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在文献资源建设和文献信息服务等方面为重点学科建设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重点学科建设 关系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文献信息服务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高校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是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理应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和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为此,构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深化信息服务内容,把参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作为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树立品牌特色的最佳切入点,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
1.1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依赖图书馆
在重点学科建设中,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因素,或者说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在于,重点学科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科队伍。任何一个重点学科能够从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都离不开作为推动和支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和学术成果不断创新的基础——文献信息资源。作为高校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在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中责任重大。图书馆应从高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加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图书文献信息源体系,不断丰富原有的特色馆藏资源,为重点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保障。
1.2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为重点学科服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众所周知,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追求“小而全”或“大而全”的藏书体系,而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因此,图书馆必须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以重点学科为中心建立有重点、有层次、有特色的馆藏体系,将文献资源的建设纳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使得自身的建设水平与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相一致。由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决定了高校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是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依赖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二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2.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1掌握重点学科对文献资源的需求
高校重点学科是教学重心,也是科学研究中心。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都是较高层次的,特别是科研工作处于科技发展的前沿。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一部分。为了适应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使文献的学术质量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相适应,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必须与重点学科目标相匹配,根据重点学科的专业范围,掌握重点学科读者的需求,全面系统、长期稳定地收集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料,做到重点学科文献收藏全面系统,相关学科文献收藏有所选择,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文献体系。
2.2加强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收藏管理
由于高校的性质、规模、学科、教学、科研及文献资料管理方式等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各校的文献收藏管理方式也不相同。收藏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分散式收藏管理和集中式收藏管理。从目前看来,分散式收藏管理是各高校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由于对文献采访和收藏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便于用户的利用。集中式收藏管理实现了对文献的集中收藏集中管理或分散收藏集中管理,有利于对文献的统一协调和用户的方便利用,它是传统文献布局模式改革的产物,目前有些高校已开始采用。各高校可通过研究选择适合于本校重点学科发展的文献收藏管理模式。
2.3满足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需要
首先,要全面统计校图书馆、院(系、部)资料室等所有部门收藏图书资料的藏书数量,分类统计出中文图书、外文图书、报刊、电子资源等各类型文献的种数、册数及其占文献入藏总量的比重,重点是对馆藏重点学科的各类文献资源的种数、册数的数量进行科学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比较,并计算出各类文献的占有率,即学校某一重点学科图书文献数量占该学科出版数量的比例,一般认为学科文献占有率在60%以下的是不完备级。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献复本率、利用率、占有率等多项指标,再结合其他各种数据,综合分析重点学科在图书馆文献信息收藏的质量与数量水平,了解漏缺,从而准确评价文献收藏的级别并确立文献收藏的原则,对资料不全、不新、连续性不强、达不到较高查全率的重点学科文献要进行重点补购,加大经费投资,保证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满足重点学科文献服务。其次,随着网络化、数字化资源的涌现,在馆藏建设中不仅要强调传统的纸质书刊的收藏,更应重视灰色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及各种数据库的采集,以资源的多元化优势满足重点学科建设对信息的需要。此外还必须建立“专家选书制度”,邀请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等专业人员参与核心期刊的确定、专业图书的选订及网络数据库的筛选等重点学科文献采集工作,从而确保重点学科文献内容有较强的学术性,保证其收藏的完整性和研究性。同时应确立重中之重,即在文献资源建设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认真研究文献资源的学科分布与文献内容的覆盖面,按照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确立购置经费等现状,加大教学的重点发展学科和重点科研项目文献购置的倾斜度,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数、专业数、重点学科、重点课程及各个等级科研成果等作为经费分配的重要参数,建立分配指标体系分层次并给予保障。
3.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拥有一个图书资料丰富、功能健全完备的文献资源体系作保障,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深化信息服务工作,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下功夫,加强文献信息深层次的开发、加工和利用,使信息服务工作不断深入和完善。
3.1建设重点学科数字化资源
丰富的馆藏是图书馆为重点学科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其文献载体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电子文献也大量涌现,给读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图书馆要在做好纸质文献馆藏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馆藏的数字化、虚拟化。馆藏数字化、虚拟化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重点学科的科研对文献信息的要求更高、更快、更新,数字资源能满足这种需求。数字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出版物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存储量大、成本低、检索快、它品种繁多、内容丰富,主要有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图书、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辞典、全文数据库等。例如《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专题全文数据库》,这三大数据库基本上囊括了国内重点学科中文核心期刊,利用率非常高。另外,网络中也分布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分散、无序,很难利用,图书馆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重组,提供给用户使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除了要注意文献的专业性,还要注意它的时效性和完整性,要对浩如烟海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包括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纵向整合要体现学科资源的发展性,并且注意对资料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向纵深处拓展;横向整合要体现学科的交叉性和边缘性,使大量资源处于有序状态,有利于读者利用。
3.2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为重点学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最重要的就是要按学科、专业、项目重组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这样才能提供针对性的、深层次的服务。担任此项重担的是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以学科建设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专业高级对口服务的模式。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是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保证。学科馆员应具有较高的图书馆专业业务水平和较高的学历与职称;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网络信息组织整理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利用Internet网上丰富的网络信息为重点学科建设进行优质的信息传递服务;懂得运用各种网络工具的检索功能和高效的检索技巧回答用户在检索中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科专业及用户需求对网上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科研人员所需要的文献;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很多高校还未正式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已经建立的提供的服务也比较有限。学科馆员的服务水平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学术水平,因此,要建立并完善这一制度,在重点学科和图书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促进和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
3.3倡导并开发自主创新和参与式服务
图书馆人员要加强与“教、学、研”人员的及时沟通,积极参与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为学科骨干提供特色服务。其一,为重点学科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开发定题服务和课题服务。主动了解重点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可选定有关研究课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深入其中,从课题立项到成果鉴定,自始至终进行跟踪服务,并为他们建立科研档案。其二,积极提供检索、咨洵服务。为重点学科教师代查文献资料,提供科研立项、课题论证、最新信息报道等,由此,正确、及时地把所需文献信息倾注于课题之中,使有效信息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其最大效能。其三,做好文献信息报道工作。重点学科需要对口的文献信息量大、专指度较高,但重点学科教师都是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教学和科研课题等多重职能,工作任务繁重。图书馆人员应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利用其优势,主动向重点学科教师提供信息快报,如及时通报新到馆的图书、学术期刊及光盘数据库等,加大专题书目、索引、文摘、汇编等二、三次文献信息检索的工作力度,为他们提供综合的浓缩情报信息,以此节省他们检索文献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
3.4建立重点学科的信息导航系统
重点学科导航系统是高校图书馆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是了解学科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开发重点学科信息导航系统非常必要。图书馆应以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为依据,根据重点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学科为单元有重点、系统地搜集信息。收集范畴涉及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各种学术信息、科研状况、动态信息和综述信息,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网络电子出版物、网上馆藏数据库、网上动态信息及纸质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组织、有序化整理。图书馆可以在主页上用链接的方式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并链接到图书馆网站主页上,使重点学科教师在网上能迅速查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在建设中应充分认识到重点学科导航库并不是一些网址和部分信息的堆积,而是经过搜集、鉴别、选择、分析、知识重组之后提供的知识服务,是围绕学科发展方向,从本校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出发,从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的需要出发,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全面的、准确的信息,因此信息资源的搜集要符合适用性、权威性、准确性、独特性、前沿性、稳定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文忠.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J].情报探索,2006,(4).
[2]王丽琳等.论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学刊,2006,(2).
[3]胡波,李强.关于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
[5]刘元芳.大学图书馆与学科建设.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5).
[6]李敬平.高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图书馆论坛,2003,(5).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重点学科建设 关系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文献信息服务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高校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是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理应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和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为此,构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深化信息服务内容,把参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作为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树立品牌特色的最佳切入点,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
1.1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依赖图书馆
在重点学科建设中,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因素,或者说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在于,重点学科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科队伍。任何一个重点学科能够从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都离不开作为推动和支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和学术成果不断创新的基础——文献信息资源。作为高校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在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中责任重大。图书馆应从高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加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图书文献信息源体系,不断丰富原有的特色馆藏资源,为重点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保障。
1.2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为重点学科服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众所周知,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追求“小而全”或“大而全”的藏书体系,而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因此,图书馆必须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优势,以重点学科为中心建立有重点、有层次、有特色的馆藏体系,将文献资源的建设纳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使得自身的建设水平与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相一致。由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决定了高校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是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依赖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二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2.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1掌握重点学科对文献资源的需求
高校重点学科是教学重心,也是科学研究中心。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都是较高层次的,特别是科研工作处于科技发展的前沿。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一部分。为了适应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使文献的学术质量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相适应,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必须与重点学科目标相匹配,根据重点学科的专业范围,掌握重点学科读者的需求,全面系统、长期稳定地收集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料,做到重点学科文献收藏全面系统,相关学科文献收藏有所选择,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文献体系。
2.2加强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收藏管理
由于高校的性质、规模、学科、教学、科研及文献资料管理方式等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各校的文献收藏管理方式也不相同。收藏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分散式收藏管理和集中式收藏管理。从目前看来,分散式收藏管理是各高校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由于对文献采访和收藏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便于用户的利用。集中式收藏管理实现了对文献的集中收藏集中管理或分散收藏集中管理,有利于对文献的统一协调和用户的方便利用,它是传统文献布局模式改革的产物,目前有些高校已开始采用。各高校可通过研究选择适合于本校重点学科发展的文献收藏管理模式。
2.3满足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需要
首先,要全面统计校图书馆、院(系、部)资料室等所有部门收藏图书资料的藏书数量,分类统计出中文图书、外文图书、报刊、电子资源等各类型文献的种数、册数及其占文献入藏总量的比重,重点是对馆藏重点学科的各类文献资源的种数、册数的数量进行科学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比较,并计算出各类文献的占有率,即学校某一重点学科图书文献数量占该学科出版数量的比例,一般认为学科文献占有率在60%以下的是不完备级。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献复本率、利用率、占有率等多项指标,再结合其他各种数据,综合分析重点学科在图书馆文献信息收藏的质量与数量水平,了解漏缺,从而准确评价文献收藏的级别并确立文献收藏的原则,对资料不全、不新、连续性不强、达不到较高查全率的重点学科文献要进行重点补购,加大经费投资,保证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满足重点学科文献服务。其次,随着网络化、数字化资源的涌现,在馆藏建设中不仅要强调传统的纸质书刊的收藏,更应重视灰色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及各种数据库的采集,以资源的多元化优势满足重点学科建设对信息的需要。此外还必须建立“专家选书制度”,邀请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等专业人员参与核心期刊的确定、专业图书的选订及网络数据库的筛选等重点学科文献采集工作,从而确保重点学科文献内容有较强的学术性,保证其收藏的完整性和研究性。同时应确立重中之重,即在文献资源建设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认真研究文献资源的学科分布与文献内容的覆盖面,按照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确立购置经费等现状,加大教学的重点发展学科和重点科研项目文献购置的倾斜度,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数、专业数、重点学科、重点课程及各个等级科研成果等作为经费分配的重要参数,建立分配指标体系分层次并给予保障。
3.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拥有一个图书资料丰富、功能健全完备的文献资源体系作保障,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深化信息服务工作,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下功夫,加强文献信息深层次的开发、加工和利用,使信息服务工作不断深入和完善。
3.1建设重点学科数字化资源
丰富的馆藏是图书馆为重点学科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其文献载体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电子文献也大量涌现,给读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图书馆要在做好纸质文献馆藏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馆藏的数字化、虚拟化。馆藏数字化、虚拟化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重点学科的科研对文献信息的要求更高、更快、更新,数字资源能满足这种需求。数字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出版物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存储量大、成本低、检索快、它品种繁多、内容丰富,主要有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图书、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辞典、全文数据库等。例如《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专题全文数据库》,这三大数据库基本上囊括了国内重点学科中文核心期刊,利用率非常高。另外,网络中也分布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分散、无序,很难利用,图书馆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重组,提供给用户使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除了要注意文献的专业性,还要注意它的时效性和完整性,要对浩如烟海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包括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纵向整合要体现学科资源的发展性,并且注意对资料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向纵深处拓展;横向整合要体现学科的交叉性和边缘性,使大量资源处于有序状态,有利于读者利用。
3.2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为重点学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最重要的就是要按学科、专业、项目重组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这样才能提供针对性的、深层次的服务。担任此项重担的是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以学科建设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专业高级对口服务的模式。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是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保证。学科馆员应具有较高的图书馆专业业务水平和较高的学历与职称;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网络信息组织整理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利用Internet网上丰富的网络信息为重点学科建设进行优质的信息传递服务;懂得运用各种网络工具的检索功能和高效的检索技巧回答用户在检索中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科专业及用户需求对网上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科研人员所需要的文献;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很多高校还未正式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已经建立的提供的服务也比较有限。学科馆员的服务水平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学术水平,因此,要建立并完善这一制度,在重点学科和图书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促进和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
3.3倡导并开发自主创新和参与式服务
图书馆人员要加强与“教、学、研”人员的及时沟通,积极参与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为学科骨干提供特色服务。其一,为重点学科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开发定题服务和课题服务。主动了解重点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可选定有关研究课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深入其中,从课题立项到成果鉴定,自始至终进行跟踪服务,并为他们建立科研档案。其二,积极提供检索、咨洵服务。为重点学科教师代查文献资料,提供科研立项、课题论证、最新信息报道等,由此,正确、及时地把所需文献信息倾注于课题之中,使有效信息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其最大效能。其三,做好文献信息报道工作。重点学科需要对口的文献信息量大、专指度较高,但重点学科教师都是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教学和科研课题等多重职能,工作任务繁重。图书馆人员应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利用其优势,主动向重点学科教师提供信息快报,如及时通报新到馆的图书、学术期刊及光盘数据库等,加大专题书目、索引、文摘、汇编等二、三次文献信息检索的工作力度,为他们提供综合的浓缩情报信息,以此节省他们检索文献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
3.4建立重点学科的信息导航系统
重点学科导航系统是高校图书馆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是了解学科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开发重点学科信息导航系统非常必要。图书馆应以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为依据,根据重点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学科为单元有重点、系统地搜集信息。收集范畴涉及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各种学术信息、科研状况、动态信息和综述信息,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网络电子出版物、网上馆藏数据库、网上动态信息及纸质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组织、有序化整理。图书馆可以在主页上用链接的方式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并链接到图书馆网站主页上,使重点学科教师在网上能迅速查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在建设中应充分认识到重点学科导航库并不是一些网址和部分信息的堆积,而是经过搜集、鉴别、选择、分析、知识重组之后提供的知识服务,是围绕学科发展方向,从本校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出发,从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的需要出发,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全面的、准确的信息,因此信息资源的搜集要符合适用性、权威性、准确性、独特性、前沿性、稳定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文忠.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J].情报探索,2006,(4).
[2]王丽琳等.论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学刊,2006,(2).
[3]胡波,李强.关于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
[5]刘元芳.大学图书馆与学科建设.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5).
[6]李敬平.高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图书馆论坛,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