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装课程设计是对本校学生两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验,偏重对学生结构设计、工艺方法、面料运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质量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总结本校课程设计的指导实施步骤,提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求更好的指导教学,切实提高学生作品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服装专业;课程设计;问题策略
中职服装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两年来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是本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属于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一样,课程设计更注重作品的成衣化和实用性,而毕业设计更侧重于作品的创意性和艺术性,价值在于自由倡导创新设计思维模式,不被市场、成本等因素牵绊,注重作品的唯美表现。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者相结合,是我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两个实践环节,是赋予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市场化意识,加强其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设计指导时间安排
我校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课程设计安排在第四学期的上半学期进行,时间为8周,(如图),而将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学期下半学期,时间为10周。两项综合实践课程中间有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便于师生对课程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为学生毕业设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实施步骤
(一)调研市场、资料整理和画草图阶段
通过组织学生调研服装品牌商场,面料市场,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中发现素材,并鼓励学生对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深入研究、从而在分析与思考中受到启发。从两方面整理资料,为我所用,构思设计意图。
草图一般不要求在形式表达上画得很好,只要在纸上画一些自己和能让教师看得懂的设计图即可。草图可以单件来画,也可以整套服装一起来画。为了节省时间,草图一般不用上色,如果实在要上色的话也只需大概的配色和图案。设计中涉及图案之类的设计运用,设计草图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如对面料、辅料、饰品等无法把握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去了解更多的流行信息,对款式的设计及拓展很有帮助。
(二)确定主题设计稿
确定主题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的过程,搜集资料总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不管做到怎样的程度都必须停止。根据市场定位、风格特点、目标消费者的品位爱好,对手头上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从整理收集的素材中得到启发,获取灵感,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设计原则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开阔设计视野,注重作品原创性和创新性。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当前流行趋势确定设计构思。至少独立完成1个系列的设计稿,其中每个系列包括3—5套服装,并画出服装效果图和平面结构图。
1.服装效果图:要求学生可通过手绘或电脑软件两种形式准确地表现着装效果,整体画面和谐统一,有视觉重点,一些设计元素的创新点和工艺设计要点,或特殊面料效果需在效果图上充分表达并加以强调,或在文字上做必要说明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2.平面结构图:要求学生能通过手绘或电脑软件形式将服装效果图中的服装通过平面的结构形态表现出来,平面结构图需要做到比例准确,服装内外结构细节表达清晰,包括外部结构中的衣领衣袖,衣身衣摆等外部形态,以及衣服内结构分割线,省道与褶裥,门襟、拉链、纽扣等等。还需画出背视图,局部工艺细节需要放大或做文字说明,标明各种类服装的主要尺寸,并根据前期调研和风格定位附上所选用的面料小样。
3.文字说明: 设计服装的学生要求完成设计创意说明一份,内容包括灵感源、流行分析预测、构思说明、构思过程、消费群分析、流行趋势分析、目标市场等,字数500字左右。要使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全面而准确地表达出设计构思的效果。
(三)结构制图、裁剪布料
服装样板的制作便是课程设计实现的首要环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作品的款式特点和风格定位,以及所提供的模特尺寸,进行服装各部位的松量设计,取得服装制图所需的规格尺寸,服装课程设计样板的制作一般是先画1:5结构小图,完善后在进行1:1制板,学生可以选择手工制板和服装CAD制板两种方式,也可以同时进行,具体的结合实际的动手能力,因人而异。此阶段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指导:
1.在制板中只有将平面制图与立体裁剪相结合才能满足不同风格服装的设计制板任务,要想使作品获得成功,就要关注服装的每一个方面,包括面料选取、服装整体比例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细节。学生不但要同时掌握平面制板和立体裁剪这两种创作方法,还要深刻理解两者在每一个设计阶段的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服装设计。在创作过程中要时刻反思自己是如何运用这两种设计方法的,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平面创作和立体裁剪这两种方法,才能使作品更具广度和深度。制作样板时,应考虑服装的款式、服装结构、裁片的缝份和面料的质地,考虑面料的缝纫缩率、熨烫缩率及折转缩率,做好定位标记及文字標记。
2.要了解穿用条件,掌握面料知识,制板时考虑衣料的性能,选择符合自己作品风格特点的针织或梭织面料及辅料,在制板时根据面料特点进行尺寸调整。
3.以节省布料的原则进行排料与裁剪,特别注意布的丝向及正确选择辅料,对于有倒顺毛、倒顺花的面料,应标明方向。相关部位贴衬,配齐里料与辅料。有大型图案的应在图纸上标明图案的位置。条格料应根据款式标明丝缕方向;格距较宽的对格要求高的,应在样板上画上对格标位,以便进行裁剪。
(四)车缝制作阶段
1.服装面料的色彩和材质之间的关系要符合服装整体要求。服装板型和工艺符合服装款式造型的要求。
2.要求先用白坯布制作,造型、工艺完整后再用实物面料制作。 3.要求有完整的结构制图、排料、工艺流程、白坯布制作、成衣制作、成本核算等全过程的资料。
(五)服装后整理阶段
1.挂在衣架上,等待检验的服装款式,要熨烫平整并用防尘袋装好。如果针织类服装,则要装在特殊的袋子里以防织物弹性受损,并做好防霉防潮处理。
2.完成所有缝合线迹、镶边和后整理细节工作。
3.服装上不能留有安全别针、线头、双面胶带或其他一些未完成的后整理细节,折边要平整。
4.服装上不能有划粉标注、假缝线迹,纽扣、纽孔、拉链、按扣、金属扣眼及其他所有的装饰性物件都要缝合到位,绣、印花等所有特殊制作工艺都要精工细作。
三、问题与对策
课程设计着重对学生的服装结构工艺水平的提高和面料的运用,对创意无过高的要求,其实施过程是以学生自己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从设计作品的选题方向、设计产品的定位到面辅料的选择及制作的工艺流程等环节都需要师生默契配合,不惧困难,反复修改才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得以展示。我校服装班级较多,从学生作品来开,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以及对策做如下探讨:
(一)作品风格特征模糊,面料与风格特征不协调
服装的风格最能体现服装的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个人艺术品位和精神追求,自我主观意识和对产品定位的精准把握,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精神上的个性化体验。设计草图需要考虑造型、色彩、面料、配饰整体效果及统一与变化关系协调。设计草图经指导教师审阅确定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其中一个系列的毕业服装设计效果图和服装设计生产效果图,服装设计效果图表现风格不限,服装设计生产效果图要求说明制作的尺寸规格和特殊工艺说明。
下图是本校2019年级学生课程设计一等奖获奖作品,该作品形式统一又充满变化,色彩运用大胆而有序,在配饰的衬托下,烘托出一种户外休闲的服装风格。
此阶段很多学生的情况是对面料的选择趋于保守,反映出学生对面料和色彩流行趋势缺少关注与学习,教师此时应加强对学生面辅料知识的讲解,根据学生的作品风格特点进行针对性辅导,鼓励学生多逛面料市场,做多种面料搭配与尝试,选择最优方案,如何利用面料的质感和塑型性体现服装的造型,使面料材质与服装造型这两者完美结合,相得益彰,这是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二)忽视服装款式外部廓形和内部结够的联系,款式结构不合理
服装廓形是服装造型的外部特征,不同的服装廓形体现出不同的服装造型风格。服装款式的流行与预测需要服装的廓形这一重要因素来表达,服装的内部款式设计风格与服装廓形的风格应相一致或相呼应。在服装的整体风格中, 服装内部款式个性特征的存在必须与外部服装轮廓协调统一的同时,突出某些局部的表现力,比如,从结构、工艺,面料图案等各方面去考虑,指导学生合理的通过省道、褶、裥或者分割线的运用,达到服装外轮廓与内结构的呼应与统一,来體现与表达服装造型。有的结构较为复杂,可结合立体裁剪的方式,通过试样而得到适合的结构纸样。从而使作品整体风格和谐又充满张力。
(三)着装效果不理想,松量把握不准确
在学生的作品中,在试衣环节,普遍存在服装松量把握不准的情况,一方面松量不够,穿着困难或行动不便,另一方面松量过大,造型臃肿,影响美观。服装的放松量对服装的造型及服装的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应指导学生正确确定服装的放松量,确定服装放松量时除了必须考虑上述种放松量外,还需要考虑面料的性能,入针织类面料需适当减小放松量,注重廓形的服装某些部位需要加大放松量以突出其特点。
(四)作品市场化意识淡薄,偏离设计“以人文本”的初衷
服装作品不是做古董,应关注流行性,在流行的大背景下,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年复一年,学生们都勇于尝试各种艺术风格,虽然作品形式不一,但缺乏创新。从而导致作品动态展示时让人产生一种疲惫感,看过之后也没有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有些作品过于偏重创意,脱离了课程设计的初衷。
基于此,我校积极联系企业,通过邀请企业的参与,与企业联手开展一些商业性的展示,与企业的新款式发布会联合起来,随企业参展,让学生的作品从最大程度上面对设计的对象,面对顾客,面对消费者,赋予设计作品以生命力。在这种任务的驱使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强化了市场化意识与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同时企业也达到宣传的目的,发现了适合自己公司的一些设计人才,达到了双赢的良好局面。我校多年和香港太平立星公司合作,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共同研发孕妇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在以上方案的指导下, 近些年来,我校服装专业课程设计成果丰硕,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已成功举办过“卡蔓杯”“以纯杯”“力高杯”“格润杯”等服装专业课程设赛大赛。向社会、企业及广大学生和家长树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企业也通过这一平台宣传了自已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助推了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我校的“格润厂中校”项目的达成和教学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体现了教育与产业的进一步对接,也推动了人才资源的落地转化。
四、总结
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是一次青春的绽放,凝聚了创意,是师生教学相长,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作为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多一点耐心与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作品的中期检查指导与作品质量的监督。笔者经常向学生强调,不要将结果看得太重,关键是在活动中同台竞技,了解彼此的水平,检验自己是否达到理想的状态,找到不足之处并尽力改进,为创作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适应当今社会的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卢卫林.服装毕业设计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中等职业教育,2005(16).
责任编辑 杨 杰
【关键词】服装专业;课程设计;问题策略
中职服装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两年来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是本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属于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一样,课程设计更注重作品的成衣化和实用性,而毕业设计更侧重于作品的创意性和艺术性,价值在于自由倡导创新设计思维模式,不被市场、成本等因素牵绊,注重作品的唯美表现。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者相结合,是我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两个实践环节,是赋予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市场化意识,加强其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设计指导时间安排
我校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课程设计安排在第四学期的上半学期进行,时间为8周,(如图),而将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学期下半学期,时间为10周。两项综合实践课程中间有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便于师生对课程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为学生毕业设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实施步骤
(一)调研市场、资料整理和画草图阶段
通过组织学生调研服装品牌商场,面料市场,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中发现素材,并鼓励学生对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深入研究、从而在分析与思考中受到启发。从两方面整理资料,为我所用,构思设计意图。
草图一般不要求在形式表达上画得很好,只要在纸上画一些自己和能让教师看得懂的设计图即可。草图可以单件来画,也可以整套服装一起来画。为了节省时间,草图一般不用上色,如果实在要上色的话也只需大概的配色和图案。设计中涉及图案之类的设计运用,设计草图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如对面料、辅料、饰品等无法把握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去了解更多的流行信息,对款式的设计及拓展很有帮助。
(二)确定主题设计稿
确定主题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的过程,搜集资料总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不管做到怎样的程度都必须停止。根据市场定位、风格特点、目标消费者的品位爱好,对手头上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从整理收集的素材中得到启发,获取灵感,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设计原则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开阔设计视野,注重作品原创性和创新性。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当前流行趋势确定设计构思。至少独立完成1个系列的设计稿,其中每个系列包括3—5套服装,并画出服装效果图和平面结构图。
1.服装效果图:要求学生可通过手绘或电脑软件两种形式准确地表现着装效果,整体画面和谐统一,有视觉重点,一些设计元素的创新点和工艺设计要点,或特殊面料效果需在效果图上充分表达并加以强调,或在文字上做必要说明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2.平面结构图:要求学生能通过手绘或电脑软件形式将服装效果图中的服装通过平面的结构形态表现出来,平面结构图需要做到比例准确,服装内外结构细节表达清晰,包括外部结构中的衣领衣袖,衣身衣摆等外部形态,以及衣服内结构分割线,省道与褶裥,门襟、拉链、纽扣等等。还需画出背视图,局部工艺细节需要放大或做文字说明,标明各种类服装的主要尺寸,并根据前期调研和风格定位附上所选用的面料小样。
3.文字说明: 设计服装的学生要求完成设计创意说明一份,内容包括灵感源、流行分析预测、构思说明、构思过程、消费群分析、流行趋势分析、目标市场等,字数500字左右。要使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全面而准确地表达出设计构思的效果。
(三)结构制图、裁剪布料
服装样板的制作便是课程设计实现的首要环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作品的款式特点和风格定位,以及所提供的模特尺寸,进行服装各部位的松量设计,取得服装制图所需的规格尺寸,服装课程设计样板的制作一般是先画1:5结构小图,完善后在进行1:1制板,学生可以选择手工制板和服装CAD制板两种方式,也可以同时进行,具体的结合实际的动手能力,因人而异。此阶段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指导:
1.在制板中只有将平面制图与立体裁剪相结合才能满足不同风格服装的设计制板任务,要想使作品获得成功,就要关注服装的每一个方面,包括面料选取、服装整体比例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细节。学生不但要同时掌握平面制板和立体裁剪这两种创作方法,还要深刻理解两者在每一个设计阶段的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服装设计。在创作过程中要时刻反思自己是如何运用这两种设计方法的,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平面创作和立体裁剪这两种方法,才能使作品更具广度和深度。制作样板时,应考虑服装的款式、服装结构、裁片的缝份和面料的质地,考虑面料的缝纫缩率、熨烫缩率及折转缩率,做好定位标记及文字標记。
2.要了解穿用条件,掌握面料知识,制板时考虑衣料的性能,选择符合自己作品风格特点的针织或梭织面料及辅料,在制板时根据面料特点进行尺寸调整。
3.以节省布料的原则进行排料与裁剪,特别注意布的丝向及正确选择辅料,对于有倒顺毛、倒顺花的面料,应标明方向。相关部位贴衬,配齐里料与辅料。有大型图案的应在图纸上标明图案的位置。条格料应根据款式标明丝缕方向;格距较宽的对格要求高的,应在样板上画上对格标位,以便进行裁剪。
(四)车缝制作阶段
1.服装面料的色彩和材质之间的关系要符合服装整体要求。服装板型和工艺符合服装款式造型的要求。
2.要求先用白坯布制作,造型、工艺完整后再用实物面料制作。 3.要求有完整的结构制图、排料、工艺流程、白坯布制作、成衣制作、成本核算等全过程的资料。
(五)服装后整理阶段
1.挂在衣架上,等待检验的服装款式,要熨烫平整并用防尘袋装好。如果针织类服装,则要装在特殊的袋子里以防织物弹性受损,并做好防霉防潮处理。
2.完成所有缝合线迹、镶边和后整理细节工作。
3.服装上不能留有安全别针、线头、双面胶带或其他一些未完成的后整理细节,折边要平整。
4.服装上不能有划粉标注、假缝线迹,纽扣、纽孔、拉链、按扣、金属扣眼及其他所有的装饰性物件都要缝合到位,绣、印花等所有特殊制作工艺都要精工细作。
三、问题与对策
课程设计着重对学生的服装结构工艺水平的提高和面料的运用,对创意无过高的要求,其实施过程是以学生自己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从设计作品的选题方向、设计产品的定位到面辅料的选择及制作的工艺流程等环节都需要师生默契配合,不惧困难,反复修改才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得以展示。我校服装班级较多,从学生作品来开,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以及对策做如下探讨:
(一)作品风格特征模糊,面料与风格特征不协调
服装的风格最能体现服装的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个人艺术品位和精神追求,自我主观意识和对产品定位的精准把握,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精神上的个性化体验。设计草图需要考虑造型、色彩、面料、配饰整体效果及统一与变化关系协调。设计草图经指导教师审阅确定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其中一个系列的毕业服装设计效果图和服装设计生产效果图,服装设计效果图表现风格不限,服装设计生产效果图要求说明制作的尺寸规格和特殊工艺说明。
下图是本校2019年级学生课程设计一等奖获奖作品,该作品形式统一又充满变化,色彩运用大胆而有序,在配饰的衬托下,烘托出一种户外休闲的服装风格。
此阶段很多学生的情况是对面料的选择趋于保守,反映出学生对面料和色彩流行趋势缺少关注与学习,教师此时应加强对学生面辅料知识的讲解,根据学生的作品风格特点进行针对性辅导,鼓励学生多逛面料市场,做多种面料搭配与尝试,选择最优方案,如何利用面料的质感和塑型性体现服装的造型,使面料材质与服装造型这两者完美结合,相得益彰,这是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二)忽视服装款式外部廓形和内部结够的联系,款式结构不合理
服装廓形是服装造型的外部特征,不同的服装廓形体现出不同的服装造型风格。服装款式的流行与预测需要服装的廓形这一重要因素来表达,服装的内部款式设计风格与服装廓形的风格应相一致或相呼应。在服装的整体风格中, 服装内部款式个性特征的存在必须与外部服装轮廓协调统一的同时,突出某些局部的表现力,比如,从结构、工艺,面料图案等各方面去考虑,指导学生合理的通过省道、褶、裥或者分割线的运用,达到服装外轮廓与内结构的呼应与统一,来體现与表达服装造型。有的结构较为复杂,可结合立体裁剪的方式,通过试样而得到适合的结构纸样。从而使作品整体风格和谐又充满张力。
(三)着装效果不理想,松量把握不准确
在学生的作品中,在试衣环节,普遍存在服装松量把握不准的情况,一方面松量不够,穿着困难或行动不便,另一方面松量过大,造型臃肿,影响美观。服装的放松量对服装的造型及服装的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应指导学生正确确定服装的放松量,确定服装放松量时除了必须考虑上述种放松量外,还需要考虑面料的性能,入针织类面料需适当减小放松量,注重廓形的服装某些部位需要加大放松量以突出其特点。
(四)作品市场化意识淡薄,偏离设计“以人文本”的初衷
服装作品不是做古董,应关注流行性,在流行的大背景下,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年复一年,学生们都勇于尝试各种艺术风格,虽然作品形式不一,但缺乏创新。从而导致作品动态展示时让人产生一种疲惫感,看过之后也没有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有些作品过于偏重创意,脱离了课程设计的初衷。
基于此,我校积极联系企业,通过邀请企业的参与,与企业联手开展一些商业性的展示,与企业的新款式发布会联合起来,随企业参展,让学生的作品从最大程度上面对设计的对象,面对顾客,面对消费者,赋予设计作品以生命力。在这种任务的驱使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强化了市场化意识与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同时企业也达到宣传的目的,发现了适合自己公司的一些设计人才,达到了双赢的良好局面。我校多年和香港太平立星公司合作,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共同研发孕妇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在以上方案的指导下, 近些年来,我校服装专业课程设计成果丰硕,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已成功举办过“卡蔓杯”“以纯杯”“力高杯”“格润杯”等服装专业课程设赛大赛。向社会、企业及广大学生和家长树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企业也通过这一平台宣传了自已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助推了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我校的“格润厂中校”项目的达成和教学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体现了教育与产业的进一步对接,也推动了人才资源的落地转化。
四、总结
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是一次青春的绽放,凝聚了创意,是师生教学相长,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作为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多一点耐心与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作品的中期检查指导与作品质量的监督。笔者经常向学生强调,不要将结果看得太重,关键是在活动中同台竞技,了解彼此的水平,检验自己是否达到理想的状态,找到不足之处并尽力改进,为创作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适应当今社会的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卢卫林.服装毕业设计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中等职业教育,2005(16).
责任编辑 杨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