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心脏早搏
心脏早搏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是指在正常规律的心跳(叫窦性心律)和脉搏搏动情况下,发生了提前的或额外的心脏异位搏动(或脉搏跳动),故早搏又可称之为期前收缩(或称额外收缩),也称之为心脏的早搏或俗称为早跳。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心跳都是由领导心跳(心脏收缩搏动)的总指挥部----窦房结(是一小块位于右心房上方含有起搏细胞的特殊心肌组织)发出电兴奋冲动,再传到心房,继由心房向下传到房室结交界区,然后通过房室束(喜氏束)下传到左和右两根束支再通过浦金野氏纤维而分别传到左右心室肌肉,引起心脏收缩(即心脏跳动)。所以,心电图上的正常心跳节律就叫做窦性心律,其每次跳动的间歇距离基本相等,而且和脉搏的搏动次数是一致的。正常人心跳(脉搏)次数每分钟是60~100次,大于10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小于60次/分为窦性心跳过缓。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窦房结以外的其他部位(即异位,如心房、房室结或心室)的心肌自律性增高或折返而自行独立提前(或额外)发生一次心电兴奋击动,使心跳(脉搏)抢先发生一次搏动,然后出现一较长的间歇期(即心电代?期),令人感到好像心跳(脉搏)停跳了一次。这种现象就叫做早搏。
早搏的种类
一般而言,除了发源于窦房结的窦性早搏属于正常且罕见外,其他常见的有临床意义的,可按异位节律点发出的部位不同而分有三种:①房性早搏----起源于心房。②交界区(房室结)性早搏----发源于心房、心室交界的房室结附近。③室性早搏----发源自心室肌。这三种早搏性质的判定单靠听诊心脏和摸脉搏是不能明确的,必须依靠心电图才能判定。所以有早搏的病人一定要做心电图,必要时加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这不仅能确诊早搏是房性、交界性或室性的类型,还可查出早搏是否多种类,还可检查出早搏是否多源或多形性,是偶发性还是频发性,有否二联律(即每一个正常心跳后即有一次早搏)、三联律(每两个正常并联或搏动后即有一个早搏),有否连串发生或插入性或被阻滞了未能下传的房性早搏等。这些对评价早搏的意义和指导治疗都是有帮助的。
早搏的原因
早搏的原因较复杂,成年人几乎100%都发生过早搏,但不一定都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故早搏的原因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①功能性早搏多为心脏病以外的因素,如紧张、激动、疲劳、缺氧及吸烟、饮酒、浓茶、咖啡等诱发,某些疾病如感染、肠道疾病或肾石发作、甲状腺病、电解质(如血钾、血镁等)或酸碱的失衡,以及对心脏有影响的药物或心导管介入性心脏诊治等均可引起早搏。待病因一消除,则早搏可自行消失。②器质性心脏早搏,老年人尤多见,它可以发生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先心病等,故对老年人的早搏更应注重和监测其变化。
早搏的症状
偶发的单个性早搏,几乎人人皆有过;由于它不影响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故可无任何症状,较敏感者有时可偶感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肌跳不规则或心跳会有暂时停跳一下的漏搏感觉。而频发或连续发生的早搏,特别是原有心脏器质性疾病者可使心排血量下降,导致生命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减少,故除上述心慌、心悸等症状更显著外,还可表现有乏力、胸闷、气短、头昏甚至引发心绞痛等。连续的室性早搏(5~6次以上)可形成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甚至转变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早搏的临床意义
偶发性早搏常见于健康青年人,不能作为心脏病的证据,多无重大意义。但频发的早搏或并联或连串发生的早搏,尤以多源性或发生于老年人则提示有病态意义。如要估计其危害的严重性,则必须综合患者的体检和心脏体征、心电图的全面情况予以综合考究,例如频繁房性早搏发生在风心二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甲亢病或冠心病者,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前兆。较多的室性早搏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者,则可能演变成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宜特别警惕。至于因感染或药物毒性引起心肌损害而导致的早搏则应分别控制感染源和及时停药。
早搏的疗治措施
原则上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对偶发单个的早搏,没有不舒适的自觉症状,又无心脏病证据的所谓功能性良性早搏,可不予治疗,只需正确对待,消除顾虑,杜绝前面所述及的各种诱发因素。吸烟、饮酒诱发者应戒烟限酒,疲劳、紧张、激动所致者应劳逸结合,心态平静。因感染、胆或肾结石绞痛或甲亢等疾病引起的,应针对该病治疗。对有电解质(低钾等)和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者应予纠正。缺氧者应输补氧气。药物(如洋地黄等)引起者应停该药。为缓解病发顾虑,必要时可视情况适当用点镇静安神剂(如安定类药物)。
对自觉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又频繁发作的早搏(多于75次/分钟)或构成二联律或三联律的,甚或并联或连串发生的、或多形性室性早搏,特别是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和老年人,应积极考虑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有心律平、美西律(慢心律)、?茁-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等)、安他唑啉、丙吡胺、胺碘酮等对房性或室性早搏均有效。还有维拉帕来(异搏定)对房性早搏有效,还有普鲁卡因胺、乙码噻嗪(莫里西嗪)、室胺卡因(妥卡尼)等对室性早搏均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可治疗心律失常(包括早搏)的药物,也可能导致其他心律失常,故药物应用的选择和用法、剂量等都必须在医师选择、指导和配合下慎用,并定期作心脏检测和心电图监护。处方不可自作主张,擅自滥用。
心脏早搏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是指在正常规律的心跳(叫窦性心律)和脉搏搏动情况下,发生了提前的或额外的心脏异位搏动(或脉搏跳动),故早搏又可称之为期前收缩(或称额外收缩),也称之为心脏的早搏或俗称为早跳。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心跳都是由领导心跳(心脏收缩搏动)的总指挥部----窦房结(是一小块位于右心房上方含有起搏细胞的特殊心肌组织)发出电兴奋冲动,再传到心房,继由心房向下传到房室结交界区,然后通过房室束(喜氏束)下传到左和右两根束支再通过浦金野氏纤维而分别传到左右心室肌肉,引起心脏收缩(即心脏跳动)。所以,心电图上的正常心跳节律就叫做窦性心律,其每次跳动的间歇距离基本相等,而且和脉搏的搏动次数是一致的。正常人心跳(脉搏)次数每分钟是60~100次,大于10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小于60次/分为窦性心跳过缓。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窦房结以外的其他部位(即异位,如心房、房室结或心室)的心肌自律性增高或折返而自行独立提前(或额外)发生一次心电兴奋击动,使心跳(脉搏)抢先发生一次搏动,然后出现一较长的间歇期(即心电代?期),令人感到好像心跳(脉搏)停跳了一次。这种现象就叫做早搏。
早搏的种类
一般而言,除了发源于窦房结的窦性早搏属于正常且罕见外,其他常见的有临床意义的,可按异位节律点发出的部位不同而分有三种:①房性早搏----起源于心房。②交界区(房室结)性早搏----发源于心房、心室交界的房室结附近。③室性早搏----发源自心室肌。这三种早搏性质的判定单靠听诊心脏和摸脉搏是不能明确的,必须依靠心电图才能判定。所以有早搏的病人一定要做心电图,必要时加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这不仅能确诊早搏是房性、交界性或室性的类型,还可查出早搏是否多种类,还可检查出早搏是否多源或多形性,是偶发性还是频发性,有否二联律(即每一个正常心跳后即有一次早搏)、三联律(每两个正常并联或搏动后即有一个早搏),有否连串发生或插入性或被阻滞了未能下传的房性早搏等。这些对评价早搏的意义和指导治疗都是有帮助的。
早搏的原因
早搏的原因较复杂,成年人几乎100%都发生过早搏,但不一定都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故早搏的原因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①功能性早搏多为心脏病以外的因素,如紧张、激动、疲劳、缺氧及吸烟、饮酒、浓茶、咖啡等诱发,某些疾病如感染、肠道疾病或肾石发作、甲状腺病、电解质(如血钾、血镁等)或酸碱的失衡,以及对心脏有影响的药物或心导管介入性心脏诊治等均可引起早搏。待病因一消除,则早搏可自行消失。②器质性心脏早搏,老年人尤多见,它可以发生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先心病等,故对老年人的早搏更应注重和监测其变化。
早搏的症状
偶发的单个性早搏,几乎人人皆有过;由于它不影响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故可无任何症状,较敏感者有时可偶感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肌跳不规则或心跳会有暂时停跳一下的漏搏感觉。而频发或连续发生的早搏,特别是原有心脏器质性疾病者可使心排血量下降,导致生命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减少,故除上述心慌、心悸等症状更显著外,还可表现有乏力、胸闷、气短、头昏甚至引发心绞痛等。连续的室性早搏(5~6次以上)可形成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甚至转变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早搏的临床意义
偶发性早搏常见于健康青年人,不能作为心脏病的证据,多无重大意义。但频发的早搏或并联或连串发生的早搏,尤以多源性或发生于老年人则提示有病态意义。如要估计其危害的严重性,则必须综合患者的体检和心脏体征、心电图的全面情况予以综合考究,例如频繁房性早搏发生在风心二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甲亢病或冠心病者,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前兆。较多的室性早搏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者,则可能演变成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宜特别警惕。至于因感染或药物毒性引起心肌损害而导致的早搏则应分别控制感染源和及时停药。
早搏的疗治措施
原则上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对偶发单个的早搏,没有不舒适的自觉症状,又无心脏病证据的所谓功能性良性早搏,可不予治疗,只需正确对待,消除顾虑,杜绝前面所述及的各种诱发因素。吸烟、饮酒诱发者应戒烟限酒,疲劳、紧张、激动所致者应劳逸结合,心态平静。因感染、胆或肾结石绞痛或甲亢等疾病引起的,应针对该病治疗。对有电解质(低钾等)和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者应予纠正。缺氧者应输补氧气。药物(如洋地黄等)引起者应停该药。为缓解病发顾虑,必要时可视情况适当用点镇静安神剂(如安定类药物)。
对自觉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又频繁发作的早搏(多于75次/分钟)或构成二联律或三联律的,甚或并联或连串发生的、或多形性室性早搏,特别是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和老年人,应积极考虑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有心律平、美西律(慢心律)、?茁-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等)、安他唑啉、丙吡胺、胺碘酮等对房性或室性早搏均有效。还有维拉帕来(异搏定)对房性早搏有效,还有普鲁卡因胺、乙码噻嗪(莫里西嗪)、室胺卡因(妥卡尼)等对室性早搏均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可治疗心律失常(包括早搏)的药物,也可能导致其他心律失常,故药物应用的选择和用法、剂量等都必须在医师选择、指导和配合下慎用,并定期作心脏检测和心电图监护。处方不可自作主张,擅自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