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优质的艺术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阐述了对一堂优质艺术课的认识。
关键词: 教育理念 艺术课 优质课
一、一堂优质的艺术课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艺术的重要性。
通常,问完:“学校为什么开设美术课”这一问题,我会问学生第二个问题:“学习美术或艺术课有什么用?”大部分学生会陷入思考,有些胆子大的学生会开玩笑似地说“没有用”。一般我会说:“对,艺术是没什么用。”当然这个“没有用”是针对学生的理解,因为一些学生对学习有极强的功利性,他们认为凡是跟他们参加高考、上大学无关的都是无用的。接着我会告诉他们,艺术的用途或作用是无形的,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美的认识,是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最真实也最长久的载体。艺术课程的学习,其实就是体会人类最辉煌和灿烂的文明。这种学习的作用不会像高考那样直接影响一个人,它对人的影响是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可能几年或几十年才会被发现,但那时,它对人的影响已经相当大了。艺术是与人类的起源密切相关的,艺术是文明的底色,而不是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的文明土壤之上开放的一朵无聊的小花。从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的认知能力发展史角度来说,艺术,或者用维柯的术语来说,诗性思维,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第一个阶段。从个体认知能力发展史来说,同样的说法也应该是成立的。实际上维柯在《新科学》中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对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是习得和创造出来的,只有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本身不是习得的,而学习和创造能力的第一阶段就是艺术能力。
二、一堂优质的艺术课应该把学生当做成年人进行交流式授课。
高中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家长眼中他们还是孩子,但事实上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视角。信息爆炸时代,学生更是有了更多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如果教师还希望学生像以前一样完全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一切,把他们当做一张白纸,那么是绝对不可行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艺术课堂上,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把他们当做成年人,与他们一起欣赏各类艺术作品,让他们运用思维解读和品评艺术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共同讨论,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用平等的对话方式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三、优质的艺术课应该是人文精神的传播媒介和历代文化的展览馆。
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和家长都有些急功近利。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通过高考,无论什么科目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获取大学通知书的一种手段,他们并未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乐趣和人文精神。那么,艺术课就应该填补教育的缺失。通过艺术作品带领学生从艺术家的角度体会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和思想。艺术,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一件艺术作品中往往蕴含这个时代的文学、历史、科学和哲学思想,一堂优质的艺术课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艺术与时代相连接,形成一幅完整的艺术人文地图。
四、一堂优质的艺术课应该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
也就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高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套价值观体系,但这个体系还不够完整,也不够稳固,学生既幼稚又成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高中其他科目的老师虽然可以在课堂里渗透这种教育,但由于考试的压力和课时的安排他们更多地关注课业进程。艺术课的老师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和进度的安排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课,通过各种艺术作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从而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上给予学生引导。当然,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是艺术家的思想,我们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但在讲解艺术作品的艺术性的同时将蕴含内容中的价值取向告诉学生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初衷。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向学生展示艺术魅力的同时揭示其人文内涵,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歌颂的与批评的,为什么歌颂,为什么批评,歌颂的是不是应该歌颂,批评的是不是应该批评。让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在未来的人生中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高中的艺术课与大学的艺术专业不同,它不是专业性的艺术课程,应该是一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课和传承课,更应该是学生思维方式与创新意识的训练课和培养课,还应该是关于人生与理想的哲学课,是学生自身审美品位与审美趣味的提高课。一堂优质的艺术课应该完成两种教育:一是完成学生由青少年到成年的转换的教育,即把学生当做成年人一样的平等的教育——尊重的教育、探讨的教育。二是完成学生从自我认识的“我是什么样的人”到自我规划的“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思考和指导性的教育——思考的教育、人文的教育。这才是高中艺术课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教育理念 艺术课 优质课
一、一堂优质的艺术课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艺术的重要性。
通常,问完:“学校为什么开设美术课”这一问题,我会问学生第二个问题:“学习美术或艺术课有什么用?”大部分学生会陷入思考,有些胆子大的学生会开玩笑似地说“没有用”。一般我会说:“对,艺术是没什么用。”当然这个“没有用”是针对学生的理解,因为一些学生对学习有极强的功利性,他们认为凡是跟他们参加高考、上大学无关的都是无用的。接着我会告诉他们,艺术的用途或作用是无形的,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美的认识,是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最真实也最长久的载体。艺术课程的学习,其实就是体会人类最辉煌和灿烂的文明。这种学习的作用不会像高考那样直接影响一个人,它对人的影响是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可能几年或几十年才会被发现,但那时,它对人的影响已经相当大了。艺术是与人类的起源密切相关的,艺术是文明的底色,而不是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的文明土壤之上开放的一朵无聊的小花。从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的认知能力发展史角度来说,艺术,或者用维柯的术语来说,诗性思维,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第一个阶段。从个体认知能力发展史来说,同样的说法也应该是成立的。实际上维柯在《新科学》中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对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是习得和创造出来的,只有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本身不是习得的,而学习和创造能力的第一阶段就是艺术能力。
二、一堂优质的艺术课应该把学生当做成年人进行交流式授课。
高中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家长眼中他们还是孩子,但事实上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视角。信息爆炸时代,学生更是有了更多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如果教师还希望学生像以前一样完全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一切,把他们当做一张白纸,那么是绝对不可行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艺术课堂上,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把他们当做成年人,与他们一起欣赏各类艺术作品,让他们运用思维解读和品评艺术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共同讨论,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用平等的对话方式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三、优质的艺术课应该是人文精神的传播媒介和历代文化的展览馆。
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和家长都有些急功近利。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通过高考,无论什么科目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获取大学通知书的一种手段,他们并未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乐趣和人文精神。那么,艺术课就应该填补教育的缺失。通过艺术作品带领学生从艺术家的角度体会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和思想。艺术,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一件艺术作品中往往蕴含这个时代的文学、历史、科学和哲学思想,一堂优质的艺术课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艺术与时代相连接,形成一幅完整的艺术人文地图。
四、一堂优质的艺术课应该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
也就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高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套价值观体系,但这个体系还不够完整,也不够稳固,学生既幼稚又成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高中其他科目的老师虽然可以在课堂里渗透这种教育,但由于考试的压力和课时的安排他们更多地关注课业进程。艺术课的老师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和进度的安排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课,通过各种艺术作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从而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上给予学生引导。当然,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是艺术家的思想,我们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但在讲解艺术作品的艺术性的同时将蕴含内容中的价值取向告诉学生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初衷。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向学生展示艺术魅力的同时揭示其人文内涵,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歌颂的与批评的,为什么歌颂,为什么批评,歌颂的是不是应该歌颂,批评的是不是应该批评。让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在未来的人生中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高中的艺术课与大学的艺术专业不同,它不是专业性的艺术课程,应该是一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课和传承课,更应该是学生思维方式与创新意识的训练课和培养课,还应该是关于人生与理想的哲学课,是学生自身审美品位与审美趣味的提高课。一堂优质的艺术课应该完成两种教育:一是完成学生由青少年到成年的转换的教育,即把学生当做成年人一样的平等的教育——尊重的教育、探讨的教育。二是完成学生从自我认识的“我是什么样的人”到自我规划的“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思考和指导性的教育——思考的教育、人文的教育。这才是高中艺术课的意义所在。