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究性学习走物理课堂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lzm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似乎局限于物理学科的狭隘视野,但其知识却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面向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因此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生活基础。
  一、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改变初中生长期以来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偏重机械记忆、肤浅理解和简单运用的学习方式。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并能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学生单一地学习书本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丰富其学习经历;改变学校教育始终围绕应试教育的形式,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最终提高科学素养。
  二、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应紧密结合,其开放性及过程的体验性,能使学生体会到纸上谈兵、苦口婆心式的说教所得不到的快乐。但这种学习方式受到教学目标、课时等限制,特别是年龄、身心、感性经验积累的多少的限制。所以,只能是有限度的开发。因此,一定限度的开放性是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一。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应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及对科学方法的感悟。如:在研究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甲同学用弹簧、钩码,通过在弹簧下加挂钩码时,弹簧形变越大即重力越大,得出结论:质量越大,重力越大。乙同学用天平、钩码和弹簧测力计,在加挂钩码时,分别记录其重力和对应的质量,在处理数据时发现,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从而得出一个定量的结论。这个例子说明甲、乙两位同学对同一问题探究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思维深度也是不一样的,但他们的探究过程与得出的结论都符合教学要求。因此,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导致学习研究存在层次性。在获得结果和学会某一方面的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科学过程,感悟科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二。
  在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不断开发和生成的,教师要为内容的生成和开发作必要的铺垫,帮助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过程,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实验可探索、有问题可思考、有平台可交流。自主探究是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三。
  三、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课题的选择
  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可以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充分感受和体会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1)选越的目的
  选择课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选题过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问题也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选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题成功与否。
  (2)对课题的筛选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他们确实能提出一些有价值也有趣的问题,但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适合研究,或作为研究课题不适合本年级学生去研究。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对课题进行筛选。一般来说,课题选择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切入口较小的问题为佳,最好是一些较具体的问题。
  2.研究性课题的实施
  (1)选择研究方法
  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研究方法,用什么方法最适当、最恰当,还要根据课题来定。同时,也要在开展研究时及时修正、调整、补充自己最初制订的方案使之不断完善。
  (2)研究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些学生研究自己的课题虽然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由原来的“听课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后,这种突然的角色转换会使其面临很多问题,因此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顺利完成课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教师的疏导和调适。
  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增强耐挫能力;要引导学生适应团队合作,使习惯了个人竞争的学生学会通力合作,学会相互帮助和鼓励,形成团队;要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实事求是地处理数据,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拼凑数据,编造实验结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关注教学目标,不仅要注意知识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落实,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落实,且对后者的目标切记空洞说教,要使学生感觉到这个目标的必要性。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动态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贯彻课前的课堂教学设计。
其他文献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说明了“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片断一:  教师出示解决的问题:一个长方形操场长200米,宽100米。小明沿着操场周围跑了5圈。小明一共跑
初中阶段,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反复、对比、双关等等。修辞是一种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富,化粗略为细腻的功效。鲁迅先生是修辞艺术运用的大家,他的一篇篇脍炙人口、震撼心灵的作品,都是精于雕琢,工于修辞的杰作。而《故乡》一文的语言,在朴素中妙笔生花,贴切的修辞手法,不仅给文章润色,也让我们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易于分析、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然而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历史新课改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多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渗透和落实。学生完成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渡过的,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历史教学,作为依托历史唤醒人对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生存的意义的领悟的一项活动,理应创建一种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就有赖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是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讲究提问的艺术。问题提得好就如投向平静水面的一颗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对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的提问语尤其重要,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上,只有把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已成为现代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是融人性、人情、人文为一体的特殊学科,所以更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仅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对语文学科的要求的。  关键词:新课改 媒体教学 教学效率    一、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可以较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穷困艰辛的信客职业已退出历史舞台,可是几十年后的今天,余秋雨先生为什么还要给这些不知名的信客树碑立传呢?仅仅是让信客身上体现出那种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宽厚待人、善良正直的品质能够流传下来吗?上完这一课,我总感到一种肤浅,感到自己的理解徘徊在文本的表面,却没有自己对文本深层东西的思量。直到读完《余秋雨谈散文》中的一句话:“我把自己已经明白的问题讲给学生,因为我是个教授;我把有可能想明
摘要:课程教育的改革给职业学校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计算机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对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要求,从四个方面:概论、课程性质和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实施与考核论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并且综合其他研究分析得出如何达到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策略  怎样落
写字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技能,还是一种人文素养。练习写字的过程是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契机,是一个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学习做人的过程。不是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吗?教学必须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字写对,还要做到姿势正确,把字写好。怎样来有效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汉字呢?经过反复琢磨、实践、反思和总结,我找到了让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秘诀,那就是“依葫芦画瓢”。    一、找准“葫芦”。是欣赏美的前
江苏省教育厅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笔者认为“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这一创新策略比较适合新的形势,而且经过一阶段的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现将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作如下阐述: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于创意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自从在美国产生以来很快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运用。尽管各国价值观念、教育教学条件的不同,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仍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武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少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电脑操作娴熟,能修理电脑,畅游网海,制作课件。可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为学生所认同。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使用问题,即不能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将所要讲授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方便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一、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