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本科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实施过程,为高校进行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本科生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近几年,国内众多高校创建了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实践创新基地,通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课程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加大开放式教学力度和扩大教学范围,促进了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几年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对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本科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社会的需求
受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本科教育中一度出现轻视本科教学质量、理论和实践等关系的失衡,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等[1-2],学生就业后,很多用人单位反馈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较低,不能安心实践,缺乏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意识和有效途径不足
调查发现,很多本科生自跨入校园大门后,受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的影响,过于求稳,不敢冒险,这种心理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步伐,他们有创新的欲望但不能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有创新的兴趣但缺乏创新持之以恒的坚持、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与社会的全部沟通与了解而缺乏实际操作性、有创新的潜能但未能系统开发与挖掘。高校教育体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应试教育,使学生缺乏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将大部分活动在本专业范围内展开,不会主动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缺乏实践性,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扩大、全面发展的环境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二、本科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1.第一学年以引导为主
刚脱离父母羽翼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方面会存在迷茫与困惑,对于这一年级的学生,在新生的专业教育中应简单介绍其所学专业的方向和内容,让学生对专业有初步了解;在第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应鼓励他们学好基础课程,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在大学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已经对大学生活基本适应,在第二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多查阅专业杂志、参与科研课题申请书的书写、在高年级同学的指导下承担部分科研课题的实施工作,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2.第二学年稳步运行
进入大二自主学习阶段后,学生学习目标逐渐明确,开始对专业问题进行研究,也会主动与老师讨论。教研室应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本科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稳步运行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创新平台,如参与教师的科研平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创新社团、创新协会等,增强这些创新平台的专业性、学术性,并提高它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
组织学生参与各级科研课题的申报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申报的科研课题有校级学生科研课题、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这些项目在申报时有数量限制、有科研经费支持,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项目验收时需要提供一定的研究成果,适合在第二学年实施。通过这些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科研创新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所做的工作也是前沿科研的一部分,从而打破科研创新的神秘性,使学生主观思维得到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热情。
3.第三学年稳步提高
大三学生能够较其他年级学生更迅速地调整心态,进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精神状态比较饱满,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涨,这一学年应该稳步提高本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大三第一学期,应积极组织学生攻克技术难关,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学生科研课题,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大三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完善作品。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的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提高素质,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蓬勃开展,现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挑战杯”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展现的绝佳平台,并日渐成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大三学生通过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是一次毕业设计环节前巩固专业知识的大好机会,在比赛中也能锻炼各方面能力,如团队合作精神、动手实践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尤其是社会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等,团队的成员之间会形成融洽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科研创新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4.第四学年充分利用毕业论文的创新研究训练过程
毕业论文的完成是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训练的基本过程,要充分利用毕业论文的创新研究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实施过程中,需要学会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调查研究和实验设计,利用计算机检索和查阅文献,很好地梳理实验内容、清楚地认识到实验的各个阶段和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科研习惯,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勤于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科研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
三、本科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效果
以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实践项目、“挑战杯”作品竞赛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分年级、多模块、逐级递进”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实践,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其创新实践的能力。2010—2013年度温州医科大学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合计立项40多项,学生参与人数近500人,学生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国家级和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6项,本科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于衍真,冯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32-134.
[2]周文富.地方高校实验—实训—科技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12(4):15-19.
基金项目:温州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YB201318)。
关键词: 本科生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近几年,国内众多高校创建了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实践创新基地,通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课程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加大开放式教学力度和扩大教学范围,促进了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几年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对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本科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社会的需求
受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本科教育中一度出现轻视本科教学质量、理论和实践等关系的失衡,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等[1-2],学生就业后,很多用人单位反馈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较低,不能安心实践,缺乏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意识和有效途径不足
调查发现,很多本科生自跨入校园大门后,受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的影响,过于求稳,不敢冒险,这种心理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步伐,他们有创新的欲望但不能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有创新的兴趣但缺乏创新持之以恒的坚持、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与社会的全部沟通与了解而缺乏实际操作性、有创新的潜能但未能系统开发与挖掘。高校教育体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应试教育,使学生缺乏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将大部分活动在本专业范围内展开,不会主动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缺乏实践性,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扩大、全面发展的环境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二、本科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1.第一学年以引导为主
刚脱离父母羽翼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方面会存在迷茫与困惑,对于这一年级的学生,在新生的专业教育中应简单介绍其所学专业的方向和内容,让学生对专业有初步了解;在第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应鼓励他们学好基础课程,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在大学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已经对大学生活基本适应,在第二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多查阅专业杂志、参与科研课题申请书的书写、在高年级同学的指导下承担部分科研课题的实施工作,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2.第二学年稳步运行
进入大二自主学习阶段后,学生学习目标逐渐明确,开始对专业问题进行研究,也会主动与老师讨论。教研室应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本科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稳步运行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创新平台,如参与教师的科研平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创新社团、创新协会等,增强这些创新平台的专业性、学术性,并提高它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
组织学生参与各级科研课题的申报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申报的科研课题有校级学生科研课题、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这些项目在申报时有数量限制、有科研经费支持,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项目验收时需要提供一定的研究成果,适合在第二学年实施。通过这些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科研创新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所做的工作也是前沿科研的一部分,从而打破科研创新的神秘性,使学生主观思维得到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热情。
3.第三学年稳步提高
大三学生能够较其他年级学生更迅速地调整心态,进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精神状态比较饱满,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涨,这一学年应该稳步提高本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大三第一学期,应积极组织学生攻克技术难关,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学生科研课题,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大三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完善作品。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的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提高素质,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蓬勃开展,现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挑战杯”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展现的绝佳平台,并日渐成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大三学生通过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是一次毕业设计环节前巩固专业知识的大好机会,在比赛中也能锻炼各方面能力,如团队合作精神、动手实践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尤其是社会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等,团队的成员之间会形成融洽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科研创新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4.第四学年充分利用毕业论文的创新研究训练过程
毕业论文的完成是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训练的基本过程,要充分利用毕业论文的创新研究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实施过程中,需要学会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调查研究和实验设计,利用计算机检索和查阅文献,很好地梳理实验内容、清楚地认识到实验的各个阶段和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科研习惯,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勤于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科研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
三、本科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效果
以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实践项目、“挑战杯”作品竞赛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分年级、多模块、逐级递进”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实践,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其创新实践的能力。2010—2013年度温州医科大学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合计立项40多项,学生参与人数近500人,学生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国家级和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6项,本科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于衍真,冯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32-134.
[2]周文富.地方高校实验—实训—科技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12(4):15-19.
基金项目:温州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YB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