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产学研结合既是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有机统一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科学界定产学研结合内涵的基础上,紧密联系重庆工学院产学研结合办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学研结合的具体体现,以及取得的成效,为地方高校实现特色发展、多模式发展、互惠共赢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地方高校 办学思想 可持续发展 途径
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有效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国高等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虽然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很多高校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没有形成良性运行的机制和模式,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由于盲目照搬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办学模式,往往制约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产学研结合的科学内涵
产学研结合这种教育模式源于19世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安提亚克大学,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不少国家都有较大的发展,并在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两大方面已发挥出独特的优势。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UNISPAR(大学、企业、科技合作)计划,认为大学和企业的合作能够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做出卓越贡献,因而应该鼓励高校更多地参与工业化进程,吸引工业界与大学、企业、研究所合作发展。但是,在国内人们往往片面地将产学研结合或产学研一体化曲解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产品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忽略了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导致很多地方高校很难落实这项工作。事实上,所谓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生产单位、科研单位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或活动,其精神实质是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将学校的三大职能贯通起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因而有人称之为“学研产合作”。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高校应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了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高校必须与科研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紧密结合,根据其对人才的需求来制订培养方案,选聘和培训教师,并且把学生放到第一线去,甚至与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人才,才能达到培养目的。同时,产学研合作还包括高校积极与产业界及科研院所合作,推进高校科研机构进入企业,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根据科技发展、社会潜在需求,以及自身的研究成就,开辟新的教学和科研方向,推进高校的学术研究,形成各校的特色学科和特色科技成果。需要说明的是,不可能所有高校推行产学研结合都采取同一个模式,而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以选择以某一方面的合作为主。
二、重庆工学院“产学研结合”办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重庆工学院始建于1940年,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隶属于重庆市管理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发扬“产学研结合”的优良传统,竭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使其不断深化、改革,融入时代内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1.注重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是我校优良的办学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重庆成为陪都,大量兵工厂内迁至重庆周围,迫切需要培养技术人才,当时的兵工署举办了一所技术学校,即为重庆工学院前身。学校创办之初,首任校长李承干就提出以“培植优良之技工”为宗旨,主张理论学习和操作实习并重,实行工读制,即学生一日做工、一日读书,并设有专门的实习场所和实习指导教师。1950年,学校开始设立专门的实习工厂,并把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列入教学计划。1958年,学校提出了“一主二从三结合”原则,即以教学为主,生产和科研服从教学,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文革”中期,因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改为兵工厂,但其间仍作为兵器工业部在西南地区研制高新武器和培训技术骨干、管理干部的基地。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客观上丰富了教师从事科研和生产劳动的经历,为重庆工学院复校后推进产学研结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是重庆工学院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要求,谋生存、求发展的主动选择。重庆工学院自1985年恢复办学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发展举步维艰,到了1994年,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仍然十分脆弱。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原主管部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正处于艰难的“军转民”第二次创业,全行业亏损、债台高筑,对我校的恢复重建只能是爱多助少(1986年至1992年国家教育事业拨款年均只有250万元)。此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全面启动,也给我校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3.地方经济与行业经济紧密交织,为重庆工学院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重庆工学院是西南地区惟一具有兵工历史的普通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与兵工行业尤其是西南兵工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深厚的情谊,兵工行业早已成为重庆工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沃土,重庆工学院也已成为兵工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毕业生中不少人成为兵工行业的领导干部和技术、管理骨干,这是我校潜在的资源和优势。同时,重庆工学院地处重庆,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重庆是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兵器工业的集结重镇,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以兵器工业为龙头和主力军的汽车产业现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和重庆直辖市的成立,重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呈现空前的良好发展势头,正朝着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教育高地”、“世界摩托车都”、“西部汽车城”等发展目标昂首迈进。这为重庆工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
三、重庆工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具体体现
1.广泛开展联合办学,聚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重庆工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主动出击,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合办学,先后创办了车辆工程学院、西南国土管理学院、万友商贸旅游学院、香港星照汽车学院、商贸信息学院、重庆汽车学院等等,这些办学形式为重庆工学院注入联办资金数千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受国际国内高校合并、改革潮流的推动,重庆工学院与毗邻的重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进行了实质性的合并,并征地1700余亩新建了花溪校区,拓展了发展空间。此外,我校在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推动了学科专业建设和改革,2003年开始步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行列。近10年来,学校还分别与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在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办学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2.积极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在服务中寻求支持和发展。一方面,重庆工学院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与重庆地区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除与重庆市各区县开展一系列科技教育项目合作,促进区县经济发展之外,重庆工学院先后与重庆大学等共建科技部“激光快速原形及模具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与重庆市光机所等单位共建“激光快速原型及模具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与重庆市财政局共建“重庆市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与重庆市人事局共建“重庆市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与西南兵工局和美国EDS公司共建“汽车摩托车CAD/CAM/CAE培训中心”等等,合作经费上亿元,联合搭建科技平台,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切实提升了重庆地方支柱产业产品的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重庆工学院围绕兵工企事业单位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等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与咨询服务。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还有力地促进了校办产业的发展,学校车辆电器总厂主动纳入重庆市“两车”发展的框架,现已形成年产磁电机点火系统和汽车、摩托车发电机整流调节器60万套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2亿多元,创利润3000多万元,成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更为重要的是,重庆工学院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重庆地区和兵工行业一直是重庆工学院最主要的生源基地、就业基地、培训基地,每年都有50%左右的生源、毕业生分布于重庆地区和兵工行业,并为重庆地区和兵工行业培训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办学,学校进一步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互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为重庆工学院有的放矢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一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促进了学科专业调整与改造。复校初期,重庆工学院根据兵器工业的发展需要,主要设置了一些兵工行业和重庆地区急需的传统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重庆作为重工业城市、西南地区物流中心对各类人才的需求,1994年后,重庆工学院逐步新设了一批应用性较强的工学、管理学专业,从而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和行业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二是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通过召开“厂校共商专业人才培养座谈会”、走访用人单位、毕业生质量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联合办学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完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在产学研结合中加强了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校遇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求发展”的思路,广泛发动师生到企事业单位搞科技服务、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建立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进而开辟校外实习基地,让更多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技术人员一起解决技术难题或者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训练。四是通过产学研结合,既促进教师有更多机会深入企事业单位、贴近现实进行社会实践,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又加强了学校与西南地区、兵工行业的人才交流和信息交流,为学校引入了各种先进的思想观念、独到的学术见解,积聚了较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力量。
三、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原则与启示
从重庆工学院近些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产学研结合的成功运作实现了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双赢互惠、共谋发展的格局,为我国地方高校改革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地方高校在推行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必须坚持互利互惠、多模式发展和特色发展等多项基本原则。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讲,产学研结合也是一种经济合作行为,只有自愿才有动力,只有互惠才有引力,只有共赢才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适应企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法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参与各方都应受到责任和义务的约束,切实保障参与各方都能受益,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其次,产学研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既取决于各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取决于高校自身发展的程度,具体情况不同,合作的方式也就不可能相同,因而不能将产学研结合机械地理解为某种固定模式。既可以引进、借鉴国内外已有模式,也可以根据国情、校情、地区和行业特点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其它模式。再次,特色是地方高校的命根子,没有特色就很难立足于社会。很多地方高校都有不同特长的专家、教授、学者和学生,发展定位不同,专业、学科各有优势,如果高校找准了自己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点,摆正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必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必然会走出具有各自特色的产学研结合办学道路。
产学研结合需要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固然离不开政府、法律等这些外部因素的保障,但更有赖于学校和企业内部的动力支撑。当然,为了避免受到迷信名校、急功近利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也要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拿来主义,盲目地仿效名校的经验,在寻求合作对象时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急于求成、照搬照抄,忽视参与各方的特点、地域、行业差别,使产学研结合步入歧途;二是过分强调直接经济价值,片面追求本单位或小集团利益,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培养及对社会发展大局的影响,陷入拜金主义泥潭中。只有利益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才能成为参与各方的自觉行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合作,才能真正建立起互惠双赢、共谋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罗焰: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11):24~27
[2]刘全利:现代大学理念与地方院校的办学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5,(6):29~30
[3]康君奇:高等学校实施产学研结合刍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6,(6):21~23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地方高校 办学思想 可持续发展 途径
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有效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国高等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虽然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很多高校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没有形成良性运行的机制和模式,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由于盲目照搬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办学模式,往往制约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产学研结合的科学内涵
产学研结合这种教育模式源于19世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安提亚克大学,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不少国家都有较大的发展,并在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两大方面已发挥出独特的优势。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UNISPAR(大学、企业、科技合作)计划,认为大学和企业的合作能够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做出卓越贡献,因而应该鼓励高校更多地参与工业化进程,吸引工业界与大学、企业、研究所合作发展。但是,在国内人们往往片面地将产学研结合或产学研一体化曲解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产品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忽略了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导致很多地方高校很难落实这项工作。事实上,所谓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生产单位、科研单位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或活动,其精神实质是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将学校的三大职能贯通起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因而有人称之为“学研产合作”。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高校应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了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高校必须与科研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紧密结合,根据其对人才的需求来制订培养方案,选聘和培训教师,并且把学生放到第一线去,甚至与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人才,才能达到培养目的。同时,产学研合作还包括高校积极与产业界及科研院所合作,推进高校科研机构进入企业,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根据科技发展、社会潜在需求,以及自身的研究成就,开辟新的教学和科研方向,推进高校的学术研究,形成各校的特色学科和特色科技成果。需要说明的是,不可能所有高校推行产学研结合都采取同一个模式,而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以选择以某一方面的合作为主。
二、重庆工学院“产学研结合”办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重庆工学院始建于1940年,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隶属于重庆市管理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发扬“产学研结合”的优良传统,竭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使其不断深化、改革,融入时代内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1.注重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是我校优良的办学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重庆成为陪都,大量兵工厂内迁至重庆周围,迫切需要培养技术人才,当时的兵工署举办了一所技术学校,即为重庆工学院前身。学校创办之初,首任校长李承干就提出以“培植优良之技工”为宗旨,主张理论学习和操作实习并重,实行工读制,即学生一日做工、一日读书,并设有专门的实习场所和实习指导教师。1950年,学校开始设立专门的实习工厂,并把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列入教学计划。1958年,学校提出了“一主二从三结合”原则,即以教学为主,生产和科研服从教学,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文革”中期,因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改为兵工厂,但其间仍作为兵器工业部在西南地区研制高新武器和培训技术骨干、管理干部的基地。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客观上丰富了教师从事科研和生产劳动的经历,为重庆工学院复校后推进产学研结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是重庆工学院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要求,谋生存、求发展的主动选择。重庆工学院自1985年恢复办学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发展举步维艰,到了1994年,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仍然十分脆弱。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原主管部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正处于艰难的“军转民”第二次创业,全行业亏损、债台高筑,对我校的恢复重建只能是爱多助少(1986年至1992年国家教育事业拨款年均只有250万元)。此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全面启动,也给我校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3.地方经济与行业经济紧密交织,为重庆工学院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重庆工学院是西南地区惟一具有兵工历史的普通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与兵工行业尤其是西南兵工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深厚的情谊,兵工行业早已成为重庆工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沃土,重庆工学院也已成为兵工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毕业生中不少人成为兵工行业的领导干部和技术、管理骨干,这是我校潜在的资源和优势。同时,重庆工学院地处重庆,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重庆是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兵器工业的集结重镇,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以兵器工业为龙头和主力军的汽车产业现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和重庆直辖市的成立,重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呈现空前的良好发展势头,正朝着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教育高地”、“世界摩托车都”、“西部汽车城”等发展目标昂首迈进。这为重庆工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
三、重庆工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具体体现
1.广泛开展联合办学,聚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重庆工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主动出击,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合办学,先后创办了车辆工程学院、西南国土管理学院、万友商贸旅游学院、香港星照汽车学院、商贸信息学院、重庆汽车学院等等,这些办学形式为重庆工学院注入联办资金数千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受国际国内高校合并、改革潮流的推动,重庆工学院与毗邻的重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进行了实质性的合并,并征地1700余亩新建了花溪校区,拓展了发展空间。此外,我校在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推动了学科专业建设和改革,2003年开始步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行列。近10年来,学校还分别与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在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办学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2.积极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在服务中寻求支持和发展。一方面,重庆工学院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与重庆地区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除与重庆市各区县开展一系列科技教育项目合作,促进区县经济发展之外,重庆工学院先后与重庆大学等共建科技部“激光快速原形及模具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与重庆市光机所等单位共建“激光快速原型及模具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与重庆市财政局共建“重庆市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与重庆市人事局共建“重庆市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与西南兵工局和美国EDS公司共建“汽车摩托车CAD/CAM/CAE培训中心”等等,合作经费上亿元,联合搭建科技平台,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切实提升了重庆地方支柱产业产品的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重庆工学院围绕兵工企事业单位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等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与咨询服务。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还有力地促进了校办产业的发展,学校车辆电器总厂主动纳入重庆市“两车”发展的框架,现已形成年产磁电机点火系统和汽车、摩托车发电机整流调节器60万套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2亿多元,创利润3000多万元,成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更为重要的是,重庆工学院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重庆地区和兵工行业一直是重庆工学院最主要的生源基地、就业基地、培训基地,每年都有50%左右的生源、毕业生分布于重庆地区和兵工行业,并为重庆地区和兵工行业培训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办学,学校进一步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互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为重庆工学院有的放矢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一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促进了学科专业调整与改造。复校初期,重庆工学院根据兵器工业的发展需要,主要设置了一些兵工行业和重庆地区急需的传统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重庆作为重工业城市、西南地区物流中心对各类人才的需求,1994年后,重庆工学院逐步新设了一批应用性较强的工学、管理学专业,从而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和行业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二是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通过召开“厂校共商专业人才培养座谈会”、走访用人单位、毕业生质量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联合办学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完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在产学研结合中加强了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校遇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求发展”的思路,广泛发动师生到企事业单位搞科技服务、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建立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进而开辟校外实习基地,让更多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技术人员一起解决技术难题或者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训练。四是通过产学研结合,既促进教师有更多机会深入企事业单位、贴近现实进行社会实践,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又加强了学校与西南地区、兵工行业的人才交流和信息交流,为学校引入了各种先进的思想观念、独到的学术见解,积聚了较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力量。
三、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原则与启示
从重庆工学院近些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产学研结合的成功运作实现了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双赢互惠、共谋发展的格局,为我国地方高校改革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地方高校在推行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必须坚持互利互惠、多模式发展和特色发展等多项基本原则。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讲,产学研结合也是一种经济合作行为,只有自愿才有动力,只有互惠才有引力,只有共赢才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适应企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法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参与各方都应受到责任和义务的约束,切实保障参与各方都能受益,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其次,产学研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既取决于各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取决于高校自身发展的程度,具体情况不同,合作的方式也就不可能相同,因而不能将产学研结合机械地理解为某种固定模式。既可以引进、借鉴国内外已有模式,也可以根据国情、校情、地区和行业特点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其它模式。再次,特色是地方高校的命根子,没有特色就很难立足于社会。很多地方高校都有不同特长的专家、教授、学者和学生,发展定位不同,专业、学科各有优势,如果高校找准了自己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点,摆正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必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必然会走出具有各自特色的产学研结合办学道路。
产学研结合需要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固然离不开政府、法律等这些外部因素的保障,但更有赖于学校和企业内部的动力支撑。当然,为了避免受到迷信名校、急功近利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也要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拿来主义,盲目地仿效名校的经验,在寻求合作对象时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急于求成、照搬照抄,忽视参与各方的特点、地域、行业差别,使产学研结合步入歧途;二是过分强调直接经济价值,片面追求本单位或小集团利益,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培养及对社会发展大局的影响,陷入拜金主义泥潭中。只有利益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才能成为参与各方的自觉行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合作,才能真正建立起互惠双赢、共谋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罗焰: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11):24~27
[2]刘全利:现代大学理念与地方院校的办学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5,(6):29~30
[3]康君奇:高等学校实施产学研结合刍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6,(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