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 蓝色乌托邦里的漂流梦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想要在海上度过一段悠闲舒适的好时光,那么没有比地中海更梦幻的乌托邦了。人们把最慷概的蓝色礼赞都留在了这片海域,任谁都会一见倾心。
  从袖珍赌城起航
   从法国东南沿海到法意边境的地中海沿岸有个小小的国家,摩纳哥。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冈,比梵蒂冈稍大些的就是摩纳哥。
   而靠赌场发家的摩纳哥港口城市蒙特卡洛则是我们此次地中海游轮的起始港。这里也是与拉斯维加斯和澳门齐名的著名赌城。蒙特卡洛大赌城是一座由众多不同风格建筑组成的大建筑群,其中西边靠海的那座建筑是最古老的,由巴黎歌剧院的设计师于1878年设计;最年轻的建筑也是在1910年修建的巴洛克式镀金赌场和剧院。赌场前方是蔚为壮观的热带花园式庭院,如果想要进入赌场,可就要准备好礼服了。
   除了大赌场,蒙特卡洛歌剧院也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地方。从1879年揭幕至今,歌剧院的舞台上演了无数精彩剧目,看台上也坐过无数名门显贵。除了与法国一脉相承的歌剧传统,这里还有一家巴黎咖啡馆,是清享时光的好去处。除了国际杂技节,每年的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也让蒙特卡洛成为焦点,这里还有公认最具挑战的一级方程式赛道。
  属于意大利的一抹蓝
   从热情沸腾的蓝色球衣到美景如云的蓝旗海滩,地中海的蓝色又怎么能少了意大利的那一笔?进入意大利,托菲诺是第一站,是意大利梦幻小港的代表。碧蓝的海湾旁边有色彩艳丽、错落有致的房屋环绕,后面就是群山绿荫。咖啡馆和餐厅的餐桌就摆在海湾旁边,可以看尽远处千帆过。石板小巷通向尽头的古堡,有种宁静安详的美。
   意大利境内的下一站是里窝那,意大利西岸的重要港城。进入中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欧洲大陆开始出现商业城市,意大利,尤其是意大利北部便是欧洲最先富裕起来的地区。所以,这里也是城邦建设、城市规划意识开始的区域。位于托斯卡纳西部的里窝那在16世纪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建立,在文艺复兴时期,它就是理想城镇的模板。
   说到蓝旗海滩,这是由欧洲环境保护教育协会发起的生态海滩认证。全球获得认证的海滩共有3000多处,意大利拥有数量仅次于法国的蓝旗海滩数量,233个。里窝那海滩便是其中之一,这片海滩并不如我想象中那么柔美,看起来反倒苍劲而有活力,岩崖礁石下海浪拍岸,十分壮观。
   沿着西海岸继续南行,下一站就是拉齐奥的奇维塔韦基亚小城。相比其他地方,这是个略显乏味的小城,但是距离罗马很近,它更像是接驳罗马的中转站。虽然去罗马的旅程要另外付费,即便这样,大多数的人还是愿意。毕竟已经距离罗马如此之近了,错过岂不是可惜。
   我们的游轮距离那不勒斯还有20公里的时候,船停靠在了人口稀疏的小城索伦托。这座城市不大,但建筑密集,自带迷人气质,城市中每个巷子的转角都有新惊喜等着你。索伦托之所以是度假胜地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庞贝古城,乘坐换线小火车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让很多游客选择落脚索伦托再去庞贝或者那不勒斯。
  亚得里亚海的明珠
   克罗地亚东南部的海港城市杜布罗夫尼克可以说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旅游中心和疗养胜地了。杜布罗夫尼克最早出现在12世纪的文献中,从拜占庭流落到罗马帝国,如今的杜布罗夫尼克旧城能看到14到16世纪的古城堡,那是这个地方开始酝酿城市计划的时期。巨大岩石上的花岗岩城堡依然保有当年的模样,炮楼、药房、修道院、教堂、钟楼一应俱全。那绕城3公里的城墙可以算作城市的标志了。沿着山坡,一排排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古老的街道混着教堂的钟声,让人们仿佛还置身于中世纪。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在1929年到访这座城市时把最高的赞美献给了它,“如果你想看天堂长什么样,那就去杜布罗夫尼克吧!”如果你想知道萧伯纳眼中的天堂跟别人眼中的天堂有什么不一样,那就去圣弗拉霍教堂吧。圣弗拉霍是这座城市的守护神,用石头建成的杜布罗夫尼克到处都有他的雕像。
   借着这里星罗棋布的岛屿,清澈的海水和旖旎的海岸风光,以古堡为背景,每年夏天的杜布罗夫尼克文化节就是一场长达40多天的盛宴,吸引大批艺术家、诗人也包括游人纷至沓来。游艇在亚得里亚海畅游,船上的人看着眼前古老与活力兼具的杜布罗夫尼克,就像漫游在爱琴海上满眼都是雅典风情一样。
  美丽海湾里的美丽古城
   25个最美的海湾有科托尔。30个必去的欧洲小城也有科托尔。被威尼斯人统治将近四个世纪,使得这里拥有了典型的威尼斯风格,也让世界遗产名录的身份有本溯源。古城里散布着小广场,通向条条街巷,沿着海湾的沿岸走,也能见到很多古老的别墅。黑山2006年从原南斯拉夫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它是年轻的,但它的历史不比其他欧洲古城晚多少。只要你来了,科托尔便会如实地告诉你。
  令人沉迷的最后一站
   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希腊就意味着地中海,地中海更深处的希腊有着让人印象更深刻的蓝色。而希腊最色彩斑斓的岛是科孚,位于希腊国土的最西端。所以,作为游轮的最后一站,这片蓝色格外令人沉迷。
   小岛山上的古堡和山下的现代商铺,古老的港口和大型邮轮,北部的海滩和南部的如画风景中间是意大利风格的古建,这一切让科孚岛成为一个历史和现代交汇得恰如其分的地方。
   想了解这里的航海文化,就要到岛上的考古博物馆一探究竟。不管你是不是意犹未尽,游船的终点将要停靠在卡塔科隆了。驱车半小时向东,就是奥林匹亚,奥运圣火的起点站。不知道选择这个起点作为航线的终点是不是有意为之,但终究是个好彩头。一段旅程结束,就意味着一下段将要开始。
其他文献
一更风雪,极目苍月,西北的离人行吟在黄土厚地上。徒步于脚下的每一寸沃土,接纳着阵阵驼铃的洗礼,那绵绵情意滋养着黄土地上的往事。   提起笨拙的笔,笔尖划过纸页,我却不知道用怎样温情的文字书写父亲的琐碎往事。我出生在中国西部一个普通家庭,这里的山巍峨雄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父親给我的感觉是那如山般的沉稳和刚毅。   墙上的时钟嘀嗒嘀嗒,父亲手指间的烟灭了又燃,西北的风停了又吹。那个夜晚,我们父子
期刊
大学里有很多因为名称而被人误解的专业,图书馆学应该算是其中之一。当别人知道我学的是图书馆学时,经常会问:“图书馆不就是聘请一些阿姨来帮忙整理书籍,登记书籍借还记录的吗?还需要专门设立一个专业去研究它吗?你们毕业后是去图书馆整理书籍吗?能有啥前途?……”其实,我也曾这样误解过图书馆学。   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专门藏书的地方了,周朝将其称为盟府,宋朝称之为崇文院,清朝称之为文渊阁,而到了现代,专门藏书
期刊
雨细细密密,在空中摇摇曳曳,如烟似雾,氤氲迷茫。又是一年杏花雨微凉,又是一年清明时,空气中弥漫着思念的味道。清明该是个悲伤的日子,但事实并不尽然。有人在这一天将沉积的悲伤随雨倾洒,也有人在这一天快乐游春。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果掩去作者的
期刊
蝉在地下苦苦修炼十七年,才换来了四周的高唱;蝴蝶曾被茧紧紧束缚,才有了美丽的外表和有力的翅膀;企鹅竭尽全力地向下沉潜,才换来了迅猛的腾空而起……沉潜是一种智慧,沉潜是在为成功蓄势。   沉潜能够磨炼我们的意志。受刑后的司马迁想到自己的宏愿未了,于是历经十年艰辛,完成纵横古今的《史记》;李时珍历经千难万险,走过崇山峻岭,辛勤十九年,完成了巨著《本草纲目》;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字字
期刊
在土耳其的时候,我深深地体验了一把什么叫“胃袋的乡愁”。   我自己心里有一条明显的界限,若在以面包、大饼为主食的地方待上超过一个月,对米面的思念就会呈几何级增长,尤其贪一碗清汤。人啊,就是由他吃的食物所铸成的。   受够了烤肉、大饼,土耳其烤肉带来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在伊斯坦布尔这样的大都市选择尚且丰富,大不了还有水果能喂饱自己,可来到中部山区的棉花堡小镇,就只剩下无穷无尽、伴随着绝望的饥
期刊
人生苦短,譬如风中朝露。古往今来,谁不想长生不死,在方士、道家的影响下,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热衷于寻找、探索各种不死之道。飞升成仙就是其中最受推崇的方法,这也展现出中国人的一个特质:对现世的看重。来世可期之类的安慰,远不如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地活着。成仙,不似信仰,而更像一个个梦想;成仙,并非神话,而更像一场场艰难的实验与试炼;成仙,并不神秘,有时它又浪漫而瑰丽……  寻求仙方   有一天,齐景
期刊
冷风从窗户缝溜进来,吹干我脸上的泪水,将我送入梦乡。梦中,母亲依旧穿着那件淡蓝色的布衫,嘴角露着微笑,静静地站在远方凝视着我……   那是一个深冬的下午, 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吹着这片土地。炉火烧得正旺,热腾腾的,让人一点也不想出门。其他人都去照顾母亲了,只留下我和表哥。夜渐渐深了,窗外的风不停地怒吼着,我们静静地坐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呼叫,随后只见大妈急匆匆地冲进来
期刊
早在千年之前,诗仙李白留下了千古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四川的地势之险形容得淋漓尽致。时光流转,风雨岁月孕育了这里如画的山川,如诗的史迹,更有灿烂的文化。来四川上大学,沿途尽是美景。道教圣地青城山,耸入云峰的峨眉山,被杜甫咏唱的西岭雪山……充满了传奇与诗意。山的沉稳培养了四川人民坚毅的品格,也感染了在四川求学的莘莘学子。   在四川的诸多大学中,四川大学当为其中翘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期刊
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外面的世界便格外吸引人,所以旅行又成了让心灵飞翔的最佳选择。旅行路上的收获远不止于观光娱乐,有心的旅行家擅于在行走中形成重新看世界的角度和方法,获得更多的自我认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便是个中高手。  不要怕当艺术家   1932年,奈保尔出生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奈保尔的父亲对英国文学兴趣浓厚,终生怀抱作家梦。受父亲的影响,奈保尔对英国文化充满了向往,而
期刊
文字似乎注定是要和影像纠缠在一起的,没有作家笔下精妙动人的故事,再绚丽的影像也顶多冲击视觉,却无法直抵人心,牵动情感。作家们笔耕不辍,他们是故事背后的主角,而他们笔下的文字,是写给影像的情书,当文字与影像结合,便成就了最动情的电影。翻看大銀幕的历史,你会发现他们的人生本就是精彩的故事。  《时时刻刻》:敢于面对平庸,才会热忱追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的伦敦郊区,正在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