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永乐宫壁画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00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和艺术似乎是两个矛盾的个体,艺术追求情感的主观表达,科学则倡导用客观的角度去探求真理。但实际上,科学与艺术不能分割,他们彼此成就共同发展。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被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就永乐宫壁画为例阐述艺术中的科学。
  关键词:壁画;艺术;科学技术
  一、引言
  科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艺术家则创造出世界让我们理解。山西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元代除佛教外的家教笔画的代表。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三清殿和纯阳殿里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
  二、透视法
  透视学是一种空间表现手法,其研究如何在平面上将我们看到的物象投影成形。透视学早在南朝画家宗炳的论述中关于《画山水序》中,提到“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视,迥以数里,则可围以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见其弥小。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宗炳这一的理论可以称得上现代第三角画法的先导。永乐宫壁画在二次元的平面墙壁上创造具有空间感的图像,但二次元的平面具有高和宽两个方向,可以产生形象却没有深度感,而这一做法使人们感受到真实的立体和空间的感觉。因此要想在二次元的平面上创造立体的空间感,就必须得到相应的科学技术理论的支持。
  画家可以结合艺术手段和观察方法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还能够根据理想、内容的需要,利用鸟瞰俯视的方法,不拘泥一般的比例透视,进行大胆夸张的概括,从而让“景观”达到一览无余。
  三、比例法
  永乐宫壁画在其创造过程中另一个原则就是比例法则。比例法则适用于大自然中的任何物体,且具有其独特的比例关系。这种符合数学逻辑的比例关系不仅适用于大自然物的美,同样也适用于人类视觉艺术对美的要求,是它使得物体有了特定的构造。所以,“竖画三尺,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山有三人,山大于木,木大于人”永乐宫壁画在创作中严格遵循这些比例关系,以纯阳殿的《神化石肆求茶》为例,画面中的树木、人物、房屋、山、石等景物的大小比例严格按照这种透视比例关系进行,从而画面前后层次感真实且主体形象突出,符合整体空间的一律性,且物体的大小比例以及远近的透视关系都极贴合整体。
  黄金比又称黄金律也是比例法的一部分,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在永乐宫壁画也大量的采用了黄金比。
  四、光学投影
  我觉得很好地诠释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科学是一种认识物理世界的技术,而艺术则是探索认知边界的手段。以光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视觉可以感知自然界中所有物体的存在,正如达芬齐所说的“一切物体都被光和影包围着”。除了对内在的结构因素的追求,永乐宫壁画在视觉艺术之中还特别强调了光与影的配合运用,在其表现方面采用了正面平光的表现手法。永乐宫壁画不但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技法,在此基础上又有所突破与发展,与著名的敦煌壁画相比,永乐宫的壁画人物造型、比例更加准确,形象更加生动而且丰富,造型、表現手法等更加民族化、本土化,它直接影响了当时及其后期明清的宗教画作。不难看出中国画家早在西方出现较为完整的绘画理论之前,已经在实践中运用。
  五、总结
  法国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永乐宫壁画承前启后,震古铄今,继往开来。它独立于元代文人山水画之外,成为独立的宗教人物画系,并且是中国宗教壁画典范的终结。此后,随着宗教的衰落,中国宗教壁画也逐渐消退,壁画也就从神圣的寺观墙壁步入了民间庙宇,宏伟巨制不断消亡,应运而生的是尺幅小品,雄伟的气魄也日渐消亡。
  永乐宫壁画虽然已与我们相隔多年,但作为中国壁画史上的典范,却能冲破时空的距离,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永乐宫壁画的价值,不仅对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画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永乐宫壁画完美的展现了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宗炳.画山水序[M]//偷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马芳.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9):214.
  [3]黄金鹏.永乐宫壁画艺术探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0(2):103-104.
  [4]方天渊,靳玉蕾.道化之光彩[A].美术学论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5]徐岩红,高策.永乐宫壁画艺术中的科学理论探微[J].山西大学学报,2008(1)140-143.
  [6]徐岩红.解读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中的古代自然观[J].沧桑,2007,(6):234-236.
  [7]金维诺.永乐宫壁画全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8]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永乐宫壁画服饰图案[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9]亚〃泰纳谢.文化与宗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0]孙瑜.“神性”与“人性”的统——元代永乐宫壁画与道教美学[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3(3):93-95.[11]王泽庆.世界超级艺术永乐宫壁画[J].美术,2004(5):106-113.
  [11]宗炳.画山水序[M]//偷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共和国识别码》《共和围之路》的作者李忠杰曾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在书中,他精心总结出311个关键词,从不同的侧面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  作者把这些关键词称为“识别码”。一个个“识别码”,就是一個个小传、一个个故事、一段段过程、一个个领域、一幅幅素描,就是一个个据以识别、定位的经纬度节点。把这些“经纬度节点”汇总起来,就从总体上呈现出共和国的基本面貌,展示出共和国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时代特
期刊
摘 要:研究文化记忆空间的后现代重生,是应对当今中国广遭诟病的千城一面现象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传统文化的纪念性与其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的“活态”利用,客观展现古城扬州地域风貌,剖析其特质,对城市空间规划提出具体可行的理论与实施建议,并对中国城市历史脉络的延续性作出更多思考。这是一个起点,更是一个中国城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永恒命题。  关键词:文化记忆;重生; 城市空间规划;扬州  引言  当今世
期刊
摘 要:电影《海街日记》由吉田秋生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传承了电影大师是枝裕和一贯的传统日式美学风格,以安静美好的画面、自然流畅的节奏将镜头对准了发生在古城镰仓的香田家的四姐妹,将一个有关情感、时间以及人生的故事娓娓道来,用生活诠释了爱与理解。在是枝裕和的影像世界中,人物间细腻的情感往往通过生活中具象化的事物以及真实平凡的点滴细节呈现出来,体现着日式美学独具的魅力与哲思,引发人们关于生命的意义以及人
期刊
摘 要:遥远的大兴安岭,广袤的原始森林,神秘的山神,久居的鄂伦春人,最后一位萨满。时代在变迁,森林在消逝,族人在迁徙,一切似乎都在改变。在这样一个原始与现代文明更迭过度的特殊时期,编导孙曾田将触角伸向了远离主流社会的边缘地带,用镜头记录下这部人类学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并通过对孟金福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展现了边缘民族多样的生存状态、新旧文明的碰撞中鄂伦春族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心灵景观。本文试图
期刊
摘 要:后现代主义主要以非理性主义和解构主义为思想根源,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催生的文艺作品中也诠释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记忆碎片》就是遵循了这样一种创作范式,本文试图借助其影像的叙事风格来分析它所呈现给观众的后现代主义审美体验。  关键词:记忆碎片;后现代主义;影像叙事;解构  2000年,由诺兰执导的悬疑惊悚类型影片《忘忆碎片》上映,影片以碎片化、戏谑化的叙事方式和极具悬念感受到了众多影迷的追
期刊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这种紧张的社会生活氛围,人们对于家具的各方面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人们不仅仅只是关注于家具的功能性设计方面,也越来越关注其趣味性方面的设计。文章旨以“嘟嘟椅”的设计研究为例,对功能与趣味共生这一理念进行研究,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  关键词:多功能;趣味性;共生;椅子  引言:多功能家具设计一直以来在现代家具设计中都非常重要,随着人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必备工具,起内容和形式均反映了一定历史,地理和社会条件下人们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心理状态。同时,作为社会文化的的一个主要载体,语言又反应了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当语言被人类用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或进行有声思维时,能够唤起人们的各种想象并产生与之密切相关的心里反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也日益增加,汉哈译制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富阳文村改造设计,通过对比现实文村所处的语境与改造后的文村,来阐述文村营造的一种中国本土的乡村建筑类型;文章浅析文村通过一种现代语言来表现当代建筑,用建筑追摩自然,向自然学习,尊重在地生活习惯,自发并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文村重新拾起被遗弃的建造手法,营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表现本土精神。  关键词:文村;本土;自然材料;营造  一、现实:当代语境下的文村  炎炎夏日,清晨初醒
期刊
摘 要: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和中国作家都擅长以“轻逸”的文学形式来应对现代社会的紧张关系。但两人在叙述之“轻”和现实之“重”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卡尔维诺倾向于前者,而余华却更着重于后者。本文试分析两位作家的叙事策略因此呈现出不同的文学特性及其原因,并以此关照不同叙事策略带来的阅读体验差异。  关键词:卡尔维诺; 余华; 轻逸; 沉重; 叙事策略
期刊
摘 要: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在日记中称:“色彩就是眼睛的音乐,它们像音符一样组合着......”色彩是艺术家抒发情感、创造意境的主要手段,也是画家与观众情感交流的媒介。色彩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通过色调、明度、冷暖等进行对比,以静传达动,继而形成视觉上的节奏。本文主要从自身的学习实践出发,阐述色彩节奏性的形成,并且以不同画家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鉴赏,来分别阐述色彩节奏在画面中的重要性,从中总结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