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竞合概念、竞合的测量、竞合理论模型和竞合理论在其他方面研究等方面对竞合理论开展述评,从中提出府际竞合的内涵和四大特征;府际竞合指政府间基于集合利益最大化原则,围绕以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而展开的,以直接的、一对一的契约或非契约形式,为实现资源整合利用而采取的竞合互动行为。府际竞合的实质是围绕利益的一种博弈,是对资源的争夺、妥协与整合。该研究希望将企业竞合理论拓宽到区域经济领域,从而丰富竞合理论的实践,特别是对政府间的竞合实质进行现实指导。
关键词:竞合;府际竞合;竞争;合作
竞合(Co-opetition) 是指两个或以上企业(或组织)之间在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同时又在另一些活动中展开竞争。本文在广泛阅读和梳理该领域现有研究文献后,首先对竞合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然后对竞合理论进行文献述评并提出研究建议,最后提出府际竞合的内涵和特征。
1竞合理论文献回顾
合作竞争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对象为企业。1995年Adam M. Brandenburger&Barry J. Nalebuff提出了合作竞争的新理念,指出合作竞争的含义是当不同企业在共同在创建一个市场时,企业间运作表现为双方合作;当不同企业就市场进行分配时,企业间运作表现为竞争。此后,竞合理论研究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过去几年中,學者们主要聚焦研究企业内部层面、企业间和企业间网络层面的竞合,然而研究范围经常不相关联。因此,很有必要统一对竞合概念的理解,分析和调和竞合内涵的内在异质性问题。本文将从竞合概念、竞合的测量、竞合理论模型和竞合理论在其他方面研究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回顾,以期找到竞合的实质,并为府际竞合提供明确的内涵和特征。
1.1竞合概念
根据学者Maria Bengtsson&Tatbeeq Raza-Ullah(2016)的文章指出,许多学者对竞合概念的内涵解释千差万别,因此他们把不同学者对竞合概念的解释分成了两大类:行动者学派和活动学派。行动者学派对竞合定义的比较宽泛,主要是围绕价值网络(value-net)展开;活动学派则是聚焦于竞合关系,强调公司间在一些活动方面合作,同时在另外一些方面竞争,表现为一种直接的一对一的竞合。本文认为竞争与合作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动态化过程,是一种对立统一,合作并不否认竞争,企业间在创造和分享价值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在合作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二元关系。
1.2竞合的测量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竞合量表的开发和实证研究较少,主要还是用传统的竞争或合作行为进行相关度量。Tsai.W(2002)用组织内部各部门间的知识分享来表示组织内合作,用内部资源竞争和外部市场竞争两个维度表示部门间竞争;Garcia&Velasco(2002)采用与直接竞争对手的合作、与上游合作方的竞争、与上游合作方的单纯合作、与下游合作方的竞争和与下游合作方的单纯合作五个变量来测量竞争对手间和上下游伙伴间的竞合关系;Gnyawali,He J.,and Madhavan R (2006)运用竞争行为数量和竞争行为多样性两个指标来测量竞争行为。
2竞合理论述评
综上所述,企业竞合分为企业内部竞合、企业间竞合、企业在所处的企业网络中的竞合三个层面,基本所有学者深入探讨了竞合萌芽阶段、管理成形阶段和结果评价阶段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针对特定对象的一些竞合类型和竞合策略。另外,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合作战略的认识都是从竞争走向合作,且多是把企业合作和企业竞争分别研究,很少根据竞合本身的内在特征开展研究。由此,可以看出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竞合概念和特征方面,学者们对竞合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差异较大,未形成科学的清晰明确的竞合概念,特别应该明确区分不同层次的竞合概念;竞合概念中的核心特征(竞合强度和竞合能力)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来明确;竞合概念还需要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明确区分;二是定量研究相对缺乏,企业竞合指标不明晰。由于竞合内涵和特征未明确,导致竞合指标的构建多样,且更多是单一强度竞争指标或合作指标类型,鲜有学者对两大类指标进行合并处理并进行实证检验。另外,竞合强度和竞合能力关键特征指标难以明确,导致难以分析竞合关系对相关结果变量的深入研究;三是竞合关系的纵向研究深度不够。目前基本都是从单个企业角度看待企业间的竞合,从而分析竞合对该企业的影响,这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应从两个或多个企业的视角同时分析彼此间的竞合关系、竞合程度、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和竞合互动演化等,从而分析竞合关系对参与者所在网络的整体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纵向研究来了解竞合的各个方面,如竞合程度、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整个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受到认知和情感的影响等;四是研究方法上较为单一。主要是以博弈论方法为主流,也有少量国外学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竞合理论进行回顾,由于企业间竞合最终涉及到企业决策者对竞合的实际处理,因此需注意到企业本身间的紧密联系程度、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与情感等对竞合互动的影响,这就必须引入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帮助更好理解企业间的竞合。将来可以从行政管理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社会组织理论等多方面开展交叉应用;五是竞合理论应用领域较窄。目前几乎所有学者都是围绕企业层面展开竞合研究,很少把竞合理论拓展到其他领域,例如行政管理领域、区域经济等,虽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竞合”、“区域竞合”、“地方政府间竞合”等名词,但是与竞合理论貌合神离,因此有必要厘定竞合的概念和抓住关键特征,从而拓展其应用领域,丰富竞合理论的实践,由此本文提出府际竞合的内涵和特征,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六是竞合影响因素分析较窄。
3府际竞合的内涵和特征
基于上述对竞合理论的文献综述,本文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企业竞合理论的运用,提出府际竞合的内涵和特征。府际竞合是指政府间基于集合利益最大化原则,围绕以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而展开的,以直接的、一对一的契约或非契约形式,为实现资源整合利用而采取的竞合互动行为。府际竞合关系类型分为纵向府际竞合关系、横向府际竞合关系、斜向府际竞合关系和网络型府际竞合关系。府际竞合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府际竞合行为发生的动力源是追求集合利益最大化,即政府官员个人及集体利益、当地居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集合。一般来说,政府官员个人及集体利益和当地居民利益呈现高度正相关,追求的是地方预算最大化(谢晓波,2006),而国家利益追求的是国家整体利益,因此可以简称为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集合,当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一般都倾向于实现地方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国家利益最大化,因此围绕集合利益的府际竞合存在利益上的兼容相斥性,这种行为催生了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二是府际竞合形式是直接的、一对一的,通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表现;三是府际竞合关系是同时存在和相互影响,即在时间、空间或业务领域上存在即竞争又合作的相互矛盾关系;四是府际竞合目标在于以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而展开对资源的整合,以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有效利用,府际竞合追求目标是实现政府间良性竞争与合作共赢,以期达到社会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健,金占明.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竞合关系与联盟绩效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1):161-166.
[2]徐亮,张宗益,龙勇,等.竞合战略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9,30(1):87-96.
基金项目 :肇庆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肇庆市与港澳地区建立特别合作区可行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1950);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项目:肇庆市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QJYY2019026)。
关键词:竞合;府际竞合;竞争;合作
竞合(Co-opetition) 是指两个或以上企业(或组织)之间在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同时又在另一些活动中展开竞争。本文在广泛阅读和梳理该领域现有研究文献后,首先对竞合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然后对竞合理论进行文献述评并提出研究建议,最后提出府际竞合的内涵和特征。
1竞合理论文献回顾
合作竞争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对象为企业。1995年Adam M. Brandenburger&Barry J. Nalebuff提出了合作竞争的新理念,指出合作竞争的含义是当不同企业在共同在创建一个市场时,企业间运作表现为双方合作;当不同企业就市场进行分配时,企业间运作表现为竞争。此后,竞合理论研究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过去几年中,學者们主要聚焦研究企业内部层面、企业间和企业间网络层面的竞合,然而研究范围经常不相关联。因此,很有必要统一对竞合概念的理解,分析和调和竞合内涵的内在异质性问题。本文将从竞合概念、竞合的测量、竞合理论模型和竞合理论在其他方面研究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回顾,以期找到竞合的实质,并为府际竞合提供明确的内涵和特征。
1.1竞合概念
根据学者Maria Bengtsson&Tatbeeq Raza-Ullah(2016)的文章指出,许多学者对竞合概念的内涵解释千差万别,因此他们把不同学者对竞合概念的解释分成了两大类:行动者学派和活动学派。行动者学派对竞合定义的比较宽泛,主要是围绕价值网络(value-net)展开;活动学派则是聚焦于竞合关系,强调公司间在一些活动方面合作,同时在另外一些方面竞争,表现为一种直接的一对一的竞合。本文认为竞争与合作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动态化过程,是一种对立统一,合作并不否认竞争,企业间在创造和分享价值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在合作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二元关系。
1.2竞合的测量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竞合量表的开发和实证研究较少,主要还是用传统的竞争或合作行为进行相关度量。Tsai.W(2002)用组织内部各部门间的知识分享来表示组织内合作,用内部资源竞争和外部市场竞争两个维度表示部门间竞争;Garcia&Velasco(2002)采用与直接竞争对手的合作、与上游合作方的竞争、与上游合作方的单纯合作、与下游合作方的竞争和与下游合作方的单纯合作五个变量来测量竞争对手间和上下游伙伴间的竞合关系;Gnyawali,He J.,and Madhavan R (2006)运用竞争行为数量和竞争行为多样性两个指标来测量竞争行为。
2竞合理论述评
综上所述,企业竞合分为企业内部竞合、企业间竞合、企业在所处的企业网络中的竞合三个层面,基本所有学者深入探讨了竞合萌芽阶段、管理成形阶段和结果评价阶段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针对特定对象的一些竞合类型和竞合策略。另外,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合作战略的认识都是从竞争走向合作,且多是把企业合作和企业竞争分别研究,很少根据竞合本身的内在特征开展研究。由此,可以看出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竞合概念和特征方面,学者们对竞合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差异较大,未形成科学的清晰明确的竞合概念,特别应该明确区分不同层次的竞合概念;竞合概念中的核心特征(竞合强度和竞合能力)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来明确;竞合概念还需要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明确区分;二是定量研究相对缺乏,企业竞合指标不明晰。由于竞合内涵和特征未明确,导致竞合指标的构建多样,且更多是单一强度竞争指标或合作指标类型,鲜有学者对两大类指标进行合并处理并进行实证检验。另外,竞合强度和竞合能力关键特征指标难以明确,导致难以分析竞合关系对相关结果变量的深入研究;三是竞合关系的纵向研究深度不够。目前基本都是从单个企业角度看待企业间的竞合,从而分析竞合对该企业的影响,这就从根本上忽视了应从两个或多个企业的视角同时分析彼此间的竞合关系、竞合程度、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和竞合互动演化等,从而分析竞合关系对参与者所在网络的整体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纵向研究来了解竞合的各个方面,如竞合程度、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整个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受到认知和情感的影响等;四是研究方法上较为单一。主要是以博弈论方法为主流,也有少量国外学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竞合理论进行回顾,由于企业间竞合最终涉及到企业决策者对竞合的实际处理,因此需注意到企业本身间的紧密联系程度、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与情感等对竞合互动的影响,这就必须引入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帮助更好理解企业间的竞合。将来可以从行政管理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社会组织理论等多方面开展交叉应用;五是竞合理论应用领域较窄。目前几乎所有学者都是围绕企业层面展开竞合研究,很少把竞合理论拓展到其他领域,例如行政管理领域、区域经济等,虽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竞合”、“区域竞合”、“地方政府间竞合”等名词,但是与竞合理论貌合神离,因此有必要厘定竞合的概念和抓住关键特征,从而拓展其应用领域,丰富竞合理论的实践,由此本文提出府际竞合的内涵和特征,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六是竞合影响因素分析较窄。
3府际竞合的内涵和特征
基于上述对竞合理论的文献综述,本文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企业竞合理论的运用,提出府际竞合的内涵和特征。府际竞合是指政府间基于集合利益最大化原则,围绕以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而展开的,以直接的、一对一的契约或非契约形式,为实现资源整合利用而采取的竞合互动行为。府际竞合关系类型分为纵向府际竞合关系、横向府际竞合关系、斜向府际竞合关系和网络型府际竞合关系。府际竞合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府际竞合行为发生的动力源是追求集合利益最大化,即政府官员个人及集体利益、当地居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集合。一般来说,政府官员个人及集体利益和当地居民利益呈现高度正相关,追求的是地方预算最大化(谢晓波,2006),而国家利益追求的是国家整体利益,因此可以简称为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集合,当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一般都倾向于实现地方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国家利益最大化,因此围绕集合利益的府际竞合存在利益上的兼容相斥性,这种行为催生了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二是府际竞合形式是直接的、一对一的,通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表现;三是府际竞合关系是同时存在和相互影响,即在时间、空间或业务领域上存在即竞争又合作的相互矛盾关系;四是府际竞合目标在于以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而展开对资源的整合,以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有效利用,府际竞合追求目标是实现政府间良性竞争与合作共赢,以期达到社会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健,金占明.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竞合关系与联盟绩效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1):161-166.
[2]徐亮,张宗益,龙勇,等.竞合战略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9,30(1):87-96.
基金项目 :肇庆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肇庆市与港澳地区建立特别合作区可行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1950);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项目:肇庆市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QJYY201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