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孤独症儿童是一特殊人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这里。但对于孤独症究竟是怎么回事,人们仍然不是很清楚,也有一些误会,包括一些教育者在对其教育时产生的一些误区,孤独症的研究并不长,当我们幼儿工作者了解其基本的概念及特点时,相信会对教育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儿童的治疗与康复起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 高功能儿童
案例:超超,男,4岁,1岁时,可以走路,2岁,能发声不会用词,3岁仍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表现任何喜悦,总扭开妈妈的拥抱,自己摔倒了,也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向父母求助,当他的妈妈出差,把他留给亲戚邻居照顾时,他没有像一般孩子表现出心烦散意乱。4岁,突然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但讲话不寻常,甚至可以惟妙惟肖的说出几天前别人的句子。
可能你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的行为举止让你觉得怪异,不同寻常且常常以一些莫名其妙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当他见到或听到他喜爱的玩具汽车因开动所发出的嘟嘟声时他会兴奋得尖叫,但却忽视了身边想与他一起玩耍的人;或者向别人猛发脾气,不悦的发出刺耳的叫声,再或者向你发起进攻,猛吐口水。有可能你是一位家长,你的孩子是一个婴儿或初学走路的儿童,但她不会拥抱你,不会看你的眼睛,不会对你的爱或触摸做出反应,当她稍长大时,她很少说话也对其他人的话语不作回应,她只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生活,即使说话也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表达,是孩子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问题又出在哪儿……
1 对孤独症的认识
孤独症这个名词对大家来说既有一点耳闻又十分陌生,它也叫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先报道的。
孤独症儿童其实很少来自于破碎的家庭,而更被大家注意的是生物学方面的诸如遗传因素,早期发育问题(像早产,孕期出血,血液中毒,滤过性病毒感染或暴露以及出生后活力缺乏,已经在25%的孤独症儿童中得到确认),脑部异常等因素。由于不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特征,使得在孤独症儿童教育方面不够清晰明确。所以这里我们就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的可教育性问题进行讨论。
2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特征
孤独症儿童可以根据其自闭程度与智商划分成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与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对于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对其教育上是必然的,但这一特殊群体回归主流效果并不乐观,而高功能儿童就不同了,因为他们的智力处于正常范围,甚至一小部分是高智商,所以对于他们不仅包括低功能儿童恢复的目标,还有更多的要求。
我们就从前面小超超这个高功能儿童的案例来说明一下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特征:
2.1 社会交往功能损害。孤独症儿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冷淡。他们与其他人,包括父母在身体和情感上都很疏远,从很小时候开始,孤独症患者就在多方面表现出缺陷,长大了,他们几乎没有社交行为,看上去对其他人的感受没有反应。孤独症儿童对来自他人的社交刺激的敏感性和社会回应性都受到限制,也很少与其他人分享经验或情感。
2.2 认知功能不均衡。与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功能具有不均衡的特点。所以孤独症儿童的某些能力(如在音乐、计算、记忆或美术等方面表现出超常的能力)与同龄健康孩子持平甚至超出同龄孩子,现实中有一些关于这类孩子表现突出的例子,电影中也有这类患者的描写,如文章在《海洋天堂》中塑造的的大福,达斯汀霍夫曼的《雨人》。
2.3 沟通能力的损害与语言障碍。孤独症儿童在很早便表现出沟通和语言方面的严重异常。例如,母亲与超超同坐在沙发上,电话铃声响起,母亲问:“超超,你可以接电话么?”“可以。”小超超回答,但他依然没有动。拥有一半的孤独症儿童没有发展任何有用的语言,甚至有这种情况,他们到了冒话的年龄开始说话,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又倒退回去,取而代之的是最原始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
2.4 注意力分散。如果与孤独症儿童对感兴趣的物品高度集中到某点上来对比,他对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没有那么关心,对外界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在课堂上就表现为注意力不能跟随老师。
3 幼儿园和教师与孤独症儿童
3.1 教师对高功能幼儿的错误认识。由于社会上对孤独症儿童的认识不够,幼儿园里的老师往往视高功能儿童的行为表现为脾气古怪或发育迟缓,在对待孤独症儿童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
3.1.1 认为孩子调皮,不听话。孤独症儿童与调皮捣蛋的孩子有着本质的的不同,调皮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是有意识的,往往是逆反心理在起作用,而孤独症儿童则是由于病症的表现对规则的不理解才做出出格的举动。
3.1.2 认为孩子性格孤僻。由于对自闭症概念错误理解,所以一提起自闭症儿童,就会把他们与单纯的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儿童相混淆,就像《流星花园》中的类,一个沉默的孩子,小时候(甚至长大后)也不爱作声,朋友就都觉得他自闭。
3.2 幼儿园与教师对幼儿的态度。
3.2.1 听之任之。这可能是相当一部分老师的态度,因为关注孤独症儿童会牵扯他们80%的精力,所以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保证安全不出状况,不影响到别人就行:或者干脆给他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任其自己玩耍。
3.2.2 排斥。对孩子教育的一种拒绝。因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老师大量的额外付出,加之学前前期的小朋友本身的自我约束力差,容易模仿,给班级秩序造成了教师的维护困难,使老师对其深感头痛,不愿意班级有这样的小朋友,甚至直接告知家长“你的孩子不适合上幼儿园”。
3.2.3 接纳。一种最适于孤独症儿童恢复、治疗、进步的态度。幼儿园及老师不仅要接纳孩子,还要创设积极良好的环境氛围,带动其他小朋友帮助孤独症儿童。
4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的教育策略
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我们应着重针对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水平。也就是说学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其学会社会生活技能,设法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教给他们具体的技能和待人接物的常识,使他们在社会的接触中得到更多成功的经验。
4.1 对于高功能儿童。对高功能儿童的目标,要强调消除其有害的的行为和努力教儿童学会自理技能、服从简单的要求和规则,基本的社会和情感行为、沟通的需要和适当的游戏。随着这些儿童的长大,治疗重点将转移到教他们学习与人共处和与工作有关的技能方面,还包括教他们学习语言流畅,教他们在正常班级中所期望的行为和技能,教他们如何与同龄人交往等细化的内容。
4.2 对于教师。首先,教师要在班级中创设良好的气氛。对于特殊儿童,他和大家在一起会产生愉快的体验,有助于摆脱沉溺于自己那个小世界的倾向;而对于正常孩子来说,培养了他们的仁爱之心,这对于当代的独生子女来说恐怕是非常好的作用。其次,教师在获得所学的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时,也应掌握一些对于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帮助特殊孩子的教育,还可能更敏感的发现本班孩子的一些小差别。
4.3 对孤独症儿童的不良行为在宽容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教师要对其做到心中有数,宽容,不能立即批评,但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而是教师针对其特点进行积极的引导,进行缺失行为的纠正。
4.4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的提高对孤独症儿童其他能力的提高是有促进作用的。若教师抓住其学习特点,对他们的教导会更得心应手。
4.5 老师、家长之间要经常沟通。每个孤独症儿童在现实中的表现都不同,这就需要家长与儿童经常保持联系、沟通,尤其是家长要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如实相告,让教师真正掌握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康复训练。
幼儿园教育给特殊儿童的恢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给孤独症患者回归主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师资与教程及其他资源得不到满足,使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成为一个问题。但,教育是必然的,教育也是必要的。相信在社会上更多的人的帮助下,这群星星般的孩子会在自己的天空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方俊明.特殊教育导论
2 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3 编辑admin.大脑杏仁核是儿童自闭症的罪魁.爱弥尔特殊教育,
2005.11
【关键词】 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 高功能儿童
案例:超超,男,4岁,1岁时,可以走路,2岁,能发声不会用词,3岁仍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表现任何喜悦,总扭开妈妈的拥抱,自己摔倒了,也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向父母求助,当他的妈妈出差,把他留给亲戚邻居照顾时,他没有像一般孩子表现出心烦散意乱。4岁,突然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但讲话不寻常,甚至可以惟妙惟肖的说出几天前别人的句子。
可能你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的行为举止让你觉得怪异,不同寻常且常常以一些莫名其妙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当他见到或听到他喜爱的玩具汽车因开动所发出的嘟嘟声时他会兴奋得尖叫,但却忽视了身边想与他一起玩耍的人;或者向别人猛发脾气,不悦的发出刺耳的叫声,再或者向你发起进攻,猛吐口水。有可能你是一位家长,你的孩子是一个婴儿或初学走路的儿童,但她不会拥抱你,不会看你的眼睛,不会对你的爱或触摸做出反应,当她稍长大时,她很少说话也对其他人的话语不作回应,她只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生活,即使说话也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表达,是孩子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问题又出在哪儿……
1 对孤独症的认识
孤独症这个名词对大家来说既有一点耳闻又十分陌生,它也叫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先报道的。
孤独症儿童其实很少来自于破碎的家庭,而更被大家注意的是生物学方面的诸如遗传因素,早期发育问题(像早产,孕期出血,血液中毒,滤过性病毒感染或暴露以及出生后活力缺乏,已经在25%的孤独症儿童中得到确认),脑部异常等因素。由于不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特征,使得在孤独症儿童教育方面不够清晰明确。所以这里我们就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的可教育性问题进行讨论。
2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特征
孤独症儿童可以根据其自闭程度与智商划分成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与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对于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对其教育上是必然的,但这一特殊群体回归主流效果并不乐观,而高功能儿童就不同了,因为他们的智力处于正常范围,甚至一小部分是高智商,所以对于他们不仅包括低功能儿童恢复的目标,还有更多的要求。
我们就从前面小超超这个高功能儿童的案例来说明一下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特征:
2.1 社会交往功能损害。孤独症儿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冷淡。他们与其他人,包括父母在身体和情感上都很疏远,从很小时候开始,孤独症患者就在多方面表现出缺陷,长大了,他们几乎没有社交行为,看上去对其他人的感受没有反应。孤独症儿童对来自他人的社交刺激的敏感性和社会回应性都受到限制,也很少与其他人分享经验或情感。
2.2 认知功能不均衡。与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功能具有不均衡的特点。所以孤独症儿童的某些能力(如在音乐、计算、记忆或美术等方面表现出超常的能力)与同龄健康孩子持平甚至超出同龄孩子,现实中有一些关于这类孩子表现突出的例子,电影中也有这类患者的描写,如文章在《海洋天堂》中塑造的的大福,达斯汀霍夫曼的《雨人》。
2.3 沟通能力的损害与语言障碍。孤独症儿童在很早便表现出沟通和语言方面的严重异常。例如,母亲与超超同坐在沙发上,电话铃声响起,母亲问:“超超,你可以接电话么?”“可以。”小超超回答,但他依然没有动。拥有一半的孤独症儿童没有发展任何有用的语言,甚至有这种情况,他们到了冒话的年龄开始说话,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又倒退回去,取而代之的是最原始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
2.4 注意力分散。如果与孤独症儿童对感兴趣的物品高度集中到某点上来对比,他对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没有那么关心,对外界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在课堂上就表现为注意力不能跟随老师。
3 幼儿园和教师与孤独症儿童
3.1 教师对高功能幼儿的错误认识。由于社会上对孤独症儿童的认识不够,幼儿园里的老师往往视高功能儿童的行为表现为脾气古怪或发育迟缓,在对待孤独症儿童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
3.1.1 认为孩子调皮,不听话。孤独症儿童与调皮捣蛋的孩子有着本质的的不同,调皮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是有意识的,往往是逆反心理在起作用,而孤独症儿童则是由于病症的表现对规则的不理解才做出出格的举动。
3.1.2 认为孩子性格孤僻。由于对自闭症概念错误理解,所以一提起自闭症儿童,就会把他们与单纯的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儿童相混淆,就像《流星花园》中的类,一个沉默的孩子,小时候(甚至长大后)也不爱作声,朋友就都觉得他自闭。
3.2 幼儿园与教师对幼儿的态度。
3.2.1 听之任之。这可能是相当一部分老师的态度,因为关注孤独症儿童会牵扯他们80%的精力,所以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保证安全不出状况,不影响到别人就行:或者干脆给他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任其自己玩耍。
3.2.2 排斥。对孩子教育的一种拒绝。因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老师大量的额外付出,加之学前前期的小朋友本身的自我约束力差,容易模仿,给班级秩序造成了教师的维护困难,使老师对其深感头痛,不愿意班级有这样的小朋友,甚至直接告知家长“你的孩子不适合上幼儿园”。
3.2.3 接纳。一种最适于孤独症儿童恢复、治疗、进步的态度。幼儿园及老师不仅要接纳孩子,还要创设积极良好的环境氛围,带动其他小朋友帮助孤独症儿童。
4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的教育策略
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我们应着重针对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水平。也就是说学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其学会社会生活技能,设法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教给他们具体的技能和待人接物的常识,使他们在社会的接触中得到更多成功的经验。
4.1 对于高功能儿童。对高功能儿童的目标,要强调消除其有害的的行为和努力教儿童学会自理技能、服从简单的要求和规则,基本的社会和情感行为、沟通的需要和适当的游戏。随着这些儿童的长大,治疗重点将转移到教他们学习与人共处和与工作有关的技能方面,还包括教他们学习语言流畅,教他们在正常班级中所期望的行为和技能,教他们如何与同龄人交往等细化的内容。
4.2 对于教师。首先,教师要在班级中创设良好的气氛。对于特殊儿童,他和大家在一起会产生愉快的体验,有助于摆脱沉溺于自己那个小世界的倾向;而对于正常孩子来说,培养了他们的仁爱之心,这对于当代的独生子女来说恐怕是非常好的作用。其次,教师在获得所学的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时,也应掌握一些对于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帮助特殊孩子的教育,还可能更敏感的发现本班孩子的一些小差别。
4.3 对孤独症儿童的不良行为在宽容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教师要对其做到心中有数,宽容,不能立即批评,但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而是教师针对其特点进行积极的引导,进行缺失行为的纠正。
4.4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的提高对孤独症儿童其他能力的提高是有促进作用的。若教师抓住其学习特点,对他们的教导会更得心应手。
4.5 老师、家长之间要经常沟通。每个孤独症儿童在现实中的表现都不同,这就需要家长与儿童经常保持联系、沟通,尤其是家长要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如实相告,让教师真正掌握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康复训练。
幼儿园教育给特殊儿童的恢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给孤独症患者回归主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师资与教程及其他资源得不到满足,使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成为一个问题。但,教育是必然的,教育也是必要的。相信在社会上更多的人的帮助下,这群星星般的孩子会在自己的天空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方俊明.特殊教育导论
2 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3 编辑admin.大脑杏仁核是儿童自闭症的罪魁.爱弥尔特殊教育,
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