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2004年全球股票承销额只占证券承销总量的大约10%,但较2003年的规模增长十分可观:首次公开上市发行额增长一倍多,达1350亿美元;股票增发增长62%至2710亿美元。IPO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回升,同时并购交易数量也出现增长:经过3年的低迷后,2004年已宣布的并购交易额大增41%至19000亿美元。
中国成为亚太区并购市场热点
2004年全球购并数量下降但交易额上升,中国位居亚太区跨境购并对象榜首。而中国内地已连续3年成为亚洲地区(日本除外)并购业务最活跃的市场。
2004年共有2141起交易涉及中国内地企业,总额达245.4亿美元;香港地区和韩国分别排名第二(724起、总额135.9亿美元)和第三位(228起、总额126.2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收购中国内地企业的大型购并交易包括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收购康师傅50%的饮品业务,以及外资财团收购兴业银行25%的股权。而国内企业收购境外企业的大型购并交易包括华能集团收购澳洲Ozgen、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收购秘鲁PluspetrolNorte、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联想集团收购IBM电脑业务等。
在中国内地市场,购并交易较活跃的行业包括工业制造业(48%)、食品及纺织业(12%)和金融保险业(7%)。彭博资讯的数据显示,在2004年的亚洲并购市场,中国贡献了40%的交易额,较上年劲升80%;其中包括中国电信(香港)和中国移动(香港)收购母公司网络资产(交易额共计123亿美元)。随着政府相关限制的放宽和内地企业的对外扩张,中国并购业务还会进一步上升。
与此同时,2004年中国海外上市的企业达84家,筹资额达111.5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大增175%和159%。
随着并购市场及海外IPO的迅速升温,中国市场投行业务无疑成为国际投行们的美味大餐。
高盛Goldman- Sachs
最佳投资银行、最佳大型股票承销行、
最佳中国合资投行项目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蔡金勇、徐子望、唐葵、张奕、魏可量(Bill Wicker)、方风雷、周思文(Joe Stevens)。
2004年,高盛的全球收入创历史记录,纯收入达到211亿美元,纯收益达46亿美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28%和52%。高盛在全球并购业务方面连续第七年蝉联冠军,在全球股票承销方面排名第二。位于交易部门之下的固定收益商品部(FICC)是该公司的一个主要赚钱机器,去年纯收入达73亿美元,比前年增长31%。
高盛亚太地区的业务也创历史新高,为公司全球收入贡献甚丰。在股票承销业务方面,高盛完成了近100亿美元的股票上市业务,占亚太区总市场份额的17.3%,比排名第二的摩根士丹利高出近40亿美元(Dealogic的统计)。高盛因而被《金融亚洲》及《国际金融评论》等评为2004年亚太区最佳股票承销行。
高盛亚太区的出色表现主要源于其强大的中国业务及团队。在2004年具代表性的中国交易中不乏开创先河的重要项目:股票市场方面,高盛于5月独家承销了盛大网络在纳斯达克的IPO,另外还参与了腾讯2.3亿美元、平安保险18亿美元、中国网通13亿美元及中兴通讯4.5亿美元的首次海外公开上市。其中,中兴通讯是首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
在国际债券市场,作为中国政府的评级顾问,高盛参与了历次中国政府的全球债券发行,包括去年10月份在美国发行的5亿美元中国主权债券。另外,高盛还承销发行了国家开发银行10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7.5亿美元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4亿美元的国际债券。
在并购业务领域,高盛在价值17.5亿美元的汇丰银行购买交通银行近20%股份和联想集团(0992,HK)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的重大交易中担任中方的财务顾问。此外,该公司还在TCL与法国汤姆逊建立中国合资业务及克莱斯勒投资北京汽车的项目上担任了外方的财务顾问。2005年2月,高盛还参与了盛大网络对新浪股权的收购。
由于平安保险、中国网通及中芯国际均在2004年在海外市场上市,高盛多年来在这些公司的直接投资得到丰厚的回报;其新的投资项目则包括对海王星辰和分众传媒的直接投资。
2004年10月,高盛宣布扩大中国研究业务,任命邓体顺出任中国研究部主管和策略分析师,领导一个新组建的12人研究队伍,负责中国企业相关股票的研究业务,该公司同时还有多名亚太地区行业分析师研究中国股票,涵盖的H股和红筹股约有60只,占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的90%。此外,由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领导的高盛中国经济研究部门还和国家统计局下属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CEMAC)达成协议,共同开发综合经济指标。
高盛于2004年在中国取得的另外一个重大的突破是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在华建立一个冠以高盛之名的合资投资银行,直接参与内地的证券承销与并购业务。它选择与中国本土资深投资银行家方风雷联手,先贷款给方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民营券商“高华证券”,然后再与“高华”合资建立“高盛高华”。 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高盛高华”的建立堪称是1997年10月中国电信(香港)上市以来最大的制度创新和突破,也为高盛进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高盛对亚洲及中国的重视还表现在其亚太区新总裁的人选上。2005年1月,高盛(亚洲)前总裁罗以德被调任伦敦,出任高盛国际副主席;其继任者为主持过中国移动、中国石油、香港地铁、NTT DoCoMo与澳大利亚电信(Telstra)等重大IPO项目的全球股票业务联席主管埃文斯(Mike Evans)。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 Co.
最佳直接投资行、最佳房地产投资行
Thomson Financial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摩根士丹利以237亿美元的交易总额在亚洲(日本除外)并购市场中排名第一,领先于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等竞争者。该公司参与了中国电信以34亿美元向母公司收购10省电话网络、新加坡电力以37亿美元买入TXU Corp.澳大利亚分公司等大型交易。
在全球性投资银行中,摩根士丹利在亚太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最为活跃:其下属的亚洲机会基金(the Asia Opportunity Fund)拥有25亿美元的自有资本,通过借贷该公司将具有100亿美元的购买力,通过投资开发与收购不良资产等方式参与亚太区物业市场。2004年4月,出于对香港地产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摩根士丹利下属房地产基金IV购入多项香港物业,投入金额达30多亿港元。2005年2月,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IV斥资3亿多元人民币在北京购买了23层、3万多平方米的商业写字楼—富力双子星B座。
2004年6月,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IV宣布与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府于2003年成立的综合性投资公司,专注于国有资产的重组改革)携手成功投得中国建设银行拍卖的不良资产中的2个资产包,账面总值28.5亿元人民币。据悉,摩根士丹利此次购买的资产大多为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商业地产,其中部分为在建工程,需要后续资金投入。同年11月,摩根士丹利与上海盛融合作,收购了位于上海人民广场核心区域的办公楼“世界贸易大厦”。对于资本的退出方式,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索尼·卡尔西表示,如果能把投资项目出售给新加坡或香港的信托基金,对其可谓是一大胜利。
摩根士丹利在投资上海、香港房地产项目、收购不良资产与参股国内民营企业方面已投入约6亿美元的自有与客户资金。该公司早在1993年已开始在中国进行长期直接投资—介入了包括平安保险、南孚电池、蒙牛乳业、恒安国际与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等行业龙头企业。2004年6月,该公司推动其参与投资的蒙牛乳业(2319,HK)在香港成功上市,获得206倍的散户投资者认购,净筹资约9.21亿港元。同年9月,摩根士丹利同意斥资5000万美元购买内地第三大家电零售商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20%的股份,计划协助该公司2005年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筹资最多10亿美元。此次交易完成后,摩根士丹利将成为永乐家电的第三大股东。
2004年,摩根士丹利参与了包括平安保险(2318,HK)18.4亿美元的IPO、中海集运(2866,HK)集资9.85亿美元的首次上市、中国铝业3.99亿美元的后续发行及英国石油(BPPlc)10亿美元中石油股票的出售交易。目前,排在摩根士丹利承销日程上的内地公司还有中国国电集团(五大国有电力企业之一,目标筹资5亿美元)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目标集资10亿美元)等。在2004年中国政府全球债券发行计划中,该公司入选安排美元计价债券部分的交易。2004年7月,在英国超市集团特易购(Tesco)斥资2.6亿美元收购中国连锁零售商乐购(中国台湾顶新集团下属公司)50%股权的交易中,摩根士丹利出任特易购的财务顾问。
随着中国互联网股票价格在纳斯达克的上扬,摩根士丹利的“网络天后”玛丽·米克(Mary Meeker)也开始关注内地网络业,并率领其团队于2004年5月首次推出“中国互联网报告”;这是该公司首次将产业研究报告翻译成中文并公开发布。同年9月,摩根士丹利以主办投资银行的身份,为中国台湾玉山金融控股公司完成了9900万美元GDR的发行。同期,该公司推动内地最大的招聘网站“前程无忧”(51job.com)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融资7350万美元。2005年1月,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网通收购电讯盈科20%股份的交易中,出任电讯盈科的并购顾问。
彭博资讯的数据显示,亚洲高收益债券的销售额自1999年起增加了9倍,2004年达30亿美元。随着该市场的日趋成熟,摩根士丹利在这个市场中获得的利润,远超传统的投资级债券业务,成为了该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2004年,摩根士丹利为香港上市公司亚洲铝业、百江燃气与嘉汉林业销售了共8.5亿美元的非投资级债券,获得收入约为2000万美元。相对而言,摩根士丹利虽然在同期包销了包括房利美(Fannie Mae)等政府背景公司约105笔债券销售,涉及金额161亿美元,但其收入却只有承销亚洲高收益债的1/3。纽约CreditSights新兴市场固定收益研究部门主管Christian Stracke预计,亚洲区垃圾债券市场规模,到2015年将增长至150亿美元,会为华尔街大行带来约1.5亿美元收入。
美林 Merrill Lynch & Co.
最佳本地人才教育与培训项目
作为华尔街资本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美林的中国业务虽然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相比稍有距离,但刘二飞加盟后在企业融资部董事王仲何等下属的配合下,该公司专注于做好中型股的承销与并购,近期的表现已大有起色。目前,该公司在华的投行员工分布于北京、上海与香港,并在上海办事处招聘了服务于QFII的证券分析师。2003年起,美林已开始招收中国本土商学院培养的MBA担任高级经理(Associate)。
美林在国际投资银行中率先在内地基金管理领域获得突破:2004年6月,美林投资管理(简称MLIM,资产规模达5130亿美元)参股16.5%的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中银国际控股与中银国际证券各自持有16.5%、67%的股份)获准在上海成立。美林投资管理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彭宏逖出任合资公司副执行总裁,并任命原香港证券与期货委员会基金部产品业务主管苏淑敏为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美林董事总经理David Graham表示,该公司在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的股权比例最终将上升至30%。
在2004年末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交易中,美林出任IBM的财务顾问。2005年1月,紧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的步伐,美林就组建合资投行事宜与内地券商华安证券签署合资谅解备忘录,即将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美林占有33%的股份。据美林欧洲、中东、非洲与太平洋盆地市场主席Kevan Watts透露,该公司目前在内地仅有20位左右的员工,而其香港公司的雇员达600人左右,可见美林中国团队的发展空间巨大。
2005年2月,美林宣布投资3000万美元收购北京银泰置业有限公司的少数股权,并成为一个合资地产项目的合作投资和经营方。据悉,由3座主楼组成的地产项目包括1家柏悦酒店(Park Hyatt)、200多套私人住宅公寓和其他相关设施,这是该公司借此首次涉足中国房地产市场。同时,美林还和内地五大空调制造企业之一的志高集团展开谈判,准备向志高投资20亿元人民币(约合2.41亿美元),重新启动该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业务。
美林在大中华区的教育资助计划于2005年1月正式实施:在该公司服务了17年的美林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潘耀坚近日退休后,从2005年第一季度起,同时为来自北大国际MBA、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120名研究生开设《应用金融与财务管理》课程。美林共16.5万美元的捐款将被用作支付3所大学研究生交流计划;16.5万美元中有6.5万美元被捐赠给北大国际MBA。按照课程要求,选修本课程的每名学员将于来自另外2所大学的学员组成小组共同工作,40个小组的学生要为大中华区域的特定公司拟定策略计划,以提高股东价值。潘耀坚称,至少要将这个项目开展3年。此外,他正在与中国教育部的官员协商,争取2006年将这个慈善基金引入到内地。刘二飞认为,大中华区是全球变化最快速、最有潜力的市场,但仍存在许多挑战,通过这项计划,期望可以推动年轻人相互了解及合作。
为了在全球性投行组建本地团队的竞赛中后来居上,美林面向内地著名大学的MBA和硕士生率先推出了“中国企业管理培训计划”(China Corporate Management Program,简称China CMP)。该计划在美林亚太区总部香港向录取的中国学生提供为期10-12周的暑期培训,涉及业务部门包括全球市场、投资银行、私人客户(财富管理业务)、投资管理与全球研究等。实习合格的学生之后会被美林正式录用,获得美林大学(Merrill Lynch University)在线业务培训与一年的轮岗工作机会。
花旗环球金融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最佳债券承销行、最佳债券研究行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孙玮
由于花旗债务资本市场(DCM)主管Aamir Rahim及其团队的出色表现,2004年12月被《金融亚洲》评选为年度“最佳国际债券行”、“最佳固定收益研究行”;同期,该公司在商业银行领域则超过汇丰、渣打等对手,以73亿美元的借贷总额获得“最佳贷款行”。Thomson Financial 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股票与债券销售总额达56900亿美元,较2003年上升6%,费用总额达154亿美元,花旗则以包括债券、股票及其他权益证券在内5345亿美元的交易额(9.4%的市场份额)、17.2亿美元的承销收入(11.2%的市场份额)连续第5年成为华尔街证券承销金额最大的投资银行,位居其后的是摩根士丹利(4136亿美元)和摩根大通(3858亿美元)。同时,花旗还一举超过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成为美国最大的垃圾债券承销机构。
花旗集团于2004年9月宣布任命孙玮(Wei Christianson)为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席,接替同年6月末被停职的任克英。
2004年9月,中石油聘请花旗作为该公司同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进行50亿美元海外资产(包括苏丹、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和秘鲁的油田)收购交易的顾问。目前,中石油的国际业务主要是印尼油田,占该公司2003年7.73亿桶石油产量的比例不到10%。2005年2月,花旗环球金融作为主承销商,协助内地无线增值服务供应商华友世纪通讯(Hurray!)赴美国上市,集资7052万美元。
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AG
最佳市场策略行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张红力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CEO贝达勤(Kenneth Borda)从2005年4月起改任地区主席,专注于策略制定、顾问与政府关系;该行欧洲全球市场部负责人Colin Grassie接替出任亚太区总裁,旨在推动德意志银行在债务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与交易领域的业务发展。他们和该行亚洲首席运营官Robert Pride共同组成区域核心管理团队。
2004年7月,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选定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和美林担任首次公开募股的牵头经办行,计划通过在香港整体上市募集资金约10亿美元;这是2004年德意志银行继中芯国际、民生银行、神华集团与东风汽车之后在华的第5宗上市大单。在海外债券发行市场,该行的内地团队也取得突破:德意志银行与花旗集团、高盛和汇丰担任中国进出口银行10年期、“基准”额度为10亿美元的全球债券的联席牵头经办人。同期,中国财政部也指定该行与法国巴黎银行、瑞银集团负责规模达20亿美元的全球债券发行中欧元计价债券部分的交易。德意志银行还独家承担了新奥燃气4.75亿港元可转债及e龙公司6210万美元纳斯达克IPO的交易。
德意志银行在华企业并购业务也初见成效:2004年,该行在著名全球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 L.P.)收购徐工集团(内地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控股权的交易中,出任凯雷的财务顾问。同年10月,该行又协助上汽(集团)公司支付5.28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Ssangyong Motor)48.92%的股份。
在张红力的积极努力下,包括德意志银行董事长兼执行委员会主席约瑟夫·阿克曼、全球投资银行业务总裁麦克·科尔与亚太区CEO贝达勤等高层管理人士频繁访华,阿克曼还担任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2002年末);张红力则获邀成为北京市政府金融顾问(2003年10月)。2003年4月,德意志银行宣布任命朱彤担任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全面参与该行中国业务发展战略制定,并负责在华的运营控制和整体业务的全面协调。
针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德意志银行在上海召开了“中国概念”大会(2004年2月),汇集了超过600位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基金经理,以及135位来自亚太地区的公司及跨国集团的代表。今年2月28日至3月4日再次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空前的2005“中国概念”论坛,吸引了超过800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的代表—其管理资产超过1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资产总值15%,为国内外基金经理与140余名中国行业资深人士会晤提供契机。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
最佳并购顾问行
2004年摩根大通获电影制片公司“梦工厂”的委托,与高盛共同出任“梦工厂”动画片业务6.5亿美元IPO的联席承销商。同年9月,在索尼美国公司为首财团(包括私人股权投资公司Providence Equity、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下属DLJ Merchant Banking)以30亿美元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 Inc.,简称MGM)的交易中,摩根大通出任债务融资的承销商。
2004年9月,摩根大通作为主承销商,协助内地最大的户外广告商白马(Clear Media)发行可转债,融资4000万美元。此外,该公司还与以科技业务见长的投资银行Jefferies Broadview、WR Hambrecht + Co.共同推动北京“金融界网站”(China Finance Online Co. Ltd.)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ADS集资了8060万美元。同年12月,摩根大通作为主承销商,协助中国网络游戏公司“第九城市”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056亿美元。2005年1月,该公司在中国网通收购电讯盈科(PCCW)20%股份的交易中,出任卖方顾问。
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最佳业务进取行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杨志中
凭借特有的各部门一体化的业务运作策略和股权激励模式(员工和管理层持股比例达35%,该比例未来将提高到50%),雷曼兄弟善于进行“创造性的投行业务”,在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监管制度,为客户提供“特制方案”。由于雷曼兄弟与其他大投行相比,在规模上不占优势,该公司因此非常注重借助与不同地区、不同金融领域的主导公司开展策略合作,以求获得业务上的协同效应。
雷曼兄弟于2004年4月关闭了驻新加坡的办事处,将投资银行业务拓展的重心放在北亚地区,该公司的香港办事处兼管新加坡的证券业务。杨志中于2004年9月出任雷曼兄弟董事总经理兼中国投资银行部总裁,负责拓展该公司在中国的投行业务,并负责组建和领导中国投资银行的专业团队。
2004年7月8日雷曼兄弟(欧洲)公司取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QFII投资许可,同年8月20日获得外汇管理局批准的7500万美元投资额度。与此同时,雷曼兄弟正着手组建驻香港的国内A股研究团队。
2004年12月,在中国石化宣布以5亿美元收购其尚未拥有的北京燕化30%股权的交易中,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联合担任北京燕化的财务顾问。目前,该公司除了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开展10亿美元的代客买卖债务抵押证券业务外,还与东方证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金21.39亿元)洽谈组建合资证券公司,准备进军国内投资银行业务。雷曼兄弟在内地不良资产处理领域也有所收获:通过2001年11月参与摩根士丹利牵头的财团,收购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包小试牛刀后,雷曼兄弟又于2004年7月向华融收购价值2.4亿美元的不良贷款,这是该公司在华首次独家完成的交易。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雷曼兄弟也非常看好:该公司旗下的房地产基金近期与摩根士丹利各自入股25%参与上海永业集团发展的上海永业公寓二期,涉及资金达2亿元人民币。
瑞银集团 UBS AG
最佳QFII、最佳中国合资基金项目
2004年9月,中国外汇管理局再次批准瑞银增加投资额度2亿美元。该公司是中国最早获得QFII投资资格、投资额度并最早入市的境外机构,也是目前投资额度和入市资金量最大的境外机构,瑞银为QFII业务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且运作规范。在已获批准的20多家QFII中,瑞银凭借拥有的8亿美元投资额度高居榜首。目前,该公司在上海和香港均有A股分析师。
2004年至今,瑞银集团积极推动“彩信”服务商“空中网”(集资1亿美元)和网上房地产经纪公司“搜房”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6月,瑞银聘用原美林银行家李振智出任亚洲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力拓内地国企的海外IPO业务。2004年8月,瑞银签订最终协议,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价值1.85亿美元的不良贷款。该协议标志着该公司第一次收购中国的不良资产。同期,国内2002年组建的两大电力分销商之一的国家电网公司已委任瑞银和高盛负责出售拥有6470兆瓦发电能力的11座发电厂,目标集资20亿美元,用于缓解中国长期的缺电现状。此外,该公司还被中国政府选定参与规模高达20亿美元的全球债券发行中欧元计价债券部分的发行交易。
瑞银于2005年1月表示,将通过购入深圳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份,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组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该合资基金机构因此成为内地首家外资持股近50%的基金管理公司。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前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所有,旗下所管理资产的规模为3.86亿美元。
法国巴黎百富勤BNP Paribas Peregrine
最佳中型股票承销行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蔡洪平
法国巴黎百富勤作为中海集装箱运输公司IPO的独家全球协调人与联席簿记行,克服了全球海运行业股价下跌造成的路演颓势,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不同需求组合后,将中海集运24.2亿首发新股价格确定为每股3.175港币,集资总额达9.85亿美元,并获得远高于预期的散户投资者53.2倍超额认购和2倍的机构超额认购。基于2004年该公司在15项交易中协助客户集资总额达6.8亿美元,法国巴黎百富勤被《金融亚洲》推选为年度“最佳中型股票承销行”。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2004级MBA
国际性投行:本地人才的机遇
随着大中华区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活动,国际性投资银行忙得不可开交,不少公司都表示要增加人手。有人力资源专家认为,目前投资银行最渴求有丰富经验而又懂中国国情的人。
与其他行业的跨国公司相似,国际投资银行在企业文化和员工招聘中也会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但投行内的“团队合作”通常围绕着业务组中的个别明星银行家展开,体现在下属对主管人士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在过去20多年中,跨国投行中国业务的表现起伏与其在华组织结构和高层团队的变迁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时至今日,“承诺”对于大投行来说体现在业务策略的制定、中国团队的组织结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协同效应、本地化的市场推广与宣传及本地员工的招募与提升等诸多方面。所谓“魔鬼在细节中”,正是上述每个领域的规划与执行情况最终决定了大行在华的整体形象与业绩表现。
在具备欧美名校留学背景的华人中,女性在投资银行界拥有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以金融市场较为开放的中国台湾地区为例,继2004年7月高盛任命余佩佩接替张果军出任高盛台湾公司总裁后,已经有4名女士担任全球性投资银行的高层:除了余佩佩,其它3名女性主管包括摩根士丹利台湾CEO林水仙、瑞银亚洲投行业务副董事长陈嫦芬及美林企业融资部台湾主管黄慧珠。
在发展时间不长的内地市场,也已有孙玮、刘小俞、袁淑琴、李晶与赵竞等本地女性跻身于中高层职位,分别担任花旗环球金融亚洲公司中国业务主席、摩根大通中国区副主席、德意志银行中国股票业务董事总经理、瑞银中国证券部董事总经理和摩根士丹利中国企业融资部董事总经理。
不过由于中国主管部门目前对跨国投资银行在华参股和执业还存在诸多限制,全球性金融机构在中国内地提供的职业机会还非常有限。1999年起,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环球金融公司、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和雷曼兄弟开始逐步在清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国际MBA(BiMBA)、复旦、交大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招聘本科与MBA毕业生,但提供的多为最初级的Analyst职位(参见附表8)。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外资投行业务竞争的日趋激烈,美林、摩根士丹利与德意志银行等少数大行已尝试招聘本地MBA担任Associate。希望在竞争者举措的激励下,“尊贵与保守”的华尔街大行终会以谦逊平和的姿态,在中国市场推行和其在全球其他市场同等的招聘、培训与晋升制度。
中国成为亚太区并购市场热点
2004年全球购并数量下降但交易额上升,中国位居亚太区跨境购并对象榜首。而中国内地已连续3年成为亚洲地区(日本除外)并购业务最活跃的市场。
2004年共有2141起交易涉及中国内地企业,总额达245.4亿美元;香港地区和韩国分别排名第二(724起、总额135.9亿美元)和第三位(228起、总额126.2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收购中国内地企业的大型购并交易包括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收购康师傅50%的饮品业务,以及外资财团收购兴业银行25%的股权。而国内企业收购境外企业的大型购并交易包括华能集团收购澳洲Ozgen、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收购秘鲁PluspetrolNorte、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联想集团收购IBM电脑业务等。
在中国内地市场,购并交易较活跃的行业包括工业制造业(48%)、食品及纺织业(12%)和金融保险业(7%)。彭博资讯的数据显示,在2004年的亚洲并购市场,中国贡献了40%的交易额,较上年劲升80%;其中包括中国电信(香港)和中国移动(香港)收购母公司网络资产(交易额共计123亿美元)。随着政府相关限制的放宽和内地企业的对外扩张,中国并购业务还会进一步上升。
与此同时,2004年中国海外上市的企业达84家,筹资额达111.5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大增175%和159%。
随着并购市场及海外IPO的迅速升温,中国市场投行业务无疑成为国际投行们的美味大餐。
高盛Goldman- Sachs
最佳投资银行、最佳大型股票承销行、
最佳中国合资投行项目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蔡金勇、徐子望、唐葵、张奕、魏可量(Bill Wicker)、方风雷、周思文(Joe Stevens)。
2004年,高盛的全球收入创历史记录,纯收入达到211亿美元,纯收益达46亿美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28%和52%。高盛在全球并购业务方面连续第七年蝉联冠军,在全球股票承销方面排名第二。位于交易部门之下的固定收益商品部(FICC)是该公司的一个主要赚钱机器,去年纯收入达73亿美元,比前年增长31%。
高盛亚太地区的业务也创历史新高,为公司全球收入贡献甚丰。在股票承销业务方面,高盛完成了近100亿美元的股票上市业务,占亚太区总市场份额的17.3%,比排名第二的摩根士丹利高出近40亿美元(Dealogic的统计)。高盛因而被《金融亚洲》及《国际金融评论》等评为2004年亚太区最佳股票承销行。
高盛亚太区的出色表现主要源于其强大的中国业务及团队。在2004年具代表性的中国交易中不乏开创先河的重要项目:股票市场方面,高盛于5月独家承销了盛大网络在纳斯达克的IPO,另外还参与了腾讯2.3亿美元、平安保险18亿美元、中国网通13亿美元及中兴通讯4.5亿美元的首次海外公开上市。其中,中兴通讯是首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
在国际债券市场,作为中国政府的评级顾问,高盛参与了历次中国政府的全球债券发行,包括去年10月份在美国发行的5亿美元中国主权债券。另外,高盛还承销发行了国家开发银行10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7.5亿美元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4亿美元的国际债券。
在并购业务领域,高盛在价值17.5亿美元的汇丰银行购买交通银行近20%股份和联想集团(0992,HK)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的重大交易中担任中方的财务顾问。此外,该公司还在TCL与法国汤姆逊建立中国合资业务及克莱斯勒投资北京汽车的项目上担任了外方的财务顾问。2005年2月,高盛还参与了盛大网络对新浪股权的收购。
由于平安保险、中国网通及中芯国际均在2004年在海外市场上市,高盛多年来在这些公司的直接投资得到丰厚的回报;其新的投资项目则包括对海王星辰和分众传媒的直接投资。
2004年10月,高盛宣布扩大中国研究业务,任命邓体顺出任中国研究部主管和策略分析师,领导一个新组建的12人研究队伍,负责中国企业相关股票的研究业务,该公司同时还有多名亚太地区行业分析师研究中国股票,涵盖的H股和红筹股约有60只,占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的90%。此外,由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领导的高盛中国经济研究部门还和国家统计局下属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CEMAC)达成协议,共同开发综合经济指标。
高盛于2004年在中国取得的另外一个重大的突破是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在华建立一个冠以高盛之名的合资投资银行,直接参与内地的证券承销与并购业务。它选择与中国本土资深投资银行家方风雷联手,先贷款给方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民营券商“高华证券”,然后再与“高华”合资建立“高盛高华”。 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高盛高华”的建立堪称是1997年10月中国电信(香港)上市以来最大的制度创新和突破,也为高盛进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高盛对亚洲及中国的重视还表现在其亚太区新总裁的人选上。2005年1月,高盛(亚洲)前总裁罗以德被调任伦敦,出任高盛国际副主席;其继任者为主持过中国移动、中国石油、香港地铁、NTT DoCoMo与澳大利亚电信(Telstra)等重大IPO项目的全球股票业务联席主管埃文斯(Mike Evans)。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 Co.
最佳直接投资行、最佳房地产投资行
Thomson Financial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摩根士丹利以237亿美元的交易总额在亚洲(日本除外)并购市场中排名第一,领先于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等竞争者。该公司参与了中国电信以34亿美元向母公司收购10省电话网络、新加坡电力以37亿美元买入TXU Corp.澳大利亚分公司等大型交易。
在全球性投资银行中,摩根士丹利在亚太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最为活跃:其下属的亚洲机会基金(the Asia Opportunity Fund)拥有25亿美元的自有资本,通过借贷该公司将具有100亿美元的购买力,通过投资开发与收购不良资产等方式参与亚太区物业市场。2004年4月,出于对香港地产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摩根士丹利下属房地产基金IV购入多项香港物业,投入金额达30多亿港元。2005年2月,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IV斥资3亿多元人民币在北京购买了23层、3万多平方米的商业写字楼—富力双子星B座。
2004年6月,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IV宣布与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府于2003年成立的综合性投资公司,专注于国有资产的重组改革)携手成功投得中国建设银行拍卖的不良资产中的2个资产包,账面总值28.5亿元人民币。据悉,摩根士丹利此次购买的资产大多为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商业地产,其中部分为在建工程,需要后续资金投入。同年11月,摩根士丹利与上海盛融合作,收购了位于上海人民广场核心区域的办公楼“世界贸易大厦”。对于资本的退出方式,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索尼·卡尔西表示,如果能把投资项目出售给新加坡或香港的信托基金,对其可谓是一大胜利。
摩根士丹利在投资上海、香港房地产项目、收购不良资产与参股国内民营企业方面已投入约6亿美元的自有与客户资金。该公司早在1993年已开始在中国进行长期直接投资—介入了包括平安保险、南孚电池、蒙牛乳业、恒安国际与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等行业龙头企业。2004年6月,该公司推动其参与投资的蒙牛乳业(2319,HK)在香港成功上市,获得206倍的散户投资者认购,净筹资约9.21亿港元。同年9月,摩根士丹利同意斥资5000万美元购买内地第三大家电零售商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20%的股份,计划协助该公司2005年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筹资最多10亿美元。此次交易完成后,摩根士丹利将成为永乐家电的第三大股东。
2004年,摩根士丹利参与了包括平安保险(2318,HK)18.4亿美元的IPO、中海集运(2866,HK)集资9.85亿美元的首次上市、中国铝业3.99亿美元的后续发行及英国石油(BPPlc)10亿美元中石油股票的出售交易。目前,排在摩根士丹利承销日程上的内地公司还有中国国电集团(五大国有电力企业之一,目标筹资5亿美元)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目标集资10亿美元)等。在2004年中国政府全球债券发行计划中,该公司入选安排美元计价债券部分的交易。2004年7月,在英国超市集团特易购(Tesco)斥资2.6亿美元收购中国连锁零售商乐购(中国台湾顶新集团下属公司)50%股权的交易中,摩根士丹利出任特易购的财务顾问。
随着中国互联网股票价格在纳斯达克的上扬,摩根士丹利的“网络天后”玛丽·米克(Mary Meeker)也开始关注内地网络业,并率领其团队于2004年5月首次推出“中国互联网报告”;这是该公司首次将产业研究报告翻译成中文并公开发布。同年9月,摩根士丹利以主办投资银行的身份,为中国台湾玉山金融控股公司完成了9900万美元GDR的发行。同期,该公司推动内地最大的招聘网站“前程无忧”(51job.com)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融资7350万美元。2005年1月,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网通收购电讯盈科20%股份的交易中,出任电讯盈科的并购顾问。
彭博资讯的数据显示,亚洲高收益债券的销售额自1999年起增加了9倍,2004年达30亿美元。随着该市场的日趋成熟,摩根士丹利在这个市场中获得的利润,远超传统的投资级债券业务,成为了该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2004年,摩根士丹利为香港上市公司亚洲铝业、百江燃气与嘉汉林业销售了共8.5亿美元的非投资级债券,获得收入约为2000万美元。相对而言,摩根士丹利虽然在同期包销了包括房利美(Fannie Mae)等政府背景公司约105笔债券销售,涉及金额161亿美元,但其收入却只有承销亚洲高收益债的1/3。纽约CreditSights新兴市场固定收益研究部门主管Christian Stracke预计,亚洲区垃圾债券市场规模,到2015年将增长至150亿美元,会为华尔街大行带来约1.5亿美元收入。
美林 Merrill Lynch & Co.
最佳本地人才教育与培训项目
作为华尔街资本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美林的中国业务虽然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相比稍有距离,但刘二飞加盟后在企业融资部董事王仲何等下属的配合下,该公司专注于做好中型股的承销与并购,近期的表现已大有起色。目前,该公司在华的投行员工分布于北京、上海与香港,并在上海办事处招聘了服务于QFII的证券分析师。2003年起,美林已开始招收中国本土商学院培养的MBA担任高级经理(Associate)。
美林在国际投资银行中率先在内地基金管理领域获得突破:2004年6月,美林投资管理(简称MLIM,资产规模达5130亿美元)参股16.5%的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中银国际控股与中银国际证券各自持有16.5%、67%的股份)获准在上海成立。美林投资管理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彭宏逖出任合资公司副执行总裁,并任命原香港证券与期货委员会基金部产品业务主管苏淑敏为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美林董事总经理David Graham表示,该公司在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的股权比例最终将上升至30%。
在2004年末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交易中,美林出任IBM的财务顾问。2005年1月,紧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的步伐,美林就组建合资投行事宜与内地券商华安证券签署合资谅解备忘录,即将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美林占有33%的股份。据美林欧洲、中东、非洲与太平洋盆地市场主席Kevan Watts透露,该公司目前在内地仅有20位左右的员工,而其香港公司的雇员达600人左右,可见美林中国团队的发展空间巨大。
2005年2月,美林宣布投资3000万美元收购北京银泰置业有限公司的少数股权,并成为一个合资地产项目的合作投资和经营方。据悉,由3座主楼组成的地产项目包括1家柏悦酒店(Park Hyatt)、200多套私人住宅公寓和其他相关设施,这是该公司借此首次涉足中国房地产市场。同时,美林还和内地五大空调制造企业之一的志高集团展开谈判,准备向志高投资20亿元人民币(约合2.41亿美元),重新启动该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业务。
美林在大中华区的教育资助计划于2005年1月正式实施:在该公司服务了17年的美林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潘耀坚近日退休后,从2005年第一季度起,同时为来自北大国际MBA、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的120名研究生开设《应用金融与财务管理》课程。美林共16.5万美元的捐款将被用作支付3所大学研究生交流计划;16.5万美元中有6.5万美元被捐赠给北大国际MBA。按照课程要求,选修本课程的每名学员将于来自另外2所大学的学员组成小组共同工作,40个小组的学生要为大中华区域的特定公司拟定策略计划,以提高股东价值。潘耀坚称,至少要将这个项目开展3年。此外,他正在与中国教育部的官员协商,争取2006年将这个慈善基金引入到内地。刘二飞认为,大中华区是全球变化最快速、最有潜力的市场,但仍存在许多挑战,通过这项计划,期望可以推动年轻人相互了解及合作。
为了在全球性投行组建本地团队的竞赛中后来居上,美林面向内地著名大学的MBA和硕士生率先推出了“中国企业管理培训计划”(China Corporate Management Program,简称China CMP)。该计划在美林亚太区总部香港向录取的中国学生提供为期10-12周的暑期培训,涉及业务部门包括全球市场、投资银行、私人客户(财富管理业务)、投资管理与全球研究等。实习合格的学生之后会被美林正式录用,获得美林大学(Merrill Lynch University)在线业务培训与一年的轮岗工作机会。
花旗环球金融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最佳债券承销行、最佳债券研究行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孙玮
由于花旗债务资本市场(DCM)主管Aamir Rahim及其团队的出色表现,2004年12月被《金融亚洲》评选为年度“最佳国际债券行”、“最佳固定收益研究行”;同期,该公司在商业银行领域则超过汇丰、渣打等对手,以73亿美元的借贷总额获得“最佳贷款行”。Thomson Financial 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股票与债券销售总额达56900亿美元,较2003年上升6%,费用总额达154亿美元,花旗则以包括债券、股票及其他权益证券在内5345亿美元的交易额(9.4%的市场份额)、17.2亿美元的承销收入(11.2%的市场份额)连续第5年成为华尔街证券承销金额最大的投资银行,位居其后的是摩根士丹利(4136亿美元)和摩根大通(3858亿美元)。同时,花旗还一举超过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成为美国最大的垃圾债券承销机构。
花旗集团于2004年9月宣布任命孙玮(Wei Christianson)为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席,接替同年6月末被停职的任克英。
2004年9月,中石油聘请花旗作为该公司同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进行50亿美元海外资产(包括苏丹、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和秘鲁的油田)收购交易的顾问。目前,中石油的国际业务主要是印尼油田,占该公司2003年7.73亿桶石油产量的比例不到10%。2005年2月,花旗环球金融作为主承销商,协助内地无线增值服务供应商华友世纪通讯(Hurray!)赴美国上市,集资7052万美元。
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 AG
最佳市场策略行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张红力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CEO贝达勤(Kenneth Borda)从2005年4月起改任地区主席,专注于策略制定、顾问与政府关系;该行欧洲全球市场部负责人Colin Grassie接替出任亚太区总裁,旨在推动德意志银行在债务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与交易领域的业务发展。他们和该行亚洲首席运营官Robert Pride共同组成区域核心管理团队。
2004年7月,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选定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和美林担任首次公开募股的牵头经办行,计划通过在香港整体上市募集资金约10亿美元;这是2004年德意志银行继中芯国际、民生银行、神华集团与东风汽车之后在华的第5宗上市大单。在海外债券发行市场,该行的内地团队也取得突破:德意志银行与花旗集团、高盛和汇丰担任中国进出口银行10年期、“基准”额度为10亿美元的全球债券的联席牵头经办人。同期,中国财政部也指定该行与法国巴黎银行、瑞银集团负责规模达20亿美元的全球债券发行中欧元计价债券部分的交易。德意志银行还独家承担了新奥燃气4.75亿港元可转债及e龙公司6210万美元纳斯达克IPO的交易。
德意志银行在华企业并购业务也初见成效:2004年,该行在著名全球私人资本运营公司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 L.P.)收购徐工集团(内地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控股权的交易中,出任凯雷的财务顾问。同年10月,该行又协助上汽(集团)公司支付5.28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Ssangyong Motor)48.92%的股份。
在张红力的积极努力下,包括德意志银行董事长兼执行委员会主席约瑟夫·阿克曼、全球投资银行业务总裁麦克·科尔与亚太区CEO贝达勤等高层管理人士频繁访华,阿克曼还担任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2002年末);张红力则获邀成为北京市政府金融顾问(2003年10月)。2003年4月,德意志银行宣布任命朱彤担任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全面参与该行中国业务发展战略制定,并负责在华的运营控制和整体业务的全面协调。
针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德意志银行在上海召开了“中国概念”大会(2004年2月),汇集了超过600位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基金经理,以及135位来自亚太地区的公司及跨国集团的代表。今年2月28日至3月4日再次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空前的2005“中国概念”论坛,吸引了超过800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的代表—其管理资产超过1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资产总值15%,为国内外基金经理与140余名中国行业资深人士会晤提供契机。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
最佳并购顾问行
2004年摩根大通获电影制片公司“梦工厂”的委托,与高盛共同出任“梦工厂”动画片业务6.5亿美元IPO的联席承销商。同年9月,在索尼美国公司为首财团(包括私人股权投资公司Providence Equity、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下属DLJ Merchant Banking)以30亿美元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 Inc.,简称MGM)的交易中,摩根大通出任债务融资的承销商。
2004年9月,摩根大通作为主承销商,协助内地最大的户外广告商白马(Clear Media)发行可转债,融资4000万美元。此外,该公司还与以科技业务见长的投资银行Jefferies Broadview、WR Hambrecht + Co.共同推动北京“金融界网站”(China Finance Online Co. Ltd.)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ADS集资了8060万美元。同年12月,摩根大通作为主承销商,协助中国网络游戏公司“第九城市”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056亿美元。2005年1月,该公司在中国网通收购电讯盈科(PCCW)20%股份的交易中,出任卖方顾问。
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最佳业务进取行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杨志中
凭借特有的各部门一体化的业务运作策略和股权激励模式(员工和管理层持股比例达35%,该比例未来将提高到50%),雷曼兄弟善于进行“创造性的投行业务”,在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监管制度,为客户提供“特制方案”。由于雷曼兄弟与其他大投行相比,在规模上不占优势,该公司因此非常注重借助与不同地区、不同金融领域的主导公司开展策略合作,以求获得业务上的协同效应。
雷曼兄弟于2004年4月关闭了驻新加坡的办事处,将投资银行业务拓展的重心放在北亚地区,该公司的香港办事处兼管新加坡的证券业务。杨志中于2004年9月出任雷曼兄弟董事总经理兼中国投资银行部总裁,负责拓展该公司在中国的投行业务,并负责组建和领导中国投资银行的专业团队。
2004年7月8日雷曼兄弟(欧洲)公司取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QFII投资许可,同年8月20日获得外汇管理局批准的7500万美元投资额度。与此同时,雷曼兄弟正着手组建驻香港的国内A股研究团队。
2004年12月,在中国石化宣布以5亿美元收购其尚未拥有的北京燕化30%股权的交易中,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联合担任北京燕化的财务顾问。目前,该公司除了与中国农业银行合作,开展10亿美元的代客买卖债务抵押证券业务外,还与东方证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金21.39亿元)洽谈组建合资证券公司,准备进军国内投资银行业务。雷曼兄弟在内地不良资产处理领域也有所收获:通过2001年11月参与摩根士丹利牵头的财团,收购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包小试牛刀后,雷曼兄弟又于2004年7月向华融收购价值2.4亿美元的不良贷款,这是该公司在华首次独家完成的交易。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雷曼兄弟也非常看好:该公司旗下的房地产基金近期与摩根士丹利各自入股25%参与上海永业集团发展的上海永业公寓二期,涉及资金达2亿元人民币。
瑞银集团 UBS AG
最佳QFII、最佳中国合资基金项目
2004年9月,中国外汇管理局再次批准瑞银增加投资额度2亿美元。该公司是中国最早获得QFII投资资格、投资额度并最早入市的境外机构,也是目前投资额度和入市资金量最大的境外机构,瑞银为QFII业务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且运作规范。在已获批准的20多家QFII中,瑞银凭借拥有的8亿美元投资额度高居榜首。目前,该公司在上海和香港均有A股分析师。
2004年至今,瑞银集团积极推动“彩信”服务商“空中网”(集资1亿美元)和网上房地产经纪公司“搜房”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6月,瑞银聘用原美林银行家李振智出任亚洲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力拓内地国企的海外IPO业务。2004年8月,瑞银签订最终协议,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价值1.85亿美元的不良贷款。该协议标志着该公司第一次收购中国的不良资产。同期,国内2002年组建的两大电力分销商之一的国家电网公司已委任瑞银和高盛负责出售拥有6470兆瓦发电能力的11座发电厂,目标集资20亿美元,用于缓解中国长期的缺电现状。此外,该公司还被中国政府选定参与规模高达20亿美元的全球债券发行中欧元计价债券部分的发行交易。
瑞银于2005年1月表示,将通过购入深圳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份,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组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该合资基金机构因此成为内地首家外资持股近50%的基金管理公司。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前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所有,旗下所管理资产的规模为3.86亿美元。
法国巴黎百富勤BNP Paribas Peregrine
最佳中型股票承销行
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蔡洪平
法国巴黎百富勤作为中海集装箱运输公司IPO的独家全球协调人与联席簿记行,克服了全球海运行业股价下跌造成的路演颓势,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不同需求组合后,将中海集运24.2亿首发新股价格确定为每股3.175港币,集资总额达9.85亿美元,并获得远高于预期的散户投资者53.2倍超额认购和2倍的机构超额认购。基于2004年该公司在15项交易中协助客户集资总额达6.8亿美元,法国巴黎百富勤被《金融亚洲》推选为年度“最佳中型股票承销行”。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2004级MBA
国际性投行:本地人才的机遇
随着大中华区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活动,国际性投资银行忙得不可开交,不少公司都表示要增加人手。有人力资源专家认为,目前投资银行最渴求有丰富经验而又懂中国国情的人。
与其他行业的跨国公司相似,国际投资银行在企业文化和员工招聘中也会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但投行内的“团队合作”通常围绕着业务组中的个别明星银行家展开,体现在下属对主管人士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在过去20多年中,跨国投行中国业务的表现起伏与其在华组织结构和高层团队的变迁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时至今日,“承诺”对于大投行来说体现在业务策略的制定、中国团队的组织结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协同效应、本地化的市场推广与宣传及本地员工的招募与提升等诸多方面。所谓“魔鬼在细节中”,正是上述每个领域的规划与执行情况最终决定了大行在华的整体形象与业绩表现。
在具备欧美名校留学背景的华人中,女性在投资银行界拥有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以金融市场较为开放的中国台湾地区为例,继2004年7月高盛任命余佩佩接替张果军出任高盛台湾公司总裁后,已经有4名女士担任全球性投资银行的高层:除了余佩佩,其它3名女性主管包括摩根士丹利台湾CEO林水仙、瑞银亚洲投行业务副董事长陈嫦芬及美林企业融资部台湾主管黄慧珠。
在发展时间不长的内地市场,也已有孙玮、刘小俞、袁淑琴、李晶与赵竞等本地女性跻身于中高层职位,分别担任花旗环球金融亚洲公司中国业务主席、摩根大通中国区副主席、德意志银行中国股票业务董事总经理、瑞银中国证券部董事总经理和摩根士丹利中国企业融资部董事总经理。
不过由于中国主管部门目前对跨国投资银行在华参股和执业还存在诸多限制,全球性金融机构在中国内地提供的职业机会还非常有限。1999年起,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环球金融公司、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和雷曼兄弟开始逐步在清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国际MBA(BiMBA)、复旦、交大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招聘本科与MBA毕业生,但提供的多为最初级的Analyst职位(参见附表8)。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外资投行业务竞争的日趋激烈,美林、摩根士丹利与德意志银行等少数大行已尝试招聘本地MBA担任Associate。希望在竞争者举措的激励下,“尊贵与保守”的华尔街大行终会以谦逊平和的姿态,在中国市场推行和其在全球其他市场同等的招聘、培训与晋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