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出发的有效德育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品德,它是人内在的美好情操,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另一个是道德,它是人与自身以外的世界交往的方式,流露于言谈举止之中。这两种德是互促的,人内在的美好情操能够影响他与外在交往的方式。
  我们以往培养德性的误区在于对行为规范的训练多于对人内在品格的培养,所以造成低年级的孩子行为规范良好,而高年级的孩子行为规范较差的现象。这种表面的行为规范好,不是美好内心的反映,而是强化训练的结果,所以当孩子长大了,不“听话”了,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习惯化了,这种好也就慢慢消失了。科学研究表明,6-12岁是人的内在情操培养的最佳时间。也就是说,小学阶段是人的品性、情操、内在素养得到熏陶、培养的最佳时间,小学阶段的德育更应该从这个方面入手,而不应该用表面的、强化的行规教育替代对人内心的培育和滋养。
  再谈育,育的方式有两种:强行嫁接式,是强制的、强加的;慢慢生长式,是等待的、唤醒的。在选择方式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人类内心有没有善的因子?如果没有,我们选择强行嫁接的方式;如果有,我们则应该使用慢慢生长的方式。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善的因子,因为人内心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同情心,一种是类群性,这两种东西决定了人可以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愿意群居、并愿意为组织的利益而努力。如果我们的德育能唤醒儿童善的因子,能激励和引导他们内心的善良,德育就是有效的德育。
  绝大多数有职业道德的教师,都愿意等待、唤醒学生,可有时由于工作忙、压力大等情况会对学生缺乏耐心,不自觉地采用强迫灌输、机械训练、放任不管、身心惩罚等不道德的教育手段。有的年轻老师有教育理想,可是缺乏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学校推行了一些创新的德育模式,让育人行为不变形。
  国旗下讲话是常规德育平台,由于主讲老师的德育素养不一,演讲时间和质量不易控制,鉴于此,学校出台了国旗下讲话模式:围绕主题讲叙案例;讲述案例对主讲教师的触动;通过案例来教育学生。该模式强调的是真实、感动,让老师用身边的故事来讲道理,首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他人。
  孩子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之中,往往不缺乏真诚的心意,只苦于难以表达。学校因此推出了赞美他人的模式:不断地夸奖学习过程的那一面;强调困难和不利处境;关注人内心的脆弱。赞美模式启发孩子们:关注人内在的品质和努力,关注人内心的情感和表达,这样的赞美往往会触及人的内心,是真诚的赞美和表达。
  除了常规的德育工作外,班主任往往还担任德育课程的讲授工作。比如,学校的班主任承担区地方课程《本色德育读本》和校本课程《阅读阅美》及节庆课程的执教工作,对于这样的课程学校也有相应的模式,以便简化操作步骤,突出学生主体。《本色德育读本》的推广模式:选定主题;用一定时间搜集案例;在课堂上自由讲述案例;由案例引申到要诵读的名言警句;通过情景化的道德选择加深对名言的认识;反复诵读。
  这样的诵读和阅读课程,不是讲授,不是告知,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和沉淀,在阅读经典中培植自我内在情操。
  推行德育模式,不是为了固化人的思维和行为,而是为了让老师们在德育工作中感受学校倡导的平等、尊重、自由等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平时工作中为老师们提供方法,保证育人行为不变形,提升育人实效。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一、概念理解不透彻造成错解  例l 下表是某学习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  已知该小组这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85分,则这次测验成绩的众数是().  A.80分B.85分C.90分D.80分和90分  错解:根据该小组这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85分,得70x1 80x3 90x lOOxl=85x(1 3 x l),解得x=3.由于80分出现了3次,90分也出现了3次,故本题答案选A,或选C.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科教学论是教师教育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实现学科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化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促进师范类学生适应入
期刊
充分发挥竞聘上岗的引导和激励功能rn根据教育局统一要求,学校教职工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如何充分发挥竞聘上岗的引导和激励功能?我们采取了以下操作策略:rn消除教师的不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1.借“题”: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12页例1.  发挥:在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计,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A,B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l)选手A,B的总分相同吗?  (2)若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请确定两人的先后名次.  (3)做了上面的(1)、(2)后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