟量比較大,地铁的排风口不但较小而且数量较少,因此,难以依靠通风进行救援。浓烟积聚不散,促使救援工作难度增加。此外,排烟排热性差,地铁温度快速上升,高温气体对地铁人员造成巨大影响,带来很大生命威胁。最后,由于地下空间限制,地铁浓烟、有毒、高温为、缺氧、信号不好,救援人员无法了解地铁内部情况。不但导致人员疏散较为困难,而且大型灭火设备也难以进场,因此,导致救援工作十分困难。
2 地铁消防事故预防应对策略分析
2.1 建筑施工设计方面
首先,建筑施工设计应当严格按照消防的法律以及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程序,对地铁车站进行合理布局,应当采取防火墙、防火卷帘门以及水幕等安全,其次,建筑主体以及装饰的部分,站台的设施设备以及办公用品应当使用不可燃的物体,严禁塑料用品。最后,地铁的变电站以及高压电缆等设备,应当进行防火分隔工作。列车应当设置疏散从而方便人员紧急疏散。此外,不但需要在站台设置一层天花板,隔一段距离应当设置高功率的照明设备,而且应当在出入口以及通道口设置指示标志。
2.2 防烟排烟方面
一般来讲,在防排烟方面,应当加强排烟系统设计,当火灾发生的时候,站台层可以排烟,站厅层可以送风,促使站台层具有一定的负压,从而在楼梯口形成往下的气流,方便人员在站厅层的位置疏散。其次,启动事故风机系统,短时间内排出毒性烟雾。最后,通风设备选型的时候,应当考虑火灾的排烟要求,不但在高温的环境下依旧可以工作,而且具有远距离遥控的功能。此外,风机应当设置两个备用电源,其末端可以自动进行切换。风道考虑火灾的时候可以做疏散通道。
2.3 电缆设计方面
在电线电缆设计的时候,传统做法是将电线电缆设计为阻燃型,然而,火灾发生的时候毒性以及烟量很大,因此,建议使用低烟以及低毒性的电缆。其次,消防设备电线以及电缆应当选用耐火型的电缆。地铁座椅以及车厢应使用非燃材料。保障即便断电,地铁车门依旧可以自动打开。车辆的电源以及照明应当确保,地铁内不得设置消防通讯系统,防止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后与外界失去联系。最后,设备区应当设置供员工佩戴的防毒面具,从而方便火灾之初的扑救。
3 地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分析
3.1 快速控制地铁火势
一般来讲,地铁除了乘客为可燃物之外,大部分的设施和设备都为不燃材料以及难燃材料。因此,在救援工作开始的时候,应当迅速找到隐蔽性火源,快速切断火势向外扩散并且控制烟雾,应当对地铁的各个位置寻找火源,特别是隧道电缆线,通过红外测热仪器测试电缆线的温度高低,此外,通过固移装备,进行排烟散热的工作。
3.2 坚持救人第一原则
地铁火灾发生后,应当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对于被困地铁的人员,在救援人员以及任务分配时,应当划分区域,明确各个救援小组的救援范围以及行进路线。对于通道拐角、自动扶梯、检票栏、休息室控制室等位置,应当重点搜救,主要是因为发生火灾后,这些场所具有较多难以逾越的障碍,逃生者很容易吸入烟气后体力不支,就地倒下,因此,重点搜索这些场所。
3.3 协调统一指挥
地铁火灾发生后,应当协调统一指挥。首先,应当具有通讯工具以及指挥员,指挥员应当具有丰富经验以及行动能力,不但熟悉地铁以及地铁主要的机构,而且熟悉地铁内设施分布的状况。其次,不但应当熟悉何种消防设备适用于当前火灾,而且清楚消防设备的可靠程度以及单位自救方案,最后,应当充分了解以及把握火灾之后的规律性变化,确定救援的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消防问题不但处置难度大,而且社会影响也较大,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引起社会方方面面人员的广泛关注,虽然地铁火灾扑救任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及难度,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以及有效的措施处置,必然可以保障乘客安全以及扑救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璐.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0(23):120.
[2]王春歌.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4(34):20.
摘 要:一般来讲,地下通道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消防安全的特殊性并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地铁安全消防的技术对于地铁火灾以及消防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加以分析、研究。 关键词:地铁消防;事故预防;应对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不但建设了许许多多的大型建筑,而且也开始广泛开发地下空间。其中,地铁就是大型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产生的,我国许多中型城市也开始实施大型的地铁工程,一般来讲,地铁中的火灾以及毒气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以及突发性,不但受害面较广,而且人员伤亡大,不但处理难度较大,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消防安全问题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全面做好地铁消防工作。
1 地铁消防以及火灾的特点
一般来讲,地铁只有内部的空间,而缺乏外部空间。其中,隧道是和地面连接的唯一通道,由于地铁的隧道具有特殊性,因此,发生火灾时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火灾发生,地体中氧含量快速下降,由于地铁封闭的特点,新鲜空气难以补充进来,从而导致空气中氧气急速减少。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15%以下的时候,人体肌肉的能力就会相应下降,在14%以下,人体会四肢无力以及迷失方向。降到10%以下,人就会直接晕倒。当含量降到百分之五以下,人会晕倒乃至死亡。其次,地铁封闭的环境导致物质不容易充分燃烧,因此,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发烟量比较大,地铁的排风口不但较小而且数量较少,因此,难以依靠通风进行救援。浓烟积聚不散,促使救援工作难度增加。此外,排烟排热性差,地铁温度快速上升,高温气体对地铁人员造成巨大影响,带来很大生命威胁。最后,由于地下空间限制,地铁浓烟、有毒、高温为、缺氧、信号不好,救援人员无法了解地铁内部情况。不但导致人员疏散较为困难,而且大型灭火设备也难以进场,因此,导致救援工作十分困难。
2 地铁消防事故预防应对策略分析
2.1 建筑施工设计方面
首先,建筑施工设计应当严格按照消防的法律以及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程序,对地铁车站进行合理布局,应当采取防火墙、防火卷帘门以及水幕等安全,其次,建筑主体以及装饰的部分,站台的设施设备以及办公用品应当使用不可燃的物体,严禁塑料用品。最后,地铁的变电站以及高压电缆等设备,应当进行防火分隔工作。列车应当设置疏散从而方便人员紧急疏散。此外,不但需要在站台设置一层天花板,隔一段距离应当设置高功率的照明设备,而且应当在出入口以及通道口设置指示标志。
2.2 防烟排烟方面
一般来讲,在防排烟方面,应当加强排烟系统设计,当火灾发生的时候,站台层可以排烟,站厅层可以送风,促使站台层具有一定的负压,从而在楼梯口形成往下的气流,方便人员在站厅层的位置疏散。其次,启动事故风机系统,短时间内排出毒性烟雾。最后,通风设备选型的时候,应当考虑火灾的排烟要求,不但在高温的环境下依旧可以工作,而且具有远距离遥控的功能。此外,风机应当设置两个备用电源,其末端可以自动进行切换。风道考虑火灾的时候可以做疏散通道。
2.3 电缆设计方面
在电线电缆设计的时候,传统做法是将电线电缆设计为阻燃型,然而,火灾发生的时候毒性以及烟量很大,因此,建议使用低烟以及低毒性的电缆。其次,消防设备电线以及电缆应当选用耐火型的电缆。地铁座椅以及车厢应使用非燃材料。保障即便断电,地铁车门依旧可以自动打开。车辆的电源以及照明应当确保,地铁内不得设置消防通讯系统,防止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后与外界失去联系。最后,设备区应当设置供员工佩戴的防毒面具,从而方便火灾之初的扑救。
3 地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分析
3.1 快速控制地铁火势
一般来讲,地铁除了乘客为可燃物之外,大部分的设施和设备都为不燃材料以及难燃材料。因此,在救援工作开始的时候,应当迅速找到隐蔽性火源,快速切断火势向外扩散并且控制烟雾,应当对地铁的各个位置寻找火源,特别是隧道电缆线,通过红外测热仪器测试电缆线的温度高低,此外,通过固移装备,进行排烟散热的工作。
3.2 坚持救人第一原则
地铁火灾发生后,应当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对于被困地铁的人员,在救援人员以及任务分配时,应当划分区域,明确各个救援小组的救援范围以及行进路线。对于通道拐角、自动扶梯、检票栏、休息室控制室等位置,应当重点搜救,主要是因为发生火灾后,这些场所具有较多难以逾越的障碍,逃生者很容易吸入烟气后体力不支,就地倒下,因此,重点搜索这些场所。
3.3 协调统一指挥
地铁火灾发生后,应当协调统一指挥。首先,应当具有通讯工具以及指挥员,指挥员应当具有丰富经验以及行动能力,不但熟悉地铁以及地铁主要的机构,而且熟悉地铁内设施分布的状况。其次,不但应当熟悉何种消防设备适用于当前火灾,而且清楚消防设备的可靠程度以及单位自救方案,最后,应当充分了解以及把握火灾之后的规律性变化,确定救援的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消防问题不但處置难度大,而且社会影响也较大,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引起社会方方面面人员的广泛关注,虽然地铁火灾扑救任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及难度,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以及有效的措施处置,必然可以保障乘客安全以及扑救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璐.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0(23):120.
[2]王春歌.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4(34):20.
关键词:地铁消防;事故预防;应对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不但建设了许许多多的大型建筑,而且也开始广泛开发地下空间。其中,地铁就是大型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产生的,我国许多中型城市也开始实施大型的地铁工程,一般来讲,地铁中的火灾以及毒气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以及突发性,不但受害面较广,而且人员伤亡大,不但处理难度较大,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消防安全问题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全面做好地铁消防工作。
1 地铁消防以及火灾的特点
一般来讲,地铁只有内部的空间,而缺乏外部空间。其中,隧道是和地面连接的唯一通道,由于地铁的隧道具有特殊性,因此,发生火灾时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火灾发生,地体中氧含量快速下降,由于地铁封闭的特点,新鲜空气难以补充进来,从而导致空气中氧气急速减少。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15%以下的时候,人体肌肉的能力就会相应下降,在14%以下,人体会四肢无力以及迷失方向。降到10%以下,人就会直接晕倒。当含量降到百分之五以下,人会晕倒乃至死亡。其次,地铁封闭的环境导致物质不容易充分燃烧,因此,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发烟量比較大,地铁的排风口不但较小而且数量较少,因此,难以依靠通风进行救援。浓烟积聚不散,促使救援工作难度增加。此外,排烟排热性差,地铁温度快速上升,高温气体对地铁人员造成巨大影响,带来很大生命威胁。最后,由于地下空间限制,地铁浓烟、有毒、高温为、缺氧、信号不好,救援人员无法了解地铁内部情况。不但导致人员疏散较为困难,而且大型灭火设备也难以进场,因此,导致救援工作十分困难。
2 地铁消防事故预防应对策略分析
2.1 建筑施工设计方面
首先,建筑施工设计应当严格按照消防的法律以及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程序,对地铁车站进行合理布局,应当采取防火墙、防火卷帘门以及水幕等安全,其次,建筑主体以及装饰的部分,站台的设施设备以及办公用品应当使用不可燃的物体,严禁塑料用品。最后,地铁的变电站以及高压电缆等设备,应当进行防火分隔工作。列车应当设置疏散从而方便人员紧急疏散。此外,不但需要在站台设置一层天花板,隔一段距离应当设置高功率的照明设备,而且应当在出入口以及通道口设置指示标志。
2.2 防烟排烟方面
一般来讲,在防排烟方面,应当加强排烟系统设计,当火灾发生的时候,站台层可以排烟,站厅层可以送风,促使站台层具有一定的负压,从而在楼梯口形成往下的气流,方便人员在站厅层的位置疏散。其次,启动事故风机系统,短时间内排出毒性烟雾。最后,通风设备选型的时候,应当考虑火灾的排烟要求,不但在高温的环境下依旧可以工作,而且具有远距离遥控的功能。此外,风机应当设置两个备用电源,其末端可以自动进行切换。风道考虑火灾的时候可以做疏散通道。
2.3 电缆设计方面
在电线电缆设计的时候,传统做法是将电线电缆设计为阻燃型,然而,火灾发生的时候毒性以及烟量很大,因此,建议使用低烟以及低毒性的电缆。其次,消防设备电线以及电缆应当选用耐火型的电缆。地铁座椅以及车厢应使用非燃材料。保障即便断电,地铁车门依旧可以自动打开。车辆的电源以及照明应当确保,地铁内不得设置消防通讯系统,防止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后与外界失去联系。最后,设备区应当设置供员工佩戴的防毒面具,从而方便火灾之初的扑救。
3 地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分析
3.1 快速控制地铁火势
一般来讲,地铁除了乘客为可燃物之外,大部分的设施和设备都为不燃材料以及难燃材料。因此,在救援工作开始的时候,应当迅速找到隐蔽性火源,快速切断火势向外扩散并且控制烟雾,应当对地铁的各个位置寻找火源,特别是隧道电缆线,通过红外测热仪器测试电缆线的温度高低,此外,通过固移装备,进行排烟散热的工作。
3.2 坚持救人第一原则
地铁火灾发生后,应当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对于被困地铁的人员,在救援人员以及任务分配时,应当划分区域,明确各个救援小组的救援范围以及行进路线。对于通道拐角、自动扶梯、检票栏、休息室控制室等位置,应当重点搜救,主要是因为发生火灾后,这些场所具有较多难以逾越的障碍,逃生者很容易吸入烟气后体力不支,就地倒下,因此,重点搜索这些场所。
3.3 协调统一指挥
地铁火灾发生后,应当协调统一指挥。首先,应当具有通讯工具以及指挥员,指挥员应当具有丰富经验以及行动能力,不但熟悉地铁以及地铁主要的机构,而且熟悉地铁内设施分布的状况。其次,不但应当熟悉何种消防设备适用于当前火灾,而且清楚消防设备的可靠程度以及单位自救方案,最后,应当充分了解以及把握火灾之后的规律性变化,确定救援的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消防问题不但处置难度大,而且社会影响也较大,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引起社会方方面面人员的广泛关注,虽然地铁火灾扑救任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及难度,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以及有效的措施处置,必然可以保障乘客安全以及扑救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璐.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0(23):120.
[2]王春歌.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4(34):20.
摘 要:一般来讲,地下通道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消防安全的特殊性并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地铁安全消防的技术对于地铁火灾以及消防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加以分析、研究。 关键词:地铁消防;事故预防;应对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不但建设了许许多多的大型建筑,而且也开始广泛开发地下空间。其中,地铁就是大型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产生的,我国许多中型城市也开始实施大型的地铁工程,一般来讲,地铁中的火灾以及毒气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以及突发性,不但受害面较广,而且人员伤亡大,不但处理难度较大,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消防安全问题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全面做好地铁消防工作。
1 地铁消防以及火灾的特点
一般来讲,地铁只有内部的空间,而缺乏外部空间。其中,隧道是和地面连接的唯一通道,由于地铁的隧道具有特殊性,因此,发生火灾时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火灾发生,地体中氧含量快速下降,由于地铁封闭的特点,新鲜空气难以补充进来,从而导致空气中氧气急速减少。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15%以下的时候,人体肌肉的能力就会相应下降,在14%以下,人体会四肢无力以及迷失方向。降到10%以下,人就会直接晕倒。当含量降到百分之五以下,人会晕倒乃至死亡。其次,地铁封闭的环境导致物质不容易充分燃烧,因此,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发烟量比较大,地铁的排风口不但较小而且数量较少,因此,难以依靠通风进行救援。浓烟积聚不散,促使救援工作难度增加。此外,排烟排热性差,地铁温度快速上升,高温气体对地铁人员造成巨大影响,带来很大生命威胁。最后,由于地下空间限制,地铁浓烟、有毒、高温为、缺氧、信号不好,救援人员无法了解地铁内部情况。不但导致人员疏散较为困难,而且大型灭火设备也难以进场,因此,导致救援工作十分困难。
2 地铁消防事故预防应对策略分析
2.1 建筑施工设计方面
首先,建筑施工设计应当严格按照消防的法律以及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程序,对地铁车站进行合理布局,应当采取防火墙、防火卷帘门以及水幕等安全,其次,建筑主体以及装饰的部分,站台的设施设备以及办公用品应当使用不可燃的物体,严禁塑料用品。最后,地铁的变电站以及高压电缆等设备,应当进行防火分隔工作。列车应当设置疏散从而方便人员紧急疏散。此外,不但需要在站台设置一层天花板,隔一段距离应当设置高功率的照明设备,而且应当在出入口以及通道口设置指示标志。
2.2 防烟排烟方面
一般来讲,在防排烟方面,应当加强排烟系统设计,当火灾发生的时候,站台层可以排烟,站厅层可以送风,促使站台层具有一定的负压,从而在楼梯口形成往下的气流,方便人员在站厅层的位置疏散。其次,启动事故风机系统,短时间内排出毒性烟雾。最后,通风设备选型的时候,应当考虑火灾的排烟要求,不但在高温的环境下依旧可以工作,而且具有远距离遥控的功能。此外,风机应当设置两个备用电源,其末端可以自动进行切换。风道考虑火灾的时候可以做疏散通道。
2.3 电缆设计方面
在电线电缆设计的时候,传统做法是将电线电缆设计为阻燃型,然而,火灾发生的时候毒性以及烟量很大,因此,建议使用低烟以及低毒性的电缆。其次,消防设备电线以及电缆应当选用耐火型的电缆。地铁座椅以及车厢应使用非燃材料。保障即便断电,地铁车门依旧可以自动打开。车辆的电源以及照明应当确保,地铁内不得设置消防通讯系统,防止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后与外界失去联系。最后,设备区应当设置供员工佩戴的防毒面具,从而方便火灾之初的扑救。
3 地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分析
3.1 快速控制地铁火势
一般来讲,地铁除了乘客为可燃物之外,大部分的设施和设备都为不燃材料以及难燃材料。因此,在救援工作开始的时候,应当迅速找到隐蔽性火源,快速切断火势向外扩散并且控制烟雾,应当对地铁的各个位置寻找火源,特别是隧道电缆线,通过红外测热仪器测试电缆线的温度高低,此外,通过固移装备,进行排烟散热的工作。
3.2 坚持救人第一原则
地铁火灾发生后,应当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对于被困地铁的人员,在救援人员以及任务分配时,应当划分区域,明确各个救援小组的救援范围以及行进路线。对于通道拐角、自动扶梯、检票栏、休息室控制室等位置,应当重点搜救,主要是因为发生火灾后,这些场所具有较多难以逾越的障碍,逃生者很容易吸入烟气后体力不支,就地倒下,因此,重点搜索这些场所。
3.3 协调统一指挥
地铁火灾发生后,应当协调统一指挥。首先,应当具有通讯工具以及指挥员,指挥员应当具有丰富经验以及行动能力,不但熟悉地铁以及地铁主要的机构,而且熟悉地铁内设施分布的状况。其次,不但应当熟悉何种消防设备适用于当前火灾,而且清楚消防设备的可靠程度以及单位自救方案,最后,应当充分了解以及把握火灾之后的规律性变化,确定救援的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消防问题不但處置难度大,而且社会影响也较大,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引起社会方方面面人员的广泛关注,虽然地铁火灾扑救任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及难度,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以及有效的措施处置,必然可以保障乘客安全以及扑救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璐.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0(23):120.
[2]王春歌.地铁消防的特殊性与事故预防应对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4(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