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我有一朋友,38岁的男人,他有一句“非著名格言”:多照镜子少生气。他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少生气,那是可以做到的。
忘了交待了,我这位朋友还是内科大夫。他向我们列举了生气对身体的危害:生气对人呼吸系统、肝脏、消化系统、心脏、神经系统、肾脏、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等通通有害,可谓“气一发而动全身”。其实古人不是也说过吗?“怒则伤肝、忧则伤脾、气则伤身”。
生气除了伤身,还会“伤情”,影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不利于事业的开拓,这点人人都懂,好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吃过亏,眼泪哗哗的。
有人说: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無论是别人的错误还是自己的错误,都不太值。想想,事情已经发生了,气鼓鼓的像蛤蟆一样,也不可能让它重来一遍吧?所以生气大多是被动的,人到中年,就要少干一些被动的事,少生气。
脾气大的人不妨试试我这位内科大夫朋友开出的办法:
碰到发怒之事,赶紧跑到镜子前说“没关系”;
要自爱,提醒发怒首先伤害自己的身体;
写“动怒日记”,记下时间、地点、事件,持之以恒;
请信赖的人帮助自己,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动怒时,就提醒你;
事情不顺心,遭受误解后,采用心理放松的方式,对自己说“小事一桩”;
每一次动怒都比上一次推迟几秒,久而久之,效果不错;
当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容易引起动怒的言行;
提醒自己“生活愉快胜过金钱富有”,发怒划不来;
自我解嘲,每当电视里球赛输了,就说他们是有意让的;
……
来,我们不妨都像我这位朋友一样,做个胸开阔、气量大脾气小的人,爱别人爱自己,护感情护身体。
(摘自《旅伴》文/伍蓉蓉)
假如生命只剩下三个月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讨论话题: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三个月,你会做什么?网民强烈反响,纷纷发表见解。
网友A说:第一个月陪父母,告诉爸妈我爱他们;第二个月做自己以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比如直接顶撞领导,大声唱歌,大声哭泣;而最后一个月,我会立刻飞到北京,对曾经那个被我伤害得很深的男人说:“对不起!现在我才发现我最爱的人是你!”
网友B说:我希望和我的家人回到农村老家,过20年前的日子。种一块地、养几只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粗茶淡饭,着蓑衣斗笠。清晨被鸡叫鸟鸣弄醒,傍晚在门前树下纳凉聊天。每天远离世俗,不争名利,尽享天伦。
网友C说:如同往昔一样度过,但是会留下三封遗书,第一封给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儿,他们是最伟大的父母;第二封给老公,告诉他成为他的妻子是我最自豪的事情,有他曾经携手的日子我已无憾今生;第三封给我的孩子,告诉他妈妈永远为他骄傲,妈妈永远注视着他。最后我会告诉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让他们不要为我难过,我很幸福。
还有很多网友,也都发自肺腑地谈了自己的感想,诸如:在最后的三个月写一本书,把自己的某些独特想法说出来;每天画一页漫画,把自己的生命理念留给世人;和父母或爱人出远门旅游一次,让幸福的瞬间永远停驻在亲人的心间;而很多浪漫的人却说,在最后的日子,一定找个人好好地再谈一次恋爱……
看了许多网友的留言,都是关于亲情、爱情、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存在着一份善念,但又都容易在庸碌的世俗里被忽略和消耗掉。而生活的无奈之处,恰在于它永远是无法作假设的。那么,既然我们心中都停驻有爱,又何必非等到最后三个月才去谋划和实现呢?我们能不能从现在就开始,真实地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摘自《长沙晚报》 文/唐慧忠)
只想与你说一声
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请自己的客人来头很大。“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主厨紧张地问。“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只想与你说一声。”
主厨与其他的五位用餐者困惑得面面相觑,大家过了好一会才明白怎么一回事。“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如果你是那位主厨,听到松下先生的如此说明,会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备受尊重?客人在旁听见松下如此说,更佩服松下的人格并更喜欢与他做生意了。
时刻真情关怀部属感受的领导,将完全捕获部属的心,并让部属心甘情愿为他赴汤蹈火!
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
(摘自《伴侣》 文/秦晖)
我有一朋友,38岁的男人,他有一句“非著名格言”:多照镜子少生气。他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少生气,那是可以做到的。
忘了交待了,我这位朋友还是内科大夫。他向我们列举了生气对身体的危害:生气对人呼吸系统、肝脏、消化系统、心脏、神经系统、肾脏、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等通通有害,可谓“气一发而动全身”。其实古人不是也说过吗?“怒则伤肝、忧则伤脾、气则伤身”。
生气除了伤身,还会“伤情”,影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不利于事业的开拓,这点人人都懂,好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吃过亏,眼泪哗哗的。
有人说: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無论是别人的错误还是自己的错误,都不太值。想想,事情已经发生了,气鼓鼓的像蛤蟆一样,也不可能让它重来一遍吧?所以生气大多是被动的,人到中年,就要少干一些被动的事,少生气。
脾气大的人不妨试试我这位内科大夫朋友开出的办法:
碰到发怒之事,赶紧跑到镜子前说“没关系”;
要自爱,提醒发怒首先伤害自己的身体;
写“动怒日记”,记下时间、地点、事件,持之以恒;
请信赖的人帮助自己,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动怒时,就提醒你;
事情不顺心,遭受误解后,采用心理放松的方式,对自己说“小事一桩”;
每一次动怒都比上一次推迟几秒,久而久之,效果不错;
当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容易引起动怒的言行;
提醒自己“生活愉快胜过金钱富有”,发怒划不来;
自我解嘲,每当电视里球赛输了,就说他们是有意让的;
……
来,我们不妨都像我这位朋友一样,做个胸开阔、气量大脾气小的人,爱别人爱自己,护感情护身体。
(摘自《旅伴》文/伍蓉蓉)
假如生命只剩下三个月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讨论话题: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三个月,你会做什么?网民强烈反响,纷纷发表见解。
网友A说:第一个月陪父母,告诉爸妈我爱他们;第二个月做自己以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比如直接顶撞领导,大声唱歌,大声哭泣;而最后一个月,我会立刻飞到北京,对曾经那个被我伤害得很深的男人说:“对不起!现在我才发现我最爱的人是你!”
网友B说:我希望和我的家人回到农村老家,过20年前的日子。种一块地、养几只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粗茶淡饭,着蓑衣斗笠。清晨被鸡叫鸟鸣弄醒,傍晚在门前树下纳凉聊天。每天远离世俗,不争名利,尽享天伦。
网友C说:如同往昔一样度过,但是会留下三封遗书,第一封给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儿,他们是最伟大的父母;第二封给老公,告诉他成为他的妻子是我最自豪的事情,有他曾经携手的日子我已无憾今生;第三封给我的孩子,告诉他妈妈永远为他骄傲,妈妈永远注视着他。最后我会告诉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让他们不要为我难过,我很幸福。
还有很多网友,也都发自肺腑地谈了自己的感想,诸如:在最后的三个月写一本书,把自己的某些独特想法说出来;每天画一页漫画,把自己的生命理念留给世人;和父母或爱人出远门旅游一次,让幸福的瞬间永远停驻在亲人的心间;而很多浪漫的人却说,在最后的日子,一定找个人好好地再谈一次恋爱……
看了许多网友的留言,都是关于亲情、爱情、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存在着一份善念,但又都容易在庸碌的世俗里被忽略和消耗掉。而生活的无奈之处,恰在于它永远是无法作假设的。那么,既然我们心中都停驻有爱,又何必非等到最后三个月才去谋划和实现呢?我们能不能从现在就开始,真实地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摘自《长沙晚报》 文/唐慧忠)
只想与你说一声
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请自己的客人来头很大。“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主厨紧张地问。“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只想与你说一声。”
主厨与其他的五位用餐者困惑得面面相觑,大家过了好一会才明白怎么一回事。“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如果你是那位主厨,听到松下先生的如此说明,会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备受尊重?客人在旁听见松下如此说,更佩服松下的人格并更喜欢与他做生意了。
时刻真情关怀部属感受的领导,将完全捕获部属的心,并让部属心甘情愿为他赴汤蹈火!
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
(摘自《伴侣》 文/秦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