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浅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a3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肢体语言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交际过程中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非语言交际比语言交际更为重要,因为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占百分之九十,通常分为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手部动作等几大类。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区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通常使用的非语言交际方式也不同,可能相同的肢体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可能不同的肢体语言有着完全相同的意义。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很有必要学习和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的含义并学会适当地实际运用。
  【关键词】肢体语言;眼神交流;面部表情;手部动作
  【中图分类号】H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113-0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20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视频案例库建设”(湘外经院教字〔2020〕14号43)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根据“7 38 55”规则,即在人与人的整个交流过程中7%是词语,38%是语气,还有高达55%的交流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的,如果把这些都加起来,就会发现90%的交流都是非语言的。当下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关系日渐密切,需要每个人走出去进行跨文化交际,可以发生在任何时点、任何场景下。有时候肢体语言就能简单表达出语言所不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更简洁地表达出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在说话的时候用上适当的肢体语言往往能起到显著作用。因为非言语的肢体语言更多地与内隐的情绪、内在的感受和潜意识相联系,很少受到正规的训练,所以不经意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更可信。平时一个眼神、动作和手势等都蕴含很多种意思,而不同国家的同一个肢体语言又有不同的表达意义,所以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对比,有助于更好掌握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并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二、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实际运用
  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只依靠口头交际是不够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会不自觉用身体各部分的动作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就是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的运用大大丰富了人类交际,使交际变得深刻而含蓄、丰富多彩。在有些时候,肢体语言也可能成为交往的唯一形式,甚至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适当利用好肢体语言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眼神交流
  因为文化的多元化,眼神交流的意义有很大不同。视觉位居“五官之首”,足以支配其他感官,其感觉领域几乎涵盖所有感觉的70%左右。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通过眼睛可以直达心灵来透析其品质。同样,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内心有什么想法和感情,可以从其眼睛了解到。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眼睛直视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国,人与人讲究眼缘,在与人交谈中重视眼神交流,认为直视对方眼睛代表着尊重对方、重视此次谈话。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就是从第一次眼神交流开始,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接下来的交际。如果与对方交流时眼神闪躲,拒绝与人直视,会被对方认为感觉受到了冒犯、不被重视。可想而知,接下来的交流必定不会很愉快。所以为了在交际中让双方都感到愉快,就会很注重眼神交流。而在日本相反,他们认为直视对方代表着藐视、是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在交流中喜欢直视对方的脖子,对方直视的时间越短、次数越少,就代表着印象越好。从这些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中的眼神交流至关重要,交往中眼神交流运用得当,有助于缓解气氛、促进交流来增加感情和印象。相反的是,交往中眼神交流运用不当,容易导致气氛尴尬、交流误解,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不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中一般选择用真诚的眼光去适时注视对方交流,面带微笑,不卑不亢,尊重他人,这是最有效的有利于营造良好氛围的交流。
  (二)面部表情
  在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中,用来交流的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肢体语言同等重要。面部动作在日常的交流中比语言交流使用更加广泛,在人们日常交流时,往往都伴随了许多面部表情,在人们分享令自己喜悦的事情时,脸部通常会露出喜悦的表情,分享令自己悲伤的事情,脸部会露出伤心的表情。跟自己交流的人看到不同的表情会有不同的交流方式,看到喜悦的表情时,他们也会露出愉快的笑容,此时交流者之间会因为面部露出的笑容而交流得更加顺畅。当人们分享令自己悲伤的事情的时候会流露出悲伤的表情,从而达到安慰的目的。面部表情可以带给人们很多信息,人们利用面部表情做成功了很多事情,它有利于人们对当前事态的判断。在审问嫌疑人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嫌疑人的面部,判断对方是否说谎,一旦露出心虚、眼神闪躲的神态,即可利用这个作为突破口击溃被审问者的心理,从而推动当前案情的进展。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多么广泛,对人们的生活多么重要,掌握好自己的面部表情会让自己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同样,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掌握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对内对外保持自信、开放包容的态度。让别人得到尊重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尊重。
  (三)手部动作
  手部动作也是肢体语言之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当与人交际中,在用手势表示数字时,中国伸出食指表示“1”,欧美人则伸出大拇指表示“1”;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2”,欧美人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表示“2”;在中国伸出食指指节前屈表示“9”,日本人却用这个手势表示“偷窃”。中国人表示“10”的手势是将右手握成拳头,在英美等国则表示“祝好运”。将食指和大拇指搭成圆圈,美国人用这个手势表示“OK”,是“赞扬和允诺”之意,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泰国,表示“没问题”,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法国表示“微不足道”或“一钱不值”。中国人常常竖起大拇指而余四指蜷曲表示赞赏之意。日本人则相反,大拇指表示“老爷子”。在英國竖起大拇指表示拦路搭车,在中国挥手即可。在英美国以“V”字形手势表示“胜利”“成功”,在亚非国家,“V”字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不同的国家、地区的手势动作含义多样化,这就要求人们尊重差异的同时也能理解,这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或者减少麻烦和冲突。比如在英国,想要乘坐的士就需要竖起大拇指发出想要搭车的意愿,如果挥手,搭车的意愿就无法有效传达,为了避免搭不到车的情况,需要先了解英国手势动作的含义,才能更好地融入。
  三、应该如何运用肢体语言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有些肢体语言会给人带来愉快舒适的感觉,但有的时候会在不自觉中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重肢体语言的适当性,礼貌很重要。首先不要带着成见,应该拥抱多元化的社会。当今世界有相对强势的文化,也有相对弱势的文化,相对强势的文化能实现价值观的输出,但那些不太强势的文化也是需要关心的。其次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纵深地了解别的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会利用一切机会提升跨文化交际体验,最后充当文化的使者,积极加强与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
  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要注意掌握好自己的肢体语言。首先眼睛要和对方的眼光接触,双目接触能够促进情意的交流;其次善于讲究肢体动作的适时性,与人说话微微倾向于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关怀,要避免背對着对方,容易造成不尊重对方的误解;最后指人或示物时正对着,注意不要用手指指人,避免给人不尊重的误解,同时与人眼神有交流,表达对对方的尊重。这些情况普遍出现在交流中,有时候能从一个人的肢体语言看出一个人的内心想法、甚至修养和素质高低。肢体语言虽然不是一门真正的语言,但肢体语言无时无刻向外传达着关于人们的信息。当与人讨论事情的时候,注意不要手臂交叉,容易给对方一种难以接触并且不善于接受他人观点的感觉;在一些重要场合,注意不要两手相握、玩弄自己的手指,容易给对方一种不自信、向外传达自己紧张的情绪,因此选择手随意放在大腿上更能表示镇静。作为仅次于语言的非语言,可以从中得知人们的内心信息。所以要重视肢体语言并且牢牢掌握它,利用好它来促进跨文化交际。
  四、总结
  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所使用的非语言交际也不同,放眼世界,虽然人们有着不同的肤色、接受着不同的教育、谈论着不同的话题,但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家庭的爱护、对事业成功的追求、对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一样的,这奠定了跨文化的基础。在跨文化交际时,相同的肢体语言形式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肢体语言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这要求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着重注意不同国家、地区肢体语言的不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冲突,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找出各自的差异,尊重差异性并从中寻求共识,共同创造和谐的语言环境,促进彼此的合作双赢。这是跨文化的最终目标也是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刘娜娜,王延凤.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2]姜杨.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3]马铭言.论肢体语言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才智,2015,(32).
  [4]周红华.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
  [5]李朝霞.跨文化交流中肢体语言的使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01).
  作者简介:谢慧娟,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外国语学院,学生,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曹霞,指导老师,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其他文献
【摘要】三味线是日本传统的民族乐器,流派众多。其发展过程与应用与家元制度的生成背景密不可分。家元制度的生成内在机制对成世流家族三味线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三味线;成世流家族;家元制度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097-02  三味线是日本音乐发展史上盲人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这种盲人音乐对等
期刊
【摘要】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各种文化不断涌现风行之时,国内纪录片也在不断进行内容及传播形式的创新来吸引受众,以期实现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和传播。在此情形下,《如果国宝会说话》一举打破以往纪录片深沉厚重的风格,使用多变的表达形式,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宣传与分发,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这部纪录片前三季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并基于“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议
期刊
【摘要】“新昌调腔”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在音乐史的研究中,发现调腔的源流是模糊不清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多数学者研究的并不全面,本文試图通过多篇文章的对比,把影响“新昌调腔”源流的可能性一一罗列,论证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并根据“调腔是元朝统一中国后,南北声腔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声腔”的观点,得出任何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吸收新文化的结论。  【关键词】新昌;调腔;中国地方传统戏曲  【中
期刊
【摘要】艺术赞助机制是促进、维持和激励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式。分析中西方艺术赞助功能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强调对受众的教化功能和引导功能,敦煌莫高窟艺术赞助机制强调视觉图像的再现功能和政治功能,二者都对绘画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中西方艺术赞助机制的分析,可梳理出艺术赞助机制对政治、文化、经济、社会风俗、民间艺术等多个不同维度的影响。结合相关案例,可以看出,良好完善的赞助机制,对于促进艺术的
期刊
【摘要】《萤火虫之墓》是日本电影导演高畑勋以二战后期的神户为背景,描述战争孤儿悲惨命运的现实主义题材动画电影。本文以影片中呈现的家庭伦理特征和“父亲”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从个体和社会的双重层面剖析在战争的催化作用下,父权家长制为代表的封建家庭制度的瓦解和人类伦理精神的丧失。影片将萤火虫设定为叙事线索贯穿其中,同时融入了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命伦理的审视与思考。  【关键词】高畑勋;《萤火虫之墓》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各种各样的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入了图书馆档案管理中,信息化管理应用受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青睐。互联网时代给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基于互联网视域,首先阐述了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带
期刊
【摘要】广西侗族是西南山地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其村寨空间作为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场所,直接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本文通过现场调查龙胜地灵侗寨和三江高友侗寨,结合环境美学和相关理论知识论证,分析广西侗族村寨聚落空间的建构形态和侗族村寨文化空间的形态特征,阐述了村寨文化空间体现出的形态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提出侗族村寨文化空间建构反映出侗族开放心理、良好人际关系及人与自
期刊
【摘要】本文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题材,基于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角度,从形式系统的语音层、词语层和句法层的审美信息及非形式系统的意境层和文化层的审美信息出发,分别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Witter Bynner两个不同英译本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翻译美学有助于理解在诗歌英译中,如何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其审美价值从而达到实现审美再现。  【关键词】白居易;《琵琶行》;形式系统;非形式系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创新了我国文化知识传播的途径。目前,图书馆作为我国信息文化的聚集地,承担着向人们传播信息,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的重担,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图书馆的文化知识推广,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十分有利。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下,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相关内容,以期提高我国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对我国文化内容进行推广。  
期刊
【摘要】作为晋商之一的灵石静升王氏家族之所以能够绵延700余年,根源便在于代代坚守了王氏家族的家训。深受儒家文化浸润的王家家训在做人、做事上倡导诚信、勤俭、孝义,这不仅是王家的传家法宝,也是新时期人们应当借鉴的圣经。  【关键词】家风家训;诚信;勤俭;孝义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121-02  自古以来,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