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的基本要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顺应这一新形势,正确把握新农村报道的舆论导向,使新农村建设的报道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特别是和农村基层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媒体的工作重心之一。推动一个社会或地区的现代性增长因素非常多,大众传播媒介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第一因素,但在大众传播媒介如此发达的时代,尽管它不是唯一也非第一却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地方媒体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本着“爱农、惜农、支农”的态度进行新闻传播,用媒体的力量支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新闻媒体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功能
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是传布新闻信息,但并非单纯传递实时信息。地方媒体可以通过解读“三农”政策,加强舆论引导,介绍涉农信息等途径,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政府意志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典型、方法传递给农民,争取农民的支持与拥护,引导群众的行动。
解释“三农”政策,透彻宣传新农村。作为国家重要的宣传工具,新闻媒体肩负着反映国家意志的神圣职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媒体作为直面农民,距离农民最近的媒体,要全面、准确地将中央与地方的惠农政策,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告知农民,让农民清楚明白国家的意图。
比如,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有些农村干部不能正确理解这20字的含义,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几幢漂亮的房子、修几条宽敞的道路。地方媒体要针对这种错误倾向,详细浅显地向农民解释总要求的具体内涵。通过解释,使农民清楚地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的建设,是系统的建设,其最终目标是改变农村的全貌,从而使社会各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内涵。
介绍涉农信息,帮助农民看世界。农民最迫切的需求是解决上学、看病、养老问题,最渴望的是多挣钱,让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最希望的是农村改革能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一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报道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动向、新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得实惠。想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主题。因此,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都是报道的好主题,也都是农民最希望在地方媒体中得到的。
二是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报道本地区最新市场信息,为农民提供农业发展新选择、新方向。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露天作业,生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受外部条件制约性大。当代农业市场变化莫测,农村信息系统相对薄弱,农民获取和掌握信息的能力较差,农民的经营决策往往是盲目的,而且跟风现象严重。地方媒体应利用自身信息来源本土化、多样化的优势,向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及时引导农民、提醒农民,从而使农业决策更加科学化。新闻媒体应广泛地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再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整理,将得到的结果及时地发布出来,告诉农民农业上面临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提醒和指导农民应对市场变化,规避市场风险。
三是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积极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而鼓与呼。统筹城乡发展是在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没有城乡的统筹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农民渴望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医疗福利待遇。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保障体系差问题,完善农村“五保户”、病残人士供养和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报道的热点。
四是以新农村建设中展现出来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为报道主体,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干劲。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论是事件还是人物,都是报道的好题材;即便是反面典型,也是报道的对象,都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地方媒体通过这些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的报道,为还在寻找发展前景的其他农村、农民树立典型、榜样,促使他们有样学样,发挥创新精神,构建适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发展道路。
舆论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原则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报道。同时,要正确处理正面报道的导向和负面报道的监督关系,做到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平衡。适当的负面报道,不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还能够避免相同或相似的不良问题重复发生。
对外在环境的监督。建设新农村需要稳定和谐的良好环境,噪音多、杂音多,走弦、跑调都会影响主施律的优美、动听。时下扛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打农民馊主意、揩农民油水的现象依然存在,假种子、假农药、劣质化肥,压级压价收购农民生猪、粮棉、果蔬的事例时有发生。地方媒体应通过对坑农、伤农、害农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适当的告诫、劝导和批评监督,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新农村建设有个和谐、安定的环境。如2007年5月30日《京华时报》:
中科农化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冒农科院之名卖假农药“欧宝”。中科农化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内办公,却冒用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名号在地方植保会上推销假农药。一些地区的棉苗,在被施用这些假药后大片死亡。5月25日,农药代理商来到北京,投诉骗子公司售假害人。
对农民自身的监督。由于传统社会落后习俗的惯性,现在农村中封建迷信、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赌博偷盗等消极落后的现象还没有绝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没事打麻将、找事搞操办、有事信迷信、遇事易起哄”等现象还较为普遍。“八荣八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标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地方媒体应通过对反面典型的曝光、先进风尚的弘扬,来确定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使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习惯,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理解宽容、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地方媒体要多到农村第一线,深入调查,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剖析,做到见微知著;发挥自身预警功能,使一些地方的简单、冒进、好大喜功等行为和问题及时得到纠正;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人格教化功能
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是第一要素,培育新型农民是最根本的。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地方媒体在新农村报道中,通过普及和巩固基础教育,传授职业教育、技能教育,重视农民的成长成才;通过宣扬真善美、揭露假丑恶,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通过培养农民阅读、思考的习惯,帮助农民实现义务教育以外的继续教育,真正实现“活到老学到老”。
塑造新型农民人格。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塑造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人格,是形成农村和谐稳定局面的个体心理基础。要塑造新型农民人格,地方媒体任重而道远。
首先,要给农民“正名”。帮助农民摆脱压在他们头上的“落后”帽子,让9亿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包括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享受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权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权利等)和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其次,要给农民“松绑”。教会9亿农民正确认识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美好的小康生活。最后,要给农民“援助”。加强对农民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和先进理念的教育与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素质、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让9亿农民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步伐。
打造和谐农村新貌。“乡风文明”是农村稳定的前提条件,“管理民主”是农民政治地位的扩展和延伸,它们都隶属于精神层面。因此地方媒体应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同时推动农村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地方媒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身的教化功能,对农民进行文化熏陶,提升全体农民的素养,从而促进乡风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08年科研项目“地方都市报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ZC20080553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传播系)
编校:张红玲
环境监测功能
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是传布新闻信息,但并非单纯传递实时信息。地方媒体可以通过解读“三农”政策,加强舆论引导,介绍涉农信息等途径,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政府意志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典型、方法传递给农民,争取农民的支持与拥护,引导群众的行动。
解释“三农”政策,透彻宣传新农村。作为国家重要的宣传工具,新闻媒体肩负着反映国家意志的神圣职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媒体作为直面农民,距离农民最近的媒体,要全面、准确地将中央与地方的惠农政策,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告知农民,让农民清楚明白国家的意图。
比如,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有些农村干部不能正确理解这20字的含义,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几幢漂亮的房子、修几条宽敞的道路。地方媒体要针对这种错误倾向,详细浅显地向农民解释总要求的具体内涵。通过解释,使农民清楚地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的建设,是系统的建设,其最终目标是改变农村的全貌,从而使社会各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内涵。
介绍涉农信息,帮助农民看世界。农民最迫切的需求是解决上学、看病、养老问题,最渴望的是多挣钱,让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最希望的是农村改革能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一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报道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动向、新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得实惠。想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主题。因此,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都是报道的好主题,也都是农民最希望在地方媒体中得到的。
二是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报道本地区最新市场信息,为农民提供农业发展新选择、新方向。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露天作业,生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受外部条件制约性大。当代农业市场变化莫测,农村信息系统相对薄弱,农民获取和掌握信息的能力较差,农民的经营决策往往是盲目的,而且跟风现象严重。地方媒体应利用自身信息来源本土化、多样化的优势,向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及时引导农民、提醒农民,从而使农业决策更加科学化。新闻媒体应广泛地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再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整理,将得到的结果及时地发布出来,告诉农民农业上面临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提醒和指导农民应对市场变化,规避市场风险。
三是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积极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而鼓与呼。统筹城乡发展是在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没有城乡的统筹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农民渴望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医疗福利待遇。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保障体系差问题,完善农村“五保户”、病残人士供养和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报道的热点。
四是以新农村建设中展现出来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为报道主体,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干劲。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论是事件还是人物,都是报道的好题材;即便是反面典型,也是报道的对象,都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地方媒体通过这些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的报道,为还在寻找发展前景的其他农村、农民树立典型、榜样,促使他们有样学样,发挥创新精神,构建适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发展道路。
舆论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原则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报道。同时,要正确处理正面报道的导向和负面报道的监督关系,做到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平衡。适当的负面报道,不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还能够避免相同或相似的不良问题重复发生。
对外在环境的监督。建设新农村需要稳定和谐的良好环境,噪音多、杂音多,走弦、跑调都会影响主施律的优美、动听。时下扛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打农民馊主意、揩农民油水的现象依然存在,假种子、假农药、劣质化肥,压级压价收购农民生猪、粮棉、果蔬的事例时有发生。地方媒体应通过对坑农、伤农、害农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适当的告诫、劝导和批评监督,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新农村建设有个和谐、安定的环境。如2007年5月30日《京华时报》:
中科农化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冒农科院之名卖假农药“欧宝”。中科农化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内办公,却冒用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名号在地方植保会上推销假农药。一些地区的棉苗,在被施用这些假药后大片死亡。5月25日,农药代理商来到北京,投诉骗子公司售假害人。
对农民自身的监督。由于传统社会落后习俗的惯性,现在农村中封建迷信、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赌博偷盗等消极落后的现象还没有绝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没事打麻将、找事搞操办、有事信迷信、遇事易起哄”等现象还较为普遍。“八荣八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标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地方媒体应通过对反面典型的曝光、先进风尚的弘扬,来确定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使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习惯,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理解宽容、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地方媒体要多到农村第一线,深入调查,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剖析,做到见微知著;发挥自身预警功能,使一些地方的简单、冒进、好大喜功等行为和问题及时得到纠正;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人格教化功能
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是第一要素,培育新型农民是最根本的。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地方媒体在新农村报道中,通过普及和巩固基础教育,传授职业教育、技能教育,重视农民的成长成才;通过宣扬真善美、揭露假丑恶,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通过培养农民阅读、思考的习惯,帮助农民实现义务教育以外的继续教育,真正实现“活到老学到老”。
塑造新型农民人格。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塑造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人格,是形成农村和谐稳定局面的个体心理基础。要塑造新型农民人格,地方媒体任重而道远。
首先,要给农民“正名”。帮助农民摆脱压在他们头上的“落后”帽子,让9亿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包括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享受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权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权利等)和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其次,要给农民“松绑”。教会9亿农民正确认识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美好的小康生活。最后,要给农民“援助”。加强对农民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和先进理念的教育与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素质、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让9亿农民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步伐。
打造和谐农村新貌。“乡风文明”是农村稳定的前提条件,“管理民主”是农民政治地位的扩展和延伸,它们都隶属于精神层面。因此地方媒体应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同时推动农村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地方媒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身的教化功能,对农民进行文化熏陶,提升全体农民的素养,从而促进乡风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08年科研项目“地方都市报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ZC20080553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传播系)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