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部分老师只是把学生训练成解题机器,设计了固定的套路,事无巨细地做出了种种约束。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具有主观能动性,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相信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或团体合作能够解决问题,那么肯定在教学中是无法放手的。当然放手教学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有目的地引导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主体 引导教学
一、情境导入时放手,引发学生步入主题
情境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本节课最需要吸引学生注意的时候,通过合理有效的情境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迅速从课间休息步入正课学习中。在情境导入环节中适当放手,相信学生,给学生搭好“舞台”,老师认真倾听,在关键处点拨,为学生鼓劲,教学效果会很好。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六根火柴棒,随意分成几堆,并按各自的情况用加法口述结果,学生积极思考,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只需从不同学生的结果里板书出:3 3,2 2,1 1 1 1 1 1,至此如果直接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乘法,那么学生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我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我提问:这几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啊?有哪些共同点吗?……当然学生的答案肯定五花八门,有些同学说:每个式子中加数都一样的,只是加的次数不同。此时离我们的教学目标又近了一步。我继续提问:“谁能写出500个1相加?”此时学生纷纷表示:“这太累了!”“老师,等我写完也快下课了。”……这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怎么才能快速地写出这些式子?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至此引入乘法水到渠成。
二、讲解例题时放手,发挥学生自主性
课堂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对身边事的兴趣转而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例题教学时,我们不能按部就班,一个模式,应该提倡有目的地放手教学,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机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极大好处。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简单应用时,我就把原例题做了改编:我们班的同学,有20人想买《故事会》,25人想买《名侦探柯南》,并展示:《故事会》每本8元,《名侦探柯南》每本6元。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纷纷回答:1.买这些书一共要多少钱?2.买《故事会》一共花了多少钱?3.买《名侦探柯南》一共要多少钱?4.买《故事会》和《名侦探柯南》比较,哪个花钱多,多了多少元?)
这个例题是在所需解决的问题作了改编,放手让学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和课本中只有待解决的问题相比,它更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能多维度地从题目给出的条件中提取信息。当然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无疑提高了学生认知数学的水平。
三、完成练习时放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完成了例题教学,我都会适量地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完成,以巩固本节所学,强化重点知识,突破难点。有的课程里含有公式、法则推导等。老师要在关键处点拨,有时会有知识的小结及归类,不给学生太多的思维框框,练习目的是巩固和提高本节所学。这个环节的放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更多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创造每个机会让他们充当“小教师”。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架起师生沟通的友谊桥梁,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达到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完成除法教学后,我先布置了三道练习题:(1)2106÷3(2)5004÷9(3)8216÷8,学生出错得比较多,我还是放手让学生先自己查错,然后学生之间互助查错纠错,最后把错误的情况进行归类,请同学充当小老师,把“错误”展示出来,给其他同学借鉴,同时说出如何纠正出现的错误。我鼓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出错,大错小错都会有,但只要能纠正错误,那么就是在进步,也是掌握知识的一个方法,只有自己能纠错才能避免以后不出错,相信自己。”同学们讲的讲,问的问,把以上三题所有出现的错误都展示出来并加以纠正。我并没有按常理再出几道巩固题,而是继续放手,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下面给你们当小老师的机会,每位同学出三道题给老师或同桌做,尽可能出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哦!”
四、布置作业时放手,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布置作业似乎是最容易的教学过程,教师一般都是从现有的教材中随意勾选几道习题让学生当成课后作业完成。这种一成不变的作业会让人生厌,这样的做法或许不能说不对或不好,但是最少可以说不能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更谈不上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提倡的是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要再补充其他习题完成,因材施“业”。我们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完成,比如家里的生活开支的结算,电费水费的计算,面对多种的手机收费方式如何选择更合算等问题,让学生更多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兴趣,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今天的作业是写故事,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数学故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这些物体,试试吧,老师好期待哦。学生无比新奇,回家后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完成得很好……
相信学生,立足学生,创造机会,精心组织,只要我们舍得放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他们营造更大的思考空间,学生就能更独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落实,兴趣就会空前高涨。在一直关注减负的时候,我们更加注重教学效果,只有放手,才能让学生更快地发展。老师们,该放手时就放手。放手,也是一种美丽。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主体 引导教学
一、情境导入时放手,引发学生步入主题
情境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本节课最需要吸引学生注意的时候,通过合理有效的情境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迅速从课间休息步入正课学习中。在情境导入环节中适当放手,相信学生,给学生搭好“舞台”,老师认真倾听,在关键处点拨,为学生鼓劲,教学效果会很好。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我让学生用六根火柴棒,随意分成几堆,并按各自的情况用加法口述结果,学生积极思考,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只需从不同学生的结果里板书出:3 3,2 2,1 1 1 1 1 1,至此如果直接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乘法,那么学生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我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我提问:这几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啊?有哪些共同点吗?……当然学生的答案肯定五花八门,有些同学说:每个式子中加数都一样的,只是加的次数不同。此时离我们的教学目标又近了一步。我继续提问:“谁能写出500个1相加?”此时学生纷纷表示:“这太累了!”“老师,等我写完也快下课了。”……这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怎么才能快速地写出这些式子?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至此引入乘法水到渠成。
二、讲解例题时放手,发挥学生自主性
课堂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对身边事的兴趣转而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例题教学时,我们不能按部就班,一个模式,应该提倡有目的地放手教学,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机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极大好处。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简单应用时,我就把原例题做了改编:我们班的同学,有20人想买《故事会》,25人想买《名侦探柯南》,并展示:《故事会》每本8元,《名侦探柯南》每本6元。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纷纷回答:1.买这些书一共要多少钱?2.买《故事会》一共花了多少钱?3.买《名侦探柯南》一共要多少钱?4.买《故事会》和《名侦探柯南》比较,哪个花钱多,多了多少元?)
这个例题是在所需解决的问题作了改编,放手让学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和课本中只有待解决的问题相比,它更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能多维度地从题目给出的条件中提取信息。当然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无疑提高了学生认知数学的水平。
三、完成练习时放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完成了例题教学,我都会适量地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完成,以巩固本节所学,强化重点知识,突破难点。有的课程里含有公式、法则推导等。老师要在关键处点拨,有时会有知识的小结及归类,不给学生太多的思维框框,练习目的是巩固和提高本节所学。这个环节的放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更多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创造每个机会让他们充当“小教师”。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架起师生沟通的友谊桥梁,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达到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完成除法教学后,我先布置了三道练习题:(1)2106÷3(2)5004÷9(3)8216÷8,学生出错得比较多,我还是放手让学生先自己查错,然后学生之间互助查错纠错,最后把错误的情况进行归类,请同学充当小老师,把“错误”展示出来,给其他同学借鉴,同时说出如何纠正出现的错误。我鼓励:“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出错,大错小错都会有,但只要能纠正错误,那么就是在进步,也是掌握知识的一个方法,只有自己能纠错才能避免以后不出错,相信自己。”同学们讲的讲,问的问,把以上三题所有出现的错误都展示出来并加以纠正。我并没有按常理再出几道巩固题,而是继续放手,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下面给你们当小老师的机会,每位同学出三道题给老师或同桌做,尽可能出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哦!”
四、布置作业时放手,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布置作业似乎是最容易的教学过程,教师一般都是从现有的教材中随意勾选几道习题让学生当成课后作业完成。这种一成不变的作业会让人生厌,这样的做法或许不能说不对或不好,但是最少可以说不能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更谈不上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提倡的是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要再补充其他习题完成,因材施“业”。我们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完成,比如家里的生活开支的结算,电费水费的计算,面对多种的手机收费方式如何选择更合算等问题,让学生更多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兴趣,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今天的作业是写故事,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数学故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这些物体,试试吧,老师好期待哦。学生无比新奇,回家后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完成得很好……
相信学生,立足学生,创造机会,精心组织,只要我们舍得放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他们营造更大的思考空间,学生就能更独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落实,兴趣就会空前高涨。在一直关注减负的时候,我们更加注重教学效果,只有放手,才能让学生更快地发展。老师们,该放手时就放手。放手,也是一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