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123qwe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声声的“对不起”。很多时候,别人的一句“对不起”,我们都应该原谅对方,因为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宽容是一种美德!可也有很多时候,一声“对不起”,再多的自责,都是远远不够的。
  在韩国影片《快乐寻回犬》里,因为对母爱的渴望,汉千辛万苦找到了妈妈,但是妈妈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美好生活,冷酷地拒绝了他们,无情地丢下了这两兄妹,让这年幼的两兄妹历经死去活来的诸多磨难。两兄妹先是遭到姨妈的遗弃,在黑暗的小路上,汉背着妹妹苏丽边走边期待妈妈能坐车回来。年幼的小妹因为害怕黑暗,害怕一个人的孤独,一直不想閉上眼睛。
  可这两兄妹还是坚强地生活下来了,后来又有白狗甜心的加入,他们自认为并不穷困。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两兄妹伤痕累累,小妹苏丽掉进冰河里,汉把一切归罪于甜心,后误入乞丐流氓团伙,受尽各种欺凌,甜心一路乞讨赶路,在都市汹涌的人流中苦苦追寻汉的踪迹,为保护小主人汉,还被大狼狗贝基撕咬得遍体是伤,最后得了过敏性青光眼,看不到任何东西了,还是不离不弃。
  汉一直把紫红色的小书包背在身上,小妹苏丽在家做游戏时作的画,画里有母亲和他们三人与白狗甜心,所有这些镜头,看了都让我内心无比疼痛。应该说,汉的妈妈转过身不回头时也有很多的无奈和对不起,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包括汉的那位姨妈把他们遗弃,包括汉把痛失小妹都归罪于甜心。
  在曹禺的《雷雨》中,鲁侍萍在大年三十的夜里抱着刚出生的第二个孩子被周家赶出来,冒着大雪投河而死。后被人救活,一个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嫁过两次,都是下等人,过得很不如意。眼泪早哭干了,没有委屈,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自己受的苦。而当周朴园认出站在眼前的女人就是侍萍,就是当年的梅姑娘时,就说道:“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你的生日,每年我总记得,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所有这些对不起和不尽的自责,也都是远远不够的。
  在巴金的《小狗包弟》中,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在“文革”刚开始的时候,红卫兵上街抄“四旧”,包弟变成了家里的一个大“包袱”,最后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以为这样就甩掉了包袱,可是这样做不但没有甩掉,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从此,在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自己也在受解剖。因为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感到羞耻难当;为了保全自己,把小狗送到解剖桌上,永远瞧不起自己,无法原谅自己。满园的创伤使巴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是心灵上永远的欠债,所有的对不起和痛彻肤肉的自责都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太多的爱无法重来,因为时光不可逆!不要等到伤害了对方,才来说对不起,才来自责,而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不要去伤害对方,应该时时为对方着想,处处为对方考虑,尽管付出再多,甚至做出所有牺牲,也都是值得的。
其他文献
唐朝历史上有四位奇女,她们都没能留下名字,分别是生活于大约唐高祖、唐太宗时期的江西鄱阳读书人曹因的妻子周氏;生活于唐德宗时期河南项城县令李侃的妻子杨氏;生活于唐昭宗时期一位将领韩楚言的妻子李氏;而此前生活于唐僖宗时期义军领袖黄巢的一位姬妾,竟连姓氏也未能留下。她们的点点滴滴,零零星星地散见于史籍之中,虽然犹如转瞬即逝的流星,是那样地短暂,却为历史的天空点缀出异样的色彩。  给老公写墓志铭的周氏女 
期刊
说起“海上丝绸之路”,就一定绕不开七下西洋的郑和。如果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江苏太仓是起锚地,那么,福州长乐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地和开洋起点。  两个基地  郑和自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率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航程10万余里。一支由数百只船、数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要常年在远洋上航行,必须在其航线上有若干个港口作为依托,还要选择其中的良港作
期刊
我住在一个小山村——北山。那地儿很小,偏僻、孤单,只住着十来户人家。淡淡的青草芬芳,略夹着清新的泥土味儿。几棵高大的南杨樱,树叶细碎浓密,蓊蓊郁郁的树荫,笼罩着十几家低矮简陋的平屋。北山上,一層层梯田一层层绿,一片蓝幽幽的橡胶林,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绒布,覆盖着整个山头。村口,那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悄无声息地向南延伸,默默地与百米开外的乡村公路相连。小路两旁,涓涓细流静静地流淌,可闻那细微的,叮叮咚咚的
期刊
木心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晚来欲雪》,共三十五小节,其中第六节和第十六节最有味道。  第六节说,初临瑞士,牛奶和冰淇淋空前地好喝好吃,后来只觉得牛奶是牛奶,冰淇淋是冰淇淋。问问最近刚到瑞士的人,答说牛奶和冰淇淋非常之好喝好吃。  然后木心先生就转到了下一段——“爱情?”然后什么都不说了。言尽而意不尽。  先生把爱情和牛奶冰淇淋扯在一起,果是巧妙。爱情是什么模样呢?爱情,起初都是万般好的,如同携着喜悦的
期刊
这几天连续下阵雨,而且很大,像泼下来似的。工作室的一个书法助教,昨日就被雨吓得不敢出门来上课。说是北方没见过下这么大的雨,又是下雨又是打雷的怪吓人。也难怪,江南相对于北方,雨下得往往有些捉摸不透的缠绵悱恻,而江南再下来的闽南,则下得有点不近人情的离谱和暴烈了,让人着实消受不起。我也只能应允她不来,于是只能自己教,单干。但今天下午却出奇的不下雨,几日阵雨所带来的凉快会误以为是退回了不久前的初春天气。
期刊
前不久,整理抽屉,意外发现一本诏安一中学生证和团员证,如获至宝。翻开学生证,里面夹着几张诏安一中的住宿收据。看着30多年前的“老古董”,在诏安一中学习的点点滴滴瞬间从脑海里飘散开来……  我是20世纪80年代初考上诏安一中的。作为乡村小学的学生,要考上诏安一中很不容易。记忆里,乡村小学的毕业生报考诏安一中的录取分数线要高于县城的毕业生。  乡村来就读诏安一中的学生,基本上都住宿。当时的宿舍是平房,
期刊
一提到庸常,很多人可能都会不屑一顾,把它用于幸福,更是感觉有贬义之感。的确,越是平淡无奇的事物,越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然而,生活就是这样的简单而平常,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和惊天动地,出门时的一句叮咛,生日时的一声祝福,生病时的切切关怀,失意时声声安慰,幸福就在这庸常的点点滴滴中,只有懂得了珍惜与感恩,才能体悟这来自庸常生活中的幸福最真的滋味,温暖亲切,无处不在!  我们大多数人的每一天其实都很平凡:上
期刊
这个故事场面劲爆,一如动作大片:警察冲上大桥,有一男子手持白色包袱,正在大桥上行进。警察从几个方向围拢,控制桥两端,悄悄向男子逼近。男子是嫌疑人,几分钟前他在自家居住的外口公寓点燃两个土制炸药包,其中一个引爆,没炸到人,另一个因丢到墙角水洼,引线熄灭没有爆炸。群众报警,嫌疑人携另一炸药包和匕首逃离,被警察包围于大桥上。男子高举打火机大叫,威胁警察不要靠近,否则引爆炸药。千钧一发之际,警察中走出一个
期刊
几只鸭在水里游着,游着,就游进了童谣里“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游进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春意盎然的画面里。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了鸭就为了让它长膘,让它们在水里游一游也是为了让肉质更为细嫩紧致,而后成为盘中美餐。酷爱美食的姐夫吃肉不忘丈母娘,给我母亲送来了一只白头绿羽的番鸭。它在纸箱子憋屈地闷着,一被放出来,开心得直扑翅。  有好吃的做母亲的总
期刊
桥,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建筑物,就像山里人每天开门见山一样熟悉而平凡。但建国以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对生活在九龙江北溪两岸的华安人来说,桥是可望不可及,看桥、走桥、过桥,那只是个梦想。沧桑巨变,如今,华安人梦想成真,一座座大桥,宛若巨龙横卧一江两岸,天堑变通途。  華安是闽南山区小县,全县16万人口分散在131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福建省第二大江九龙江主干流北溪,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蜿蜒曲折107公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