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的语言技能,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以阅读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积累,把阅读技巧应用到写作中,同时提高阅读和写作技能。
针对学生的写作中存在的词汇匮乏、句法单一、语法错误多、表达不得体、逻辑不通、句间连接不紧密、中国式英语等问题,教师在实践中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以课堂教学为例,尝试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以读促写理论依据和模式
(一)以读促写理论依据
1.“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二语习得中提出了输入假设理论。他认为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只有让学习者首先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然后通过具体的情景和上下文理解意思,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才能被掌握,语言才能自然习得。
加拿大第二语言教育专家Merrill Swain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说”,她认为仅仅依赖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语言,可理解的输出对语言习得也非常重要。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内化输入的语言,以达到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支架式教学理论
该理论是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和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理论。支架式教学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创设真实情景,逐步建构起整体概念。教师的“教”就是给学生搭建脚手架,支持学生建构自己,并在撤掉支架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该理论包括: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
(二)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以读促写包括“针对写作进行的文本研读”和“基于阅读的写作练习”两个方面。在导入阶段,教师导入阅读文本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阅读和信息处理阶段,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找出文中事实性信息并理解和赏析作者态度意图、文化涵义、写作风格、语言运用、篇章结构等。在讨论阶段,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中可用于写作的素材并讨论如何将其用于写作中。在写作阶段,学生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并互相修改和赏析。
三、以读促写实践的案例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模块一Unit 3 celebration,话题是节日庆祝。教师选用了The Lantern Festival这篇文章设计了一节读写结合课,增添了描写元宵节活动和意义的段落,希望学生了解元宵节的庆祝时间、历史、节日的活动和意义,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学会总结出描写节日的内容,语言结构等,尝试应用到其他的节日描写文章中。
2.教学过程
第一,在阅读导入阶段,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含有阅读文本生词的例句,在语境中教授阅读中的生词,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单词的含义,扫清阅读障碍。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设计了心有灵犀游戏,让学生描述和猜测节日,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话题基础。
第二,在阅读阶段,教师设计了5个与描写节日项目有关的问题,学生在提取阅读中有用的信息来回答问题的同时,可以总结出描写节日可涉及的项目。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熟悉文章内容,获取有效信息,重点把握描写节日类说明文的写作内容与篇章结构。教师还指导学生欣赏文章中好的词汇和句式,积累句型,为后面写作做铺垫。
第三,在信息处理阶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段句子出现的语法点:被动语态和定语从句,提示学生可以将这两种语法应用到节日描写中。
第四,在讨论阶段,教师展示有关圣诞节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提示用被动语态或定语从句造句,引导其通过小组活动进行造句和分享。设计造句时,不仅考虑语法的应用,还设计了一篇比较完整的圣诞节文章,以此建构语篇,为写作提供了更多的输入材料。
第五,在写作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节日描写的写作任务。教师设计了两个写作任务,一二组描写重阳节,三四组描写感恩节,内容相似又不相同,小组间并不知晓写作内容,充满神秘感。同时,教师要求先讨论写作内容和可使用的句型语法结构,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写作内容,完成后再组内互相评析、帮助,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有助于开拓思维。修改赏析后,两个小组分别展示本小组的写作成果,让其他小组猜测节日名称,欣赏其使用被动语态和定语从句写出的优美句子并纠错。
四、以读促写实践总结
在本例中,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并根据需要进行增添修改,突显了以读促写理念。教学过程中既重视文本输入也注重写作输出,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利用阅读材料学会了描写节日的内容,语法结构和词汇结构,达到了读写双收的效果。
五、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建议
第一,合理选材,激发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调整增减,选取能为写作服务的阅读文本。要控制文章的难度,选择略高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材料,有挑战性但又在可控范围内进而激发学生挑战的热情。
第二,适度引导,分析总结。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情和认知结构,引导其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其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作者态度意图、文化涵义、写作风格、语言运用、篇章结构。通过分析,总结出可用于写作的内容,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丰富活动,巩固技能。
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尝试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猜测游戏、展示图片、观看视频、抢答、讨论、改错等,鼓励学社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活动还应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扫除障碍,积累写作素材,吸收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和技能。
第四,及时点评,扬长避短。
教师应及时点评和反馈,让学生找出问题和错误。既可让学生互相阅读彼此写作并找出优缺点,还可展示典型作品,让大家欣赏并发现从阅读中吸取的写作内容、语言和语法结构等。
六、结束语
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设计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把握相关体裁的内容框架和语言形式,最终应用到写作中,达到以读促写,一举两得的效果。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的语言技能,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以阅读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积累,把阅读技巧应用到写作中,同时提高阅读和写作技能。
针对学生的写作中存在的词汇匮乏、句法单一、语法错误多、表达不得体、逻辑不通、句间连接不紧密、中国式英语等问题,教师在实践中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以课堂教学为例,尝试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以读促写理论依据和模式
(一)以读促写理论依据
1.“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二语习得中提出了输入假设理论。他认为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只有让学习者首先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然后通过具体的情景和上下文理解意思,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才能被掌握,语言才能自然习得。
加拿大第二语言教育专家Merrill Swain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说”,她认为仅仅依赖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语言,可理解的输出对语言习得也非常重要。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内化输入的语言,以达到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支架式教学理论
该理论是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和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理论。支架式教学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创设真实情景,逐步建构起整体概念。教师的“教”就是给学生搭建脚手架,支持学生建构自己,并在撤掉支架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该理论包括: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
(二)以读促写教学模式
以读促写包括“针对写作进行的文本研读”和“基于阅读的写作练习”两个方面。在导入阶段,教师导入阅读文本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阅读和信息处理阶段,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找出文中事实性信息并理解和赏析作者态度意图、文化涵义、写作风格、语言运用、篇章结构等。在讨论阶段,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中可用于写作的素材并讨论如何将其用于写作中。在写作阶段,学生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并互相修改和赏析。
三、以读促写实践的案例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模块一Unit 3 celebration,话题是节日庆祝。教师选用了The Lantern Festival这篇文章设计了一节读写结合课,增添了描写元宵节活动和意义的段落,希望学生了解元宵节的庆祝时间、历史、节日的活动和意义,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学会总结出描写节日的内容,语言结构等,尝试应用到其他的节日描写文章中。
2.教学过程
第一,在阅读导入阶段,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含有阅读文本生词的例句,在语境中教授阅读中的生词,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单词的含义,扫清阅读障碍。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设计了心有灵犀游戏,让学生描述和猜测节日,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话题基础。
第二,在阅读阶段,教师设计了5个与描写节日项目有关的问题,学生在提取阅读中有用的信息来回答问题的同时,可以总结出描写节日可涉及的项目。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熟悉文章内容,获取有效信息,重点把握描写节日类说明文的写作内容与篇章结构。教师还指导学生欣赏文章中好的词汇和句式,积累句型,为后面写作做铺垫。
第三,在信息处理阶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段句子出现的语法点:被动语态和定语从句,提示学生可以将这两种语法应用到节日描写中。
第四,在讨论阶段,教师展示有关圣诞节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提示用被动语态或定语从句造句,引导其通过小组活动进行造句和分享。设计造句时,不仅考虑语法的应用,还设计了一篇比较完整的圣诞节文章,以此建构语篇,为写作提供了更多的输入材料。
第五,在写作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节日描写的写作任务。教师设计了两个写作任务,一二组描写重阳节,三四组描写感恩节,内容相似又不相同,小组间并不知晓写作内容,充满神秘感。同时,教师要求先讨论写作内容和可使用的句型语法结构,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写作内容,完成后再组内互相评析、帮助,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有助于开拓思维。修改赏析后,两个小组分别展示本小组的写作成果,让其他小组猜测节日名称,欣赏其使用被动语态和定语从句写出的优美句子并纠错。
四、以读促写实践总结
在本例中,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并根据需要进行增添修改,突显了以读促写理念。教学过程中既重视文本输入也注重写作输出,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利用阅读材料学会了描写节日的内容,语法结构和词汇结构,达到了读写双收的效果。
五、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建议
第一,合理选材,激发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调整增减,选取能为写作服务的阅读文本。要控制文章的难度,选择略高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材料,有挑战性但又在可控范围内进而激发学生挑战的热情。
第二,适度引导,分析总结。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情和认知结构,引导其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其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作者态度意图、文化涵义、写作风格、语言运用、篇章结构。通过分析,总结出可用于写作的内容,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丰富活动,巩固技能。
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尝试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猜测游戏、展示图片、观看视频、抢答、讨论、改错等,鼓励学社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活动还应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扫除障碍,积累写作素材,吸收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和技能。
第四,及时点评,扬长避短。
教师应及时点评和反馈,让学生找出问题和错误。既可让学生互相阅读彼此写作并找出优缺点,还可展示典型作品,让大家欣赏并发现从阅读中吸取的写作内容、语言和语法结构等。
六、结束语
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设计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把握相关体裁的内容框架和语言形式,最终应用到写作中,达到以读促写,一举两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