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许多学生说学习历史太难,主要是难记难背,不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花费了许多的精力,而且在考试时还考不到高分,下面是本人在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经过总结后提炼出几点对中学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现罗列出来,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传统教学上,学生学习历史主要依靠背书来实现,但随着“教改”的推行及考试制度的变化,往往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在新的教学大纲要求下,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丢掉过去死记硬背的传统模式,要求掌握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培养自己学会、学懂甚至达到理解并真正掌握好这一学科的能力。
一、在学习前必须掌握好学会预习的方法,在预习中抓关键,把好难关
在学习每节新课之前预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学习者通过预习可以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印象,使自己在听课时才会把握重点、难点,就避免了自己听课时不知所云、不把握关键所在的盲目性。那怎样做好预习呢?这是有讲究的。第一步,先看新内容有几个大标题,想想这标题的主旨是什么,每一大标题下又有哪些小标题,看这些大、小标题之间有何联系。现以《中国近代史》(高中)下册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为例:预习“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共四个大标题,第一个是“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第二个是“皖南事变”;第三个是“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第四个“独载统治和经济掠夺”。第一个标题下,讲述了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及其标志,接第二个标题论述了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功的历史事实“皖南事变”进一步说明国民政府民经转向反动,接下来的第三个标题,则论述了国民政府政策转向反动的结果:“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最后总述国民政府政策转向反功的政治和經济表现——独载统治和经济掠夺。从总体上把握好该课的内容。史论结合,就更容易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第二步是细读教材内容,尤其注意教材中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最”、“第一”、“最大”等带有比较性词语的内容,这些常常会成为考试的考点。第三步是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式转折性意义的事件、会议的背景、内容、影响都要重点记住,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重大会议:“遵义会议”、“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它们是中共成长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教纲也要求掌握。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听课,在“听”字上下功夫
许多学生允许对此问题将会感到很疑惑,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听课还不都是一样,没有谁不会听课,除非智障,其实不然,常规听课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和发问。这样听课,学生在整节课中都要集中精神,否则一旦漏掉什么,就会接不下来,丢掉必要的关键环节。一节课下来显得又累又紧张。时间一长,不但很难坚持,而且效果不好。要改变这种方式,应当做到这两个方面:第一要注意“听”这方面的差异,把握重点,在“听”字上下功夫。听课时,注意老师们讲的内容跟自己所思、所想的有何不同。因为预习后,对有些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专注自己不知道或不理解和不同理解的地方,这样就不必整节课都高度集中精神去听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重点把握了,关键掌握了,自己听起来才会更轻松,效果才会更好,学起更加踏实。第二是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学会注意比较。所谓比较,是指将自己对本节课对教材的理解与老师对它讲解之间进行比较,听老师讲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何不同,从而找出偏差,发现遗漏,学会全面地分析本章节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再反思自己为何没有从老师讲解的方面去理解来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三、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会记笔记,这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记笔记是学习者在学习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常常采用的学习手段之一,在学习历史这一科目中它显得非常的重要,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记笔记首先记自己容易忘或有可能忘掉的内容
例如,在预习中,自己已经看过或作过提醒自己注意打上着重记号的内容,在老师讲解时到该问题或事件时,看能不能回忆,如果不能,就要跟着教师理顺的提纲,补充自己没能理解或记忆的内容,这样就解决了这方面的疑难问题。
2.对记录好线索是记好笔记不可忽视关键环节
历史事件或内容,都是按一定的要素编写的,我们只要将其按时间、因果或把它们之间关联串起来,就容易记住,现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可分为四条线索:如侵华史;抗争史;探索史;经济发展史。又如列强侵华史:主要史实有五次侵华战争及列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中国人民抗争史、探索史: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几大运动(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义和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有1919年之后的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后的探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包括政权更替史:正确区分以下政府——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瑞金政府、伪满洲国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汪精卫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等等。总之,把近代史内容按照线索和阶段整理好,形成知识网络,把每一件历史事件都放到它所在的线索和阶段中,就会在混乱的历史迷雾中找到一条清晰的学习脉络。
四、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是学好历史学科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渠道
在自己加强学习历史这一学科的过程中,掌握正确复习方法是学好历史学科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渠道,但是复习的过程有多种方式,但一般最常用的方式不外乎手动式与是脑动式这两种。
1.手动式。这种复习方法主要采用相关练习。在每一课后做一做相关题型练习,看能不能将刚学的内容用于指导自己练习。通过做题来复习,这种方法就是我所谓的手动式复习方法,这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常用的方法。在用此方法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做完题目后,得分较少或没有得满分。说明你自己没有掌握内容或没有完全掌握,需要加强对所学的内容再学习。得分高,则表明内容基本掌握。再将失分题目进行分析,找到失分原因,加紧复习。
2.脑动式。这种方法适合用于作业比较多时,只需在下课后几分钟就能完成。将笔记中的提纲看一遍,边看边回忆,通过书中目录和自己所记笔记来将所学内容在脑海中回忆一遍。若看提纲,不能回忆提纲之下的大概内容,说明该内容需要再看书或记忆。总之,采用这种方法。既不用逐字逐句的背诵。也不用动手,操作起来随时随地都可行,还节约学习时间。
以上几个方法都是针对学习而言的。但是,学贵有恒,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需要坚持才会取得效果。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既轻松又愉快地学习历史的方法。
传统教学上,学生学习历史主要依靠背书来实现,但随着“教改”的推行及考试制度的变化,往往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在新的教学大纲要求下,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丢掉过去死记硬背的传统模式,要求掌握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培养自己学会、学懂甚至达到理解并真正掌握好这一学科的能力。
一、在学习前必须掌握好学会预习的方法,在预习中抓关键,把好难关
在学习每节新课之前预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学习者通过预习可以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印象,使自己在听课时才会把握重点、难点,就避免了自己听课时不知所云、不把握关键所在的盲目性。那怎样做好预习呢?这是有讲究的。第一步,先看新内容有几个大标题,想想这标题的主旨是什么,每一大标题下又有哪些小标题,看这些大、小标题之间有何联系。现以《中国近代史》(高中)下册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为例:预习“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共四个大标题,第一个是“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第二个是“皖南事变”;第三个是“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第四个“独载统治和经济掠夺”。第一个标题下,讲述了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及其标志,接第二个标题论述了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功的历史事实“皖南事变”进一步说明国民政府民经转向反动,接下来的第三个标题,则论述了国民政府政策转向反动的结果:“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最后总述国民政府政策转向反功的政治和經济表现——独载统治和经济掠夺。从总体上把握好该课的内容。史论结合,就更容易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第二步是细读教材内容,尤其注意教材中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最”、“第一”、“最大”等带有比较性词语的内容,这些常常会成为考试的考点。第三步是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式转折性意义的事件、会议的背景、内容、影响都要重点记住,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重大会议:“遵义会议”、“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它们是中共成长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教纲也要求掌握。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听课,在“听”字上下功夫
许多学生允许对此问题将会感到很疑惑,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听课还不都是一样,没有谁不会听课,除非智障,其实不然,常规听课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和发问。这样听课,学生在整节课中都要集中精神,否则一旦漏掉什么,就会接不下来,丢掉必要的关键环节。一节课下来显得又累又紧张。时间一长,不但很难坚持,而且效果不好。要改变这种方式,应当做到这两个方面:第一要注意“听”这方面的差异,把握重点,在“听”字上下功夫。听课时,注意老师们讲的内容跟自己所思、所想的有何不同。因为预习后,对有些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专注自己不知道或不理解和不同理解的地方,这样就不必整节课都高度集中精神去听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重点把握了,关键掌握了,自己听起来才会更轻松,效果才会更好,学起更加踏实。第二是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学会注意比较。所谓比较,是指将自己对本节课对教材的理解与老师对它讲解之间进行比较,听老师讲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何不同,从而找出偏差,发现遗漏,学会全面地分析本章节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再反思自己为何没有从老师讲解的方面去理解来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三、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会记笔记,这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记笔记是学习者在学习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常常采用的学习手段之一,在学习历史这一科目中它显得非常的重要,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记笔记首先记自己容易忘或有可能忘掉的内容
例如,在预习中,自己已经看过或作过提醒自己注意打上着重记号的内容,在老师讲解时到该问题或事件时,看能不能回忆,如果不能,就要跟着教师理顺的提纲,补充自己没能理解或记忆的内容,这样就解决了这方面的疑难问题。
2.对记录好线索是记好笔记不可忽视关键环节
历史事件或内容,都是按一定的要素编写的,我们只要将其按时间、因果或把它们之间关联串起来,就容易记住,现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可分为四条线索:如侵华史;抗争史;探索史;经济发展史。又如列强侵华史:主要史实有五次侵华战争及列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中国人民抗争史、探索史: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几大运动(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义和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有1919年之后的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后的探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包括政权更替史:正确区分以下政府——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瑞金政府、伪满洲国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汪精卫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等等。总之,把近代史内容按照线索和阶段整理好,形成知识网络,把每一件历史事件都放到它所在的线索和阶段中,就会在混乱的历史迷雾中找到一条清晰的学习脉络。
四、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是学好历史学科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渠道
在自己加强学习历史这一学科的过程中,掌握正确复习方法是学好历史学科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渠道,但是复习的过程有多种方式,但一般最常用的方式不外乎手动式与是脑动式这两种。
1.手动式。这种复习方法主要采用相关练习。在每一课后做一做相关题型练习,看能不能将刚学的内容用于指导自己练习。通过做题来复习,这种方法就是我所谓的手动式复习方法,这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常用的方法。在用此方法应用的过程中,如果做完题目后,得分较少或没有得满分。说明你自己没有掌握内容或没有完全掌握,需要加强对所学的内容再学习。得分高,则表明内容基本掌握。再将失分题目进行分析,找到失分原因,加紧复习。
2.脑动式。这种方法适合用于作业比较多时,只需在下课后几分钟就能完成。将笔记中的提纲看一遍,边看边回忆,通过书中目录和自己所记笔记来将所学内容在脑海中回忆一遍。若看提纲,不能回忆提纲之下的大概内容,说明该内容需要再看书或记忆。总之,采用这种方法。既不用逐字逐句的背诵。也不用动手,操作起来随时随地都可行,还节约学习时间。
以上几个方法都是针对学习而言的。但是,学贵有恒,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需要坚持才会取得效果。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既轻松又愉快地学习历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