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164-02
大多数老师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往往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尤其是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方面是老师的左膀右臂,为老师出谋划策;在学习上,是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这些学生往往由于工作能力强,悟性好,与老师的接触较多,所以老师在心理上对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偏爱实属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相比之下,班级里一些成绩差,品行差的学生,往往不为老师们所喜欢,老师经常找这些人谈话,要求叫家长来校当然也是这些人居多。其实,班级中这些双差生虽然属于班级中的少数,但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这些学生往往会影响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给班级带来不良的舆论导向;同时,老师应该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这些学生落后的根源,如是个人因素还是家庭因素导致的,是个人智商问题还是学习习惯问题,或是学校师资力量问题。为了转化这些学困生,教师就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尽量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
但是教育转化这类特殊学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需要爱心和耐心的漫长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特殊学生更是经典的艺术。教师要学会掌握这门艺术,展示好这门特殊的艺术,只要潜入他们的心灵世界,用心去理解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和他们交流、去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特殊学生的问题终究会有化解的时候。下面,就几种特殊的学生情况做以简要分析。
一、家庭结构缺失型的孩子
家庭结构缺失一般是指家庭成员缺失,如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成员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导致死亡的家庭,或者是由于工作原因父母长期分居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由于孩子所享受的爱具有残缺性,如缺乏父爱或者母爱,有些孩子心理发展失衡,心胸狭窄,观点偏激,敏感多疑等,对这类的孩子教师就更应该注意教育的艺术性。
如我们班的小杰,男孩,很聪明,多才多艺,上初三时父母离异,在他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随母生活,而他的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教育,甚至给孩子最起码的一日三餐也很难保证。父母的婚姻给他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对父母的离异不可理解,从此学习上不求上进,迟到早退,作业不完成,上课不听讲,成绩直线下降;生活上好吃懒做,待人冷酷,周记中写到“我已经没有灵魂,只剩下一具躯壳”,似乎已经看破了红尘,对父母恨之入骨。长此以往,他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缺乏耐心,更容不得别人的半点批评,对于父母的说教置之不理。5.12大地震后,有一天,他和我的谈话中说到:“地震中死了那么多的人,怎么没有把他们(他的父母)震死”。听到这样的话语,令人震惊呀!一个孩子,对于生他养他的父母却如此冷酷,我在怀疑他还是否存有一丝的人性。在老师眼里,这样的学生简直是无药可救了。
起初我对他的一些行为无法忍受,经常大声呵斥他,以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要挟他遵守纪律,却发现即使学校已经给予了两次处分,也很难对他起到震慑和警告的作用,更没有办法挽救他,他照样我行我素,不以为然,破罐子破摔。后来,我重新调整了工作策略,不能像警察审犯人那样去审问他,于是对他的迟到早退容忍了,多了些宽容,少了些苛刻,他却逐渐变得温顺了,讲话语气温和了,不再顶撞老师了,多了些笑容,对他人多了些关爱,学习也上心了,还能主动给老师讲讲心里话。谈谈他的家庭,谈谈他的父母。那扇心灵的窗户终于被打开了。渐渐的,他变了。虽然距离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他至少有灵魂了,有思想了,心中有爱了。
小季:男,19岁,上初三时,父亲死于车祸,随母生活。从此,家庭的不幸给他带来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因为他是被父亲宠大的,他所提出的要求,父亲都要尽量满足他。父亲去世后很久,他都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任何人无法取代父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家校联系册上他仍然完整得写有父亲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他不想成为没有父爱的孩子。从此,他经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性格孤僻,不善表达,学习基础本来就不很扎实,再遇上家庭的变故,成绩一落千丈。很多次老师找他谈话,他不予理睬,心中的郁闷不愿倾诉。也就是那扇心灵之门关的死死的,坚不可摧。
对待家庭成员缺失型家庭的孩子,老师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触碰他那敏感的神经,而是逐渐用爱心去打动他,去弥补他内心的伤痛,但更需要耐心,把握好时机去教育他。所以,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比如他头发长长了,主动给他请两个小时的假,关照他理发;他扁桃体发炎了,我主动拿来药,他作业认真了,我抓住机会当众表扬他,给他信心。渐渐的,他多了些笑容,多了些话语,并能主动向我讲起关于他爸爸的事情。性格开朗了,活泼了,学习状态调整好了,成绩自然会进步的。
二、家庭经济优越型的孩子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让人头疼的学生,如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家长在学业上对孩子没有过高的要求,于是有些孩子调皮捣蛋,谎话连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这类学生不仅自己学习不努力,还影响周围的同学,在班级散播不良的舆论,给教师的教学、教育带来了麻烦。碰到这样的学生,虽然也知道要循序渐进,但有时免不了急躁,发发脾气,或者置之不理,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地引导、启发,那么严重的话,他可能会误入歧途。
小许:男,19岁,很聪明。父母开厂,从事外贸生意,所以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但父母忙于事业,对其疏于管教,再加上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家庭教育,又有些溺爱,经常偏袒孩子,比如父母给孩子买1200元一双的鞋子,3000多元的手机,但即使这么富裕的家庭,孩子却不愿交10元钱的班费。父母教育的方式,多数以物质奖励来满足他,所以他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喜欢自由,不喜欢被约束,穿着另类,自以为是。如烫过卷发,戴过耳环,穿过短裤,有一天还竟然光脚穿着木屐来上学。对于这样的孩子,哪个老师见了都上火。
面对老师的发火,他无动于衷,用挑衅的目光看着老师,甚至当众顶撞老师,在同学当中素有“常有理”的绰号。他的行为表现经常惹老师生气。一次偶然间,我发现他也在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而生气,甚至有些灰心丧气。我抓紧时机,找他谈话,撇开他的缺点,而表扬起他的优点,尝试给他副班长的职务去做,尽量去调动他的积极性。其次,还要经常和其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类似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让他们走入到班级和同学之间,教育他们热心班集体事务,让他们感到自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安全感”和有所隶属,平衡了他们的心态。这样,学习上才会有所追求,去自主学习。所以有一段时间,小许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成绩也有了较大进步。
三、家庭经济贫困型的孩子
还有一部分学生,父母没有一技之长,收入来源单一,家庭经济贫困或者说不够宽裕。这样家庭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内向,情感脆弱并很敏感,自尊心极强,内心独立,即使在自己困难的时候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援助。力争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但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娇:女,性格内向,不苟言笑,经常独来独往,成为容易被人忽视的对象。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靠经营一个小小棋牌室,养家糊口,日子过的不很宽裕。但这个孩子,自尊心极强,不喜欢同流合污,不喜欢被人瞧不起。所以决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但她智力平平,尽管很努力,但学习效果不明显,因为即使有疑问,他也不愿意求助于老师。
和她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我对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首先,我找她周围的同学,逐一谈话,要求他们多与她交流,不要冷落她,宿舍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坦诚相待。在班级,我会经常没话找话,不失时机的和她搭讪,学习上给予关心和鼓励,利用自习课给她单独辅导。她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她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更主要的是她性格开朗了,活泼了,能较容易的融入集体生活了。
我们常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虽然家庭因素对孩子的成长不起决定性因素,但家庭教育不可小觑。各家长应尽量提升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配合好学校老师的教育。但对于在校的老师来说,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五指有所长,也有所短。哪位哲人讲过“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所犯的错误连上帝也会原谅的”,所以教师应该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追根寻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们只有因材施教,在教育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心、耐心和信心,才有教育的希望。
善待特殊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给他们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批评,他们必将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卑,他们最终也会很优秀。
大多数老师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往往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尤其是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方面是老师的左膀右臂,为老师出谋划策;在学习上,是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这些学生往往由于工作能力强,悟性好,与老师的接触较多,所以老师在心理上对这些学生有一定的偏爱实属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相比之下,班级里一些成绩差,品行差的学生,往往不为老师们所喜欢,老师经常找这些人谈话,要求叫家长来校当然也是这些人居多。其实,班级中这些双差生虽然属于班级中的少数,但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这些学生往往会影响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给班级带来不良的舆论导向;同时,老师应该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这些学生落后的根源,如是个人因素还是家庭因素导致的,是个人智商问题还是学习习惯问题,或是学校师资力量问题。为了转化这些学困生,教师就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尽量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
但是教育转化这类特殊学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需要爱心和耐心的漫长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特殊学生更是经典的艺术。教师要学会掌握这门艺术,展示好这门特殊的艺术,只要潜入他们的心灵世界,用心去理解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和他们交流、去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特殊学生的问题终究会有化解的时候。下面,就几种特殊的学生情况做以简要分析。
一、家庭结构缺失型的孩子
家庭结构缺失一般是指家庭成员缺失,如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成员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导致死亡的家庭,或者是由于工作原因父母长期分居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由于孩子所享受的爱具有残缺性,如缺乏父爱或者母爱,有些孩子心理发展失衡,心胸狭窄,观点偏激,敏感多疑等,对这类的孩子教师就更应该注意教育的艺术性。
如我们班的小杰,男孩,很聪明,多才多艺,上初三时父母离异,在他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随母生活,而他的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教育,甚至给孩子最起码的一日三餐也很难保证。父母的婚姻给他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对父母的离异不可理解,从此学习上不求上进,迟到早退,作业不完成,上课不听讲,成绩直线下降;生活上好吃懒做,待人冷酷,周记中写到“我已经没有灵魂,只剩下一具躯壳”,似乎已经看破了红尘,对父母恨之入骨。长此以往,他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缺乏耐心,更容不得别人的半点批评,对于父母的说教置之不理。5.12大地震后,有一天,他和我的谈话中说到:“地震中死了那么多的人,怎么没有把他们(他的父母)震死”。听到这样的话语,令人震惊呀!一个孩子,对于生他养他的父母却如此冷酷,我在怀疑他还是否存有一丝的人性。在老师眼里,这样的学生简直是无药可救了。
起初我对他的一些行为无法忍受,经常大声呵斥他,以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要挟他遵守纪律,却发现即使学校已经给予了两次处分,也很难对他起到震慑和警告的作用,更没有办法挽救他,他照样我行我素,不以为然,破罐子破摔。后来,我重新调整了工作策略,不能像警察审犯人那样去审问他,于是对他的迟到早退容忍了,多了些宽容,少了些苛刻,他却逐渐变得温顺了,讲话语气温和了,不再顶撞老师了,多了些笑容,对他人多了些关爱,学习也上心了,还能主动给老师讲讲心里话。谈谈他的家庭,谈谈他的父母。那扇心灵的窗户终于被打开了。渐渐的,他变了。虽然距离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他至少有灵魂了,有思想了,心中有爱了。
小季:男,19岁,上初三时,父亲死于车祸,随母生活。从此,家庭的不幸给他带来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因为他是被父亲宠大的,他所提出的要求,父亲都要尽量满足他。父亲去世后很久,他都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任何人无法取代父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家校联系册上他仍然完整得写有父亲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他不想成为没有父爱的孩子。从此,他经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性格孤僻,不善表达,学习基础本来就不很扎实,再遇上家庭的变故,成绩一落千丈。很多次老师找他谈话,他不予理睬,心中的郁闷不愿倾诉。也就是那扇心灵之门关的死死的,坚不可摧。
对待家庭成员缺失型家庭的孩子,老师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触碰他那敏感的神经,而是逐渐用爱心去打动他,去弥补他内心的伤痛,但更需要耐心,把握好时机去教育他。所以,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比如他头发长长了,主动给他请两个小时的假,关照他理发;他扁桃体发炎了,我主动拿来药,他作业认真了,我抓住机会当众表扬他,给他信心。渐渐的,他多了些笑容,多了些话语,并能主动向我讲起关于他爸爸的事情。性格开朗了,活泼了,学习状态调整好了,成绩自然会进步的。
二、家庭经济优越型的孩子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让人头疼的学生,如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家长在学业上对孩子没有过高的要求,于是有些孩子调皮捣蛋,谎话连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这类学生不仅自己学习不努力,还影响周围的同学,在班级散播不良的舆论,给教师的教学、教育带来了麻烦。碰到这样的学生,虽然也知道要循序渐进,但有时免不了急躁,发发脾气,或者置之不理,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地引导、启发,那么严重的话,他可能会误入歧途。
小许:男,19岁,很聪明。父母开厂,从事外贸生意,所以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但父母忙于事业,对其疏于管教,再加上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家庭教育,又有些溺爱,经常偏袒孩子,比如父母给孩子买1200元一双的鞋子,3000多元的手机,但即使这么富裕的家庭,孩子却不愿交10元钱的班费。父母教育的方式,多数以物质奖励来满足他,所以他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喜欢自由,不喜欢被约束,穿着另类,自以为是。如烫过卷发,戴过耳环,穿过短裤,有一天还竟然光脚穿着木屐来上学。对于这样的孩子,哪个老师见了都上火。
面对老师的发火,他无动于衷,用挑衅的目光看着老师,甚至当众顶撞老师,在同学当中素有“常有理”的绰号。他的行为表现经常惹老师生气。一次偶然间,我发现他也在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而生气,甚至有些灰心丧气。我抓紧时机,找他谈话,撇开他的缺点,而表扬起他的优点,尝试给他副班长的职务去做,尽量去调动他的积极性。其次,还要经常和其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类似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让他们走入到班级和同学之间,教育他们热心班集体事务,让他们感到自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安全感”和有所隶属,平衡了他们的心态。这样,学习上才会有所追求,去自主学习。所以有一段时间,小许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成绩也有了较大进步。
三、家庭经济贫困型的孩子
还有一部分学生,父母没有一技之长,收入来源单一,家庭经济贫困或者说不够宽裕。这样家庭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内向,情感脆弱并很敏感,自尊心极强,内心独立,即使在自己困难的时候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援助。力争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但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娇:女,性格内向,不苟言笑,经常独来独往,成为容易被人忽视的对象。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靠经营一个小小棋牌室,养家糊口,日子过的不很宽裕。但这个孩子,自尊心极强,不喜欢同流合污,不喜欢被人瞧不起。所以决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但她智力平平,尽管很努力,但学习效果不明显,因为即使有疑问,他也不愿意求助于老师。
和她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我对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首先,我找她周围的同学,逐一谈话,要求他们多与她交流,不要冷落她,宿舍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坦诚相待。在班级,我会经常没话找话,不失时机的和她搭讪,学习上给予关心和鼓励,利用自习课给她单独辅导。她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她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更主要的是她性格开朗了,活泼了,能较容易的融入集体生活了。
我们常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虽然家庭因素对孩子的成长不起决定性因素,但家庭教育不可小觑。各家长应尽量提升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配合好学校老师的教育。但对于在校的老师来说,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五指有所长,也有所短。哪位哲人讲过“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所犯的错误连上帝也会原谅的”,所以教师应该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追根寻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们只有因材施教,在教育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心、耐心和信心,才有教育的希望。
善待特殊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给他们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批评,他们必将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卑,他们最终也会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