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任徜徉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偌大空白纸张,提笔挥毫,台湾画家李义弘心理明白,水墨创作就像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探索之路,总有推陈出新的各种可能。
  无限清朗的午后,抬首嘹望蔚蓝的海天一色,随着洋流吹送的温暖熏风迎面而来,从台北市区一路行向北边的三芝海滨,蜿蜒路径尽头的就是李义弘的住家和工作室。
  庭院里满是青翠蓊绿的草地和树木,平常在院子里恣意巡梭的狗儿因来客而被圈豢在一隅,顺着错落的平石步道,就这样走进了李义弘平时最熟悉也最自在的起居场域——伫立在这座背山面海的庭院里,远眺就是台湾地区东北角的海岸线,空气清澈的夜里,甚至还可以看见海面上点点闪烁的渔船灯火;屋含前方,是一座清澈整洁的游泳池,平常李义弘和妻子就在这里游泳健身,李义弘指着庭院里绿意略显稀落的几棵树,笑着说前几天刚过的台风把叶子都吹入了池中:“还好有小孙子帮忙捡树叶,我就发零用钱当作奖励。”绽开的笑容让眼镜后方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线,尽管已经满头白发,李义弘说起话来的十足中气和幽默诙谐,让人很难想象出生于1941年的他已经年逾古稀。而正是如此丰沛的活力和心智状态,使得他2007年从台湾台北艺术大学退休,卸下长达40多年的教职身份后,完全进入了专注创作的黄金时期,“现在不用去学校了,我每天就在工作室上班。”李义弘说道。1966年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毕业,早年师事书画名家江兆申,李义弘将深厚的古典笔墨造诣结合摄影的文人情怀,以南台湾乡间的水墨写生崛起台湾地区画坛,曾先后获中山文艺奖与吴三连文艺奖(注:两者均为早期台湾重要的艺术创作奖项),50岁后深居三芝乡间,终究确立了独特风格,以及与对土地的热切关怀。
  每天早晨,简单梳洗、用过早餐之后,李义弘就到住家隔壁的工作室报到,通常他以书法展开一天,写了两张都很满意就会停止,不满意顶多也只写到第六张。“因为再写下去如果还不满意我就会生气,所以不如就此打住。”对自己的脾气和性格了然于心,李义弘看待创作,显然早已有一套旷达的自处之道。所谓的“工作”,也不一定是动笔绘画,他可能会先浏览未完成的作品、翻看书籍文件,甚至只是坐着思考……对于李义弘而言,水墨创作就像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探索之路,就像是不断递嬗更迭的时间一样,总有推陈出新的各种可能,“水墨这种古典的绘画媒材,一定要创新才有希望,时代在变,材料和思考也应与时并进。”
  近年来,他以“石”作为研究主题,陆续将台湾地区海岸线特有的风棱石与澎湖的硓岵石等石岸景观入画,擅长摄影的他经常为了搜集绘画素材而造访各地,行脚足迹遍及海内外。李义弘说自己出门旅行经常会写生,而摄影只是为了帮助记忆,更多的时候他专注于观察景物的质地与变化——他总是选在退潮时前往住家附近的三芝海岸,当海水向后退去,礁石才会逐一错落散布于潮间带,显现出姿态万千的丰富形貌。
  向外观看了无垠广袤的自然情景,当一个人回到偌大的画室,李义弘面对的是空白的画幅和与之相对的内在山水,为了如实地映照出那些自然造化的大块文章,李义弘格外重视绘画媒材的运用,笔精墨妙为的是绘画语言的精准传达。他并不拘泥于传统与当代艺术的既定命题,而是以自我面目为依归,寻得平衡自处。
  日头逐渐朝着地平线降下,远方的云层在光线中聚散起伏,窗外的景致对应着室内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色泽光晕斑斓而深浅迷离。回首过往,卸下教职专心创作的画家,在态度和心境上更显从容。悠游山水,寻访幽胜,李义弘已在胸中丘壑之间,自在倘佯。
其他文献
Parkside街22号并非是英国伦敦寻常街巷中的一处普通房屋,它就像一个大玻璃盒子,带有明黄色的漂亮外观和色彩鲜活的可移动内墙。这栋建筑是我父亲——建筑师Richard Rogers的第一件作品,也是他整个设计生涯中最不可缺少的一件作品。它深深地影响了Richard Rogers和建筑师Renzo Piano共同设计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树立了当代建筑的美学标杆。我出生后便见证了它的诞生,而现在
期刊
绿,再绿一点儿!
期刊
继香港的奕居Upper House、北京的瑜舍Oppositc House之后,成都博舍Temple House成为香港太古集团“House”家族系列酒店的第三个成员。因为毗邻成都市中心的大慈寺,其英文名就以Temple(庙)而得。成都如今已人人皆知的远洋太古里,正是围绕着大慈寺而建,博舍酒店恰好就占了太古里的一角。  当踏入名为“笔帖式”的清代晚期建筑庭院,瞬时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周边远洋太古
期刊
位于三里屯SOLO的“白搭酒坊”从名字上就给人反讽戏谑之感,颇有些年轻人勇于自嘲的率真劲儿。UDP设计团队从中国传统建筑、器物和图样中提炼元素,运用在品牌形象和空间设计中,灰色沙发、大面积的水泥墙壁和浅色木质餐桌,让空间显得清简、朴素又不失柔软。倒是二层里以“酱香”“清香”“浓香”的3D字样为元素的墙面装饰,和涂成蓝黄撞色的兵马俑人偶,给宁静的酒坊带米些许动感。在酒吧小酌的时候,别忘记抬头看看天花
期刊
北京就是一个藏得住惊喜的地方,隐藏在安定门辅路上的“食之陆柒”,门面就如寻常的胡同老房子,当你推开玻璃门,眼前却惊现出这充满东方现代设计的空间。老板龙暄淇的初衷是希望开家中国传统饮食范儿的餐厅,以二十四节气定制时令美味,而设计师王旎和张大为更是将此理念贯彻到空间:保留传统的木结构房子,以农场蔬菜大棚常用的阳光板作为空间的隔断和装饰,其深灰墙面、纯白地板以及黑色梁柱,使得200平方米的空间舒适现代却
期刊
新天地绝对算是上海的时尚地标和潮人聚集中心,开在这里的餐厅、店铺不仅考验店家品位、品质,还要常变常新,时刻保持新鲜度。BLANK前身是国际先锋买手店J:GALLERY,带着之前积攒的人气,又将一层改造成沿街餐厅,二层扩出家居设计品区域,摇身一变就成了集餐饮、时装、家居、花艺于一体的全新生活方式店。  餐厅部分,BLANK专注于形式感强而又口味佳的食材,尽心做到好看、好吃。午餐以日式定食为主,晚餐则
期刊
在成都太古里一座独立宅院的墙上,“书、器、人”三字让人充满遐想,从窗户窥见一盏Philippe Starck为巴卡拉设计的限量版水晶灯,便能叫人认定这里来头不小,甚至在成都难得一寻。这是老板王亥继崇德里后,新开设的“高宅”(The Upper Gallery)。一层就如家具展厅,摆放着各式经典款家具(大部分为Cassina品牌),墙壁上的海报写着这些家具的来历,就如一间收藏和展示家具的画廊。而实际
期刊
设计周期间,白塔寺附近的宫门口老菜市场人头攒动。若干老旧椅子靠墙摆着,一旁则是颜色鲜艳的新家具。不少街坊推着买菜小车、牵着狗,就进来张望。这是互联网家具品牌“造作”举办的展览,用签约设计师Max Gerthel创作的8点椅,来交换当地居民们破损的老旧椅子,并详细记录了每把老椅子背后相连接的记忆。参观者们有困惑、有质疑,当然也有赞许。设计也就这样深入了民间。  若是想要看到更多“造作”的产品,还可前
期刊
对页 舒眠软包床  蓬松的靠垫造型布艺软包床头化解了水泥背景墙的 冷感,织物的肌理和光泽使得粗犷的工业风也呈现出 细腻温柔的一面。  堆叠枕头软硬混搭。承托良好的乳胶枕或记忆棉枕搭配 柔软易调节的羽绒枕,无论是卧床阅读、看电视或是自由 切换各种睡姿,层层叠叠的枕头和靠包都可以帮你调整到 最舒服的角度。  亲肤自然的亚麻面料。亚麻面料在织就时需要经过复杂 的水洗工艺,成品柔软又有韧性,用作软包面料或
期刊
著名度假连锁酒店“Six Senses”(六感),入住四川青城山脚下,并得了个好听的中文名“六善”。在这里,青山绿水,教你爱上返璞归真的慢生活。  作为中国首家也是六善(Six Senses)第一家非海滩度假村,你来青城山六善酒店除了登青城山、看熊猫、游古镇,还能做什么?“我们早在5年前就开始筹备建造。青城山就如成都人的后花园,去成都市里的游客也一定想来郊区看看,加上六善本身的名气,虽然没有海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