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通化市正着手于全面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途径,大力开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等智慧农业项目,这一决策会特别有效的促进整个通化地区的智慧农业发展,同时也会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本文根据通化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列出优点与缺点,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通化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不断普及,农业信息化发展、远程精准管控、省工提质增效等传统农业不具备的优势逐步在智慧农业中凸显,发展智慧农业是今后瓜州农业发展的难点,也是必然趋势[1]。过去的几年中,在通化省委、省政府及市政府的坚持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通化市政府带领人民把加强农村经济实力、提高整个通化地区智慧农业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设立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并抓住国家对新农业农村建设的机遇,推进促改革、惠民生等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计划,不断强化农村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基础性的农业进一步夯实。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使旅游业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改善与提高,新增省市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等,突出中心城区旅游发展,围绕打造“红色之城,康养通化”品牌。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化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我把通化市智慧农业目前情况主要分为优势和劣势两大点,并逐一分析。
1通化市智慧农业发展优势
1.1通化农业先天资源较好
吉林省位于东三省最中间的位置,同时吉林省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通化市是位于吉林省东南方向的一座中心城市,也是中国东北区域不可或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通化市以药业、葡萄酒业以及钢铁行业而闻名,有很多我们较为熟悉的公司都是出自这里。放眼来看整个通化地区包含两个区,分别是东昌区和二道江区,包含两个县级市,分别是集安市和梅河口市,包含三个县城,分别是辉南县、柳河县和通化县。在2018年通化市、辉南县分别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魅力文旅发展潜力城市”“优秀魅力城市”集安市入选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荣获中国气候旅游市称号。整个通化地区总耕地面积大约为1.5698×106公顷,总人数大约在232万人,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68公顷,通过研究数据我们可以得出通化市在耕地面积的发展上占一定的优势。通化四季分明、各有千秋,春季的通化是贺知章笔下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夏季的通化是杨万里笔下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秋季的通化是程颢笔下的“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冬季的通化是陆游笔下的“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根据最新的通化气象台年观测资料特征统计值显示,通化地区最高气温为36.1℃,最低气温为-38.7℃,气温比较稳定,周期性较为明显,主要灾害性天气是低温冷害、早霜、干旱、风雹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这座小城产出许多了珍贵的药材,有动植物类型的药物,也有矿物药,我们已经熟知的植物系药材有人参、贝母、五味子和天麻等,熟知的动物系药材有林蛙、蜜蜂和鹿茸等。在通化山菜尤其出名,有蕨菜、蒲公英、桔梗、元蘑等190多种山菜。通化地区土地肥沃,特色的黑土地很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整个通化市来说,目前大豆和玉米是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品种,这也坐实了大豆之乡的荣誉称号。综上所述,通化农业先天资源较好,很适合智慧农业的发展,智慧农业的发展会为当地经济带来实质性的变革。
1.2通化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可观
随着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被深入推进,不过相对于发达城市,通化市在智慧农业发面的发展还是有待提高的,尤其是在创新方面一直发展的较为缓慢。2015年1月开始全国开始逐步实施“精准扶贫”这一政策,这一政策是落实使本市农村地区对农业的发展更加有动力了。但是由于农村多年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对农民来说更加较为熟悉,所以智慧农业的推广进程相对就会缓慢些。二十一世纪以后整个通化地区务农人员学历都明显提升,网络的广泛性也让农户和农民对农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学习诉求,让他们明白了智慧农业对于现代化的今天是多么重要,明白了智慧农业是当前实现各地区精准脱贫的关键,所以我认为在当下这样恰当的时机下展开通化市智慧农业的普及与发展是一件必要的举措和一个合理的计划。特色智慧农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在通化市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展漏头角,其中为代表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大放异彩,在农村振兴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是中流砥柱。
通化市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另外不同模式的农业合作社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总体是通过有能力者带领,龙头拔尖企业带动,自由合作经营,不断完善自我服务等形式,在规模化序列化经营,帮助小农户链接大市场,推进了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農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2],所以通化市农业生产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最近几年通化市紧跟时代脚步,在日常农业生产中植入“互联网+”把信息化技术和基础农业设施和正常农业劳动相结合,实现了精准的智能化管理农业生产,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以及资源利用率和精确率。形成一套“公司+农户+客商”的科学运行模式。通化市农业经济发展优势之一是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可以把地区农业发展作为通化智慧农业中重点开发的领域,这会体现出特色农业产品在农业市场中的绝对优势。
2 通化市智慧农业发展劣势
2.1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通化市是一座并不发达的小城,所以在农业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地区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这也是导致通化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智慧农业在农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涵盖了整个农林牧渔业,而畜牧兽医站就是对于畜牧业来说的最佳后勤场所,为畜牧的安全与健康提供了保障。整个通化市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相对缓慢,这无疑是在当地发展智慧农业的劣势。
2.2播种面积逐渐呈下滑趋势
智慧农业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农业的,想要发展农业断然与耕地资源脱不了关系,而耕地资源与播种面积是息息相关的。从实际情况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通化地区的农村区域土地流转还依旧处于自发阶段,标准又有效的市场制度还没完全建立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较为混乱,中介服务组织整体服务欠缺,这会使农业工作者的工作就业面变窄,流转的土地规模也较小,村庄的土地流转不系统不规范,受政府影响的一些企业对流转中的土地进行非农化管理,同时对种植不是粮食作物的土地也在被同时监管经营着,这大大严重的破坏了土地,间接损害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根本利益和农业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军,康波.瓜州县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1):79-81.
[2]王孟玉.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新农业,2021(12):89.
作者简介:
燕子菲,1993年出生,女,汉族,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通化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不断普及,农业信息化发展、远程精准管控、省工提质增效等传统农业不具备的优势逐步在智慧农业中凸显,发展智慧农业是今后瓜州农业发展的难点,也是必然趋势[1]。过去的几年中,在通化省委、省政府及市政府的坚持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通化市政府带领人民把加强农村经济实力、提高整个通化地区智慧农业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设立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并抓住国家对新农业农村建设的机遇,推进促改革、惠民生等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计划,不断强化农村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基础性的农业进一步夯实。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使旅游业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的改善与提高,新增省市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等,突出中心城区旅游发展,围绕打造“红色之城,康养通化”品牌。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化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我把通化市智慧农业目前情况主要分为优势和劣势两大点,并逐一分析。
1通化市智慧农业发展优势
1.1通化农业先天资源较好
吉林省位于东三省最中间的位置,同时吉林省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通化市是位于吉林省东南方向的一座中心城市,也是中国东北区域不可或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通化市以药业、葡萄酒业以及钢铁行业而闻名,有很多我们较为熟悉的公司都是出自这里。放眼来看整个通化地区包含两个区,分别是东昌区和二道江区,包含两个县级市,分别是集安市和梅河口市,包含三个县城,分别是辉南县、柳河县和通化县。在2018年通化市、辉南县分别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魅力文旅发展潜力城市”“优秀魅力城市”集安市入选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荣获中国气候旅游市称号。整个通化地区总耕地面积大约为1.5698×106公顷,总人数大约在232万人,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68公顷,通过研究数据我们可以得出通化市在耕地面积的发展上占一定的优势。通化四季分明、各有千秋,春季的通化是贺知章笔下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夏季的通化是杨万里笔下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秋季的通化是程颢笔下的“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冬季的通化是陆游笔下的“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根据最新的通化气象台年观测资料特征统计值显示,通化地区最高气温为36.1℃,最低气温为-38.7℃,气温比较稳定,周期性较为明显,主要灾害性天气是低温冷害、早霜、干旱、风雹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这座小城产出许多了珍贵的药材,有动植物类型的药物,也有矿物药,我们已经熟知的植物系药材有人参、贝母、五味子和天麻等,熟知的动物系药材有林蛙、蜜蜂和鹿茸等。在通化山菜尤其出名,有蕨菜、蒲公英、桔梗、元蘑等190多种山菜。通化地区土地肥沃,特色的黑土地很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整个通化市来说,目前大豆和玉米是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品种,这也坐实了大豆之乡的荣誉称号。综上所述,通化农业先天资源较好,很适合智慧农业的发展,智慧农业的发展会为当地经济带来实质性的变革。
1.2通化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可观
随着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被深入推进,不过相对于发达城市,通化市在智慧农业发面的发展还是有待提高的,尤其是在创新方面一直发展的较为缓慢。2015年1月开始全国开始逐步实施“精准扶贫”这一政策,这一政策是落实使本市农村地区对农业的发展更加有动力了。但是由于农村多年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对农民来说更加较为熟悉,所以智慧农业的推广进程相对就会缓慢些。二十一世纪以后整个通化地区务农人员学历都明显提升,网络的广泛性也让农户和农民对农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学习诉求,让他们明白了智慧农业对于现代化的今天是多么重要,明白了智慧农业是当前实现各地区精准脱贫的关键,所以我认为在当下这样恰当的时机下展开通化市智慧农业的普及与发展是一件必要的举措和一个合理的计划。特色智慧农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在通化市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展漏头角,其中为代表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大放异彩,在农村振兴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是中流砥柱。
通化市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另外不同模式的农业合作社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总体是通过有能力者带领,龙头拔尖企业带动,自由合作经营,不断完善自我服务等形式,在规模化序列化经营,帮助小农户链接大市场,推进了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農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2],所以通化市农业生产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最近几年通化市紧跟时代脚步,在日常农业生产中植入“互联网+”把信息化技术和基础农业设施和正常农业劳动相结合,实现了精准的智能化管理农业生产,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以及资源利用率和精确率。形成一套“公司+农户+客商”的科学运行模式。通化市农业经济发展优势之一是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可以把地区农业发展作为通化智慧农业中重点开发的领域,这会体现出特色农业产品在农业市场中的绝对优势。
2 通化市智慧农业发展劣势
2.1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通化市是一座并不发达的小城,所以在农业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地区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这也是导致通化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智慧农业在农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涵盖了整个农林牧渔业,而畜牧兽医站就是对于畜牧业来说的最佳后勤场所,为畜牧的安全与健康提供了保障。整个通化市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相对缓慢,这无疑是在当地发展智慧农业的劣势。
2.2播种面积逐渐呈下滑趋势
智慧农业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农业的,想要发展农业断然与耕地资源脱不了关系,而耕地资源与播种面积是息息相关的。从实际情况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通化地区的农村区域土地流转还依旧处于自发阶段,标准又有效的市场制度还没完全建立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较为混乱,中介服务组织整体服务欠缺,这会使农业工作者的工作就业面变窄,流转的土地规模也较小,村庄的土地流转不系统不规范,受政府影响的一些企业对流转中的土地进行非农化管理,同时对种植不是粮食作物的土地也在被同时监管经营着,这大大严重的破坏了土地,间接损害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根本利益和农业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军,康波.瓜州县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1):79-81.
[2]王孟玉.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新农业,2021(12):89.
作者简介:
燕子菲,1993年出生,女,汉族,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