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县域教育新常态的哲学思考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教育是指在我国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基于县级行政区划的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教育实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现象的总和。它由国家整体的教育方针政策主导,又受到县级教育管理的直接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域教育的发展呈现出特色化、多元化的特征。浙江省宁海县在县域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本文尝试以其为例,以哲学思维来探讨县域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
  一、县域教育的发展契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宁海地处浙东沿海中部,辖18个乡镇(街道),总人口61.6万。现有中小学校82所,其中小学51所,初中18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高中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各1所,幼儿园146所,镇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8所。共有在校中小学生81386人,在职教职员工4939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在100%。
  从全国来看,宁海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在经济整体发达的沿海地区,宁海的经济情况相对薄弱。这种特殊情况决定了宁海县域教育的发展状况兼具了内地与沿海的诸多特点。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部分,也作为事物的客观存在,笔者认为县域教育的发展也必定契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县域教育发展表现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在我国,县域发展从属于整个国家的整体规划和全局形势,但是,由于县域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县域教育的发展也表现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即每一县域的教育都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引领下发展,表现出时代共性,又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地方政策的不同而具备诸多的特殊性。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对县域教育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性,也就造成了我国县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再次,县域教育的发展呈现出量变与质变的渐进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考察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县域教育每次出现整体品质的提升都是基于一个阶段的量变的积累。从经验看,宁海已经历了教育“两基”和“强县”的评估,到2014年已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级验收。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在历任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取得的。除此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依靠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要获得质的提升,绝非一蹴而就的,而必须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积累方能实现。最后,县级教育行政管理的主观努力可以对其发展轨迹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决策,包括教育发展的规划、教育发展的目标、教育发展的投入以及相关领导发展教育的决心,都会对县域教育的发展速度、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主观能动性的哲学观点。
  二、县域教育新常态的哲学理解与现实界定
  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所谓县域教育新常态就是县域教育在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后,逐步实现量的积累,从而实现整体品质的提升,实现新的突破,达到新的高度,并在新的水平上形成适应新时代,及时接纳新事物、新思想的极具活力的动态系统。
  从现实的角度看,以宁海为例,我们所言县域教育新常态,就是在宁海现有教育发展水平上再次突破,从而达到更高的发展层面。目前,宁海已经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建设并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完成“省教育现代化县”的建设,并努力创建一个包括“教育现代化”在内的与时俱进的,能够不断融合新理念、新技术且开放高质的教育新格局。所以,笔者认为,县域教育新常态就是一个动态系统,它具有极大的活力,能够随时主动吸纳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新事物、新技术。
  三、高位突破,争创一流,努力创建县域教育新常态
  (一)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县域教育的现有条件是新常态创建的基础,每一次教育品质的提升,均应把前一阶段的教育发展视作量的积累,并以此为基础努力实现品质的再次提升。宁海县在历经几年的创建“教育均衡县”过程中,通过“强化区域统筹,夯实均衡发展的基础;推进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均衡发展的活力;注重质量立校,全面提升均衡发展的内涵;狠抓队伍建设,着力构筑均衡发展的人才高地”等措施,全面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整体升级。这为宁海教育新常态的创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宁海正在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县”的建设。必须强调的是,宁海“教育现代化县”建设是新常态创建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内容或目标,教育新常态涵盖了“教育现代化”建设。如前文所说,教育新常态是一个动态系统,它能够主动吸纳包括“现代化”在内的所有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新内容。
  (二)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绘就县域教育发展蓝图,重视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充分发挥
  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教育也是如此。要使教育适应于时代,就必须不断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所以,作为对县域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做到两点:一是停不得,我们不能躺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睡大觉,而必须时时警醒,推进教育继续向更高层面发展;二是急不得,教育发展必定是一个基于现有条件的渐进过程,任何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行为一定会失败。宁海县在建设“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过程中,在2013年就制定了《宁海县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县三年行动计划》,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切实维护校园安全”,这些措施既是充分考虑现实,也是为促进宁海教育向前发展积蓄力量。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几年下来,创建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诸多欠缺。2015年是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县”的冲刺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一中心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促进宁海教育又一次质的飞跃。   (三)善抓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牢固确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在创建县域教育新常态、推进“教育现代化县”建设的进程中,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基础,更是关键。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两点。一是我们要搞“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要培养心智健全、人格完善、善于生存的一代新人。当然这种培养要基于课堂教学,基于学校教育。二是我们要搞“社会”的教育。教育并不是超脱社会的单独存在,它是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为基础的,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所以教育的第二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人”,就是培养能够融入社会、具备一定的能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回到教育现实中来,就是我们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实践中凸显现代教育理念,不能将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异化为对考试分数的要求。
  (四)以历史的、具体的观点分析问题,努力促进教育手段多样化
  教育手段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笔者认为,教育手段的多样化至少应该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继续保持传统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的运用。中国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留存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孔子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例如传统教育中非常注重的朗读,这些被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我们要继续发扬。二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现在一说起教育手段现代化,人们就认为是多媒体技术。其实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仅仅是多媒体技术,也包括了脑科学、现代心理学等应用技术在内的诸多现代科学技术,还包括一些超脱于课堂的教育教学手段,例如慕课技术。所以,教育手段的多样化是在传承基础上的革新,这是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和探索的。教育应该成为现代技术应用的前沿领域,凡是已经被证实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技术,我们都应该主动学习并努力加以应用。顺便提一下,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更应走在科技发展的前头,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帮助广大教师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跟得上科技的发展;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现代化。
  (五)关心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工作境遇
  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由此可知,我们宁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必定依赖于宁海最广大教师群众的默默奉献与坚守。因此,必须下大决心关心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工作境遇。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在教育中表现为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态度、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在县域教育新常态的创建中,我们必须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宁海的实际,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大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各类名师与骨干应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一流成绩,真正发挥水平,以信服于广大教师,引领广大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宁海县现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的名师骨干队伍,应将这支队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他们来引领教育、引领教学,真正成为活跃在教师身边的示范者。二是紧紧依靠最广大的一线教师群众,这是宁海教育发展最为厚实的基础。在发挥名师骨干作用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地激发最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政治地位并为其创设更美好的职业成长前景,让他们自始至终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也热爱生活,这是我们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任何时候都应高度重视。
  (六)以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观点推进法治教育建设进程,全面提升教育领域法治化水平,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县域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相应地我们的工作重点与工作措施也会有所变化。首先,在思想上要强化教育系统的职责意识,加强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让学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其次,在内外关系上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新型关系,探索实施教育管、办、评分权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公众第三方的参与作用。再次,在教育系统内部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建立健全权责运行流程图与事中事后监督制度,加快构建“权责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部门权责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县域教育同样有着光明的未来,所以,不论在工作实践中遭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教育未来的信心。笔者坚信,宁海教育在广大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必定会持续向前发展,如期实现现代化,最终形成宁海教育的新常态。
其他文献
学生怕学文言文,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语言较为难懂,所以教师不得不花很多时间逐句逐段地讲字词,以至于文言文教学几乎成为翻译教学,而翻译之后文言文变得索然无味,失却了原本的魅力。但是,如果不讲字词而直接进行文章的分析,学生又犹如听天书,对文章的品味根本无从谈起。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的文言文教学除了要“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还要注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
期刊
编 者 按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温州市鹿城区近年来进行了“初中学段‘促进有效学习’教学变革”的实践探索,致力于以“六备”(备学习起点和目标、备教学思路和板书、备重难点、备兴趣点、备作业和备反思)教学设计为基本备课形式、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关键、以学习评价为保障,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几篇论文是这一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期刊
面对当下深化初中课程改革的任务与要求,每一所初中学校都会感到困难重重,我校也一样。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矛盾与困惑,深化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有了一些实践与思考,愿与同行分享。  一、明确深化课程改革的意义,深刻理解当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常态  (一)重新认识社会转型时期初中教育的功能  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中间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初中,小学是最基
期刊
提起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必然要说到伟大的摩尔根及其用到的实验材料果蝇。所以每次讲完这块内容时,总有很多学生在课后询问关于果蝇的一些问题。新教材在课文后附了一则关于摩尔根研究白眼果蝇的小资料,且描述得极其幽默生动,因此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提问的人比以往更多。  以前学生问类似问题时,笔者总会直接给予解答,但是因为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所以笔者试图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去找到答案。  一、研究过程  
期刊
“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其关乎搬迁户的切身利益。搬迁后的文化适应问题是影响搬迁户新生活的客观因素,也是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易地扶贫搬迁使得搬迁户从生活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搬到条件相对好的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随之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现实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譬如搬迁对其而言,长期依赖的土地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增加,反而可能减少,加之搬迁户都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我发展
自信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信对青少年产生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当今社会非常注重“人要有自信”,而青少年的自信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日本青少年研究所于2015年5月公布的日、美、中三国高中生《未来意识比较调查报告书》显示:多达73%的日本高中生认为“自己是没有用之人”,远远超
期刊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及大量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意义、理论、实践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兼顾经济、生态、乡风、秩序、美好生活等多重效益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学者提出,可以把传统文化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中。那么,湘西苗族银饰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什么作用呢?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与湖北、重庆、贵州接壤,区域内山峦叠嶂,峡谷众多,林多地少,民族传统文化深厚,苗疆边墙横亘东西。乡村
前段时间韩(军)李(华平)之争热闹上演,围观者众多。这原本是一次学术之争,最终演变为人身攻击,令人啼笑皆非。而众多语文教师只看热闹,却不知这场争论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这场争论源起于李华平教授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以下简称《迷失》)一文,这是一篇批判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及一批教学偏离语文正道、失却语文味道的全国名师们的文章。认真研读《迷失》一文,能
期刊
油茶树作为传统木本植物,因其食用价值高,应用广泛,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茶产业复兴所面临的问题,通常被认为品种不够优良,生产技术落后及资本不足等因素导致。长期以来,尽管油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油茶产业未得到良好的发展。武陵山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形区,其特征为土壤层薄,地表蓄水能力不强,抗寒能力低,土壤肥力低,其生态环境呈相对脆弱性,对外部变化的反应敏感性强,程度高,但是茶油种植正好可以适应此类生态环境。
  明清以来,油茶在武陵山区大量种植,成为民间百姓的主要食用油与经济作物,油
苗族童帽是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艺术造型、丰富的图案纹样和深刻的文化寓意使其在苗族服饰艺术中占据独特的位置,湘西凤凰苗族童帽在其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包涵了极大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是研究苗族文化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湘西凤凰苗族童帽正快速的消失于我们的视线里,因其使用主体的特殊性,童帽作为苗族母亲或家庭长辈赠予孩子的礼物曾见证了一代代苗族人成长的命运之路,带领我们追溯苗族人民历史的踪迹与文化的根源,在童帽礼物的交换活动中映衬出了当下湘西凤凰苗族社会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