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卫:一个意味深长的艺术形象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ngib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始读《口袋里的美国》的时候,心里隐隐有些担心。一是担心这本书重复一个俗套的“励志故事”,即一个王启明式的人物,怀揣美国梦来到大洋彼岸,通过个人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终获成功。另一个担心是在叙述上过分追求传奇色彩,追求故事性,落入“谢尔顿式”的叙事窠臼。但是,读完全书,这种担心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阅读的欣悦,完全被小说新颖的立意、严肃的主题、质朴的叙事和充盈的艺术感觉所感染。我觉得,这部小说是近年来海外题材小说的一个成功突破,其艺术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口袋里的美国》在题材选择和主题立意上都有新突破。一个到美国不久,刚刚站稳脚跟的新移民,面对拥有亿万资产大集团公司的无理解雇,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勇敢地诉诸法律,与之对簿公堂,虽经历千辛万苦,但最终赢得官司的胜利,这种题材在众多海外题材小说中是比较少见的。过去海外题材中,多涉及个人奋斗,积极融入海外社会(如《北京人在纽约》),或表现中西文化差异,文明冲突(如《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或表现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如《金山》)。这些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西方文化、美国文化的仰视,从不、或很少质疑西方价值体系的问题。中国一代代移民总是怀着一种近乎宗教一般的朝圣情怀踏入美国的土地,腰是弯的,腿是软的,半抱半跪地寻找自己的梦想。他们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自己运气不好,学历不高,不够聪明,甚至自惭形秽地抱怨自己的民族文化落后,抱怨自己民族文化结构的心理积淀,丑陋卑怯,低人一等,万劫不复。中国人要想在海外站住脚,混出个样,就应该老老实实,拼命苦干,积极融入他们的社会文化结构中。
  《口袋里的美国》的叙述视角与以往移民小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采取了平视的视角看取西方社会,它对西方文化采取了分析的态度,审视的眼光,既不一概否定,盲目排斥,也不全盘接受,仰视跪拜。小说着力叙述了赵大卫与美国金海岸海产集团公司打官司,并打赢这场官司的经过,讲述一个怀揣着梦想的中国人面对不公和歧视,不惜倾家荡产,头破血流,也要奋力抗爭,争取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个题材和立意本身就不同凡响,意义非凡。首先,小说解剖了美国社会,在对美国社会普遍的乐观、追求个性自由和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进行深情描述的同时,也对依然存在的种族歧视、文化优胜心理以及高等人群中虚伪、奸诈和傲慢无礼予以形象揭示。其次,这部小说还艺术地揭示了面对强势文化,处于弱势文化中的人只有不畏强暴,勇敢面对,才能全力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人格尊严。小说赞颂了一种不屈服,不低头的硬汉精神。
  小说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是塑造了赵大卫这个以前文学史中并不多见的艺术形象。赵大卫这个形象意味深长。他插过队,下过乡,当过生产队长,恢复高考后上了大学,毕业后进入大学,当了教授和系主任,他有才华,有干劲,精力充沛,不安现状,组织翻译,改革教学,但他的倔强与处世不圆滑的性格,注定让他四处碰壁和步履维艰。他到美国后,从餐馆打工做起,读取了学位,凭着实干精神,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为公司谋利益,很快进入公司的高层,成为美国金海岸海产集团公司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但就在这时,总公司以背叛公司的莫须有罪名,突然解聘了他。真正的原因是他表现太出色,他的上司觉得让一位黄种人处于这样一个高管位置,怕难于驾驭,找个理由便把他打发了。没想到,赵大卫不是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人,他以螳臂当车的勇气,用鸡蛋碰石头的决绝,与强权和邪恶搏斗,最终赢得了胜利。
  赵大卫这个形象内蕴了很多新东西,很多新意味。首先,中国新移民已经不是过去的“偷渡客”,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最重要的是有骨气,有尊严,面对强权,再也不会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其次,中国新移民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他们了解西方,也懂得民族自尊,清楚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各自的优势,他们天然没有文化自卑,他们知道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世界公民。另外,中国新移民的背后是一个崛起的中国,有了这个厚重的背景,海外赤子心理更踏实,做事有底气,无数个赵大卫遭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就会更有勇气和信心据理力争,打赢官司。
其他文献
春节前夕,和妻子一起回到她的家乡,见识了原汁原味的乡村婚礼,着实让我耳目一新。  乡村不大也不小,四十来户人家,两百多淳朴憨厚的乡民。村里平时是难得见到一两个年轻人的,随着春节临近,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结伴返乡,使往日寂静的乡村一下子变得热闹而有生气。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春节是他们回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他们结婚的“旺季”。二十刚出头的他们,此次回家过年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早早的
期刊
笔    心灵的知音  借纸抒情  灵魂在笔下犹豫或坚定  记录下的文字  也许仅仅是已过去的历史  趟过生活的河流  是什么证据决定我的一生    笔在一个人的手里  照耀或沉沦  面临绵绵有血复杂的人生  一笔一画总让我徘徊不定  在犹豫中受伤  把笔交给谁  我的亲情或仇敌  笔啊,在逢场作戏的年代  我如何认真  如此柔情该如何收场    纸    一张纸,洁白的  我不知道我是在伤害还是
期刊
往事只能回味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在我们这个小山城里,自行车还算是比较稀罕的大物件——“三转一响”就很形象地说明了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当时的我为了拥有一辆自行车,可没少跟大人磨牙。终于在我升到县中那年,或许是为了鼓励我,爸爸不顾妈妈的强烈反对,为我买了一辆“飞鸽”牌女式自行车。我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那锃亮的车把,小巧的车身,鲜艳的颜色,清脆的铃声,一下子吸引了多少羡慕的
期刊
钉称    以良心为盘星不管打磨还是上光  每一个环节必须精良仔细坚决  杜绝缺斤少两尤其  对于身体里206块骨头的称重    弹棉花    散、乱、碎坚硬的时光  那些漫不经心的旧日子一缕一缕地抽出  生活原来的颜色 嘤嘤嗡嗡  弹尽微寒一生     锁匠    经年的往事锈蚀的时光  多少的恍惚需要沿着记忆的小径  一一打开    那些私密的心情需要怎么样的钥匙  多少的匹配     剃头匠
期刊
那时,我们年少不懂事,三年师范,直呼他“三鬼子”:  酒鬼,铺下藏着散装酒,时常偷着抿两口儿;色鬼,见了美女眼睛发直,走不了路;瘦鬼,豆芽儿状,一副吸食大麻的身板儿。  每次,他都应答得毫不含糊,都晓得是玩笑,彼此逗乐而已。  二十年同学聚会时,我们已人到中年,多数在乡下学校执教鞭,而三鬼子已在省城人事厅做处级秘书多年。  有头有脸啦!三鬼子便被老班长推举为聚会主持人。作为上下铺的兄弟,我们都为他
期刊
童年时光里的子雄细爹    在老家,爹就是爷爷的意思。  子雄没有堂客,也没有儿女,是个五保户。  听说子雄原先不但有堂客,而且还有一匹白马。因为赌博把白马和堂客都输给了别人,最后只剩孤家寡人了,因为这些历史湾里的人都看不起他,但他的辈分高只好尊称他——子雄细爹。  我的辈分也很高,按辈分我要叫子雄伯伯。可是看他游手好闲的样子,我什么都不愿叫,每个周末父亲回来了,他就来古树下了,实际上他是想讨支烟
期刊
准备结婚的时候,除了每个月屈指可数的工资,他一无所有;所有的许诺,事实上都是画饼充饥。尽管如此,他还是豪迈地问她:说吧,你想要什么?  她想要什么呢?房子、车子,她也想要,可是她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空头支票。既然是海市蜃楼,想了又有什么用哪,不如来点实际的。她对他说,爱情可以花前月下的浪漫,但婚姻却是柴米油盐的实在,没有物质做基础,再璀璨的爱情也不能当饭吃。她问他,在以后琐碎拮据的生活里,拿什么作为
期刊
雨夜,独自一人来到汉江边的咖啡屋,在靠近窗户的位子坐下,透过薄薄的纱缦,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静静地听着它委婉清瑟的旋律。夜幕低垂、空灵缥缈。此刻,堆积在心头的寂寥,在心底荡起层层涟漪。  谁人笔下的墨香,谁人口中的絮叨?穿过似水年华,淡淡地漫进月落乌啼的沧桑。落寞的眼睛,看片片桃花在霏雨中凄婉地飘舞,终留不住艳丽的色彩,幽幽的曲风,轻轻叩响满是斑驳的轩窗,泪水滴落的素笺,问伊人何处?委婉伤感的歌词
期刊
二十多年前春天的一个早晨,我坐车来到了一个大城市的音乐学院,想自费学习作曲。几经周折找到了作曲系主任,向他要求在作曲系自费学习,却被拒绝了。  拒绝没有使我失去信心,心想,只要心诚一定能够实现愿望。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从系主任办公室出来后,没有犹豫,接着我又来到了作曲系办公室。一位高个子大脸盘的老师看到我进来,主动问了句,找谁,有事吗?我激动地回答,老师,我喜欢作曲,想在你们学院自费学习,能行吗?那
期刊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入大学的,对于我们这代人(其实又何止)来说,美国是迈不过去的坎。它不仅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存在,是专业的标准和追赶的对象,甚至是个人人生规划的界标——“出国还是不出国”是多少追求前途的“有为青年”不曾考虑过的问题呢?在我们这代知识精英的思想中,美国还是超越实际存在的精神家园:它是照见我们现实中丑陋、挫折和愤恨的想象中的镜子。美国,我们这代知识精英遥不可及却又不可分离的共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