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神曲《忐忑》之母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cc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一首《忐忑》在网络上爆红,并在几个月内被迅速传播,风靡国际,网民冠之以“神曲”的称号。这首作品在极其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夸张变形,独具新意,演唱者夸张的表情和奇异的曲调,使得这部“神曲”备受争议。随后网友又自发掀起模仿狂潮,参与者不乏天后王菲、梁静茹、郭德纲、杜汶泽等名人。作为《忐忑》的演唱者,龚琳娜的名字也随之一夜被中国听众所熟知。
  
  神曲诞生记
  龚琳娜,这位被称为感动欧洲的中国民歌歌手,在民歌与新音乐之间游刃有余,被欧洲各大音乐厅与音乐界争相邀请,曾以一曲《走西口》为观众熟知。2010年,龚琳娜在北京新春音乐会上献唱《忐忑》。看过龚琳娜的视频《忐忑》的人,都会对她有一份好奇:一个人的歌怎么会唱得如此神奇,面部怎么可以有如此多的表情,而这首歌曲到底“神”在哪里?
  初见龚琳娜,她身穿贵州少数民族的服装,脸上一直挂着微笑,对于一名如今风靡国际的歌者来说,这笑容未免显得太“亲民”。其实,龚琳娜4年之前就开始唱这歌,但真正被听众所知晓,还是在她参加完2010年北京新春音乐会之后。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上台前我并没有意识到,镜头会把人打得那么厉害。大年初五我回到家,看到在人民大会堂我演唱的这个视频,自己就没法看完。把我吓死了,这多难看,眼睛都对上了,我根本不知道好不好,也不敢打电话问朋友,就自己藏起来了。但没有想到,居然就是这个视频被网友转载。当时我还在德国,有朋友给我发邮件,说你上网看看吧。结果我一看,大家的评价太有意思了:神人,神曲,还有网友说这是国产神曲。”对于自己突然一下子“火了”,龚琳娜说,“我觉得这个事也不是那么突然,因为我基本上用了8年的时间,一直默默地在创作我的新音乐。这些年中,我唱了很多歌,并不只有《忐忑》这一首。《忐忑》恰好是在合适的时机被大家听到了,所以它一下子爆发了。对我来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首歌那么难,还有那么多音乐界的朋友及网友愿意学唱。”
  《忐忑》这首歌到底想要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容呢?
  “是一种生命力。”龚琳娜说,“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就是说,听了这首歌,会把你激活。”“人的声音像乐器一样,它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和上下跳动。如果你听这首歌,不是说要去听它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最重要是听了它以后,会让你坐不住,会让你也想动,会让你的毛孔张大。”“我第一次拿到这个作品第一次唱的时候,感觉心一会上一会下,有种很强的什么东西要冒出来,所以我把它取名叫《忐忑》。”“那种东西就是生命力。我们每天面对同样的生活,每天都做同样的工作,感觉无聊心情低落的时候,人需要激发,比如说你看一场电影,它让你流泪;你听一首歌,它让你感动;你去见一个老朋友,激起你对过去的回忆——那都是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色彩,更有意思。所以我希望我在唱歌的时候,歌里面也有这样的东西。它会给人鼓舞,给人希望。”
  
  请叫我新音乐歌者
  龚琳娜五岁登台演出,七岁全国巡演,十二岁初访法国,1992年到1999年,龚琳娜先考进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之后又被保送中国音乐学院进行本科学习,在这7年中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999年,她获得文化部授予的“民歌状元”的称号。是什么原因让龚琳娜走上新音乐歌曲的道路呢?龚琳娜说:“那是我还在北京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八层,每天练歌的时候,我一唱高音,比如彝族的高腔,楼上的邻居就来敲门,说,你一唱到高音,我的心脏病就要发作了。那段时间我真的特别压抑,每天练歌的时候,一边唱着,一边担心千万别让邻居的心脏病发作。后来我去了德国,住在巴伐利亚森林的旁边,有一个小山坡,我就跑到山上去练歌。那时候我每天都唱得很尽兴,因为再也没有人干扰我了,我就大声地喊,大声地唱。那次让我真正感受到,原来人与自然是可以融为一体的,我觉得我整个人都打开了。”龚琳娜继续说道,“有一次我在山上唱歌,那时候我的孩子三个多月,我把他背在胸前,当我一唱歌,好多马跑过来了。我特别害怕,那些马那么大,我也跑不过它们。我抱着小孩不敢跑,就只能站在那里。它们离我越来越近,我吓得腿直发软,结果它们一群把我围住,用鼻子来触碰我的身体。那是我第一次确确实实地体会到,原来音乐是可以超越国界、超越物种的,也从那时候起我决定,做一名真正的歌者,唱出自己的灵魂。”
  “新音乐歌者这个称呼是我一直追求的,我希望能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根基上,更往上发展,更国际化地发展。”坐在笔者对面的龚琳娜,让人很难把她与舞台上那个表情夸张、极度亢奋的歌者联系在一起。“演唱的过程中,我整个人都进去了,就是说,我进入了那首歌里面,被赋予了一个新灵魂,我自己也就不重要了。”龚琳娜说,“唱歌的时候,如果你过多地关注你的‘台型’,那么我认为你不会是一个好的歌者。”
  
  神曲之父——老锣
  在众多模仿的人中,哪个模仿得最到位?龚琳娜说,是老锣。老锣是一个德国音乐人,是歌曲《忐忑》的作者,同时也是龚琳娜的先生。老锣和龚琳娜的缘分也是由音乐开始的,可以说,没有老锣,也就没有今天的龚琳娜,没有今天的《忐忑》。
  龚琳娜和老锣的姻缘,是源于一场音乐会。2002年在北京,老锣跟几个朋友一起搞了场音乐会,龚琳娜作为观众去观看音乐会,而后两个人就认识了。
  “记得第一次我邀请他去我们家,我母亲拿出我的VCD,是我参加比赛和一些演出的节目。我很自豪地放给他看时,他说,太恶心了,他说那不是你,我在里面听不到你。”当时龚琳娜听老锣这么说,不仅没有失落,反而很高兴,因为觉得他把自己的心里话给说出来了。“其实我一直都是这样想的,只是身边没有人这样对我说。因为在那个环境里,如果你不能出名,不能当明星,你就是失败的,而我就是想把歌唱得舒服,唱得爽。我经常会想,是我错了吗?”从那时起,龚琳娜和老锣就一拍即合。2004年,两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对于《忐忑》这首歌褒贬不一的评价,龚琳娜没有因反面的声音而退缩,也没有因正面的褒奖而骄傲,她一直为自己的音乐追求努力着、奋斗着。正是由于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定,才使得曾经的“民歌状元”的龚琳娜,放弃了成为主流音乐家的机会。她为自己选择的新音乐歌曲的道路,是沿着她内心的方向向前伸展的。
  (编辑 郑儒凤[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位,以及这错位背后所折射的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思维范式。    推荐理由:  许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关乎毅力,更关乎能力。我们都知道偏见从哪里来,但在
期刊
有一位国画天才,尤其擅长摹仿。初入画坛,由于他还是无名之辈,便刻意摹仿一些古代著名画家的作品。经过一番苦练,他临摹清代画家石涛的作品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神韵、表现手法、构图特点,惟妙惟肖,与真迹毫无二致,活脱脱“石涛复生”。有一次,一位画家请客,席间拿出自己精心收藏的石涛精品画册,扉页上还有日本著名鉴定家的题跋。此画一出,满座皆惊。他也凑上去看,哭笑不得。原来,这幅被众人啧啧称奇的“石涛真迹”
期刊
Ⅰ  高一时,邻班的他来借书,我的座位离门口最近,便伸长手臂递给他。还回的时候,似乎鼓鼓的,翻开来,书里夹着一朵菊花,压得精致平整,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谢谢!会心一笑,再借再还的时候便有了你来我往的只言片语,在校园里碰到时,浅浅一笑。  Ⅱ   大一夏天,他坐很远的车来找我。广场上,看他远远地走来,新鲜开封的白衬衣上带着褶皱,新洗的头发干燥地蓬松着,我忍不住想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说话,他表
期刊
诸如玻璃之类的物体能使传播中的光产生折射,进而使其弯曲,那么与此相对应,光是否同样也能使物体产生弯曲呢?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用光照在一些纳米物体上时,会使原本平直的纳米带产生螺旋状的弯曲。这一科研成果可以在制造新型材料、智能开发等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显然是个颠覆习惯认知的全新发现。光是轻柔的、纤弱的,物体是坚硬的、强悍的,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可想而知:后者改变前者似
期刊
A是我认识的一位博士,狂爱电影和书籍,几乎一网打尽世界上所有知名的碟子,而书架上的好书,也富足得可以开一个小型图书馆。第一次见面,我便对这位仁兄的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近朱者赤,此后为了学习的缘故,经常约他出来喝茶聊天,培养彼此情谊。两个人果然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依据以往经验,我趁他谈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指指书架上一本向往已久的书,说:“这本书能否借我一读,我保证一个星期后就完好无损地还给你。”A
期刊
下乡支农,收获一串串感动    还记得大一时,刚接触农会,我就被它的宗旨所吸引,“关注弱势群体,实践心中关爱”。从加入农会到现在,这个宗旨使命般一直陪伴我走过三年的岁月。支农的路很辛苦,也很甜蜜。  第一次下乡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女孩,什么都不懂,傻傻地跟着会长他们一起来到苏北农村。虽然早就知道这边的条件很艰苦,但还是被吓了一跳。没有床,只能睡在小学教室的水泥地上,晚上蚊子就密密麻麻地趴在教室的土
期刊
“2011年,我要做一朵积极乐观的向日葵,给点阳光就能灿烂。”岁末年初,不少网友将这样一句话写在自己的签名档上,“向日葵族”因此成了网络热门词汇。据《文汇报》报道,向日葵族的标志是嘴角习惯性上扬15度,他们珍惜蕴藏在平淡里的小幸福,乐观、知足、感恩是他们的显著特色。他们以向日葵的向阳特性自喻,逐渐集结成“什么事都看得开,什么事都无所谓”的“向日葵族”群体。虽然始终把“追寻阳光方向”挂在签名档上,但
期刊
先锋书店是国内民营书店发展的亮点,自1996年创办以来,在步履维艰的民营书店行业,它却越做越大。近些年来,它不仅被南京市民评选为“南京十二张文化名片之一”,更当选“中国最美书店”的殊荣。无可厚非,钱晓华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先锋“粉丝”却更倾向于将他评价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    大地上的异乡者  走进先锋书店,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大地上的异乡者”。在店内的装
期刊
你投递过多少份简历才获得一份工作?  你熬过多少不眠的夜晚才通过一份工作企划?  你赔了多少汗水和笑脸才签下一份订单?  你隐忍了多少年的委屈和辛苦才坐上现在的位置?  都说现在的工作难找,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新人们等待上场;找到工作了,工作又难做,进入职场,就如同进入江湖,这个江湖,风霜刀剑,刀更锋,霜更浓。  钱钟书说,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围城内的人想出去。可是,身陷职场围城的人总归是要工作的,工作
期刊
春节刚过,2月9日,南京市市长季建业怒批机关干部掼蛋损害干部形象。季建业面对多家媒体的“追问”表示,他批评掼蛋时有个“大前提”,就是禁止公务人员在公务活动、办公场所、办公时间掼蛋,而不是反对干部业余时间的消遣。一声惊雷涤荡了早春二月的空气,机关也随即展开了一轮轰轰烈烈的以“禁止打掼蛋”为中心的“整风运动”。然而,这样看似令人振奋的言论和举措,迎来的似乎并不完全是一片叫好声。  领导“怒发冲冠为百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