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模型”双向建构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探索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世界,认识生活,利用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未来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但从我国当下实际教学中,不难看出学生无法将所学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在课堂中主要表现为对待一些实际应用累的问题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学生无法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非数学学科中的数学模型及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本文主要从实践出发,探索在实际生活运用数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设情境和建模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情境创设;数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66-01
  引言:依据学生自身日常生活经验,创设出合适的情境,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进而对从自身实践经验对模型进行应用和解释。在培养学生该项能力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建构数学思想,获得知识、能力、联想的全方位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简要阐述数学中模型的建立和情境的创设。
  一、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基本特点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情境的创设时,应充分运用课堂外的物质材料,通过外在条件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揭示知识的发展及其发生所经历的过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期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给予学生谈论和自由表达自己看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和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还需做到学生认识结构、数学知识结构、问题情境结构三者的有机结合及统一,促进学生认识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互相转化。下述数学问题的几个典型特点。
  1.启发性。能被选为数学情境的活动或者材料,必须对学生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启发效果,让学生看到材料能够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而对情境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最终掌握相应数学知识。
  2.情境性。所谓情境就是将通过各种外界手段或者材料创设出一种模拟或真实的环境将学生的兴趣、情感、需要、思维等纳入课堂教学中,进行培养和深化,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进而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趣味性。教师引导学生所创设的情境必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即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如此,才能提升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与积极性,引起学生与情境之间的共鸣,产生思考和谈论数学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合适的导向。
  4.针对性。情境的材料应针对特定的年龄段的学生,必须针对课本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及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而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
  5.连续性。情境具有连续性旨在帮助学生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情境之间最好具备一种层层递进的连续性,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较为扎实的掌握。
  6.问题性。情境中必然要存在一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便是学生探索的动力与方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让学生在探索中自行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需依据学习内容,创设出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和掌握的情境。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
  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选准切入点,情境中问题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连贯性和层次性,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
  1.情境的设计须有一定的铺垫。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具有一定启发性的实际问题,创设铺垫型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和启发,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也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此类情境一般应用于新知识的切入。
  2.思维策略型情境的创设,总结数学思想。将一些典型的解题方法、多样的解题思路及解题过程能够体现某些完整的数学思想的例子和素材融入到情境当中,创设一种思维策略型的教学情境。
  3.操作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中,单纯强调结论对学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强调结论只能促使学生对其进行记忆和模仿,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理解,则能够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敢于创新,勤于思考的精神。
  4.利用简单的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或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让学生从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的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把一张白纸对折,然后在纸上画出自己所喜欢的图案。有的学生画的是三角形,有的学生画的是蝴蝶,有的学生画的是更美丽的图案……再用剪刀剪下来,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来体验轴对称。这样,学生们在理解概念时便不再是一片茫然,而是现实的,这无疑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总结: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严密的逻辑性及高度的抽象性,初中生的思维正处在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度过程,并且学生所熟知的实际现象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帮助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过度,对于激发学生内在潜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热情并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进而对知识有一个较为牢固的掌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嵇尚军. 例谈课本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1(10).
  [2]教育部制定.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9.
  [3]叶立军方均斌,林永伟. 现代数学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周若虹,吕传汉.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评价[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要:乒乓球看似小巧,但在学习上需要掌握的技巧性是非常高的,所以乒乓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本文将对多球训练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球训练;乒乓球教学;应用  一、多球教学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多球训练的方法非常简单,通常都是在学生训练的球台边摆放一个大筐,然后在筐中装满乒乓球,保证筐内的乒乓球能供应上学生的练习。在进行多球训练时,可以选择一球连用,也可以进行一球一
摘要:我校以前早操质量不高,一直是令校领导和老师头疼的话题,但是,本学期经过对早操制度的改革,变单一做操为以班集体为单位,先跑步,再做操。相应改变早操管理办法,使我校早操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得到了校领导的首肯。本文通过我校对早操方式的改革,从而提高了早操质量的原因加以分析,力争在今后的早操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早操;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课一直是我们强调的基本课型之一。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房地产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至关重要,也是高职类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资源、
文章就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未来教育新思路.
通过2005~20084年奥运周期内国际重大女排比赛相关数据整理,对世界7大强队在比赛成绩、身体条件、年龄、技战术、球队把握比赛能力以及球队人员更新率等竞技特征进行比较,同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环境强调改变传统的模仿记忆性的教学,转而培养学生自主实践、积极探索、合作总结的学习能力为重点。在这种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法的探索就变得尤为重要,探究式学习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探究方法展开学习,让学生凭借自身的能力总结知识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探究式学习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微商创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究竟“微商热”为何愈发如火如荼? 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第一,随着微信平台的日益成熟, 微商的群体规模也越来越大,相应的竞争也日趋激
期刊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是艺术同时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舞蹈总是会直观而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生活、信仰、意识、理想以及审美的需求。它既是在舞台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