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施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动、自学、自得地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但从阅读教学现状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未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发挥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相当多的学生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学习的效率不高。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本人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注意根据语文教材具有丰富情感性的特征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成为儿童情感所需要的活动。如《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受孩子喜爱的富有童趣的寓言,文章对狐狸的三次花言巧语骗走乌鸦口中那片肉的经过和乌鸦由不理睬、怀疑到相信进行了生动描写,在初读课文,了解事件的同时,我这样设计情境。1、录相播放事件情境,由学生为狐狸和乌鸦配音,狐狸一方准确表达语感,乌鸦重在神态、动作方面刻画。2、各就其位,体验情境。学生分别在树上扮演乌鸦,树下扮演狐狸。“你的孩子好吗?”“你的羽毛真漂亮!”“——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层层深入,把狐狸挖空心思,不达目的不止的嘴脸生动地通过角色语言描述出来,从而进入课文的意境。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并且,注意从时间与空间这两方面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创设良好的氛围。首先是时间花在按自己编制的程序,或讲解或与学生“一问一答”地执行教案上,大部分学生处在被动听“回答”的状态,尽管听问答也要集中注意力,但基本上是接受式的。我力求改变这种状态。在每节课上,都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包括思考、操作、练习、讨论等各种方式。即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也尽可能扩大提问面。第二是空间,主要增加了课堂上学生个别学习、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学习、学生执教或情景表演等形式,加上原先有的师生一问一答和教师讲述,构成了6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多种多样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而且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使他们在对组、小组和大组中有机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能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都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这样良好的阅读氛围,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平常阅读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听讲习惯、发言习惯、做笔记习惯、思考习惯、动手操作习惯、课前预习和课外阅读习惯,以及主动克服困难的习惯,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比如教学《难忘的一天》一课,一是学生对邓小平爷爷不太熟悉,二是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关心,这是课文理解的重难点。我在讲课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四、教给良好的阅读方法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阅读课上,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比如:拿概括段意来说,我不满足于学生说出段意,而是进一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引导学生剖析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学会理解课文,而不光是讲究朗读的技巧,而是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我还常常引导学生把新旧课文联系起来,恰当比较,不断完善学法。以前都学了一些状物文章,我结合《我要的是葫芦》、《初冬》、《北京》、《植物妈妈有办法》,读到类似的文章或写这类作文时,恰当地进行比较,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大有好处。再如,我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学会提问,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学会提问,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方面,让学生提出自己已经读懂,并且认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请别人回答,这样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问题的注意力(叶老语)”,当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又学会产生求知识的满足感。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会变得真实而有意义,自主学习能力会大大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注意根据语文教材具有丰富情感性的特征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成为儿童情感所需要的活动。如《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受孩子喜爱的富有童趣的寓言,文章对狐狸的三次花言巧语骗走乌鸦口中那片肉的经过和乌鸦由不理睬、怀疑到相信进行了生动描写,在初读课文,了解事件的同时,我这样设计情境。1、录相播放事件情境,由学生为狐狸和乌鸦配音,狐狸一方准确表达语感,乌鸦重在神态、动作方面刻画。2、各就其位,体验情境。学生分别在树上扮演乌鸦,树下扮演狐狸。“你的孩子好吗?”“你的羽毛真漂亮!”“——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层层深入,把狐狸挖空心思,不达目的不止的嘴脸生动地通过角色语言描述出来,从而进入课文的意境。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并且,注意从时间与空间这两方面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创设良好的氛围。首先是时间花在按自己编制的程序,或讲解或与学生“一问一答”地执行教案上,大部分学生处在被动听“回答”的状态,尽管听问答也要集中注意力,但基本上是接受式的。我力求改变这种状态。在每节课上,都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包括思考、操作、练习、讨论等各种方式。即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也尽可能扩大提问面。第二是空间,主要增加了课堂上学生个别学习、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学习、学生执教或情景表演等形式,加上原先有的师生一问一答和教师讲述,构成了6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多种多样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而且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使他们在对组、小组和大组中有机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能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都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这样良好的阅读氛围,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平常阅读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听讲习惯、发言习惯、做笔记习惯、思考习惯、动手操作习惯、课前预习和课外阅读习惯,以及主动克服困难的习惯,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比如教学《难忘的一天》一课,一是学生对邓小平爷爷不太熟悉,二是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关心,这是课文理解的重难点。我在讲课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四、教给良好的阅读方法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阅读课上,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比如:拿概括段意来说,我不满足于学生说出段意,而是进一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引导学生剖析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学会理解课文,而不光是讲究朗读的技巧,而是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我还常常引导学生把新旧课文联系起来,恰当比较,不断完善学法。以前都学了一些状物文章,我结合《我要的是葫芦》、《初冬》、《北京》、《植物妈妈有办法》,读到类似的文章或写这类作文时,恰当地进行比较,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大有好处。再如,我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学会提问,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学会提问,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方面,让学生提出自己已经读懂,并且认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请别人回答,这样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问题的注意力(叶老语)”,当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又学会产生求知识的满足感。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会变得真实而有意义,自主学习能力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