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国内城市旅游标志的图形样式、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优秀城市旅游形象标志是借用传统元素中的“形”、善用中国传统汉字书法艺术的“势”、利用传统色彩的思维来进行设计的。
【关键词】传统元素;城市;旅游标志;应用;现状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the Domestic Tourism Logos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2-0245-02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城市越来越重视旅游标志设计,直观、形象的图形化标志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增强城市旅游的美誉度和认知度。而如何将一座城市旅游的精髓和核心,用图形化语言表现出新颖、快速、准确的城市整体印象和旅游特色,以满足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需求。笔者通过深入的调研、统计和分析国内城市旅游形象标志,发现优秀的城市旅游标志创意设计必定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用现代设计理念将城市最质朴的传统元素表现出来,满足人们的心理诉求,在人们心中形成强烈的视觉认知感,从而宣传推广城市整体形象的目的。
当前,国内城市旅游标志应用传统元素主要表现如下几种形式:
一、城市旅游标志设计借用传统元素中的“形”进行再创造
国内城市旅游标志利用约定俗成的传统吉祥图案和人们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地域景物、建筑的形象,以现代审美观念深入挖掘、提炼,并结合传统元素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从而设计衍生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神韵,又富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旅游标志。
(一)借用传统图案中的“形”进行再设计。
以传统图案作为标志设计的核心元素,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或者借用传统图案的构成形式,如圖底共用、假借等进行创作。[1]例如辽宁沈阳旅游形象标志是借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祥云与沈阳市花玫瑰的基本形进行主体设计的,数片绽放的玫瑰花瓣以及由祥云内部向外伸展的螺旋纹样,代表了日新月异发展的沈阳正绽放她特有的活力与魅力。海南三亚旅游标志则取材于“凤舞天涯”的理念,借用传统图案“凤凰”的造型,代替拼音 “Sanya”首个字母“S”进行设计,突出三亚“凤凰”文化。香港城市形象标志是巧妙地将“香港”二字和香港的英文缩写首字母“H”和“K”设计成中国传统图案“龙”的形象,流线型造型给人一种前进感和速度感,象征香港不断蜕变、不断演进的进取精神。湛江旅游形象标志“湛蓝海天、云浪呈祥”,以中国传统的“祥云”图案为设计元素,与“海浪”形状合二为一,线条生动,富有张力,兼具古典与现代特色,彰显了湛江南国海湾城市的特色,表达了缤纷半岛、多彩湛江的寓意。
(二)提炼传统地域景物的“形”进行再设计。
标志概括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和形态,强化其视觉符号效果和记忆点,形成具有显著特征和内涵的视觉设计效果。如无锡旅游形象标志是通过凝练波光粼粼的太湖、圆润的太湖珍珠、古运河之上的拱桥、阿福阿禧的甜甜笑脸、古文物玉飞凤的优美身姿、江南传统花窗、宜兴紫砂壶等无锡特色文化景物的相似形,以三个不同颜色的弧形作为主图案,勾勒出一张张笑脸,具有欢乐、圆满、和合的精神内涵,既寄寓了无锡人美好甜蜜的生活理想,也展示了无锡作为江南水乡、祥福之地的地域特色。杭州旅游形象标志是提炼航船、城廓、建筑、园林、拱桥等物象的基本形,融入到汉字篆书“杭”中去,表现杭州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并在“杭”字的上半部分运用了江南建筑中具有标志性的翘屋角与圆拱门形态,标志整体似航船,反映杭州“大禹舍舟登陆”的历史典故,体现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江南地域特征。济南城市形象标志也是提炼泉城四大名泉之一的趵突泉的主体形态,融合了鸟、荷花、柳树,突出济南地域特色,寓意着和谐、美好的祝福。
(三)挖掘传统标志性建筑的“形”进行再设计。
以城市传统标志性建筑形态为设计元素,挖掘建筑的基本形态进行标志设计。例如承德市形象标识是将承德市境内的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中三十六景之首“丽正门”的整体轮廓,与汉字“承”进行有机结合,巧妙设计,左右两侧以“承德”两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C”、“D”作为辅助形,体现承德的历史文化信息;沈阳城市旅游标志的图案中心为沈阳故宫标志性建筑物“故宫大政殿”的建筑剪影;安徽旅游形象标志是将徽式建筑用中国书法和国画手法描绘,凸显安徽建筑特色,突出安徽的徽文化和风土人情;襄阳旅游标志以古城、卧龙、羽扇、汉江等襄阳本地传统元素巧妙设计,紧扣“一城两文化”的旅游格局,以古城为核心,以三国文化和汉水文化为重要支撑,通过雄立古城、卧龙盘旋、智慧羽扇、情韵汉江等设计元素,突显风生水起、三国风云的霸气和动感。
二、国内城市旅游标志设计善用中国传统汉字书法艺术的“势”
在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中运用书法的“形式”,以中国汉字象形和会意的特点,表现书法所蕴涵的气韵和精神,使形意合一,形成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让城市体现东方韵律美。
(一)运用书法的“势”来营造意象空间。
在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中,利用书法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标志的主题。如贵州旅游形象标志将贵州的酒、山、民族风情、名胜古迹以大写意的手法融进“贵州”两个汉字当中,让“贵州”的标识在成为一幅书法作品的同时,也成为了一幅山水、一幅饮酒器皿和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蕴含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又如江苏宜兴旅游形象标志是用中国书法的笔画方式描绘“宜兴”的拼音“Yixing”,使六个字母的形态构成了一幅制陶图景,即Y为採泥、i为踩泥、x为打泥、in为授艺、G为是理坯成型,以彰显“中国陶都”的城市品牌,展示“人文宜兴、教授之乡、书画之乡”的城市形象气质。右上角“宜兴”二字的图章表现形式,配合底部旅游推介宣传语的文字,使整个标志不仅具有了清晰具体的地名标识更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兰州旅游标志核心图案是写意的“兰”字,运用甘肃乃至大西北旅游的象征和精神标杆——“飞天”形象,来描绘“兰”字上部的两点,三横呈河流状,象征黄河奔流,笔触中兼有马家窑纹饰,代表了远古的、鼎盛的中华黄河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和东方神韵。 (二)运用书法的“势”来体现文化底蕴。
书法中篆、隶、行、草、楷等书体具有独特的美感,通过线条的抑扬顿挫、结构的灵活多变平衡和谐、墨色的虚实变化,使城市旅游形象标志设计表现出独特的东方意蕴。例如山西旅游形象标志中就使用我国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的“山西”和“晋善晋美”,向公众表达了山西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北旅游形象标志也是利用鲁迅书体“湖北”、中文行楷字体“灵秀”,湖北的汉语拼音“hubei”,配之以清秀的水纹,logo的上方巧妙地应用了湖北省地图做为印章样式,表达灵秀湖北的地域文化和欢迎五湖四海的游客的含义。山东旅游形象标识则结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新动向,以文字图形化为设计主元素,融汇中外文字,突出“山东 Shandong”与“山东人”最核心的形象表达:“好客 Friendly”,绚丽的英文符号色彩组合与汉字字体“山东”以及一枚清晰的“好客”朱文印章,共同组成了这个文化气息浓厚、充满愉悦感的现代标志。
(三)运用汉字的“势”来传达设计主旨。
中国汉字具有象形和指事的特征,在标志设计中,通过运用象形汉字图形化的特点,强化汉字的图像性效果,达到表意性和艺术性的目的。如重庆旅游形象标志是以汉字“人”为设计元素,突出“人人重庆”、“双人成庆”的理念,展现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传递出重庆人“广”、“大”的开放胸怀,祝愿美好吉祥的寓意,又如两人携手并进、迎向未来。石家庄城市旅游形象标志同样是以“石家庄”三个象形文字,辅以英文单词“TOUR”,其中,TO两个字母巧妙地组成了“石”,图案上方的祥云是一个舞动、休闲的标识,下方是石家庄的汉语拼音,最下方是“燕赵古韵、魅力之城”的主题口号。秦皇岛旅游标志设计也是采用市名里的汉字“秦”作为创作素材,以汉字“秦”的秦代古隶书进行演变,将“秦”字与秦始皇求仙入海处始皇求仙的酒爵的造型相结合,强化秦皇岛市名的传播,突出了秦皇岛市名的来源及城市悠久的历史,标志造型沉稳优雅,和谐相融,开放的结构显示出豪爽开朗的城市性格以及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城市精神。广东潮州旅游形象标志是以“潮”字为设计元素,融合潮州木雕、古建筑的木门窗花、中国传统纹样的抽象元素,创造一个独特的字体,辅以印章式的粗线边框,成一枚篆刻印章的样式,将潮州历史文化古城的印象元素抽象概括,既融入了传统文化,又具有很强的现代图形设计感。
三、国内城市旅游标志设计利用传统色彩的思维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与民族意蕴,“五色观”色彩理论和传统色彩体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用色习惯,它与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相结合,应用于城市旅游标志设计极具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利用传统色彩思维展现装饰性特征。
传统“五色观”在中国人的用色习惯里,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喜爱原色,原色既纯正饱和又鲜艳,中国人赋予其以丰富的想象和象征;二是色彩以纯度对比为主,喜欢将对比互补的纯色配合使用,达到明快新鲜的色彩效果;三是总体色彩沉着厚重[2]。传统色彩的运用中明度高、互补色对比强烈,多种色彩混合设计时,能保持色彩清晰易辨,容易抓住人的注意力,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因此,国内城市旅游标志多喜欢利用传统色彩进行设计,如哈尔滨旅游形象标志(冬季版)使用纯蓝色展示出哈尔滨自成一格的冰雪特征;扬州旅游形象标志则用桃红柳绿来展示扬州烟花三月美景;广东省梅州市的旅游形象标志就是利用高纯度的红蓝色进行搭配;南京旅游形象标志使用红底白图,使“龙蟠虎踞”的图案变实为虚,含而不露、古朴典雅。
(二)利用传统色彩思维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受儒、道家思想和各地各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以青、黄、赤、白、黑等色为主要色彩图谱,既能表现庄重典雅的气度和敦厚方正的礼教精神,又能表现江河飘逸的气韵和深奥超脱的性灵境界。如红色在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人逢喜庆要用红色来装饰、新娘新郎要穿红服带红花、太阳叫“红日”、中国的国旗叫“五星红旗”等等。因此,城市旅游形象标志的设计者们为更好地体现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标志的色调上往往選择传统色彩作为主色调。如秦皇岛旅游标志古铜色渐变的色彩,体现了悠久的历史感和厚重的人文底蕴。沈阳旅游形象标志整体配色采用正红色和黑色,正红似宫墙,黑色散墨香,代表沈阳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的活力与魅力。
(三)利用传统色彩思维凸显深刻寓意的象征。
“色彩本身没有感情,可一旦与人接触,它们便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性格、文化、政治等信息,并且与时间、空间相连接,呈现出多元化的表情。”[3]正是由于色彩所反映的心理特性,平面设计者们才会经常借用这种有寓意的象征元素进行设计。而中国传统色彩的象征寓意则更加深刻,它不仅具有明确的民族性、地区性、国籍性,而且能够深刻地表达人们的观念和信仰。如传统色彩中的黄色在中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象征,在五色观中象征大地的颜色,在中国人的色彩观念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定为中和之色,象征高贵、雅致。在城市旅游形象标志中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无锡旅游形象标志在颜色使用上分别选取了最具无锡地方特色、最富吴地文化深意的太湖蓝、人文黄、甜美红和生态绿,象征无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勃勃的生机活力。常熟旅游形象标识颜色选取蓝、绿两色,象征着健康绿色、生态和谐、闲适安逸的美丽常熟。兰州旅游形象标志以黄色为主色调,象征黄河和西北大地的色彩。
综上,国内城市旅游形象标志是在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借用传统元素中的“形”进行再创造、善用中国传统汉字书法艺术的“势”、利用传统色彩的思维的过程中,高度凝炼城市内在和外在的核心特征,使其在形式色调和文化内涵上都符合城市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榕蓉.试论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 清华大学.2004.
[2]王飚.论“五色观”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7(05).
[3]蒋志英,杨茂川.色彩符号在地域性室内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J].山西建筑,2008(10).
【关键词】传统元素;城市;旅游标志;应用;现状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the Domestic Tourism Logos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2-0245-02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城市越来越重视旅游标志设计,直观、形象的图形化标志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增强城市旅游的美誉度和认知度。而如何将一座城市旅游的精髓和核心,用图形化语言表现出新颖、快速、准确的城市整体印象和旅游特色,以满足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需求。笔者通过深入的调研、统计和分析国内城市旅游形象标志,发现优秀的城市旅游标志创意设计必定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用现代设计理念将城市最质朴的传统元素表现出来,满足人们的心理诉求,在人们心中形成强烈的视觉认知感,从而宣传推广城市整体形象的目的。
当前,国内城市旅游标志应用传统元素主要表现如下几种形式:
一、城市旅游标志设计借用传统元素中的“形”进行再创造
国内城市旅游标志利用约定俗成的传统吉祥图案和人们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地域景物、建筑的形象,以现代审美观念深入挖掘、提炼,并结合传统元素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从而设计衍生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神韵,又富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旅游标志。
(一)借用传统图案中的“形”进行再设计。
以传统图案作为标志设计的核心元素,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或者借用传统图案的构成形式,如圖底共用、假借等进行创作。[1]例如辽宁沈阳旅游形象标志是借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祥云与沈阳市花玫瑰的基本形进行主体设计的,数片绽放的玫瑰花瓣以及由祥云内部向外伸展的螺旋纹样,代表了日新月异发展的沈阳正绽放她特有的活力与魅力。海南三亚旅游标志则取材于“凤舞天涯”的理念,借用传统图案“凤凰”的造型,代替拼音 “Sanya”首个字母“S”进行设计,突出三亚“凤凰”文化。香港城市形象标志是巧妙地将“香港”二字和香港的英文缩写首字母“H”和“K”设计成中国传统图案“龙”的形象,流线型造型给人一种前进感和速度感,象征香港不断蜕变、不断演进的进取精神。湛江旅游形象标志“湛蓝海天、云浪呈祥”,以中国传统的“祥云”图案为设计元素,与“海浪”形状合二为一,线条生动,富有张力,兼具古典与现代特色,彰显了湛江南国海湾城市的特色,表达了缤纷半岛、多彩湛江的寓意。
(二)提炼传统地域景物的“形”进行再设计。
标志概括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和形态,强化其视觉符号效果和记忆点,形成具有显著特征和内涵的视觉设计效果。如无锡旅游形象标志是通过凝练波光粼粼的太湖、圆润的太湖珍珠、古运河之上的拱桥、阿福阿禧的甜甜笑脸、古文物玉飞凤的优美身姿、江南传统花窗、宜兴紫砂壶等无锡特色文化景物的相似形,以三个不同颜色的弧形作为主图案,勾勒出一张张笑脸,具有欢乐、圆满、和合的精神内涵,既寄寓了无锡人美好甜蜜的生活理想,也展示了无锡作为江南水乡、祥福之地的地域特色。杭州旅游形象标志是提炼航船、城廓、建筑、园林、拱桥等物象的基本形,融入到汉字篆书“杭”中去,表现杭州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并在“杭”字的上半部分运用了江南建筑中具有标志性的翘屋角与圆拱门形态,标志整体似航船,反映杭州“大禹舍舟登陆”的历史典故,体现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江南地域特征。济南城市形象标志也是提炼泉城四大名泉之一的趵突泉的主体形态,融合了鸟、荷花、柳树,突出济南地域特色,寓意着和谐、美好的祝福。
(三)挖掘传统标志性建筑的“形”进行再设计。
以城市传统标志性建筑形态为设计元素,挖掘建筑的基本形态进行标志设计。例如承德市形象标识是将承德市境内的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中三十六景之首“丽正门”的整体轮廓,与汉字“承”进行有机结合,巧妙设计,左右两侧以“承德”两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C”、“D”作为辅助形,体现承德的历史文化信息;沈阳城市旅游标志的图案中心为沈阳故宫标志性建筑物“故宫大政殿”的建筑剪影;安徽旅游形象标志是将徽式建筑用中国书法和国画手法描绘,凸显安徽建筑特色,突出安徽的徽文化和风土人情;襄阳旅游标志以古城、卧龙、羽扇、汉江等襄阳本地传统元素巧妙设计,紧扣“一城两文化”的旅游格局,以古城为核心,以三国文化和汉水文化为重要支撑,通过雄立古城、卧龙盘旋、智慧羽扇、情韵汉江等设计元素,突显风生水起、三国风云的霸气和动感。
二、国内城市旅游标志设计善用中国传统汉字书法艺术的“势”
在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中运用书法的“形式”,以中国汉字象形和会意的特点,表现书法所蕴涵的气韵和精神,使形意合一,形成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让城市体现东方韵律美。
(一)运用书法的“势”来营造意象空间。
在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中,利用书法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标志的主题。如贵州旅游形象标志将贵州的酒、山、民族风情、名胜古迹以大写意的手法融进“贵州”两个汉字当中,让“贵州”的标识在成为一幅书法作品的同时,也成为了一幅山水、一幅饮酒器皿和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蕴含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又如江苏宜兴旅游形象标志是用中国书法的笔画方式描绘“宜兴”的拼音“Yixing”,使六个字母的形态构成了一幅制陶图景,即Y为採泥、i为踩泥、x为打泥、in为授艺、G为是理坯成型,以彰显“中国陶都”的城市品牌,展示“人文宜兴、教授之乡、书画之乡”的城市形象气质。右上角“宜兴”二字的图章表现形式,配合底部旅游推介宣传语的文字,使整个标志不仅具有了清晰具体的地名标识更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兰州旅游标志核心图案是写意的“兰”字,运用甘肃乃至大西北旅游的象征和精神标杆——“飞天”形象,来描绘“兰”字上部的两点,三横呈河流状,象征黄河奔流,笔触中兼有马家窑纹饰,代表了远古的、鼎盛的中华黄河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和东方神韵。 (二)运用书法的“势”来体现文化底蕴。
书法中篆、隶、行、草、楷等书体具有独特的美感,通过线条的抑扬顿挫、结构的灵活多变平衡和谐、墨色的虚实变化,使城市旅游形象标志设计表现出独特的东方意蕴。例如山西旅游形象标志中就使用我国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的“山西”和“晋善晋美”,向公众表达了山西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北旅游形象标志也是利用鲁迅书体“湖北”、中文行楷字体“灵秀”,湖北的汉语拼音“hubei”,配之以清秀的水纹,logo的上方巧妙地应用了湖北省地图做为印章样式,表达灵秀湖北的地域文化和欢迎五湖四海的游客的含义。山东旅游形象标识则结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新动向,以文字图形化为设计主元素,融汇中外文字,突出“山东 Shandong”与“山东人”最核心的形象表达:“好客 Friendly”,绚丽的英文符号色彩组合与汉字字体“山东”以及一枚清晰的“好客”朱文印章,共同组成了这个文化气息浓厚、充满愉悦感的现代标志。
(三)运用汉字的“势”来传达设计主旨。
中国汉字具有象形和指事的特征,在标志设计中,通过运用象形汉字图形化的特点,强化汉字的图像性效果,达到表意性和艺术性的目的。如重庆旅游形象标志是以汉字“人”为设计元素,突出“人人重庆”、“双人成庆”的理念,展现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传递出重庆人“广”、“大”的开放胸怀,祝愿美好吉祥的寓意,又如两人携手并进、迎向未来。石家庄城市旅游形象标志同样是以“石家庄”三个象形文字,辅以英文单词“TOUR”,其中,TO两个字母巧妙地组成了“石”,图案上方的祥云是一个舞动、休闲的标识,下方是石家庄的汉语拼音,最下方是“燕赵古韵、魅力之城”的主题口号。秦皇岛旅游标志设计也是采用市名里的汉字“秦”作为创作素材,以汉字“秦”的秦代古隶书进行演变,将“秦”字与秦始皇求仙入海处始皇求仙的酒爵的造型相结合,强化秦皇岛市名的传播,突出了秦皇岛市名的来源及城市悠久的历史,标志造型沉稳优雅,和谐相融,开放的结构显示出豪爽开朗的城市性格以及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城市精神。广东潮州旅游形象标志是以“潮”字为设计元素,融合潮州木雕、古建筑的木门窗花、中国传统纹样的抽象元素,创造一个独特的字体,辅以印章式的粗线边框,成一枚篆刻印章的样式,将潮州历史文化古城的印象元素抽象概括,既融入了传统文化,又具有很强的现代图形设计感。
三、国内城市旅游标志设计利用传统色彩的思维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与民族意蕴,“五色观”色彩理论和传统色彩体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用色习惯,它与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相结合,应用于城市旅游标志设计极具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利用传统色彩思维展现装饰性特征。
传统“五色观”在中国人的用色习惯里,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喜爱原色,原色既纯正饱和又鲜艳,中国人赋予其以丰富的想象和象征;二是色彩以纯度对比为主,喜欢将对比互补的纯色配合使用,达到明快新鲜的色彩效果;三是总体色彩沉着厚重[2]。传统色彩的运用中明度高、互补色对比强烈,多种色彩混合设计时,能保持色彩清晰易辨,容易抓住人的注意力,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因此,国内城市旅游标志多喜欢利用传统色彩进行设计,如哈尔滨旅游形象标志(冬季版)使用纯蓝色展示出哈尔滨自成一格的冰雪特征;扬州旅游形象标志则用桃红柳绿来展示扬州烟花三月美景;广东省梅州市的旅游形象标志就是利用高纯度的红蓝色进行搭配;南京旅游形象标志使用红底白图,使“龙蟠虎踞”的图案变实为虚,含而不露、古朴典雅。
(二)利用传统色彩思维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受儒、道家思想和各地各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以青、黄、赤、白、黑等色为主要色彩图谱,既能表现庄重典雅的气度和敦厚方正的礼教精神,又能表现江河飘逸的气韵和深奥超脱的性灵境界。如红色在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人逢喜庆要用红色来装饰、新娘新郎要穿红服带红花、太阳叫“红日”、中国的国旗叫“五星红旗”等等。因此,城市旅游形象标志的设计者们为更好地体现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标志的色调上往往選择传统色彩作为主色调。如秦皇岛旅游标志古铜色渐变的色彩,体现了悠久的历史感和厚重的人文底蕴。沈阳旅游形象标志整体配色采用正红色和黑色,正红似宫墙,黑色散墨香,代表沈阳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的活力与魅力。
(三)利用传统色彩思维凸显深刻寓意的象征。
“色彩本身没有感情,可一旦与人接触,它们便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性格、文化、政治等信息,并且与时间、空间相连接,呈现出多元化的表情。”[3]正是由于色彩所反映的心理特性,平面设计者们才会经常借用这种有寓意的象征元素进行设计。而中国传统色彩的象征寓意则更加深刻,它不仅具有明确的民族性、地区性、国籍性,而且能够深刻地表达人们的观念和信仰。如传统色彩中的黄色在中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象征,在五色观中象征大地的颜色,在中国人的色彩观念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定为中和之色,象征高贵、雅致。在城市旅游形象标志中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无锡旅游形象标志在颜色使用上分别选取了最具无锡地方特色、最富吴地文化深意的太湖蓝、人文黄、甜美红和生态绿,象征无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勃勃的生机活力。常熟旅游形象标识颜色选取蓝、绿两色,象征着健康绿色、生态和谐、闲适安逸的美丽常熟。兰州旅游形象标志以黄色为主色调,象征黄河和西北大地的色彩。
综上,国内城市旅游形象标志是在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借用传统元素中的“形”进行再创造、善用中国传统汉字书法艺术的“势”、利用传统色彩的思维的过程中,高度凝炼城市内在和外在的核心特征,使其在形式色调和文化内涵上都符合城市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榕蓉.试论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 清华大学.2004.
[2]王飚.论“五色观”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7(05).
[3]蒋志英,杨茂川.色彩符号在地域性室内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J].山西建筑,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