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美育的实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jcrazytb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把学生培养成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的全面的人。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体地实施美育,却常常被人忽略。本文主要从教材本身和课堂教学两大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材;课堂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初中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把学生培养成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的全面的人。但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美育教育却常常被人忽略。
  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自古就有人提倡。建国以来,我们是重视美育的,在中小学都普遍开设了音乐、美术等课程,但若以为美育仅仅与音乐、美术有关,与语文无关,那就错了。实际上,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就初中语文具体教学实践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去实施美育。
  一、发掘教材中蕴含的美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语文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名著,属于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审美特性,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教材,诗歌的圆润、典雅,散文的优美动人,小说的跌宕起伏等等,陶醉其中,随处有实施美育的机缘。
  1.发现自然美
  大自然是是丰富多彩的,当它和人类生活联系起来,成为“人化的自然”时,便成为审美对象。纵观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年级都有关于景物描写的精美文章,如《观沧海》、《苏州园林》、《小石潭记》等。这些作品犹如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卷,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和美丽的大自然。针对这类作品,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细细揣摩品味其蕴含的美。
  在教材中发掘自然美,能够使学生在感悟美的同时摒弃狭隘的功利观念,激起纯洁无暇的审美情感,净化心灵,于不知不觉间升腾起一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圣情感,使初中生的性格、气质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锻炼。
  2.品味语言美
  汉字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诗歌和散文的语言,更是经过反复锤炼的精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美来培养审美情趣。
  汉语是一种具有高度美质的语言,古代诗歌那么严格规定诗词的韵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借助声音的艺术力量,使诗词变得更有魅力。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精美语言的魅力,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3.感知生活美
  文学作品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社会生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课文反映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的美好情操。
  强调关爱他人的美,让学生学会感恩。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冷漠、自私不可避免。针对这些问题,选择了朱自清的《背影》和胡适的《我的母亲》,这两篇散文用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一种浓浓的爱意,对执着、慈爱的父亲的敬意;对勤劳、善良的母亲的谢意。
  4.感悟艺术美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文学家能够把生活里看似平凡的语言变成一种蕴藏着深刻真理的、能震撼人心的力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去感悟文章的深层意味和文章主旨,对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把握其中蕴含的美。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在表层,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采用拟人化手法,托物寓意,行文平淡自然,富有情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教师要引导同学联想到社会上具有像莲花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的人,进而感悟到作者高洁的情操,加深美感,全面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哲理美。
  二、创设美的课堂情境
  初中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活泼好动,主观意识强烈,好动意识强,要想使学生能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创设美的课堂情境至关重要。身处美的课堂情境,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徜徉在美的世界,被美所吸引,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甚至在情感上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
  1.营造美的课堂氛围
  美在合作,美在和谐。课堂氛围不能死气沉沉,不能是教师单方教学,而是要“动”起来。这里的“动”是一种和谐的互动,不是简单的“欢声笑语”,而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灵碰撞、情感沟通。教师要带着一种博爱之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也要在尊敬老师的基础上,大家共同在探讨中学习,分享学习的快乐。
  2.运用美的教具
  创设美的课堂情境离不开美的教具,而多媒体就是最合适的教具。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突破了传统课堂中只能板书的情况,可以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古诗教学,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发挥,很难理会到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如果制作多媒体课件,效果就会好得多。
  3.展示美的形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处在人生花季的少男少女尤其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自身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灵美的表率:追求真理、勤奋好学、无私奉献。教师的言谈举止,着装打扮,风度仪表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给学生美的感受。教师如能用优美的语调,准确、生动的语言,就能牢牢吸引住学生。教师着装打扮要整洁、典雅、美观,要朴素自然,不浓艳浮华,要通过这些来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要爱岗敬业,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认真对待每个学生,耐心地去辅导每个学生,尽力去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指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总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在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充分吸取营养,才能不断丰富美育内容,扩大知识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高尚的情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使自己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最终造就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家湘.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J].云南高教研究.1999(1)
  [2]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于后现代经验中应用阿多诺提出的Verfransung der Künste——艺术边界之交错这一概念来揭示当代艺术的虚假困境,阐明了当代艺术继续具有批评和启迪功能的可能性。后
本文对“魁府”建筑中“西洋式”设计语汇进行梳理与分析,指出其中蕴含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深刻内涵,并对产生之原因进行探究,以期对“魁府”建筑,乃至中国近代建筑史
实践证明,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是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必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反观我区各高职院校,尽管先后不同程度的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但其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弊
摘要: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英语教师应该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思想宽广,知识渊博,有组织实践能力,能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施教,有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能不断产生优良的教学成果。只有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实施英语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探讨新时期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措施大有裨益。  关键词:新时期;英语教师;文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
在宋代圩田有了很大发展,集中表现为以江南东路为代表的圩田的开发和利用,该地区的圩田不仅规模大,产量高,而且相对前代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同自然做斗争,开发利用
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水热法来合成混合价态V_(10)O_(24)·10H_2O。以廉价的V_2O_5为原料,Mn SO_4为还原剂,水热法制备得到样品。利用XRD、XPS、EDS、TG和SEM测试了样品的晶体结构、钒元素的价态、元素组成、水分含量和形貌。首次探讨了V_(10)O_(24)·10H_2O在水系电解质中的电容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V_(10)O_(24)·10H_2O电极在电压窗口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教学是一个重难点,而对于补语偏误偏误的分析与讨论更是尤为重要.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受到母语的影响,会在趋向补语的学习方面出现动词错误、趋向补
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现代性焦虑成为现代人普遍常见的心理状态,并因此使许多人常常陷入自我认同危机之中。这导致了现代人有一种强烈的返乡归家的精神需要,怀旧、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