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之于语文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xcv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也。”蔡元培在《教育大辞书》中也如此阐述。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感为基本功能,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认识、鉴赏和创造中受到的形象生动的教育,从而促进他们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一、寓教于乐
  审美教育是寓于娱乐的教育。“寓教于乐”是古罗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提出的精辟论断。审美教育之所以不同以一般的教育,是由于它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使欣赏者在得到美的愉快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上的自我教育,这就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这种教育时是心甘情愿的。这种乐于个人内心的愿望和要求,采取尽量自由轻松、生动活泼的方式。这一特点也应该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不同所在。
  寓教育于于乐中,是中外教育家共同提倡的教学原则。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专门写了《乐论》,特别指出“乐者……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速移封易俗。都强调审美的教化作用。语文教育不是文学教育,而是以文学为手段的教育,以人的教育为对象,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最终目标,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苦读,苦学,所谓悬梁刺股等,就是多读书人用辛苦读书的描绘,而这种风气在应试教育中愈演愈烈,理突出的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支解成一堆堆语文的碎片,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这使我们的语文更为乏味,使“来为人的发展而开设的语文课,变为束缚人,折磨人的桎梏。而造成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一言以避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言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文学,知识文学,乃至变成应试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更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言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文学,知识文学,乃至变成应试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更应注重这一原则,使用学生的精神束缚得以解脱,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在审美偷悦中学习语文,将审美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来,使语文教学更富有生气和活力其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一项绝妙教学艺术。孔子早在二千年前就提出:“知者乐,不如好知者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解除他们种种精神束缚,语文学习的潜力才会得到充分开掘,无须教师耳提面命,自从进入作品的艺术佳境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美感享受和審美愉悦,收到意想不到的美感效应。
  二、以美启智
  针对青少年好奇,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通过美育的手段,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创造自我的价值,超越自我,形成一种健康心理素质,形成一种强大的学习动机,在欣赏美,分析美的同时,轻松地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才华,以自强自立竞争激烈的现在社会之上,而不能单靠单纯的灌输知识,片面的进行技能训练,另人感到乏味,味同嚼蜡。而以美育的手段,对语文课美的开局会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红楼梦这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形象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的本质。我们可以从那里获得高度的审美愉悦,还可以从中学习自然的技术和自然方面的博大得令人惊叹的知识,总之,加强审美教育,将美育原则引入智育过程中,多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审美教育是寓于形象的教育。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美的这一突出特点说明: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没有美,而作为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文学艺术作品,更要求通过艺术形象来作用和感染青少年,文学教育中,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或戏剧,哪一种文学体裁不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这当中,形象本身陶治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美的自然,已经,有的更默化出他们高尚的情操及美好的生活理想,从而为今后的做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中,后一类对青少年的一生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尤其应重视戏剧,小说的教学。
  三、以美怡情
  审美教育是寓于情感的教育,该特点揭示了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青少年要受到教育,关键要在亲感上获得升华,净化,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对人的感染实现其教育目的,这种教育是让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时,情感得到激发,情感得到陶治,因此,美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不象科学理论那样以理服人。在这方面,文学作品同样具有其优越性,文学教学只要尽量避免直接枯燥的宣传教育,而引导好方向,设置好情景,将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受教育者的心灵,将感情倾向渗透到学生情感的细微末节学生即能在一种沁人心脾的情感陶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美育的这一特性就如春风化雨般,悄然潜入我们的心田。
  综上,在拥护问教学中尤应加强审美教育,大哲学家黑格尔说:“审美带有另人解放的性质。”带给人的将是精神的解放,教学改革的深化,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教育对象智力的开发和心灵的美化。学生一且进入和诸轻松的审美状态,人的精神渴望获得解放,人的自由和本质就可以得到恢复,身心就会变得协调舒畅起来,那么本来被压抑的审美感受力和理解力、判断力等才能得以发扬。课堂也会充满生气,所谓书欲令人知,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这个“思”字,就是一种伴随着情感的想像,是人在审美体验中的一种体悟和操作,他不仅可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引向对人体只能潜力的深层开发,因此加强审美教育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语文工作者更应注重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开发!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纵观近年来的高考,数学文化已逐步融入到高考试题中,高考数学试题的设计以数学历史名题为基础,显示出数学文化在选拔性考试中独特的“点金成石”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高考 数学文化 数学名题 高考试题文化的渗透  数学名题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的财富。一般来說,这些名题都有令人折服的魅力,它的提出都是非常自然的,或直接提供了相关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或与深刻的
期刊
摘要: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课堂导入在英语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几种比较常见的英语课堂导入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内容,实现新旧内容的自然过渡。  关键词:初中学生 英语教学 课堂导入  “Well begun is half done.”课堂导入是关系
期刊
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学领域一个持久的话题,高效课堂是一种境界,一个过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  高效的语文课堂的前提应该是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充分预习、自我初步消化的基础上,又带着新问题进入课堂。这种有目的的预习一旦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就会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一种自我探究的意识。这就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在课堂上进行下一步自主
期刊
摘要:在数学中考复习课的教学中,往往都离不开对题目的分析、讲解和练习。所以,题目选得好不好、精不精,事关复习课的有效性。本文从课前小测、典例精讲、中考赏析和拓展练习等四个环节,阐述了中考复习课中的选题策略。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符合于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适合于学情,适合于复习课的不同教学环节,才算得上是好的例题、习题。  关键词:中考复习 数学 选题 四个环节  众所周知,习题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期刊
文本再构是基于教材、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采用的富有创造性的文本处理方式;它是指教师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改编、改写或整合,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中年段的英语文本普遍都是小语篇、难度不大、单词和句子的课时分配较为分散,这种状况往往使得老师将单词和句子割裂开来进行教学,进而造成了词句与语言环境的分离。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与活用教材,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便成为了英语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以生词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有几年,语文教学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到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同时,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顺应语文教学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有返朴归真有感觉,让语文教学真正地回归到生活中去。“艺术
期刊
一、引言  (一)β-氨基酮Mannich反应简介  一直以来,Mannich反应都是合成含氮化合物的最为常用的反应之一。人们对Mannich反应的兴趣在于,Mannich反应产物(又叫Mannich碱)不仅在药物、农药、染料、调料、涂料、炸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还是有机化学中合成天然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中间体[1]。酮、醛、胺三组分合成β-氨基酮的反应是最为典型的一类Mannich反应  (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推出以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的独立课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具有特殊性,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很独特的风景。本文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探究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希望可以寻找到有利于改善目前课程实施现状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情境式 探究 课程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可以拥
期刊
通过日常英语教学,我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级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单的短文,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慣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就决定着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与学习者的角色去读懂学生。只有知道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只有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是学生所需要的,才能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为学生提供环境条件刺激的创造者,同时是一个积极的鼓励者和参与者。教师成为学生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