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职场》为什么要做“买房”这个话题?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是职场人——你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不过随着采访人物的增加,我们发现,如果作为群体讨论这件事,大家多半会凑在一起哭诉,但是如果作为个人回到自己的家中,他们仍在积极地想办法。租房的人仔细攻读杂志上的收纳法,尽力把房屋收拾得规整漂亮;想买房的人不沉浸在自己买不起的破碎梦境中,扒出无数文章,成为买房界的专家;正看房的人了解信息和经验的重要,多多沟通,征询同事们的意见,彼此声援、拼凑大家对未来的构想;买了房的人则放下身段,体会日子的细碎,练习出能接受、不抗拒的通达心态。
房子和幸福相关,和物质状况无关;借助专业的人的力量和智慧,你能过得更好。我们也希望多少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人生规划请大于理财规划
Dia na属于结婚比较早的那种。她已经准备在看第三套房了。“我发现结婚早有一个好处,就是买房上没那么多想法,说买就买了。”
Diana的老公更是那种一个阶段做一个事儿的人,2003年单身的时候就自己买了套60平方米的老公房,花了三十几万。住了两三年后,单身公寓变成了两口之家,考虑到父母从老家过来,小两口只能打地铺,让父母有点不放心,再加上总是要生孩子,就把第一套房转手卖了70万元,加上20万存款,赶在2007年底上海房价涨停前买下了新房。
对于买房是否让生活变得不堪负荷,Dia na觉得关键在于怎么看:“我身边也有朋友一直说房价贵,从2003年的时候就说买不起,2008年的时候还是挺不过,咬着牙买了。”Diana认为买房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买完第二套房后,她和老公曾经有一段要还两个房子贷款的时期,“虽然房贷一度要占到我们两个人共同收入的一半,但是很快两个人的收入也都有所增长,房贷的负担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还好吧。”她说。“我觉得很多人夸大了房子的事情,把对生活的不安全感加诸其上。对房价的未来没信心,和对自己没信心不是一回事儿。”
“而且,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北苑2400元每平方米的时候,谁知道以后会变成1万元?可是你想想当初北苑卖1000元每平方米的时候,别人买了,每个月还2800元的贷款,你不是还笑人家傻?现在看谁傻?眼光要放远点。”
“实际上买房,就看自己需要不需要。”Diana认为“需要”首先是要基于人生规划的,自己的人生处在什么阶段,要不要在这个地方安顿下来,要不要跟某个人共同负担房子,都是需要考虑的人生问题。至于买房会不会增值,在什么地方买最合算,这些则属于财务规划的范围。
如果人生规划正好和财务规划一致,当然再好不过。可是如果两者出现了矛盾,Diana觉得,还是要以自己的人生规划为先。如果人生理想都实现不了,空守着一个房子指望未来升值,多么无趣。
“我常想,如果我毕业后早早地在北京买了房,我就不会接受上一家公司派我来上海的任务,就不会在那家公司遇到我的Mr.Right,那么我现在可能还孤独地住在北京买来的小房子里。”Diana和他的先生是在她现在工作的公司中认识的,当时两个人是同事关系,这样想想,的确买房只应该在该发生的时候才让它发生。
有房族的思维和你不一样
不要想我可能失去什么,而是我会获得什么
富人看重机会,穷人关注阻碍。富人看见潜在的增长,穷人看见潜在的损失。富人关注收获,穷人关注风险。穷人基于恐惧而选择,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搜索问题。中层阶级的人的思维相对乐观一点,他们会说:“我的确希望那东西起作用。”富人会说:“那东西会起作用,因为我要让它起作用。”
富人预期成功,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富人相信,即使最糟的变成最糟,他们也能把它赚回来。穷人预期失败。他们相信事情应该解决不了,那应该是灾难。
富人关注他们想要的,而穷人关注他们不想要的。有一个法则这样说:“你的关注在扩展中。”因为富人在每件事上都关注机会,在他们的周围,机会就大量存在。他们的最大问题是,处理他们看见的所有难以置信能挣到钱的机会。另一方面,因为穷人在每件事上都关注阻碍,所以他们的周围就存在大量阻碍,他们的最大问题是,处理他们看见的所有难以置信的阻碍。
关注机会,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机会。关注阻碍,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阻碍。让你的眼睛专注在目标上,朝着你的靶心移动吧!思考“两者都”,而不是“要么/要么”
富人生活在一个丰盛的世界里。穷人生活在一个充满限制的世界里。而这都居住在同一个有形世界中,但区别在于他们的观点。
你向往成功的职业,还是向往与家人有亲密的关系?两者都向往!你想要生意,还是娱乐和游玩?两者都要!你想要钱,还是生活的意义?两者都要!穷人总是选择其中一个,富人却选择“两者都”。
富人懂得,凭借一点点创造力,几乎就能琢磨出一种方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两方面。从现在起,每当遇到一个“要么/要么”的选择时,恰当的问题是问自己:“我怎样才能两者都拥有?”
跳出舒适区,生活在行动中
假设你现在过着“五级”的生活,你向往过上“十级”的生活。五级以下是你的舒适区,但六级及以上在你的舒适区之外,在你的不舒适区里。想要从“五级”的生活去到“十级”,你一定要越过自己的“不舒适区”。事实上,当你处在舒适区域以外的时候,才是你真正成长的时候。
你越想感觉舒适,你愿意承担的风险就越小,你能利用的机会就越少,你见到的人就越少,你尝试的新策略就越少。你越在乎舒适,你接触的恐惧就越多。
相反,当你愿意扩展自己,你就扩展了自己的机会区,这会让你吸引和把握更多的收入和财富。宇宙憎恶真空。当你有一个大大的“容器”(舒适区)时,宇宙就会冲过来填满这个空间。富人和成功人士有一个“大大的”舒适区,他们为了获得和把握更多的财富,不断地扩大这个区域。告诉你自己,我虽恐惧,依然行动。我虽怀疑,依然行动。我虽担忧,依然行动。我虽不方便,依然行动。我虽不舒适,依然行动。我虽没有感觉,依然行动。
不过随着采访人物的增加,我们发现,如果作为群体讨论这件事,大家多半会凑在一起哭诉,但是如果作为个人回到自己的家中,他们仍在积极地想办法。租房的人仔细攻读杂志上的收纳法,尽力把房屋收拾得规整漂亮;想买房的人不沉浸在自己买不起的破碎梦境中,扒出无数文章,成为买房界的专家;正看房的人了解信息和经验的重要,多多沟通,征询同事们的意见,彼此声援、拼凑大家对未来的构想;买了房的人则放下身段,体会日子的细碎,练习出能接受、不抗拒的通达心态。
房子和幸福相关,和物质状况无关;借助专业的人的力量和智慧,你能过得更好。我们也希望多少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人生规划请大于理财规划
Dia na属于结婚比较早的那种。她已经准备在看第三套房了。“我发现结婚早有一个好处,就是买房上没那么多想法,说买就买了。”
Diana的老公更是那种一个阶段做一个事儿的人,2003年单身的时候就自己买了套60平方米的老公房,花了三十几万。住了两三年后,单身公寓变成了两口之家,考虑到父母从老家过来,小两口只能打地铺,让父母有点不放心,再加上总是要生孩子,就把第一套房转手卖了70万元,加上20万存款,赶在2007年底上海房价涨停前买下了新房。
对于买房是否让生活变得不堪负荷,Dia na觉得关键在于怎么看:“我身边也有朋友一直说房价贵,从2003年的时候就说买不起,2008年的时候还是挺不过,咬着牙买了。”Diana认为买房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买完第二套房后,她和老公曾经有一段要还两个房子贷款的时期,“虽然房贷一度要占到我们两个人共同收入的一半,但是很快两个人的收入也都有所增长,房贷的负担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还好吧。”她说。“我觉得很多人夸大了房子的事情,把对生活的不安全感加诸其上。对房价的未来没信心,和对自己没信心不是一回事儿。”
“而且,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北苑2400元每平方米的时候,谁知道以后会变成1万元?可是你想想当初北苑卖1000元每平方米的时候,别人买了,每个月还2800元的贷款,你不是还笑人家傻?现在看谁傻?眼光要放远点。”
“实际上买房,就看自己需要不需要。”Diana认为“需要”首先是要基于人生规划的,自己的人生处在什么阶段,要不要在这个地方安顿下来,要不要跟某个人共同负担房子,都是需要考虑的人生问题。至于买房会不会增值,在什么地方买最合算,这些则属于财务规划的范围。
如果人生规划正好和财务规划一致,当然再好不过。可是如果两者出现了矛盾,Diana觉得,还是要以自己的人生规划为先。如果人生理想都实现不了,空守着一个房子指望未来升值,多么无趣。
“我常想,如果我毕业后早早地在北京买了房,我就不会接受上一家公司派我来上海的任务,就不会在那家公司遇到我的Mr.Right,那么我现在可能还孤独地住在北京买来的小房子里。”Diana和他的先生是在她现在工作的公司中认识的,当时两个人是同事关系,这样想想,的确买房只应该在该发生的时候才让它发生。
有房族的思维和你不一样
不要想我可能失去什么,而是我会获得什么
富人看重机会,穷人关注阻碍。富人看见潜在的增长,穷人看见潜在的损失。富人关注收获,穷人关注风险。穷人基于恐惧而选择,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搜索问题。中层阶级的人的思维相对乐观一点,他们会说:“我的确希望那东西起作用。”富人会说:“那东西会起作用,因为我要让它起作用。”
富人预期成功,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富人相信,即使最糟的变成最糟,他们也能把它赚回来。穷人预期失败。他们相信事情应该解决不了,那应该是灾难。
富人关注他们想要的,而穷人关注他们不想要的。有一个法则这样说:“你的关注在扩展中。”因为富人在每件事上都关注机会,在他们的周围,机会就大量存在。他们的最大问题是,处理他们看见的所有难以置信能挣到钱的机会。另一方面,因为穷人在每件事上都关注阻碍,所以他们的周围就存在大量阻碍,他们的最大问题是,处理他们看见的所有难以置信的阻碍。
关注机会,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机会。关注阻碍,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阻碍。让你的眼睛专注在目标上,朝着你的靶心移动吧!思考“两者都”,而不是“要么/要么”
富人生活在一个丰盛的世界里。穷人生活在一个充满限制的世界里。而这都居住在同一个有形世界中,但区别在于他们的观点。
你向往成功的职业,还是向往与家人有亲密的关系?两者都向往!你想要生意,还是娱乐和游玩?两者都要!你想要钱,还是生活的意义?两者都要!穷人总是选择其中一个,富人却选择“两者都”。
富人懂得,凭借一点点创造力,几乎就能琢磨出一种方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两方面。从现在起,每当遇到一个“要么/要么”的选择时,恰当的问题是问自己:“我怎样才能两者都拥有?”
跳出舒适区,生活在行动中
假设你现在过着“五级”的生活,你向往过上“十级”的生活。五级以下是你的舒适区,但六级及以上在你的舒适区之外,在你的不舒适区里。想要从“五级”的生活去到“十级”,你一定要越过自己的“不舒适区”。事实上,当你处在舒适区域以外的时候,才是你真正成长的时候。
你越想感觉舒适,你愿意承担的风险就越小,你能利用的机会就越少,你见到的人就越少,你尝试的新策略就越少。你越在乎舒适,你接触的恐惧就越多。
相反,当你愿意扩展自己,你就扩展了自己的机会区,这会让你吸引和把握更多的收入和财富。宇宙憎恶真空。当你有一个大大的“容器”(舒适区)时,宇宙就会冲过来填满这个空间。富人和成功人士有一个“大大的”舒适区,他们为了获得和把握更多的财富,不断地扩大这个区域。告诉你自己,我虽恐惧,依然行动。我虽怀疑,依然行动。我虽担忧,依然行动。我虽不方便,依然行动。我虽不舒适,依然行动。我虽没有感觉,依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