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观语文课堂,不难发现,很多教师的讲课可谓出神入化,而课后与学生交流,则发现学生会出现一脸茫然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教师就已经将文章给肢解了。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就是“文不迷人人自迷”,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读”这一阅读方法出现了以下问题。
现象一:避重就轻。众所周知,读书的有效方法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知音”,更要做文本的“知音”,只有达到了三者的和谐统一,读才会顺理成章。
现象二:读悟分离。阅读教学,读是根本的方法,但决不是目的。通过读让学生去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意境等,才是读的根本意义所在。
现象三:生吞文字。张志和的《渔歌子》是意境非常美的一首词,一位教师问:“词人为什么‘不须归’呢?” 学生说:“由于这里鳜鱼肥”“风小”……一时间,学生灵感迸发、讨论热烈,构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可是,讨论了良久仍不见这位教师鸣金收兵,继续讲下面的内容,而是等一切的学生都不举手了,他才不紧不慢地说:“同学们,你们发现词人身上穿的是什么?”“青箬笠,绿蓑衣。”“对,词人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当然可以‘不须归’了。这里‘不须归’的缘由很多,其中主观方面的缘由有……客观方面的缘由有……”
现象四:脱离语境。理解与朗读是互相照应的,脱离语言的所谓理解感悟,一味强调外在形式的朗读,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吗?能领悟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吗?
现象五:差异对比。在朗读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有些方法的运用直接导致了生与生的差距愈来愈大。
现象六:引导失真。教师只要讲到读书,就要学生注意哪句话要轻读,哪个词语要重读。殊不知一些所谓的好心引导,反倒成了一件坏事。
现象七:随声附和。教师们很喜欢让学生集体朗读,这种朗读形式其实只是一部分同学在费劲,而另一部分读不好,甚至不会读的便成了“南郭先生”,只在其中“随声附和”。
现象八:漠视感情。课堂中,教师的情感在课堂上都没有全心投入,又怎么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呢?
总结上面的八种现象,不难看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在做一个又一个的无聊的游戏,看似不离不弃,其实是各自独立。而教师的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效能的低下。笔者认为,只要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经历,教学的无限风光就在眼前。
课标中有关阅读教学“读”的理念有很多,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理念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落实“六要”的读书方法
对于每篇课文,教师一要读懂文本——阅读教学的前提;二要保证时间——阅读教学需要一个过程;三要有明确的目的——阅读教学需有一定的侧重;四要面向全体学生——阅读教学的目标;五要读书的形式多样——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六要加强指导——阅读教学的保障。
落实阅读教学的“五法”
把握情感基调 这是朗读的一个前提,任何一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都有一个基调,有了对文章整体情感的把握,学生在朗读时才能准确表达,感染听者。
关注文中符号 符号是一种语言,而且是强有力的语言,对朗读的影响很大。在教学中把握标点背后的含义,对理解文意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把握重点词语 由于受到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同的语境、多变的心理的影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所以,对文中的重点词语,教师要加以引导。
细读精彩语句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段内容,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
师:他挖了8个小时,在寒风吹拂的中午,人们会看到在地震后的瓦砾堆中,一位父亲,他——
【生接读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然而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
师:36小时过去了,两个白天一个黑夜过去了,在一片废墟中,你依然看到,一位父亲他——
【生接读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然而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为什么父亲挖了36小时,挖得那么辛苦疲倦仍然不放弃?因为儿子在等着父亲,父亲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看到上面的师生交流,笔者不禁为教师的精彩引导而叫好,同时,对于文本的细读,也给了笔者一个思路。
赏析优美段落 课文中的很多段落教师要做重点赏析,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再指导学生朗读起来比较方便,而且用时较少。
课改已经走过好几个年头,总感觉心有很多的话要说,这就是所说的反思吧!就像一位企业家所说的:其实创业就象挖井,你在一个行业聚焦10年,不断往下挖,见到树根扔树根,见到石头扔石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挖出水来。怕的就是10年挖了10个坑,没一个坑有水。教学在继续,反思将没有终点!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拂晓中心小学)
现象一:避重就轻。众所周知,读书的有效方法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知音”,更要做文本的“知音”,只有达到了三者的和谐统一,读才会顺理成章。
现象二:读悟分离。阅读教学,读是根本的方法,但决不是目的。通过读让学生去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意境等,才是读的根本意义所在。
现象三:生吞文字。张志和的《渔歌子》是意境非常美的一首词,一位教师问:“词人为什么‘不须归’呢?” 学生说:“由于这里鳜鱼肥”“风小”……一时间,学生灵感迸发、讨论热烈,构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可是,讨论了良久仍不见这位教师鸣金收兵,继续讲下面的内容,而是等一切的学生都不举手了,他才不紧不慢地说:“同学们,你们发现词人身上穿的是什么?”“青箬笠,绿蓑衣。”“对,词人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当然可以‘不须归’了。这里‘不须归’的缘由很多,其中主观方面的缘由有……客观方面的缘由有……”
现象四:脱离语境。理解与朗读是互相照应的,脱离语言的所谓理解感悟,一味强调外在形式的朗读,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吗?能领悟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吗?
现象五:差异对比。在朗读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有些方法的运用直接导致了生与生的差距愈来愈大。
现象六:引导失真。教师只要讲到读书,就要学生注意哪句话要轻读,哪个词语要重读。殊不知一些所谓的好心引导,反倒成了一件坏事。
现象七:随声附和。教师们很喜欢让学生集体朗读,这种朗读形式其实只是一部分同学在费劲,而另一部分读不好,甚至不会读的便成了“南郭先生”,只在其中“随声附和”。
现象八:漠视感情。课堂中,教师的情感在课堂上都没有全心投入,又怎么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呢?
总结上面的八种现象,不难看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在做一个又一个的无聊的游戏,看似不离不弃,其实是各自独立。而教师的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效能的低下。笔者认为,只要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经历,教学的无限风光就在眼前。
课标中有关阅读教学“读”的理念有很多,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理念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落实“六要”的读书方法
对于每篇课文,教师一要读懂文本——阅读教学的前提;二要保证时间——阅读教学需要一个过程;三要有明确的目的——阅读教学需有一定的侧重;四要面向全体学生——阅读教学的目标;五要读书的形式多样——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六要加强指导——阅读教学的保障。
落实阅读教学的“五法”
把握情感基调 这是朗读的一个前提,任何一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都有一个基调,有了对文章整体情感的把握,学生在朗读时才能准确表达,感染听者。
关注文中符号 符号是一种语言,而且是强有力的语言,对朗读的影响很大。在教学中把握标点背后的含义,对理解文意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把握重点词语 由于受到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同的语境、多变的心理的影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所以,对文中的重点词语,教师要加以引导。
细读精彩语句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段内容,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
师:他挖了8个小时,在寒风吹拂的中午,人们会看到在地震后的瓦砾堆中,一位父亲,他——
【生接读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然而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
师:36小时过去了,两个白天一个黑夜过去了,在一片废墟中,你依然看到,一位父亲他——
【生接读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然而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为什么父亲挖了36小时,挖得那么辛苦疲倦仍然不放弃?因为儿子在等着父亲,父亲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看到上面的师生交流,笔者不禁为教师的精彩引导而叫好,同时,对于文本的细读,也给了笔者一个思路。
赏析优美段落 课文中的很多段落教师要做重点赏析,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再指导学生朗读起来比较方便,而且用时较少。
课改已经走过好几个年头,总感觉心有很多的话要说,这就是所说的反思吧!就像一位企业家所说的:其实创业就象挖井,你在一个行业聚焦10年,不断往下挖,见到树根扔树根,见到石头扔石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挖出水来。怕的就是10年挖了10个坑,没一个坑有水。教学在继续,反思将没有终点!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拂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