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情境创设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教学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强化他们的认知体验。然而有些教师却不论教学是否需要,把情境创设当体现“现代性”的时尚,致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克服误区这些,情境创设要加强和生活的联系;情境创设要利于操作;情境创设要有思维含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误区;对策
教学情境创设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强化他们的认知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有些数学课却不管教学是否需要,把情境创设当体现“现代性”的时尚,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失去了新异性和应有的价值。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为了引出“13-8”而创设了装玻璃弹珠这样的游戏情境:教师出示装有十几颗玻璃弹珠的不透明的塑料盒子,问:你们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吗?这时,众生既兴奋又好奇,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胡乱猜测一通,无奈之下,老师只好自己说出盒子里面装的是玻璃弹珠。接着再问:你们知道盒子里装有几颗玻璃弹珠?学生照样乱猜一通,教师急了,不得不告诉学生,盒子里面只有十几颗玻璃弹珠。在教师的一再提示下,学生持续猜测,直到第8位学生终于猜对了有13颗玻璃弹珠。
接下来教师请一名学生上来抓玻璃弹珠,让其他同学猜猜他一次抓了几颗玻璃弹珠。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仍然不厌其烦地启发:再猜猜他一次到底能抓几颗玻璃弹珠?还是没有学生举手。
至此,教师只得另辟蹊径,组织学生4人小组讨论。教师当然也不“闲着”,深入到各小组中,把预设的正确答案与学生交流,期盼通过学生的嘴说出来。于是有了下面的师生对话——
师:哪个小组猜一猜,他一次抓了几颗玻璃弹珠?(刚被教师“光临”过的两个小组的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生1:只要数一数他手中的玻璃弹珠就知道了。
生2:也可以数一数剩下的玻璃弹珠。
师:同学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就来数一数剩下的玻璃弹珠。(剩下的玻璃弹珠一共是8个)那他拿走了几个?(5个)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生(争先恐后地):能!13-8=5
从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猜数、抓玻璃弹珠的活动中找出数学问题,引出“十几减几”的算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亲近数学,激发其学好数学的愿望。但是,课堂现实表明,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算式,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所谓情境,却误导学生瞎猜乱撞,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那么,如何克服上述创设情境的误区呢?
一、 情境创设要加强和生活的联系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教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身高话题入手:过年了,老师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能告诉同学你的身高是多少吗?
生:1米20厘米
师:你们在介绍时都用上了什么单位?(米和厘米)
“介绍身高”情境展开得亲切、自然,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兴趣盎然,不仅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的复习,为后面新知的探讨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二、情境创设要利于操作
要解决数学知识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时,首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可以把铁丝剪断后再拉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 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圆形硬纸片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测出圆的周长;然后我又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小组探究之中。
三、情境创设要有思维含量
数学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创设具有思考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引起认知冲突,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发现蕴藏的规律。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不直接出示书中的例题,而是在黑板上写上1、10、100三个数,并提问:同学们,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
生:加上单位名称。
1米=10分米=100厘米。
接着问:有谁能把1米=10分米=100厘米改成以“米”为单位的等式呢?
生:0.1米= 0. 10米=0.100米
再接着问:看到这个等式中的三个数,你有什么发现?把学生的思考引到观察小数末尾的“0”上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小数的性质。
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创设出与新知密切相关的有效情境,就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体验数学知识的神奇与学习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误区;对策
教学情境创设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强化他们的认知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有些数学课却不管教学是否需要,把情境创设当体现“现代性”的时尚,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失去了新异性和应有的价值。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为了引出“13-8”而创设了装玻璃弹珠这样的游戏情境:教师出示装有十几颗玻璃弹珠的不透明的塑料盒子,问:你们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吗?这时,众生既兴奋又好奇,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胡乱猜测一通,无奈之下,老师只好自己说出盒子里面装的是玻璃弹珠。接着再问:你们知道盒子里装有几颗玻璃弹珠?学生照样乱猜一通,教师急了,不得不告诉学生,盒子里面只有十几颗玻璃弹珠。在教师的一再提示下,学生持续猜测,直到第8位学生终于猜对了有13颗玻璃弹珠。
接下来教师请一名学生上来抓玻璃弹珠,让其他同学猜猜他一次抓了几颗玻璃弹珠。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仍然不厌其烦地启发:再猜猜他一次到底能抓几颗玻璃弹珠?还是没有学生举手。
至此,教师只得另辟蹊径,组织学生4人小组讨论。教师当然也不“闲着”,深入到各小组中,把预设的正确答案与学生交流,期盼通过学生的嘴说出来。于是有了下面的师生对话——
师:哪个小组猜一猜,他一次抓了几颗玻璃弹珠?(刚被教师“光临”过的两个小组的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生1:只要数一数他手中的玻璃弹珠就知道了。
生2:也可以数一数剩下的玻璃弹珠。
师:同学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就来数一数剩下的玻璃弹珠。(剩下的玻璃弹珠一共是8个)那他拿走了几个?(5个)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生(争先恐后地):能!13-8=5
从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猜数、抓玻璃弹珠的活动中找出数学问题,引出“十几减几”的算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亲近数学,激发其学好数学的愿望。但是,课堂现实表明,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算式,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所谓情境,却误导学生瞎猜乱撞,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那么,如何克服上述创设情境的误区呢?
一、 情境创设要加强和生活的联系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教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身高话题入手:过年了,老师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能告诉同学你的身高是多少吗?
生:1米20厘米
师:你们在介绍时都用上了什么单位?(米和厘米)
“介绍身高”情境展开得亲切、自然,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兴趣盎然,不仅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的复习,为后面新知的探讨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二、情境创设要利于操作
要解决数学知识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时,首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可以把铁丝剪断后再拉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 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圆形硬纸片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测出圆的周长;然后我又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小组探究之中。
三、情境创设要有思维含量
数学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创设具有思考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引起认知冲突,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发现蕴藏的规律。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不直接出示书中的例题,而是在黑板上写上1、10、100三个数,并提问:同学们,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
生:加上单位名称。
1米=10分米=100厘米。
接着问:有谁能把1米=10分米=100厘米改成以“米”为单位的等式呢?
生:0.1米= 0. 10米=0.100米
再接着问:看到这个等式中的三个数,你有什么发现?把学生的思考引到观察小数末尾的“0”上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小数的性质。
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创设出与新知密切相关的有效情境,就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体验数学知识的神奇与学习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