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功是炫目的,失败也是无悔的,只要付出了真情,得与失又有谁能简单评定。7.62毫米66—136步枪,多么陌生的名字,然而在编者听完它的故事后,却有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想像着当初的它在与现在的8l式步枪同台竞武时,是如何耀花了众多专家的眼睛。种种原因,使它失去了继续前行的机会,最终作为一种技术储备尘封在档案馆。30多年过去,如今谈论这支枪的人少了,可私下里,大家依然认为它是当时技术含量较高的一支步枪。尽管它没有得到任何荣誉,甚至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编者看它却如“无冕之王”。谨将此文献给那些为了它付出满腔热血而至今仍默默无闻的专家们,献给所有无私的贡献者!
“66—136”的含义
其实“66—136”并不是这支步枪的名称,只是当时一个科研项目的代号。1966年,国家正式下达研制步兵武器的军品科研任务,参与研制的单位组成5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都独立工作,拿出样枪,然后参加统一的选型试验,以确定最终的型号。这次科研活动的成果就是81式步枪。
由于这些样枪都没有正式的名称,为方便科研管理,轻武器界习惯用科研代号来称呼它们,“66—136”便是其中之一。
“66—136”科研项目下达后,当时的主导思想是:在全面完成战技指标的前提下,原理要创新,机构要简化,结构要简单,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自动步枪。为此,科研人员共提出了6个方案,最后选取了药简短后坐自动原理、机头回转闭锁方式的方案。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高潮时期,工厂停工、武斗成风,给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几经周折,在全组人员的努力下,新原理论证、方案设计、样枪加工组装、样枪调试等任务终于完成了。经过几轮改进设计,初样枪加工、调试、技术攻关等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该枪已接近设计定型的阶段,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方案。
该方案样枪的主要特点
该枪为固定有托结构,采用药筒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机头回转闭锁方式。击发机构为回转击锤式,抛壳系统包括弹性抓壳机构和刚性顶壳机构,可单、连发射击。机械瞄准机构为缺口准星式。该枪采用20发直弹匣,机匣、节套、尾铁为冲钢结构,枪托、上下护手为木质结构。
其首创的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独特而新颖,是它最具特色之处。与采用导气式原理的81式自动步枪,甚至是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相比,该枪由于采用了独特的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减少了导气箍、活塞、活塞簧、活塞垫导气箍销、活塞座锁、气体调节器本体、调整卡笋、卡笋簧、调节器定位座、调节器定位座销等12种零件,重量也减少0.15公斤左右,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设计精度较好等优点。时至今日,在全世界制式武器中还没有采用这种原理的枪械。
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
目前国内外自动武器常见的自动原理类型有:自由枪机式,如85式微型冲锋枪、77式手枪等;半自由枪机式,如德国的G 3、法国的 FANAS等;导气式,如中国的81式枪族、95式枪族等;管退式,如法国的“绍沙”轻机枪,中国的54式手枪等管退加导气式,如中国95式12.7高射机枪。
在自动武器设计、制造、装配过程中,为了确保枪管弹膛进入污垢后仍能可靠闭锁,必须在闭锁支承面之间保留闭锁间隙,一般控制在 0.07~0.15毫米的范围之内。击发后,在火药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弹壳底部受压,推动机头向后运动,消除闭锁间隙,迫使机头闭锁支承面与节套闭锁支承面贴合,达到闭锁枪膛的目的。然后,火药气体通过导气孔进入导气装置,推动活塞向后运动,活塞推动机体,机体推动机头旋转开锁,完成后坐自动循环。这就是常见的导气式工作原理。
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是去掉导气装置和活塞,把闭锁间隙由0.07— 0.15毫米增加到0.9—1.13毫米,让机体和机头紧贴。击发时,弹壳推动机头和机体一同后退0.9—1.13毫米距离,机体的速度可达到8米/秒。这时机体所具有的初始动量足以完成开锁、抽壳、压倒击锤后坐到位等机械动作,并能在风沙、泥水恶劣条件下使用。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枪机推弹入膛并闭锁后,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枪弹、机头、机体三者彼此贴合为一体,机头闭锁支承面与节套闭锁支承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即闭锁间隙,此状态为待发状态。击发后,在火药燃气压力的作用下,弹丸向前运动,弹底压力推动弹壳、机头、机体三者一起高速向后运动。当运动到闭锁间隙消除,机头上的闭锁支承面与节套上的闭锁支承面相互贴合,此时弹壳、机头停止运动,机体惯性后退,与机头分离。当机体走完开锁前的自由行程后,通过其上的开锁螺旋面带动机头回转开锁,完成抽壳、抛壳、压倒击锤、后坐到位等动作。然后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机体带动机头复进,抵弹入膛、闭锁,又呈待发状态,准备发射下一枪。一个自动循环过程至此全部完成。
这种工作原理,后来被我国自动武器学科的著名学者和专家于道文教授命名为药简短后坐自动方式,实际上就是机体利用药筒后坐微小距离所获得的能量完成自动循环的原理。国外目前还没有采用这种自动原理的报道。
从这里我们就能清楚看到它与常见的几种自动原理的区别。
自由枪机式和半自由枪机式都是利用膛内火药气体压力直接推动枪机后坐,自由枪机式靠枪机自重和复进簧力延迟开锁,半自由枪机式则要靠一套约束机构延迟开锁。本原理枪机运动的能量来源于药筒短后坐,没有延迟开锁机构,采用刚性闭锁。
导气式武器,枪机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导气系统火药气体压力,而本原理没有导气系统。
管退式武器,枪机后坐运动的能量来源于枪管后退,而本原理枪管固定不动。
由此可见,称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是一种首创的、独特的新自动原理一点也不过分。
66—136的可靠性和精度
该枪在新原理论证和几轮样枪的试制过程中,通过调整闭锁间隙的大小,实现了单发、连发。经过多次试验证明,该枪在常温条件下是可靠的。由于当时受试验条件的限制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其他的环境试验还未进行。不过设计师们还是进行了枪机运动速度的测试。对于机头回转闭锁的自动步枪和轻机枪来说,枪机最大后坐速度达到 7.5米/秒、后坐到位速度达到2.5米/秒,就能保证在常温、低温条件下机构动作可靠,而该枪枪机最大后坐速度达到8米/秒,后坐到位速度达到3米/秒,足以保证在各种温度条件下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为了探讨药筒短后坐原理对射击精度的影响,设计师还特地把63式自动步枪的导气系统去掉,把闭锁间隙加大,改为药筒短后坐自动方式,进行了改前和改后的精度试验。结果是采用药筒短后坐原理的步枪与导气式自动原理的步枪射击精度相当。对于该枪也进行了射击精度试验。试验中的5位射手,除了一号,其他都是从北京军区某部请来的干部、战士,射击距离100米。从试验结果来看,R50和R100虽然都略为偏大,但作为采用新自动原理的新样枪,在各种机构不太完善合理、尚未达到设计完型水平的条件下,应该说其射击精度还是可以的。
采用药筒短后坐的枪的结构特点
其一,弹膛必须开槽。发射时,弹丸离开弹壳口部,火药气体通过弹膛纵向沟槽进入弹壳外壁与弹膛内壁之间,这时弹壳内外受压,压力平衡而不变形,弹壳才能在高压作用下不产生贴膛现象,弹壳才能顺利地向后运动0.9—1.13毫米而不会断裂。 关于弹膛开纵槽也有学问,通常采用电解加工来实现,开槽的数量有6条、8条、12条等,开槽的长度可以是长槽或者短槽,还可以加工成直槽和螺旋槽,如果采用螺旋槽还可以选用不同的经度变化。经过试验优选,最终66—136步枪采用的是12条短直槽,这可使自动机工作平稳,并且弹壳的变形和熏烟现象也较小。
其二,这种工作原理要求机体和机头在击发前瞬间要紧贴,这样才能保证机头和弹壳向后运动时把动量全部传递给机体,否则机体将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动量来实现自动循环动作。这样的条件,在单发射击时很容易保证,但在连发射击时就比较困难。这是因为机体和机头在连发射击时复进到位闭锁后仍有一定的向前动能,机体和机头撞击可能产生机体的反跳。如果在击发瞬间机体反跳没有即时回位到静止状态,这时机体和机头会因分离有间隙而得不到机头的初始动量。因此这种自动原理在设计中,机体要有足够的自由行程来保证,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机体防反跳装置。
该枪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弹膛开槽,发射时火药气体后喷现象难以避免,致使机头和机体被后喷火药气体熏黑,给勤务人员擦拭造成困难。这种情况和德国G3步枪一样。如果采用无锈蚀底火的弹药,情况就好多了。需要说明的是,弹膛开槽对武器内弹道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
其次,机头、节套上闭锁支承面的受力条件变恶劣。前面已经介绍过,击发后,药筒短后坐1毫米左右,机头以8米/秒以上的速度撞击节套,并贴合在一起。机头、节套上的闭锁支承面除受膛内火药气体的静压力外,还要受更大的撞击力。这比不采用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的机头、节套上闭锁支承面受力条件要恶劣得多,因此要适当加大支撑面,改善受力状况。
第三,射频有时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枪机运动速度不稳定引起的。枪机运动速度不稳定又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闭锁间隙大小的不一致性,二是枪机复进到位连续反跳引起机头、机体、枪弹之间接触不实或没有贴合上,导致药筒后坐过程中能量不能有效地传递给机体,使机体后坐速度减少,出现射频不稳定。
这是当时出现的几个技术难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是可以攻克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而留下了遗憾。
66—136参选失败
作为一种新原理,它在很多方面尚不成熟, 因此出现了上述的许多问题。当时的科研工作时间短、任务紧,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符合要求的样枪,设计师们只能在最后的关头不得已放弃了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方案,改用当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导气式”方案。由“药筒短后坐”改成“导气式”其实很简单,只需将复进簧的位置后移,空出来的地方加上导气系统即可。在改为“导气式”方案时,设计师将弹匣也改为了直弹匣。如此的改进使该枪在精度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上前期大量出色的工作,进入选型竞争时,它成为当时最有希望成功的一种方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 36年过去了, 当时参加这个项目的科研人员已从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变成了颐养天年的老人。如今只希望这种独特的自动原理能够为更多的人熟悉,也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开阔思路,提出更具创意的新原理。
“66—136”的含义
其实“66—136”并不是这支步枪的名称,只是当时一个科研项目的代号。1966年,国家正式下达研制步兵武器的军品科研任务,参与研制的单位组成5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都独立工作,拿出样枪,然后参加统一的选型试验,以确定最终的型号。这次科研活动的成果就是81式步枪。
由于这些样枪都没有正式的名称,为方便科研管理,轻武器界习惯用科研代号来称呼它们,“66—136”便是其中之一。
“66—136”科研项目下达后,当时的主导思想是:在全面完成战技指标的前提下,原理要创新,机构要简化,结构要简单,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自动步枪。为此,科研人员共提出了6个方案,最后选取了药简短后坐自动原理、机头回转闭锁方式的方案。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高潮时期,工厂停工、武斗成风,给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几经周折,在全组人员的努力下,新原理论证、方案设计、样枪加工组装、样枪调试等任务终于完成了。经过几轮改进设计,初样枪加工、调试、技术攻关等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该枪已接近设计定型的阶段,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方案。
该方案样枪的主要特点
该枪为固定有托结构,采用药筒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机头回转闭锁方式。击发机构为回转击锤式,抛壳系统包括弹性抓壳机构和刚性顶壳机构,可单、连发射击。机械瞄准机构为缺口准星式。该枪采用20发直弹匣,机匣、节套、尾铁为冲钢结构,枪托、上下护手为木质结构。
其首创的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独特而新颖,是它最具特色之处。与采用导气式原理的81式自动步枪,甚至是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相比,该枪由于采用了独特的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减少了导气箍、活塞、活塞簧、活塞垫导气箍销、活塞座锁、气体调节器本体、调整卡笋、卡笋簧、调节器定位座、调节器定位座销等12种零件,重量也减少0.15公斤左右,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设计精度较好等优点。时至今日,在全世界制式武器中还没有采用这种原理的枪械。
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
目前国内外自动武器常见的自动原理类型有:自由枪机式,如85式微型冲锋枪、77式手枪等;半自由枪机式,如德国的G 3、法国的 FANAS等;导气式,如中国的81式枪族、95式枪族等;管退式,如法国的“绍沙”轻机枪,中国的54式手枪等管退加导气式,如中国95式12.7高射机枪。
在自动武器设计、制造、装配过程中,为了确保枪管弹膛进入污垢后仍能可靠闭锁,必须在闭锁支承面之间保留闭锁间隙,一般控制在 0.07~0.15毫米的范围之内。击发后,在火药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弹壳底部受压,推动机头向后运动,消除闭锁间隙,迫使机头闭锁支承面与节套闭锁支承面贴合,达到闭锁枪膛的目的。然后,火药气体通过导气孔进入导气装置,推动活塞向后运动,活塞推动机体,机体推动机头旋转开锁,完成后坐自动循环。这就是常见的导气式工作原理。
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是去掉导气装置和活塞,把闭锁间隙由0.07— 0.15毫米增加到0.9—1.13毫米,让机体和机头紧贴。击发时,弹壳推动机头和机体一同后退0.9—1.13毫米距离,机体的速度可达到8米/秒。这时机体所具有的初始动量足以完成开锁、抽壳、压倒击锤后坐到位等机械动作,并能在风沙、泥水恶劣条件下使用。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枪机推弹入膛并闭锁后,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枪弹、机头、机体三者彼此贴合为一体,机头闭锁支承面与节套闭锁支承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即闭锁间隙,此状态为待发状态。击发后,在火药燃气压力的作用下,弹丸向前运动,弹底压力推动弹壳、机头、机体三者一起高速向后运动。当运动到闭锁间隙消除,机头上的闭锁支承面与节套上的闭锁支承面相互贴合,此时弹壳、机头停止运动,机体惯性后退,与机头分离。当机体走完开锁前的自由行程后,通过其上的开锁螺旋面带动机头回转开锁,完成抽壳、抛壳、压倒击锤、后坐到位等动作。然后在复进簧力的作用下,机体带动机头复进,抵弹入膛、闭锁,又呈待发状态,准备发射下一枪。一个自动循环过程至此全部完成。
这种工作原理,后来被我国自动武器学科的著名学者和专家于道文教授命名为药简短后坐自动方式,实际上就是机体利用药筒后坐微小距离所获得的能量完成自动循环的原理。国外目前还没有采用这种自动原理的报道。
从这里我们就能清楚看到它与常见的几种自动原理的区别。
自由枪机式和半自由枪机式都是利用膛内火药气体压力直接推动枪机后坐,自由枪机式靠枪机自重和复进簧力延迟开锁,半自由枪机式则要靠一套约束机构延迟开锁。本原理枪机运动的能量来源于药筒短后坐,没有延迟开锁机构,采用刚性闭锁。
导气式武器,枪机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导气系统火药气体压力,而本原理没有导气系统。
管退式武器,枪机后坐运动的能量来源于枪管后退,而本原理枪管固定不动。
由此可见,称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是一种首创的、独特的新自动原理一点也不过分。
66—136的可靠性和精度
该枪在新原理论证和几轮样枪的试制过程中,通过调整闭锁间隙的大小,实现了单发、连发。经过多次试验证明,该枪在常温条件下是可靠的。由于当时受试验条件的限制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其他的环境试验还未进行。不过设计师们还是进行了枪机运动速度的测试。对于机头回转闭锁的自动步枪和轻机枪来说,枪机最大后坐速度达到 7.5米/秒、后坐到位速度达到2.5米/秒,就能保证在常温、低温条件下机构动作可靠,而该枪枪机最大后坐速度达到8米/秒,后坐到位速度达到3米/秒,足以保证在各种温度条件下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为了探讨药筒短后坐原理对射击精度的影响,设计师还特地把63式自动步枪的导气系统去掉,把闭锁间隙加大,改为药筒短后坐自动方式,进行了改前和改后的精度试验。结果是采用药筒短后坐原理的步枪与导气式自动原理的步枪射击精度相当。对于该枪也进行了射击精度试验。试验中的5位射手,除了一号,其他都是从北京军区某部请来的干部、战士,射击距离100米。从试验结果来看,R50和R100虽然都略为偏大,但作为采用新自动原理的新样枪,在各种机构不太完善合理、尚未达到设计完型水平的条件下,应该说其射击精度还是可以的。
采用药筒短后坐的枪的结构特点
其一,弹膛必须开槽。发射时,弹丸离开弹壳口部,火药气体通过弹膛纵向沟槽进入弹壳外壁与弹膛内壁之间,这时弹壳内外受压,压力平衡而不变形,弹壳才能在高压作用下不产生贴膛现象,弹壳才能顺利地向后运动0.9—1.13毫米而不会断裂。 关于弹膛开纵槽也有学问,通常采用电解加工来实现,开槽的数量有6条、8条、12条等,开槽的长度可以是长槽或者短槽,还可以加工成直槽和螺旋槽,如果采用螺旋槽还可以选用不同的经度变化。经过试验优选,最终66—136步枪采用的是12条短直槽,这可使自动机工作平稳,并且弹壳的变形和熏烟现象也较小。
其二,这种工作原理要求机体和机头在击发前瞬间要紧贴,这样才能保证机头和弹壳向后运动时把动量全部传递给机体,否则机体将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动量来实现自动循环动作。这样的条件,在单发射击时很容易保证,但在连发射击时就比较困难。这是因为机体和机头在连发射击时复进到位闭锁后仍有一定的向前动能,机体和机头撞击可能产生机体的反跳。如果在击发瞬间机体反跳没有即时回位到静止状态,这时机体和机头会因分离有间隙而得不到机头的初始动量。因此这种自动原理在设计中,机体要有足够的自由行程来保证,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机体防反跳装置。
该枪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弹膛开槽,发射时火药气体后喷现象难以避免,致使机头和机体被后喷火药气体熏黑,给勤务人员擦拭造成困难。这种情况和德国G3步枪一样。如果采用无锈蚀底火的弹药,情况就好多了。需要说明的是,弹膛开槽对武器内弹道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
其次,机头、节套上闭锁支承面的受力条件变恶劣。前面已经介绍过,击发后,药筒短后坐1毫米左右,机头以8米/秒以上的速度撞击节套,并贴合在一起。机头、节套上的闭锁支承面除受膛内火药气体的静压力外,还要受更大的撞击力。这比不采用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的机头、节套上闭锁支承面受力条件要恶劣得多,因此要适当加大支撑面,改善受力状况。
第三,射频有时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枪机运动速度不稳定引起的。枪机运动速度不稳定又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闭锁间隙大小的不一致性,二是枪机复进到位连续反跳引起机头、机体、枪弹之间接触不实或没有贴合上,导致药筒后坐过程中能量不能有效地传递给机体,使机体后坐速度减少,出现射频不稳定。
这是当时出现的几个技术难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是可以攻克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而留下了遗憾。
66—136参选失败
作为一种新原理,它在很多方面尚不成熟, 因此出现了上述的许多问题。当时的科研工作时间短、任务紧,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符合要求的样枪,设计师们只能在最后的关头不得已放弃了药筒短后坐自动原理方案,改用当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导气式”方案。由“药筒短后坐”改成“导气式”其实很简单,只需将复进簧的位置后移,空出来的地方加上导气系统即可。在改为“导气式”方案时,设计师将弹匣也改为了直弹匣。如此的改进使该枪在精度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上前期大量出色的工作,进入选型竞争时,它成为当时最有希望成功的一种方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 36年过去了, 当时参加这个项目的科研人员已从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变成了颐养天年的老人。如今只希望这种独特的自动原理能够为更多的人熟悉,也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开阔思路,提出更具创意的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