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一种将自我感受和所见所闻结合转化为书面形式后能够抒发自我内在情绪或者与他人交流讨论的传递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挖掘灵感,得到一定认知,进而产生创作愿望。
一、小学生习作的主要动力
由于传统作文教学中习作任务多,教学时间有限,使得许多学生还没来得及发现新事物,无法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导致大大降低了学生想要去表达的欲望。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将学生写作的动力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日常生活经验
每个国家,不同社会阶级、社会背景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生活,发现新鲜事物,用心体会,同学之间彼此交流、分享,从而又获得不同的感悟。
2.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的时间和视角毕竟有限,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春游、夏令营、参观博物馆或展览馆以及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实地体验,增加学生新发现的可能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学生有了想去表达的意愿。
3.个人特殊经历
学生特有的生活经历在写作动力中占据主导地位,各大名家亦如此,像鲁迅、巴金的很多经典作品都源于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一定要围绕一个题目来开展,可以通过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需要多方面、多层次地去唤醒学生的创作动力,从生活中、大自然中挖掘新事物,留心观察,从不同视角去感悟新事物,从而改善学生目前“挤牙膏式”的写作状况。
二、作文教学中突出的问题
1.单调、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
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沿用“命题-指导-写作-修改-讲评”的固定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散,枯燥的命题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得到的文章不是学生真实想法的投影。
2.空谈较多,缺乏真实感受
目前的作文教学被异化,教师给学生传达的思想就是写好作文需要去多读经典名著、优秀范文,记背名言警句和名人事迹,生搬硬套许多都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范围,学生文章观点往往都是空谈,并非真实所想,这也不应该是当代小学生应有的创作思维。
3.过于追求华丽,忽略学生真实情感
作文评价是一个多方面的评价体系,针对文章立意、结构、内容、语句语病以及标点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往往采用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过于追求文章的华丽,例如各种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的应用,这样会导致学生情感被压制,打击了其创作的自信心,对以后写作学习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基于发现的习作教学策略
1.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定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还能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比如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可以开展种植活动,种向日葵、葱,让学生发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可以喂养小金鱼、乌龟等,动手观察,记录细节,让学生在小动物身上發现新东西,积累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保持,从而乐于表达、分享,乐于写作。
2.体验多彩生活,表达自我真实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需要认识周边事物,留心发现,去感受课堂以外的情感,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验都市喧嚣,体会人情冷暖,这都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学不到的知识。只有如此才能毫无拘束地去感受、想象,并将其表达出来,这都是自我真实情感的流露,这样的文章才更有意义,更具有独特色彩。
3.动态分层讲评,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真正优秀的文章,不只是华丽的手法、精妙的词句,往往是朴素、切实的感受最为打动人心。教师在习作评定上不应采用整齐划一的评定标准,应动态分层评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标准需不同,循序渐进的评定,从细节抓起。也可增加学生间的互评,让学生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从而达到作者乐、读者乐的境界。
综上所述,只有从不同角度去挖掘新鲜事物、去发现新的起点,才能对事物产生更深层的了解。教师应在基于发现的基础上开展习作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习惯,并凭借观察产生新发现、新感悟,写作热情得到了良好保持,写出的文章才具真情实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26500)
一、小学生习作的主要动力
由于传统作文教学中习作任务多,教学时间有限,使得许多学生还没来得及发现新事物,无法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导致大大降低了学生想要去表达的欲望。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将学生写作的动力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日常生活经验
每个国家,不同社会阶级、社会背景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生活,发现新鲜事物,用心体会,同学之间彼此交流、分享,从而又获得不同的感悟。
2.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的时间和视角毕竟有限,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春游、夏令营、参观博物馆或展览馆以及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实地体验,增加学生新发现的可能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学生有了想去表达的意愿。
3.个人特殊经历
学生特有的生活经历在写作动力中占据主导地位,各大名家亦如此,像鲁迅、巴金的很多经典作品都源于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一定要围绕一个题目来开展,可以通过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需要多方面、多层次地去唤醒学生的创作动力,从生活中、大自然中挖掘新事物,留心观察,从不同视角去感悟新事物,从而改善学生目前“挤牙膏式”的写作状况。
二、作文教学中突出的问题
1.单调、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
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沿用“命题-指导-写作-修改-讲评”的固定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思维得不到充分发散,枯燥的命题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得到的文章不是学生真实想法的投影。
2.空谈较多,缺乏真实感受
目前的作文教学被异化,教师给学生传达的思想就是写好作文需要去多读经典名著、优秀范文,记背名言警句和名人事迹,生搬硬套许多都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范围,学生文章观点往往都是空谈,并非真实所想,这也不应该是当代小学生应有的创作思维。
3.过于追求华丽,忽略学生真实情感
作文评价是一个多方面的评价体系,针对文章立意、结构、内容、语句语病以及标点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往往采用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过于追求文章的华丽,例如各种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的应用,这样会导致学生情感被压制,打击了其创作的自信心,对以后写作学习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基于发现的习作教学策略
1.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定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还能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比如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可以开展种植活动,种向日葵、葱,让学生发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可以喂养小金鱼、乌龟等,动手观察,记录细节,让学生在小动物身上發现新东西,积累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保持,从而乐于表达、分享,乐于写作。
2.体验多彩生活,表达自我真实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需要认识周边事物,留心发现,去感受课堂以外的情感,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验都市喧嚣,体会人情冷暖,这都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学不到的知识。只有如此才能毫无拘束地去感受、想象,并将其表达出来,这都是自我真实情感的流露,这样的文章才更有意义,更具有独特色彩。
3.动态分层讲评,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真正优秀的文章,不只是华丽的手法、精妙的词句,往往是朴素、切实的感受最为打动人心。教师在习作评定上不应采用整齐划一的评定标准,应动态分层评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标准需不同,循序渐进的评定,从细节抓起。也可增加学生间的互评,让学生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从而达到作者乐、读者乐的境界。
综上所述,只有从不同角度去挖掘新鲜事物、去发现新的起点,才能对事物产生更深层的了解。教师应在基于发现的基础上开展习作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习惯,并凭借观察产生新发现、新感悟,写作热情得到了良好保持,写出的文章才具真情实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