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要创设高效课堂,就得像丹麦当代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所说的那样“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如何投入?我觉得,关键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语言表达技巧。这就要我们在课堂上巧妙设计问题,激活其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众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现场与实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提问方式:
一.逐层递进式提问
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梯度,像“爬楼梯”一样,让学生从易到难逐层思考。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可依次设计以下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善变)其“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变得快而蠢)他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宗”是什么?(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是什么因素使他一变再变?(将军的威势)作者讽刺的仅仅是一个将军或者一个警官吗?(作者讽刺的锋芒不是简单地指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直指造成这种病态的根源——专制的沙皇反动统治)
这样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把人物形象、文章主题分析得深刻透彻。
二.启发诱导式提问
当学生思维随着文章内容的学习趋于平静的时候,用启发式提问,犹如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例如: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小说《甜甜的泥土》结尾这样写道:“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这里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想想:小亮妈妈把糖裹在怀里都没化,怎么一夜之间地温回升,竟然高过人的体温(37度左右)呢?这现实吗?学生一定说不现实,老师追问:文章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学生思考,老师接着启发:我们暂且不管地温回升奶糖融化是否现实,这留给同学们课下去实验去考证。现在我们只是从文学角度分析小说这样的结尾具有怎样的特点?生:出乎意料、耐人寻味;师:为什么说出乎意料、耐人寻味呢?生:作者让奶糖融入大地,告诉我们至亲至爱,像大地一样宽广,它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老师总结:同学们理解得很透彻,文章结尾,作者别出心裁,奶糖融入泥土,变成了“甜甜的泥土”这一新奇的构想,提升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形象地告诉我们“亲情无价亲情无限”。
这样的启发式提问,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自觉形成。
三.总结对比式提问
总结对比式提问激发学生对与内容有一定联系的文章的主题、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类比或对比分析,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写于贬谪期间,都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可以让学生联系相关内容,具体比较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并说说哪一位的思想更值得赞赏。
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古代政治家以民为本的高尚思想,也有了对相关文章进行对比分析的自觉性,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情境追踪式提问
即创设情境,以一个问题为起点,沿着一条思路追踪提问。例如《孔乙己》中对课文多次描写“笑”的含义理解,可用下列方式提问。
教师讲述、提问:课文多次写到笑,你能体味笑背后的辛酸吗?假如你生活在孔已己的周围,你会怎么做,联系下列问题想一想:
1、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
2、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
3、体会“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何艺术效果?
追踪式提问逐层解析,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展开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挖掘,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答题习惯。
五.探究讨论式提问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的分析,使思维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
例如《范进中举》中,情节发展到范进喜极至疯,众人束手无策,有一个报录的人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办法奏效,救了范进。针对这个情节,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讨论:作者让报录人提出解救范进的办法,有没有值得回味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总结:这样安排对揭示主题有更深更广的意义,说明当时痴迷功名的人很多,他们历尽坎坷一旦实现愿望,喜极而疯的现象很普遍,这种现象报录人看得多了,所以很自然的提出了解救办法。
再如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题: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学生讨论后总结:三味书屋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地位了”。可见三味书屋培养出来的人,却是这样的趋炎附势,这样的批判是深刻有力的。这就使学生思维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
六.转换迁移式提问
想问甲问题,先从乙问题开始,达到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效果。例如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名作,所包含的主题意义重大:作者真诚地赞扬了孩子们率真自然的天性,同时抒发了自己想回到童年的愿望。要让学生感悟这样的主题,从他们的年龄角度来说,确有一定难度,联系到这是一篇书序,是作者为《子恺画集》写的序,我设计问题如下:《子恺画集》这部画集的名字太平淡,你能联系这篇序的内容给画集换个名字吗?学生思考讨论后会有这样的新名字出现:《黄金时代》《金色童年》《纯真时代》《蜘蛛网落花》《舐犊情深》。通过换标题的形式,同学们理解了这些画作中包含着作者对孩子们率真自然天性的赞扬,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主旨。
七.拓展发散式提问
拓展发散式提问可以让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扩大视野、启迪智慧。
例如学习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咏雪兼送别的诗歌,又是一首边塞诗,学完这首诗,可以就势提问:大家还学过或者知道哪些咏雪诗、送别诗、边塞诗。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把不同风格的送别诗进行对比,如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表达诗人对友人去处的向往,诸如此类,举一反三,从而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是不够的,要让提问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得让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问的方法,教师应巧妙设计,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学的乐趣所在!
倪自稳,教师,现居江苏大丰。
参考众多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现场与实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提问方式:
一.逐层递进式提问
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梯度,像“爬楼梯”一样,让学生从易到难逐层思考。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可依次设计以下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善变)其“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变得快而蠢)他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宗”是什么?(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是什么因素使他一变再变?(将军的威势)作者讽刺的仅仅是一个将军或者一个警官吗?(作者讽刺的锋芒不是简单地指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直指造成这种病态的根源——专制的沙皇反动统治)
这样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把人物形象、文章主题分析得深刻透彻。
二.启发诱导式提问
当学生思维随着文章内容的学习趋于平静的时候,用启发式提问,犹如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例如: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小说《甜甜的泥土》结尾这样写道:“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这里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想想:小亮妈妈把糖裹在怀里都没化,怎么一夜之间地温回升,竟然高过人的体温(37度左右)呢?这现实吗?学生一定说不现实,老师追问:文章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学生思考,老师接着启发:我们暂且不管地温回升奶糖融化是否现实,这留给同学们课下去实验去考证。现在我们只是从文学角度分析小说这样的结尾具有怎样的特点?生:出乎意料、耐人寻味;师:为什么说出乎意料、耐人寻味呢?生:作者让奶糖融入大地,告诉我们至亲至爱,像大地一样宽广,它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老师总结:同学们理解得很透彻,文章结尾,作者别出心裁,奶糖融入泥土,变成了“甜甜的泥土”这一新奇的构想,提升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形象地告诉我们“亲情无价亲情无限”。
这样的启发式提问,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自觉形成。
三.总结对比式提问
总结对比式提问激发学生对与内容有一定联系的文章的主题、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类比或对比分析,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写于贬谪期间,都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可以让学生联系相关内容,具体比较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并说说哪一位的思想更值得赞赏。
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古代政治家以民为本的高尚思想,也有了对相关文章进行对比分析的自觉性,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情境追踪式提问
即创设情境,以一个问题为起点,沿着一条思路追踪提问。例如《孔乙己》中对课文多次描写“笑”的含义理解,可用下列方式提问。
教师讲述、提问:课文多次写到笑,你能体味笑背后的辛酸吗?假如你生活在孔已己的周围,你会怎么做,联系下列问题想一想:
1、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
2、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
3、体会“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何艺术效果?
追踪式提问逐层解析,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展开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挖掘,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答题习惯。
五.探究讨论式提问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的分析,使思维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
例如《范进中举》中,情节发展到范进喜极至疯,众人束手无策,有一个报录的人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办法奏效,救了范进。针对这个情节,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讨论:作者让报录人提出解救范进的办法,有没有值得回味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总结:这样安排对揭示主题有更深更广的意义,说明当时痴迷功名的人很多,他们历尽坎坷一旦实现愿望,喜极而疯的现象很普遍,这种现象报录人看得多了,所以很自然的提出了解救办法。
再如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题: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学生讨论后总结:三味书屋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地位了”。可见三味书屋培养出来的人,却是这样的趋炎附势,这样的批判是深刻有力的。这就使学生思维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
六.转换迁移式提问
想问甲问题,先从乙问题开始,达到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效果。例如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名作,所包含的主题意义重大:作者真诚地赞扬了孩子们率真自然的天性,同时抒发了自己想回到童年的愿望。要让学生感悟这样的主题,从他们的年龄角度来说,确有一定难度,联系到这是一篇书序,是作者为《子恺画集》写的序,我设计问题如下:《子恺画集》这部画集的名字太平淡,你能联系这篇序的内容给画集换个名字吗?学生思考讨论后会有这样的新名字出现:《黄金时代》《金色童年》《纯真时代》《蜘蛛网落花》《舐犊情深》。通过换标题的形式,同学们理解了这些画作中包含着作者对孩子们率真自然天性的赞扬,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主旨。
七.拓展发散式提问
拓展发散式提问可以让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扩大视野、启迪智慧。
例如学习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咏雪兼送别的诗歌,又是一首边塞诗,学完这首诗,可以就势提问:大家还学过或者知道哪些咏雪诗、送别诗、边塞诗。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把不同风格的送别诗进行对比,如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表达诗人对友人去处的向往,诸如此类,举一反三,从而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是不够的,要让提问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得让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问的方法,教师应巧妙设计,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学的乐趣所在!
倪自稳,教师,现居江苏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