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建筑有其特定的性格,地形及其景观特征的呈现是风景与校园建筑结合的基本主题。本文通过对泰山医学院新校区外籍教师公寓设计的分析、梳理,阐述了“因地制宜、顺势而生”原则下建筑场所精神的表达。
【关键词】:地形条件;因地制宜;景观校园
只要基地自然条件有特征,建筑就应该像从基地自然生长出来那样与周围相协调。
1.“因地制宜、顺势而生”——建筑场所精神的表达
建筑打动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尺度、规模、可以是材料、风格。而真正能与人心灵沟通,让人感动、留下印记的建筑才是最好的。融合在自然中的建筑看似平庸,而当人置身在其中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存在,而是整个环境带来的感受。这就是好的建筑。只要安静地矗立在大自然中,不彰显的给原本的自然环境带来一份人文关怀。而建筑的场所是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主观人文环境交织在一起综合影响而形成的整体,设计生长在场所中建筑就是对其所处环境中各个要素做出一一反映的过程。这就是”因地制宜,顺势而生“的设计理念,建筑场所性的表达,建筑师设计的灵感源泉。综合来说,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地发挥地形和自然环境这一最大潜在力,表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依托的关系,让建筑的场所性通过设计的手法充分表达。
2.项目概况
2.1 学校概况
泰山医学院始建于1981年,校舍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是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泰山医学院于2002年在泰山南麓泰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征用土地3000余亩,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总体规划,建设新校区。学校规划突出了绿色环保的概念,目前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医学院校区。校区整体规划具备适合20000名在校生规模的办学空间,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2 项目概况
泰山医学院先后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医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与英国、韩国等国家知名高校联合培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药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了让国外生活的学生和老师在校园内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校区内新建留学生活动中心及外籍教师公寓楼,让留学生以及外籍工作者有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校区总体规划是以环形主干道将整个地块划分为主教学区和生活区,而生活区又分为了东北地块的学生生活区和西边部分的教师生活区。本次设计的外籍教师公寓楼紧邻环形主干道,正位于内部教学区和西部教师生活区的过渡地带,和校园西南隅的国际交流中心、留学生宿舍形成一个区域,最大程度的满足外籍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3.设计理念
3.1 建筑场地概况及分析
新校区基地自然地形丰富,条件优越。场地内多条泄洪沟穿过,地形高差较大,周围有较丰富的室外空间体系。外籍教师公寓楼的建设位置恰临于一条泄洪沟的一侧,周围竖向高差较大,植被覆盖率高,环境优雅,适宜居住。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形成了最终“因地制宜、顺势而生”的设计思路。尊重现状环境,利用地形的制约因素,通过功能和形体的组合,协调了造型与功能,环境与空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化不利为有利,整合校园空间环境形式,随坡就势地设计建筑物的正负零标高,利用建筑物高差进行日照折减,并处理了项目内道路与外围环路的衔接,使得项目空间组织流畅,生活出行舒适便捷。
3.2建筑与场地的结合
由于地形本身高差较大,随坡就势地选择正负零标高也在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场地内南北高差两米左右,同时与外围环路仍有近4米的高差。为使生活在一层的住户仍保有良好的视线,我们将正负零选在了接近环路的位置。建筑的主入口因地势高差原因,我们选择了从不同的楼层进入建筑,北向主入口位于一层与地下一层之间,南向主入口设计在了地下一层位置,既平衡了场地自身2米左右的高差,同时又满足了不同功能需求不同出入口的分区。平面组合的过程中考虑到平时户型使用占比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结合了总图平面上泄洪沟的走向形势,通过对一室一厅一卫户型的交叠拼接,完美的契合了地形的走向发展,使平面布置上满足了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平面布局的逐间递减又带来了较为不利的日照关系,设计通过对日照走向分析,在形体上对建筑进行了折减,1至10层每层8户,11层7户,12层6户,13层5户14层4户,最终形成了水平方向逐间后退,垂直方向层层跌落的空间形体。
3.3 高效实用的建筑平面
外籍教师公寓主要为单身及有家庭的外籍工作人员提供基本的住宿条件。通过对使用人群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对包括婚姻状况、年龄、家庭组成形式等多方面资料的进行了详细的整合与研究。数据显示,其中单身的外籍教师比例较大,在整个资料人群中占到75.8%,家庭成员在三人及以上的使用者比例仅为10.8%。因此,在户型设计上我们如实的反映了数据的结论,共设计了两种户型形式:A户型为两种两室一厅一卫户型,面积分别为53.44平方米、58.61平方米,B户型为两种较小的一室一厅一卫户型,面积分别为44.31平方米、41.81平方米。为保证每间公寓的南向采光和景观视野的最佳化,每间公寓的都保证了一件主卧的南向布置,并尽可能的扩大了客厅的采光空间,使得每个空间都有最良好的居住体验。
3.4与环境结合的建筑造型
建筑风格上的确定同样以建筑的环境地位为出发点,外籍教师公寓地处西侧生活区和中部教学区的节点位置,是两个区域的过度。设计上我们采用形体与教学区呼应,规整大气,色彩与生活区呼应,明亮活泼。外籍教师公寓材质语言的重点在于吸纳并综合运用与地方资源和文化相关的要素,进一步了推动建筑与环境融合,强化场所的地域识别性。设计选用与西侧国际交流中心相同的饰面材料,并辅助以与中部教学区相同材质的灰色面砖勾勒边角线条,一方面具有当地的色彩意向,另一面意在取得与周围建筑语言的高度统一。同时外籍教师公寓的形象也具有自身的新亮点,在技术深化阶段,我们借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设计多规格,不同比例的搭配参数,经筛选得到最终较为理想的随机且充满情趣的墙面肌理。铁艺格栅的造型形式,也是在分析校园现有建筑语言的同时,通过抽象模拟不同元素,得到了现有几何构成,丰富了立面的同时也保证了空调位的整齐划一。
3.5根植地方的景观设计
基地位于泰山脚下,本身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北面临山,其间又有水系。保留并利用原始地形、地貌、地物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努力充分利用現有景观资源,以山为远景,水为近景,发挥景观多样性。台阶和坡道是解决竖向交通的手段,但过于平直的台阶坡道会略显单调,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简单的台阶改为错落布置的休息平台和架空的栈道,打破了空间的单调性,创造了丰富的视觉感官体验。木栈道的铺设在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地形、地貌的同时,又满足了绿色环保的要求,更具有了审美的景观价值。植物的栽培以靠近公寓部分种植高大乔木以掩映公寓,柔化建筑立面冰硬感,远离住宅部分形成较为开阔的空间,满足邻里交流活动的需求。
结语:
空间环境的品质会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形态,师生们居住的空间环境所反映的内涵与学生的修学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本着为师生创造最佳的教学和生活环境的目标,通过利用“因地制宜、顺势而生“的设计手法,充分表达了建筑的场所性,让使用建筑的人们感受到不只是自然环境的感染,同时还有设计带来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挪)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叶菁,齐康.因地制宜,现代高效—东南大学晓庄校区维续教育中心主楼设计[J].华中建筑,2008(6).
【关键词】:地形条件;因地制宜;景观校园
只要基地自然条件有特征,建筑就应该像从基地自然生长出来那样与周围相协调。
1.“因地制宜、顺势而生”——建筑场所精神的表达
建筑打动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尺度、规模、可以是材料、风格。而真正能与人心灵沟通,让人感动、留下印记的建筑才是最好的。融合在自然中的建筑看似平庸,而当人置身在其中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存在,而是整个环境带来的感受。这就是好的建筑。只要安静地矗立在大自然中,不彰显的给原本的自然环境带来一份人文关怀。而建筑的场所是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主观人文环境交织在一起综合影响而形成的整体,设计生长在场所中建筑就是对其所处环境中各个要素做出一一反映的过程。这就是”因地制宜,顺势而生“的设计理念,建筑场所性的表达,建筑师设计的灵感源泉。综合来说,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地发挥地形和自然环境这一最大潜在力,表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依托的关系,让建筑的场所性通过设计的手法充分表达。
2.项目概况
2.1 学校概况
泰山医学院始建于1981年,校舍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是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泰山医学院于2002年在泰山南麓泰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征用土地3000余亩,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总体规划,建设新校区。学校规划突出了绿色环保的概念,目前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医学院校区。校区整体规划具备适合20000名在校生规模的办学空间,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2 项目概况
泰山医学院先后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医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与英国、韩国等国家知名高校联合培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药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了让国外生活的学生和老师在校园内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校区内新建留学生活动中心及外籍教师公寓楼,让留学生以及外籍工作者有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校区总体规划是以环形主干道将整个地块划分为主教学区和生活区,而生活区又分为了东北地块的学生生活区和西边部分的教师生活区。本次设计的外籍教师公寓楼紧邻环形主干道,正位于内部教学区和西部教师生活区的过渡地带,和校园西南隅的国际交流中心、留学生宿舍形成一个区域,最大程度的满足外籍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3.设计理念
3.1 建筑场地概况及分析
新校区基地自然地形丰富,条件优越。场地内多条泄洪沟穿过,地形高差较大,周围有较丰富的室外空间体系。外籍教师公寓楼的建设位置恰临于一条泄洪沟的一侧,周围竖向高差较大,植被覆盖率高,环境优雅,适宜居住。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形成了最终“因地制宜、顺势而生”的设计思路。尊重现状环境,利用地形的制约因素,通过功能和形体的组合,协调了造型与功能,环境与空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化不利为有利,整合校园空间环境形式,随坡就势地设计建筑物的正负零标高,利用建筑物高差进行日照折减,并处理了项目内道路与外围环路的衔接,使得项目空间组织流畅,生活出行舒适便捷。
3.2建筑与场地的结合
由于地形本身高差较大,随坡就势地选择正负零标高也在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场地内南北高差两米左右,同时与外围环路仍有近4米的高差。为使生活在一层的住户仍保有良好的视线,我们将正负零选在了接近环路的位置。建筑的主入口因地势高差原因,我们选择了从不同的楼层进入建筑,北向主入口位于一层与地下一层之间,南向主入口设计在了地下一层位置,既平衡了场地自身2米左右的高差,同时又满足了不同功能需求不同出入口的分区。平面组合的过程中考虑到平时户型使用占比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结合了总图平面上泄洪沟的走向形势,通过对一室一厅一卫户型的交叠拼接,完美的契合了地形的走向发展,使平面布置上满足了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平面布局的逐间递减又带来了较为不利的日照关系,设计通过对日照走向分析,在形体上对建筑进行了折减,1至10层每层8户,11层7户,12层6户,13层5户14层4户,最终形成了水平方向逐间后退,垂直方向层层跌落的空间形体。
3.3 高效实用的建筑平面
外籍教师公寓主要为单身及有家庭的外籍工作人员提供基本的住宿条件。通过对使用人群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对包括婚姻状况、年龄、家庭组成形式等多方面资料的进行了详细的整合与研究。数据显示,其中单身的外籍教师比例较大,在整个资料人群中占到75.8%,家庭成员在三人及以上的使用者比例仅为10.8%。因此,在户型设计上我们如实的反映了数据的结论,共设计了两种户型形式:A户型为两种两室一厅一卫户型,面积分别为53.44平方米、58.61平方米,B户型为两种较小的一室一厅一卫户型,面积分别为44.31平方米、41.81平方米。为保证每间公寓的南向采光和景观视野的最佳化,每间公寓的都保证了一件主卧的南向布置,并尽可能的扩大了客厅的采光空间,使得每个空间都有最良好的居住体验。
3.4与环境结合的建筑造型
建筑风格上的确定同样以建筑的环境地位为出发点,外籍教师公寓地处西侧生活区和中部教学区的节点位置,是两个区域的过度。设计上我们采用形体与教学区呼应,规整大气,色彩与生活区呼应,明亮活泼。外籍教师公寓材质语言的重点在于吸纳并综合运用与地方资源和文化相关的要素,进一步了推动建筑与环境融合,强化场所的地域识别性。设计选用与西侧国际交流中心相同的饰面材料,并辅助以与中部教学区相同材质的灰色面砖勾勒边角线条,一方面具有当地的色彩意向,另一面意在取得与周围建筑语言的高度统一。同时外籍教师公寓的形象也具有自身的新亮点,在技术深化阶段,我们借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设计多规格,不同比例的搭配参数,经筛选得到最终较为理想的随机且充满情趣的墙面肌理。铁艺格栅的造型形式,也是在分析校园现有建筑语言的同时,通过抽象模拟不同元素,得到了现有几何构成,丰富了立面的同时也保证了空调位的整齐划一。
3.5根植地方的景观设计
基地位于泰山脚下,本身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北面临山,其间又有水系。保留并利用原始地形、地貌、地物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努力充分利用現有景观资源,以山为远景,水为近景,发挥景观多样性。台阶和坡道是解决竖向交通的手段,但过于平直的台阶坡道会略显单调,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简单的台阶改为错落布置的休息平台和架空的栈道,打破了空间的单调性,创造了丰富的视觉感官体验。木栈道的铺设在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地形、地貌的同时,又满足了绿色环保的要求,更具有了审美的景观价值。植物的栽培以靠近公寓部分种植高大乔木以掩映公寓,柔化建筑立面冰硬感,远离住宅部分形成较为开阔的空间,满足邻里交流活动的需求。
结语:
空间环境的品质会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形态,师生们居住的空间环境所反映的内涵与学生的修学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本着为师生创造最佳的教学和生活环境的目标,通过利用“因地制宜、顺势而生“的设计手法,充分表达了建筑的场所性,让使用建筑的人们感受到不只是自然环境的感染,同时还有设计带来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挪)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叶菁,齐康.因地制宜,现代高效—东南大学晓庄校区维续教育中心主楼设计[J].华中建筑,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