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数学如果只是片面追求学算术而学数学,那么孩子们学习兴趣会被磨灭。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起点,是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只要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就不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利用好奇心,直观情境,操作实践等等,方法不一而足。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趣味教学;方法
大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音乐,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音乐中,让幼儿在音乐中学,在音乐中玩,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大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音乐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音乐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1.利用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利用引人入胜的开头艺术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也就是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让学生带着欢乐愉悦的心境迈进知识的宫殿。利用趣味的情境导入新课,挖掘教学知识的趣源,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的课堂气氛,能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铺垫。如:在教学活动“分类”课时中,导入部分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次运动会,许多动物都来参加了,小朋友们看看都有谁来了?但是老虎很烦恼,因为它觉得所有的动物们一起比赛不合理也不公平,为什么呢?(因为动物中有在天上飞的,有在地上跑的)把幼儿带入趣味性故事情境中,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和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操作探索学数学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依据数学知识的这些特点,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不能从客体本身获得的,而是要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这种体验和经验是幼儿建构初级数学概念所必须的,也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因为这样,学生会产生满足的愉快感及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孩子更高的热情,促使孩子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当孩子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还是“分类”这一课的教学,可以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演示,教师推导”的教法,可以采用学生动手主动探究验证的方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求知的学习活动。例如,运动会开始了,动物类的棋子要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赛,可以怎么分呢?让孩子进行大胆地猜测。孩子为了知道自己猜对没有,实践操作已成为迫切需要。
2.1在游戏中操作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如:在学习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课题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说儿歌《数一数》——小猪得病真可怜,大家送来许多蛋。两个两个数一数,送来多少个大鸡蛋,念完儿歌小朋友就马上动手操作了起来,这无形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2.2在音乐中操作学数学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的知识性、抽象性、概括性很强,所以幼儿学习时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在音乐中操作学数学,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渗透,这样不仅尊重到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发展自身的主体意识,在自由的空间里翱翔。拓展教学思路,让孩子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我在教学活动《相邻数》时,相应选择一首律动音乐(王老先生有块地),一边唱,一边手拿棋子在演示板上跳动(将动作与融入于每一个节奏音符)唱两句,停一次,停的时候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棋子所在的位子,是单数还是双数,它的相邻数是几和几。这样,欣赏音乐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能使数学课上得气氛活跃,也能使孩子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想像力、创造力和实践操作也可得到提高,且课堂常规也无形之中变得很好。
2.3在音乐中加强互动学数学
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而互动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比如在学习“数的连续分解”中,我采用了对答形式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老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x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3和4。”以此推类。接着就是两个孩子一组,相互以问答形式继续,如:“xxx,我问你,7可以分成6和几?”“xxx,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6和1。”
3.理性学数学为经验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倡导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并非意味着数学教学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而已。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层面,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沉淀,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让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概念.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以上是我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的一些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工作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学方法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还应该看它是否对幼儿园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的变化,各种教育方法是不断变化的,只要敢于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充满激情,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想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3-05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趣味教学;方法
大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音乐,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音乐中,让幼儿在音乐中学,在音乐中玩,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大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音乐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音乐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1.利用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利用引人入胜的开头艺术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也就是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让学生带着欢乐愉悦的心境迈进知识的宫殿。利用趣味的情境导入新课,挖掘教学知识的趣源,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的课堂气氛,能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铺垫。如:在教学活动“分类”课时中,导入部分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次运动会,许多动物都来参加了,小朋友们看看都有谁来了?但是老虎很烦恼,因为它觉得所有的动物们一起比赛不合理也不公平,为什么呢?(因为动物中有在天上飞的,有在地上跑的)把幼儿带入趣味性故事情境中,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和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操作探索学数学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依据数学知识的这些特点,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不能从客体本身获得的,而是要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这种体验和经验是幼儿建构初级数学概念所必须的,也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因为这样,学生会产生满足的愉快感及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孩子更高的热情,促使孩子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当孩子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还是“分类”这一课的教学,可以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演示,教师推导”的教法,可以采用学生动手主动探究验证的方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求知的学习活动。例如,运动会开始了,动物类的棋子要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赛,可以怎么分呢?让孩子进行大胆地猜测。孩子为了知道自己猜对没有,实践操作已成为迫切需要。
2.1在游戏中操作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如:在学习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课题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说儿歌《数一数》——小猪得病真可怜,大家送来许多蛋。两个两个数一数,送来多少个大鸡蛋,念完儿歌小朋友就马上动手操作了起来,这无形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2.2在音乐中操作学数学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的知识性、抽象性、概括性很强,所以幼儿学习时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在音乐中操作学数学,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渗透,这样不仅尊重到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发展自身的主体意识,在自由的空间里翱翔。拓展教学思路,让孩子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我在教学活动《相邻数》时,相应选择一首律动音乐(王老先生有块地),一边唱,一边手拿棋子在演示板上跳动(将动作与融入于每一个节奏音符)唱两句,停一次,停的时候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棋子所在的位子,是单数还是双数,它的相邻数是几和几。这样,欣赏音乐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能使数学课上得气氛活跃,也能使孩子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想像力、创造力和实践操作也可得到提高,且课堂常规也无形之中变得很好。
2.3在音乐中加强互动学数学
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而互动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比如在学习“数的连续分解”中,我采用了对答形式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老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x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3和4。”以此推类。接着就是两个孩子一组,相互以问答形式继续,如:“xxx,我问你,7可以分成6和几?”“xxx,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6和1。”
3.理性学数学为经验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倡导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并非意味着数学教学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而已。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层面,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沉淀,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让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概念.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以上是我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的一些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工作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学方法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还应该看它是否对幼儿园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的变化,各种教育方法是不断变化的,只要敢于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充满激情,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想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