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遇到困难、身处绝境的你会怎么办呢?是郁郁寡欢、悲观地毁灭下去?还是知足安命、勇敢地生存下去?“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生必须学会的四大内容(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之一,它应该成为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的基础。结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选择了关于生存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来指导学生赏读名著,旨在通过课内的引读带动课外的深读,让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他在荒岛上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一、与作者沟通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笛福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他青年时期经过商,当过兵,到过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地。由于对政治一直有较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结果,笛福数次入狱, 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二、和故事对话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十七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多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三、阅读放大镜
1. 具体自然。就拿鲁滨孙造船的那个细节来说吧。作者把鲁滨孙造船的全过程及其细节交待得清清楚楚。大到每个步骤,小到每个细节,勾画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让人感到真实具体,亲切自然。
2. 勇于追求。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有扣人心弦处,有催人泪下处,更有发人深思处。
3. 帐簿精神。鲁滨孙初到荒岛时心情很沮丧,于是采用“记账”的方式列表分析自己的处境,最终他从悲观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4. 真实体验。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于是,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不喜爱这本书了。
四、与思考同行
1. 生存问题:在鲁滨孙看来,再没有比活着要求更低的事情,再没有比一个人更少的世界。面对孤独的自己,恶劣的环境,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摆在鲁滨孙面前的艰难抉择,鲁滨孙的选择是什么?他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少年?刚到岛上时鲁滨孙是怎样想的?那后来又是怎么想呢?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 物质问题: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物质条件非常缺乏,他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人总不能盲目地活着,总希望自己活得明明白白,那就必须了解时间,他是怎样做的呢?人活着光了解时间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一些生活必需品,鲁滨孙的生活必需品是怎样得来的?他在荒岛中创造了哪些物质条件?
3. 精神问题:人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精神寄托。鲁滨孙具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呢?他是怎样调整自己的生存心态的?你怎样看待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他安心于荒岛的生活后有没有打算要离开?
4. 感悟问题:鲁滨孙是一个热爱航海、冒险的青年,在孤岛的生活中,他有着不同的“身份”。你能总结出鲁滨孙的不同“身份”吗?经过笛福的创作,鲁滨孙被赋予了人类的种种优良品质,你认为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说说你的理由。小说通过讲述鲁滨孙在荒岛上求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认为他这样活值不值?
五、和活动同步
1. 生存大本营。鲁滨孙独自一人漂流荒岛,并在那儿顽强地生活了28年,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生存史上的一个奇迹啊!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流落荒岛,你会怎样想?又将怎样做?
3. 生活多棱镜。人需要一种精神,鲁滨孙能够克服困难并坚强地生活下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见他是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人只看到事物坏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另一面,遇到不幸或挫折就心灰意冷,怨天尤人……回忆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下面图表中“坏处”和“好处”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列出来。
如果你对这几本书感兴趣,不妨找来原著读一读,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与作者沟通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笛福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他青年时期经过商,当过兵,到过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地。由于对政治一直有较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结果,笛福数次入狱, 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二、和故事对话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十七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多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三、阅读放大镜
1. 具体自然。就拿鲁滨孙造船的那个细节来说吧。作者把鲁滨孙造船的全过程及其细节交待得清清楚楚。大到每个步骤,小到每个细节,勾画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让人感到真实具体,亲切自然。
2. 勇于追求。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有扣人心弦处,有催人泪下处,更有发人深思处。
3. 帐簿精神。鲁滨孙初到荒岛时心情很沮丧,于是采用“记账”的方式列表分析自己的处境,最终他从悲观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4. 真实体验。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于是,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不喜爱这本书了。
四、与思考同行
1. 生存问题:在鲁滨孙看来,再没有比活着要求更低的事情,再没有比一个人更少的世界。面对孤独的自己,恶劣的环境,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摆在鲁滨孙面前的艰难抉择,鲁滨孙的选择是什么?他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少年?刚到岛上时鲁滨孙是怎样想的?那后来又是怎么想呢?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 物质问题: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物质条件非常缺乏,他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人总不能盲目地活着,总希望自己活得明明白白,那就必须了解时间,他是怎样做的呢?人活着光了解时间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一些生活必需品,鲁滨孙的生活必需品是怎样得来的?他在荒岛中创造了哪些物质条件?
3. 精神问题:人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精神寄托。鲁滨孙具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呢?他是怎样调整自己的生存心态的?你怎样看待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他安心于荒岛的生活后有没有打算要离开?
4. 感悟问题:鲁滨孙是一个热爱航海、冒险的青年,在孤岛的生活中,他有着不同的“身份”。你能总结出鲁滨孙的不同“身份”吗?经过笛福的创作,鲁滨孙被赋予了人类的种种优良品质,你认为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说说你的理由。小说通过讲述鲁滨孙在荒岛上求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认为他这样活值不值?
五、和活动同步
1. 生存大本营。鲁滨孙独自一人漂流荒岛,并在那儿顽强地生活了28年,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生存史上的一个奇迹啊!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流落荒岛,你会怎样想?又将怎样做?
3. 生活多棱镜。人需要一种精神,鲁滨孙能够克服困难并坚强地生活下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见他是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人只看到事物坏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另一面,遇到不幸或挫折就心灰意冷,怨天尤人……回忆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下面图表中“坏处”和“好处”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列出来。
如果你对这几本书感兴趣,不妨找来原著读一读,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